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8调出,合组 1952.7文理法学院与人员调出 1952.7部分人员调出 1952.7地质系调出,合组 1952.7部分人员调到
北 京 农 业 学 院 北 京 大 学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北 京 地 质 学 院 中 国 科 学 院
理 学 院
- - - - -
法 学 院
1952.7法律系、政治系、社会 系一部分调出,合组
– 学校从5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核能及核技术、计 算机、微电子及电子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专 业。为发展“两弹一星”培养了人才
文革十年(1966-1976)
•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学校工作 受到严重损失。在“四人帮”的直接控制 下,广大知识分子受到严重迫害。但教师 们仍坚持教学,培养了一批学生。
2、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1949-1976)
• 清华园解放时,地下党做了大量工作, 动员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留下来。
• 梁思成教授为首的建筑系教师设计了 国徽;张奚若教授提出的国名建议, 得到采纳。
文革前十七年(1949-1966)
1950年6月,毛泽东应张奚若教授邀请题写 “清华大学”校名
北 京 矿 业 学 院
北 京 钢 铁 学 院
工 学 院
留下土 建、机 械、动 力、电 机等系
1952年7月 部分人员调至 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 机械系及化工组一部分
建 筑 系
土 木 工 程 系 水 利 工 程 系
清华大学
机 械 制 造 系
院系设置
动 力 机 械 系
电 机 工 程 系 无 线 电 工 程 系 石 油 工 程 系 北 京 石 油 学 院 1953.9调出, 合组
• 1860年(咸丰十年) ,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近春园也被毁于兵火,沦为 “荒岛”。清华园则幸存完好。 • 咸丰死后,又留给长子载濂
•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载濂弟载漪 是义和团首领之一。义和团被八国联 军镇压后,载漪获“重罪”发配新疆, 载濂也被革职,清华园被皇室收回, 长期弃用。这为后来在此办学提供了 可能。
1928年8月清华学校
正式改名为“国立清 华大学”,首任清华 校长是罗家伦。
当 时 , 清 华 大 学 拥
有文学、法学、理学、 工学四个学院,有8个 系,共16个专业。
• 教师:吴有训、周培源、萨本栋、杨武之、 萨本铁、陈岱孙、金岳霖、顾毓秀、冯友兰、 张奚若、叶公超、闻一多、华罗庚、李 济……
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 • • • • • 梅贻琦是校务委员会主席 胡适是文学院院长 朱自清是中文系主任兼清华图书馆馆长 吴有训是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杨武之担任数学系主任 "联大物理系四杰"--杨振宁、李政道、邓 稼先、朱光亚
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西南联大的张伯苓、梅贻琦、 蒋梦麟三常委
校 徽 校 训 钢 印
19/55
西南联大新校舍
20/55
1939年,联大新校舍 建成,图为图书馆。 (夏汝钧提供)
教师宿舍
21/55
西南联大铁皮顶教室 西南联大临时校舍
22/55
今日“联大”校门
41/55
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 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办学成绩昭著,西南 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 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
二校门文革被毀九十年代重建1978年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1984年建立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1985年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1988年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1993年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994年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96年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1999年恢复建立法学院建立应用技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2001年建立医学院2002年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年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2004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08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学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阶段
• 美国“退款”办学的 目的,是想通过培养 亲美领袖的方式,控 制中国的发展,谋求 自身的战略利益。
西奥多·罗斯福 总统(1901-1909)
(二) 清华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三个阶段: 1.学校的建立至清华园解放
(1911-1948)
2.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1949-1976)
3.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 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 – 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 叶笃正 – 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 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 – 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 西南联大虽然只有短暂的八年校史,但是 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在战 火纷飞和物质极度匮乏中,创造了中国近 代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辉煌高峰。
• 1925年5月清华学校大学部成立,同时 增设了“国学研究院”,聘请了 “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 陈寅恪、赵元任)
• 1926年,叶企孙入清华成立物理系,1929 年成立理学院
• 1925年,组建大学部 • 1926年,吴宓创建中文系,聘请28岁的朱 自清任教授 • 1926年,叶企孙创建物理系,网尽天下英 才 • 1927年,熊庆来创建数学系 • 1927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 • 1927年,梁启超因病离开清华 • 1927年,朱自清写成《荷塘月色》
• 咸丰登基之后,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 “清华园”
咸丰皇帝题匾的“清华园”
皇家园林——熙春园
咸丰的近春园
近春园遗址
•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乾隆御 笔“水木清华”四字 • “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诗“水 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工字 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 华”。
百年校庆
奋斗、奋斗、再奋斗!——胡锦涛
(三) 清华大学的传统与文化
• 校徽
• 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 物”——《周易》
• 1914年冬天,梁启超来清华作名人演讲, 他用《易经•大象传》中对乾坤二卦的 解释,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
– 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 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待人 接物的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 不能承载。
