家乡的竹800字状物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竹800字状物作文
家乡的竹800字状物作文
篇一:家乡的竹
在车上无意中向外一瞥,一阵绿浪窜入眼帘。
思绪随之飘荡心头,不由就想起了故乡的那片竹林
屋后是一片竹林,林旁有一条小河。
儿时那里就是我快乐的天堂。
和伙伴们没事时,便相约着一同在林子里去玩“过家家”的游戏。
学着大人们的样走亲串户、交易买卖、做饭煮菜等。
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顺着几棵竹子画个圈,就是自己的家园。
去买东西就用竹叶儿当钱使。
因孩提时的贪心,有几次回家了口袋里还满是竹叶儿,被母亲拧着耳朵骂。
但不会哭,还会躲着偷偷的笑,脑子里想着在竹林里的种种,心里还雀悦不已。
偶尔,也会赫然在林子的落叶中意外的发现一个鸡蛋。
便捧着如宝贝一般直往家里跑,口中还不住的喊着妈妈,回到家里就直往母亲怀里钻。
那时妈妈便会用手扶摸着我的头说:“不知道是哪只调皮母鸡下蛋也不回窝……亮亮长大了,懂事了,明天妈上街……”听着这些话不晓得心里有多甜,不由扭头看着竹林微微的笑。
它在风中的摇摆,似乎是对我的夸赞。
夏天也会去小河里钓鱼。
坐在几棵大竹子下,听着风儿在林中萧萧作响,蜂儿在河岸野花丛中嗡嗡鸣叫;看着水中竹影晃动,河面皱起道道如银的波纹。
手里握着鱼竿,起初丝毫不敢懈怠,一直盯着浮标,时间长了,不觉睡着了。
猛然醒来提起钓竿,结果鱼钓光光的,上面的饵已不见踪影。
于是又责怪这林子天然的阴避和河风的清爽,让自己不觉睡去,已至钓不到鱼,反丢一把饵。
有时,中午会趁大人们休息之机,同伙伴们一起去小河里好好凉彻一番。
在河里尽情的洗澡、打水仗、游泳……只要远远的看见母亲的身影便光着腚子抓起衣服往竹林里逃。
因为我们知道被母亲发现就会挨一顿棍子。
有时会为此在竹林子里躲上一个下午,听到一点声响就神经兮兮的。
看到母亲朝别的方向去了,我们会长嘘一口气,数着一、一、三,一窝蜂从林子里涌出来,说笑着蹦跳着向家里赶。
惊得在树阴下打盹的鸡儿们睁大眼睛抬着头四处乱叫……有时也会在林子里玩得不知时日。
在远近各家灶间有袅袅青烟升起之时,邻家大婶站在家门口扯开嗓门儿呼喊贪玩的孩子。
于是大伙儿如众星捧月一般奔出竹林。
偶一回头,惊喜地发现竹林顶上渐暗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钻出黑幕。
正如我们一个个的从竹林子里跑出来,显现在天地间。
一颗颗都环绕着桔红的晕光,完整而清晰,如节日里的彩灯一样艳丽。
想着这一切心里不由的快活起来了,脸上也浮出了会意的笑。
离乡久了,乡思却越发浓浓的,化解不开,特别是那片竹林的……
家乡的竹
我的家乡是一座小城。
这里的商店、饭馆、人都与别的小城毫无二致。
可是细细体会,你能发现小贩们卖的是竹器,你能闻到空气中飘着的竹香,你能看见河流泛着竹的青绿。
是的,我的家乡有着一片竹林,如一片竹海,覆盖了山野。
竹,仿佛是我们的家人;竹,是家乡的骄傲。
我爱家乡的竹!
