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统计》案例张学娟.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案例
张学娟
一、内容:
统计(义务教育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二册第93、94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知识、小组合作的能力等。
三、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整理数据。
在统计表中填数,在统计图中画条形图来表示数据。
四、策略选择: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整个统计过程从而获得新知。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收集原始数据,引入统计。
(出示“草莓、苹果、香蕉、葡萄”四种水果。
)
1、谈话: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要举行联欢,为了庆祝这个愉快的节H,老师
打算去买一些水果给大家吃,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能告诉老师吗?
2、收集原始数据: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3、教师报,学生进行记录。
4、用什么方法把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5、小组讨论并汇报得出一些常用的整理记录方法。
6、比较:哪种记录方法比较简单?教师重点介绍“正字法”。
7、小结: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加简便、清楚。
8、二名学生上来进行记录,其余学生在纸上进行记录。
9、学生汇报记录的结果。
教师点明:这种把数据收集并整理的过程就叫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通过创设“六一儿童节”购买水果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激发了学牛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牛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整理,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不同的体验。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1)引导学牛完成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
(2)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出示统计图):我们不光可以把结果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屮去。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喜欢草莓的人数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再让学生说出怎样把喜欢苹果、香蕉、葡萄的人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小结,揭示条形统计图。
(4)提问: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
学牛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觉。
3、比较: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不一样?
你喜欢统计图还是统计表呢?
4、四人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5、教师小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优点、好处
教师向学牛提供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处理,及时地点拨,通过亲身操作获得处理信息的两种方法和统计表、图各自不同的特点。
并设计了让学生用数学语
言描述收集到的数据这样一个开放的环节,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多种能力的提高。
(三)练习应用:
1、同学们最喜欢过生日了,我想知道我们班这么多同学分别是在哪个月
过生日呢?怎么才能知道?
2、用学生交流过的“站起來、数一数”的方法來收集数据。
3、收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4、把收集到数据画到统计图中去。
5、展示评议作业。
6、你们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向大家提出不同的问题来吗?
7、分组提出问题,小组内进行交流。
8、由各组代表汇报交流。
练习应用利用“过牛日”这个情景,安排了同学们的生日分别在哪个月份的统计活动,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积极参与,分析交流中再一次经历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现了“教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新理念。
(四)课堂小结
今天老师的收获可大了,知道了同学们的生日在哪个月,还知道了要给过生
R的同学买哪一种水果。
现在请大家来谈谈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师生共同对所学的知识作一个整理,有利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记忆。
教学反思:
随着课改,教学的规则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的学习则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凸现出来。
这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通过一系列的
活动,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主动地构建了知识,提高了课
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呈现的独创性。
“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惜糖。
”
本片断要求学生学习统计随机性内容的方法,由于统计实际生活中的随
机性内容在教室里不便开展,于是,利用班级的实际生活一一小卡片的
事情,让学牛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奖牌的个数,从而产生
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
二、探索的白主性。
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用已有的经验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于是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种记录数据的方法:有的把各种颜色的卡片分类记录,有的用竖线表示卡片的张数,有得则用打“V”的方法记录卡片的张数……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动手将卡片的张数统计出来,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三、数学的实用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本片断根据班级颁发小卡片的事情,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学生的统计意识,通过对卡片数的统计和分析,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了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