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记叙文阅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设置悬念 虚实结合 象征
以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感情等;增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
考点技法突破
【阅读攻略】 从今阅读全不怕,只因口诀记心间 考场上阅读记叙文,要求短时间、高效率,这除了在平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外,更要掌握记叙文阅读 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叙文阅读,要先看问题,再读文章。读文章时,做到“一题二句三主线,四事五旨六情感,七修辞八 描写九手法记心间”,这样做题时就游刃有余了。
分类 抒情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表现人物的特点、品 质或阐明事物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思 想感情的散文
注重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 情和意愿的散文 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文体知识清单
二、记叙性散文的基本常识
物线:以实物为线索。如《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表现了雷锋精神的代代相传、发扬光 大 事线: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如鲁迅的《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人线:以人物或者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为线索人物,全文以我的 所见、所闻、所感来安排材料 地点线: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安排文章的层次内容,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时间线: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如《最后一课》是以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时间推移为线索的 感情线:也是文章的暗线,以情感的发展为线索,如《紫藤萝瀑布》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 变化为线索 有时一篇文章会出现明暗两条线索,如《藤野先生》一文,明线是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 鲁迅的爱国主义感情
中考考情速递
(5)备考提醒:2018年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说明文,而考纲中对非连续性文本
及多种问题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2019年的现代文阅读备考要以散文为主,说明文、议论文 为辅,并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相关训练。
文体知识清单
一、散文文体知识
概念 特点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 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 的文体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灵活;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神聚:中心集中,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记叙性散文
17题
19题
中考考情速递
【考情总结】
(1)考情变化:从2014-2017年,吉林卷的现代文选文一直是一篇文章,但2018年现代文选文由一篇变 为两篇,除了一篇固定的散文外,还增加了一篇说明文,且近年来必考的“汉字注音;解释词语的语境义;从 修辞、描写或用词角度评析表达效果、拓展迁移与探究”这些题型并没有出现。由于增设了一篇说明 文,记叙文篇幅大大减小,由2000余字减少到1000余字。 (2)选材特点:现代文选文以散文为主,因其取材广泛、形式灵活、语言优美,而备受命题者青睐。最 近五年选取的散文,均出自国家大报,信度高,且文质兼美,题材偏重于叙事咏物抒情,这样的选文可以培养 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题量分值:现代文阅读是吉林省中考每年的必考板块。题量为4~8道题,分值为16~26分。
抒情 说明
间接抒情
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为写人叙事服务
文体知识清单
四、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 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
作用 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人接受;使深奥的道 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 烘托气氛,加强渲染;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更有气魄 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加重语言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文体知识清单
五、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表现手法 铺垫 伏笔 照应 衬托 对比 烘托、渲染 作用
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来临之前,先对次要人物、事件、事物(如环境、情绪、 气氛等)进行描述,使行文构思更加严谨。常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形象、主题等 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者事件,进行隐性提示或者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前有伏笔,后有应 笔,情节严丝合缝
专题十
记叙文阅读
中考考情速递
【吉林卷记叙文阅读考情分析表】 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篇名 (甲)《冻年货》 《与一株蒲公 英的默契》 《沙枣》 《雪后“吃春”》 《芦草之思》 作者 王彦 王本道 梁衡 蒋子龙 王巨才 题材 亲情 人生感悟 咏物 咏物 咏物 体裁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咏物散文 咏物散文 咏物散文 题量、分值 4 题 16 分 7 题 25 分 7 题 26 分 8 题 26 分 8 题 26 分 3—15 《光明日报》2017—4—7 《光明日报》2016—4—15 《人民日报》2011—1—26 《光明日报》2014—2—7 出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
考点技法突破
的《春》中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 写;“九手法”即写作手法,这是增强文章表现力的重要方式,常见的一定要记牢,比如鲁迅的《阿长与< 山海经>》中,塑造阿长的形象时用的就是先抑后扬的手法。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用对比 的手法,菲利普对于勒态度前后的对比,“我”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对比。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写人散文 写人散文
7题25分
7题25分
《回忆鲁迅》
《冰心散文·往事》
7题25分 《孔曰:未名湖畔花生树》 7题25分 《汪曾祺散文选》
中考考情速递
