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苏教版五下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之光——苏教版五下第二单元整合
教学设计
刘艳,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学会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获取文本信息。
2.学习迁移,阅读《神奇的克隆》,并完成一份思维导图。
3.能根据思维导图,概括介绍文章主要内容,感受科普文简洁、严谨的语言特点。
4.激发探索科学和科普文阅读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获取文本信息。
2.学习迁移,阅读《神奇的克隆》,并完成一份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同学们,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科技之光,共有三篇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两篇。
2.我们首先来学习《火星mdash;mdash;地球的孪生兄弟》,齐读课题。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板书: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成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m..),并由此推测,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3.围绕中心句,课文又介绍了关于火星的哪些知识?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吗?组内交流。
4. 交流。
人类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
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5. 围绕推测有水,从句子中提炼出一些关键词。
指名说,师相机板书:证实有水!rarr;从哪里来?rarr;没能留住?
我们这篇课文就是按照证实有水!rarr;从哪里来?rarr;没能留住?的顺序将中心话题说清楚的。
二、再读课文,绘制思维导图
过渡:同学们,思维导图是梳理课文,提取信息的好方法。
要想做好思维导图,首先要读懂课文。
1. 学习第2 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2 自然段,先将能证实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句子画出来,再圈出一些能回答问题的关键词。
学生自主学习。
指名说,教师相机画思维导图。
预设:干涸的河床、火星钻孔分析
(2)回忆总结自己是如何学习第 2 自然段的。
指名总结,师生适当补充:画句子rarr;找关键词rarr;绘制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