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区铁路安全风险辨识管理与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矿区铁路安全风险辨识管理与策略
发布时间:2022-08-05T08:44:16.34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第6期作者:张国晟[导读] 由于矿区铁路运输在安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设备状况、安全环境等方面与国铁有不少差距,
张国晟
辽宁省铁法能源公司运输部
摘要: 由于矿区铁路运输在安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设备状况、安全环境等方面与国铁有不少差距,全面了解矿区铁路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风险,对矿区地方铁路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结合矿区地方铁路安全生产特点,辨识了矿区地方铁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风险以及可能触发的安全事件,并结合矿区铁路多年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提出加强矿区铁路运输安全风险防控的策略。

关键词:矿区铁路;安全风险;策略
随着地方铁路的快速发展以及运量不断增加,其发生恶性事故的风险明显增大。

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从矿区地方铁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出发,本文辨识了矿区地方铁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较大安全风险,并结合矿区铁路多年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1、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基本要素:
铁路安全包括人员、行车设备、运输组织、外部环境等安全基本要素。

2、矿区铁路不安全因素成因:
1)矿区铁路规模小,对铁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吸引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2)培训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门的培训基地和培训设施,导致安全培训缺乏系统性,不能有效提高职工安全风险辨识、防控和预防事故的能力。

3)安全装备维护能力不足。

4)部分管理人员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够,抱有侥幸心态。

5)铁路专业管理上相对国铁比较薄弱,缺少先进的技术管控设备。

大型信号联锁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壁垒,导致设备兼容性差,维修难度较大,加上企业自有的铁路计算机信号联锁专业技术维护人员较少,计算机模块、通讯通道等故障和软件维护长期依赖厂家,易导致联锁设备故障。

3 矿区铁路不安全因素控制和安全风险防控策略
3.1 加大行车设备技改力度持续进行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根据线路设计等级低、装备落后、线路基础差等现状,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技改。

通过持续技改,装备的标准向国铁看齐,为不安全因素的控制和安全风险的防范打下坚实的基础3.2坚持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装备科技含量运输部已初步建成了办公网络系统、运输指挥信息系统、车站微机联锁监测、机车车辆运用安全管理系统、机车检修管理系统,安全技术保障的能力大幅提高。

各类系统数据为安全风险预警提供了依据,也为下一步实施 “互联网 + ” 安全管理模式打下基础。

3.3坚持以人为本,防范人身安全风险运输部实现了多年无责任重大事故,而且已连续多年年没有发生路外相撞人员死亡事故。

其主要做法:一是各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对涉及铁路带电、高空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突出作业许可、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作业防护的检查和班前安全风险辨识。

二是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严格落实“三新”人员上岗前的安全培训,提高职工识险、避险的能力。

三是结合作业内容、环境、设备、人员等编制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指导手册》,制定不安全因素的控制措施,对一些风险较高的作业,从工艺流程和作业方式进行改变。

如:调车作业,调车人员
由过去的车辆移动上下改变为停车上下。

3.4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部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主体、监督主体,全面辨识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类型,公布隐患清单。

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实效,对重大安全隐患由部安监督办、组织整改验收。

3.5 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部编制各项应急预案,加强日常演练,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3.6规范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突出责任落实和过程控制部将施工安全突出放在施工方案审查、计划审批、施工命令下达、安全防护、过程监督、列车放行条件确认等主要风险点控制。

对涉及铁路安全的项目,在开工前对涉及方案审批、施工安全协议签订、技术交底、人员培训等 9 项内容进行开工条件评估,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工程项目在铁路线路上开工。

3.7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狠抓责任落实,有效促进安全责任制落实部制定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生产事故管理、绩效工资考核安全奖惩等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安全责任追究体系。

对事故、违章违纪和设备故障等安全事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责任追究。

3.8 高度重视外部重大安全风险,构建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风险辨识预警机制一方面与属地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沿线厂矿企业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沟通、通报、预警渠道;另一方面铁路内部对线路产生的异常沉降、持续降雨、等情况,及时发出安全预警,采取列车限速或停止运行、人员撤离等果断措施。

4 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依法治安观念,熟知铁路面临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防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确保矿区铁路安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马金宝,季宏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7):624-625.
[2]严钦海,郑国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探讨[ 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25(7):45-47.
[3]徐建根,李辉康.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建设与铁路信息化建设五统一[J].中国铁路,2013(9):4-7. 作者简介:张国晟,男,汉族,1971年9月,本科,高级工程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机械维修、机械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