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本文破例结合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及难点:
1.理解作者对错误论调的批驳。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再去整理写作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驱逐舰精读、分析,这样,文字上的障碍比较容易疏通。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请你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玄.虚()渺.茫()脊.梁()
前仆.后继()搽.粉()诓.骗()
2.辨析字形并注音。
诓()框()梁()粱()
3.请你查阅工具书,结合文意解释下面词语。
为民请命
自欺欺人
舍身求法
二、学习研讨
三、练习延伸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3.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4.“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5.“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6.第9段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7.阅读选文后回答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又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上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选文第1 节中的“笼罩了一切”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矛盾吗?如何理解这样的写法?
(2).选文第2段和第3段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他们共同证明了什么观点?
(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你认为这对我们的自信力有何影响?
四、相关链接: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