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讲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
你看看:(2010高考)
21.(本小题满分 14 分) 设 A( x1, y1 ),B( x2 , y2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上的
两点,现定义由点 A 到点 B 的一种折线距离
P(A,B)为 (A, B)
x 2
x1
y2
y1
对于平面
xOy
上给定的不同的两点
A(
x1,
y1 )B(
x 2
【高中练习示例】
已知动点 P(x,y)满足: (x 2)2 y2 (x 2)2 y2 6
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本题的实质:化简该方程。
结果是: x2 y2 1 ,化简后马上就可以知道,点 P 的轨迹是椭圆。 95
【高一前应掌握练习】
【例 1】化简:(1) 1 ;(2) 3 2 ;(3) n 2 n2 4 n 2 n2 4 (n 2) .
总结:学习内容
文/理必修: 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
文必选: 选修1-1、选修1-2
理必选: 选修2-1、选修2-2、选修2-3
文/理选选:——高考附加题(3选1) 选修4-1、选修4-4、选修4-5
二、初中毕业后,我们需要衔接的是哪些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衔接(预习之前应该做的事情)
a2
a2 3
a2 2 2 a2 3
又b2 a2 2a 2 1
1 1 2 5 a2 3 5 a 6
2 2a 2 1 3 4
22
2
【高一前应掌握练习】
【例 1】已知函数 y 2x 3 .(1)将它化为 y a b (a,b 为常数)的形式;
x 1
x 1
(2)画出函数的图象,并说明当 x≥-2 时,y 的取值范围.
总体要求
工作目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 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 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 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 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本质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 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 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 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 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一、高中,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框架)
● 必修模块: ● 选修系列:
● 必修课程 (包括5个模块)
• 数学1: 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 数学2: 立体几何初步、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
• 数学3: 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 数学4: 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一)知识方面的衔接
4.二次根式 高中阶段,我们在学习函数、解析几何、数列等内容时,涉及 到大量的与二次根式有关的计算. 【初中】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高中】会学习有理指数幂及运算。 【建议】根据需要,我们应掌握最简二次根式、同类根式的概 念与运用,分子(母)有理化,简单的无理方程(不等式).
a
的取值范围;
| x 2 | 2 0
(2)不等式组 1
x2
0
的所有解都满足不等式| x 1|| x a | (a<1),求 a
的取值范围.
二、初中毕业后,我们需要衔接的是哪些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衔接
2.整式 整式的变形是重要的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也是高中 数学中极其常见的运算. 【初中】要求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 减运算,乘法运算( 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会利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提公因式 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 是正整数). 【高中】不再学习整式.
【高中练习示例】
【例
1】判断:函数
f
(x)
2x 2x
1 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1
本题的实质是:比较 2 x 1 与 2x 1 是相等,还是互为相反数。 2x 1 2x 1
【高中练习示例】
【例
2】(理科)椭圆 x 2 a2
y2 b2
1 a > b > 0与直线 x
y
1交于 P 、 Q 两点,
练习:将 y x 2 3x 5 化为 y mx n p 的形式.
x 1
cx d
【例 2】解方程
x
1
2
4x x2
4
x
2
2
1.
【例 3】(1)已知 a b 0 ,求证: 1 1 .(2)已知 x 0,求证: x 1 2 .
ab
x
【例 4】解下列不等式:
3x 1 1 ; 3 x
x2 2
x12
x1 x2
( x2 2
)2
3x2 2 4
= (x1
x2 )2 2
3x22 4
0 ,(由于 x1
x2 ,所以不能取等号)
∴ y1 y2 0 ,即 y1 y2 .
【高一前应掌握练习】
【例 1】分解因式:
(1) 3x2 8x 3 ;(2) x2 5xy 6 y 2 ; (3) 2x2 7xy 6 y 2 2x y 12 . 【例 2】比较 a2 b2 c2 与 ab bc ca 的大小. 【例 3】把多项式 x3 x2 2x 2 表示成 a(x 1)3 b(x 1)2 c(x 1) d 的形式. 问题 2:对于任意实数 x,下列不等式都成立吗?为什么?
2
3 2
n 2 n2 4 n 2 n2 4
【例 2】化简:(1)
11 2 18 .(2)
x2
1 x2
2(0
x
1)
.