【吉林卷记叙文阅读题型一览表】 年份题号题型 汉字注音 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从修辞、描写或用词角度评析表达 效果 常见写作手法 句段作用 20题 2014 18题 19题 2015 18题 19题 2016 18题 19题 2017 16题 17题 2018
作用
侧面描写
对比衬托,突出主要人物形象
(续表)
文体知识清单
(续表)
表达方式 议论
作用 穿插在记叙、描写和说明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 作用是画龙点睛,点明中心;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揭示道理,深化文章的主题;段与段之 间的议论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情事交织,表达情意;情景交融,互为映衬; 情理交融,发人深省
阅读时带着这些疑问,能增加阅读的有效性,在整体上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还会节省再次回到原
作者的主观意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便于情感交流,有时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文体知识清单
三、记叙性散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表达方式
记叙 交代人物或事件,贯穿场景或者事件的片段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描写 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以形传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 性格特点 展现人物的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内心 世界 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行为、动作的描写,侧面揭示人物的 性格,展示人物的性格气质、精神状态 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揭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 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更加凸显人物的个性,给 读者真实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21题
21题
20题
22题
18题
19题 16题
分析人物形象
标题含义、作用或表达的情感
23题
24题 24题
20题
21题
中考考情速递
(续表)
年份题号题型 内容理解与概括
2014 22题
2015 23题
2016 21题
2017
2018 18题
揣摩情感
把握主旨 拓展迁移与探究 25题 22题 25题
20题
23题 24题 22题
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收到出人意料的 感人效果 用某一物品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间接表现作者的志趣;增强 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完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 设置疑团,不做解答。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把抽象的述说和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 结合起来。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内涵丰富
考点技法突破
“一题”就是看题目,题目有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 ,这样容易总体把握文章,比如鲁 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题目就可以判断文章主要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内 容;“二句”是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把握住这些句子,文章的写作顺序、层次结构就一目了然了,比如张中 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三主线”是了解文章的线索,是时间还是地点,是人是 物还是情感,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背影”就是线索;“四事”即掌握文章的主要事例,比如鲁迅 的《孔乙己》中哪些事例能证明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深 ;“五旨”是一定要读懂文章主旨,作者 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情感。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的 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批判,对小人物处境的辛酸与无奈;“六情感”是文章的感情基调,是喜是悲,是感 激还是愧疚;“七修辞八描写”主要是从评析表达效果考虑的,典型的句子要引起注意,比如朱自清
中考考情速递
(4)考点分布:考查内容主要是“汉字注音”“解释词语的语境义”“从修辞、描写或用词角度评
析表达效果”“常见写作手法”“句段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标题含义、作用或表达的情 感”“内容理解与概括”“揣摩情感”“把握主旨”“拓展迁移与探究”十一方面。从2014-2017年 的数据看,“汉字注音”“解释词语的语境义”“从修辞、描写或用词角度评析表达效果”“拓展迁移 与探究”是必考题型,但2018年记叙文选文较短,只有四道题16分,而且近年来必考的题型均未出现 ,应 引起注意。“常见写作手法”,涉及面广,容易成题,所以2019年出现概率很大;“分析人物形象”最近五 年虽然只有2014年和2017年出现,但主要是受限于文章内容 ,如果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出现在选文中 ,这 个题型还是很有价值的;“标题含义、作用或表达的情感”这道题难度大,易丢分,五年三考,概率较高,需 要重点备考。“句段作用”“揣摩情感”“内容理解与概括”“把握主旨”均属于必备常考考点,要重 点训练。
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 印象 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文体知识清单
(续表)
烘托、渲染 欲扬先抑
线索
文体知识清单
(续表)
顺叙
概念: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写 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 顺序 插叙
概念: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 是相反的
作用: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概念: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 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
补叙
概念:叙事结束时使行文严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文体知识清单
(续表)
第一人称 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便于自我抒情,感情真挚;亲切自然,直接表达或者渗透
中考考情速递
【长春卷记叙文阅读考情分析表】
年份
2018
篇名
《那祥云缭绕的地 方》
作者
宗璞
题材
人生回忆
体裁
叙事散文
题量、分值
7题25分
出处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2017
2016 2015 2014
《回忆鲁迅》
《童年杂忆》 《阿忆》 《岁月钟声》
郁达夫
冰心 孔庆东 汪曾祺
追忆故人
回忆童年 写人记事 写人记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