竹,虽然处处都有,但别处的竹,或是孤独地矗立,或是惊恐地抱成一团,根结在一起,越超上长,相互之间离得越远。
家乡的竹,你一见就会惊讶,“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是的,家乡的竹就有“生而有之”的大美。
它们从出生边紧紧相拥,聚在一起而又而又各有各的秀丽。
错落有致地站在泥土之中,伴随家乡时时飘荡的云雾,在其中熠熠发光。
家乡的竹是“和而不同”的君子。
它们生在垂直的断崖之上,根下的土壤干而贫瘠。
但它们并不因此显得矮小。
与潮湿黑土中生出的竹一样葱绿,一样苍翠。
在初秋微寒的风中发出萧萧金石之声,如志行高卓的伟人。
这样高傲的竹,它的根下却流淌出甘泉。
泉水清冽而甘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错的,这竹根下的甘泉就这样流进了山民的水桶,制成了家乡闻名遐迩的“竹叶粑(猪儿粑)”……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是的,家乡的竹便拥有了这样的大美,于是,她的美德,透过这甘泉,滋润了家乡的万事万物。
家乡的竹坚挺,因为主枝中空。
正因为这中空,才拥有了实心的树所没有的柔性。
也正因为竹的深藏若虚,所以才有了向上的力,向上的柔,向上的空灵的心态。
家乡的竹是灵动的。
因为叶的简练。
竹叶虽简,却荟萃了万物的秀美。
它虽然小,却有了更加凝练的碧绿;它细,才能顺应风势而不随波逐流。
它的干插向天空,它的叶指向大地。
家乡的竹便拥有了天地钟灵之美!
《说文解字》这样释玉:润泽以湿,仁之方也。
家乡的竹就有这样的仁质,它的仁,它的贞,它的义,难道不正是诠释着这一切吗?它是真正的君子!
家乡的竹,守护着家乡的水土,传承着家乡的性情,润泽着家乡这片它爱的深沉的土地——
我爱你,家乡的竹!
家乡的竹
我的家乡地处丘林,山坡起伏,竹林遍地。
可以这样说,有竹林的地方就有房屋,有人家的地方就必然有竹林。
也许是适合竹子生长的原因吧,在我们的家乡,你只要稍一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是竹林环绕,被丛丛的密林包围着,那些林立的小楼或青砖瓦舍的民居,若隐若现,都掩映在翠绿、茂密的竹林之中。
家乡的竹是最起眼的---因为,触目所及,就可以见到竹林;也是最不起眼的,因为多到太平凡的缘故,人们往往会忽视它的存在!
到了盛夏时节,人们这时候才会想起竹。
每当酷暑难挡,连屋里也很闷热的时候,老乡们就会在房前屋后的林子里纳凉,竹林里清爽的轻风拂过来,林间的枝叶迎风起舞,婆娑多姿,那清风拂过林叶的簌簌声,宛如小家碧玉的邻居女孩,在窃窃私语,风很清新而温柔,林叶的簌簌声,很幽微很幽微,如少女睡梦中轻微均匀的呼吸。
村里人三个一群,五个成堆,走进茂密寂静的林子里,坐在小凳上,或自做的竹椅子上,沐着穿过林际吹来的、清新凉爽的夏风,真的是爽快极了,夏日的炎热被茂密的竹林所屏蔽,象一把细蜜的筛子把酷暑一一筛去,林子里无疑是村里人避暑的绝佳去处,老乡们团团围坐在一起,或摆龙门阵,拉家常,什么小镇上的见闻啊,天南海北的新鲜事啊,东家长,西家短的,都成了闲聊的谈资,总之,无所不及,林林总总,尽在其中。
夏日杲杲的阳光从林间的罅缝中射下来,那不时的微风,摇曳着竹林的枝叶,象一把剪刀剪碎那本来就很袖珍的阳光碎片,竹林的空旷地撒下班驳细碎的影子,在光与影的明灭变换中,极有情趣。
林子里流传着祖辈的掌故,也流传着家乡人的故事,那微风拂过林子,竹林里发出的簌簌声,乡亲们闲侃时,不时爆发的阵阵欢笑声,此起彼落的说话声,
交织成故乡盛夏的乡村风情,很温馨,也很令人亲近!故乡的竹林里,也洋溢着家乡人的闲情与快乐!
在风狂雨骤的时候,竹林就是一道道遮挡暴风肆掠的天然屏障,它们迎风而动,婆娑而舞的情景,与其说象是一个个醉汉,在东倒西崴,到不如说,是一场即兴编导的旷世舞蹈,它们在以舞蹈般优美的姿势,维妙维俏演绎捍卫我们美好家园的坚强姿态与信仰!是那么栩栩如生,那么肝胆相照,扣人心弦!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竹就为历来的文人雅士所喜好。
竹乃“岁寒三友”之一,竹,经冬而不凋,而成为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我爱竹,是因为它“未出土时已有节,凌云处更虚心”;我爱竹,是因为,它就象是我的父老乡亲,那么平易近人,那么和蔼可亲!我爱我的家乡,也更爱家乡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