学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阶段:
1. 1985年学校党代会提出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 2. 1993年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 要求,学校提出在清华建校100周年时 (2011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3. 1998年江泽民主席提出在21世纪初,中国要 有若干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并实行 “985”计划,清华建设一流大学成为国家意 志、政府行为。
经济系一部分调到
北 京 政 法 学 院 中 央 财 经 学 院 中 央 民 族 学 院
社会系部分人员调到
航空学院
1951.5
1952.7调出,合组 厦门大学航空系、西北工学 院航空系、北洋大学航空系
北 京 航 空 学 院
1952年7月 采矿系调出,合组
清 华 大 学 52 年 院 系 调 整 情 况 (2)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 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 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2004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 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8年 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 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 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 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 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 行健不息
• 这次演讲化刻作清华园里的一座石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清华的八字 校训。
• 校风:行胜于言
1920级校友在毕业时 送给学校镌刻“行胜 于言”的日晷
• 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 校色:紫色 • 校花:紫荆、丁香
• 校歌:老校歌是1924年由汪鸾翔先生作 词,为词旨隽永,故用文言发表:
• 学生:吴晗、钱锺书、杨绛、高士其、蒋南 翔、韦君宜、胡乔木、乔冠华、姚依林、曹 禺、王淦昌……
1931-1948,梅贻琦任校长17年,延
聘名师,清华大学逐步定型,成为全 国著名的综合大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 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 7月29日,北平沦陷 9月12日,日军侵入清华,成为日军兵 营和伤兵医院,学校受到严重破坏 • 北平沦陷后,清华南迁,与北大、南 开合组临时大学(长沙),1938年2月 西迁昆明,同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 合大学”在昆明正式成立。
• 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 清华大学校长,任职至 1966年文化大革命 • 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 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 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 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 面成绩卓著。
蒋南翔校长 (1952-1966)
• 学校规模有较大发展,学生由2000余人~ 12000人;铁路东移,校园扩大,为以后发 展留出空间;建筑面积10万M²~43万M² (1966年) •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又 红又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在国家工 业、科技、教育、企业及政府管理岗位发 挥了重要作用。
复员时期(1946.5-1948.12)
• 1945年8月抗日胜利,1946年5月,西 南联大结束,三校分批北上,按原校 复员。8月-10月,清华师生全部回到 清华园。 • 经调整,学校设立文、理、法、工、 农5个学院26个系,学生达2300人。 中共地下组织十分活跃,开展反对国 民党腐败统治的斗争,被称为“小解 放区”。 •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获得解放。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 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 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建立应用技术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 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 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二校门文革被毀, 九十年代重建
3、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1977-至今)
•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 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 政府战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 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加利 息共9.8亿两白银,即骇人听闻的 “庚子赔款”,分39年(1902-1941) 还清。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及义和团群众
慈禧太后图像
“时局图”
• 其中美国分得3200多万两白银,占3.2%, 合2400多万美元。至1905年底,美国就 获得了全部赔款。后来,美国承认“实 属过多”,同意“退还”部分“庚款”。 • 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退款协议,将 1078.529612万美元,从1909-1940年逐 年按月地“退还”中国,办一所留美预 备学校。这是清华大学的“史前期”。
清华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
序言
这种大学精神是难 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 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 同思想、文化、专业背 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 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 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 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 任徐葆耕教授
(一)清华园的由来与变迁
• 原址为清康熙行宫“熙春园”的一部分。 • 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 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 子仍名为“熙春园”
•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对高等 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对于清华大 学的发展有严重损失 • 清华大学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农 学院、航空系等被调出,清华元气大伤, 成为纯工科大学,有8个系,22个专业。
清 华 大 学 52 年 院 系 调 整 情 况 (1)
农 学 院 文 学 院
- - - - -
(1977- 至今)
1、学校的建立至清华园解放 (1911-1948)
• 1909年设立游美学务处 于清华园 • 1911年建清华学堂(辛 亥革命后改名为清华学 校) • 1911年4月29日清华园 正式开学
梅贻琦
胡适
史家胡同
赵元任
王世杰
竺可桢
1909年游美学务处、肄业馆成立
1919年,清华早期四大建筑落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