【例 3】解方程:
(1) x2 5x 1 2x 1 0 ;
(2) 2x 4 x 5 1;
(3) 2x2 3x 5 2x2 3x 9 3 0 .
【例 4】不等式 2 x x 的解集是( ).
【建议】 1、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a b)(a 2 ab b2 ) a3 b3 ;
(2)立方差公式: (a b)(a 2 ab b2 ) a3 b3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a b c)2 a 2 b2 c2 2ab 2bc 2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a b)3 a3 b3 3a 2b 3ab2 ;
解:∵函数 y=x3 的图象经过点 (x1, y1 ) 与 (x2 , y2 ) ,∴ y1 x13 , y2 = x23 . ∴ y1 y2 x13 x23 = (x1 x2 )( x12 x1x2 x2 2 ) ,
∵ x1 x2 , ∴ x1 x2 0 .
又 x12
x1 x2
选修1-2:
统计案例、 推理与证明、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理科)
选修2-1:
常用逻辑用语、 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
导数及其应用、 推理与证明、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 选修2-3:
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高考不考)
x2 3x 2 0 . x2 2x 3
问题 3:下列是一个同学觉得比较简单的题,请大家试试,你能全对吗:
①当 x 1时, 1 的范围是
;②当 x 1时, 1 的范围是
;
x
x
③当 x 1时, 1 的范围是
;④当 x 1时, 1 的范围是
.
x
x
二、初中毕业后,我们需要衔接的是哪些方面?
总体要求
工作原则
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 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 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 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 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 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 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 作平稳有序。
• 数学5: 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 选修课程
•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文科), •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理科), •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高考不考), •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部分内容高考)。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文科) 选修1-1:
常用逻辑用语、 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x2 80x 2010 0
二、初中毕业后,我们需要衔接的是哪些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衔接
3.分式 【初中】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 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 乘、除运算;会解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能确定分式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高中】不再学习。高二选修中,有少量分式不等式的学习。 【建议】接触更复杂的分式运算(如分式拆分,分式乘 方);解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高中练习示例】
问题1: 解不等式|x-1|<|x解关于 x 的不等式:|x-2|<1.
【例 2】解下列方程或不等式:
(1) | x 1| | x 2 | 5 .(2)| x 1| | x 2 | 5 .
【例
3】(1)不等式组
| x | 2 x a
恰好有三个正整数解,求
且 OP
OQ ,其中 O 为坐标原点.(1)求
1 a2
1 b2
的值;(2)若椭圆的离
心率 e 满足 3 ≤ e ≤ 2 ,求椭圆长轴的取值范围.
3
2
本题第(2)问的实质是:已知
1 1 =2, a2 b2 c2 a2 b2
3c 2 3a2
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c2 1 b2 1 1 b2 1 1 b2 2 ,
,
y2
)
(1) 若点 C(x,y)是平面 xOy 上的点,试证明 p(A,C)+p(C,B)≥p(A,B)
(2) 若平面 xOy 上是否存在点 X(x,y),同时满足
① p(A,C)+p(C,B)=pA,B);②p(A,C)= p(C,B)
若存在,请求出。
本题考了: (1)∣a+b∣≤∣a∣+∣b∣; (2)∣a-b∣≤∣a-c∣+∣c-b∣.
双减背景下 初高中数学衔接讲座
前 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 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意见》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 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 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5)两数差立方公式: (a b)3 a3 b3 3a 2b 3ab2 .
2、因式分解的新方法:
思考:分解因式:x3-3x+2
(1)分组分解法;(2)十字相乘法;(3)求根法;(4)待定系数法.
【高中练习示例】 求证:函数 y=x3 是增函数。 本题实质是:
已知函数 y=x3 的图象经过点 (x1, y1 ) 与 (x2 , y2 ) ,且 x1 x2 ,求证: y1 y2 .
•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 选修3-4:对称与群。 •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 选修4-2:矩阵与差分。 •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1.绝对值 绝对值的概念始出现于初一数学课本,它是数学重要 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的始终,并随着知识的发展, 不断深化.2010年广东省的最后一题便是一道绝对值不等式 的问题。 【初中】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并会求有理数 的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高中】含绝对值不等式在选修系列4—5不等式选 讲. 【建议】含字母的绝对值,简单的含绝对值的方程 (不等式)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