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23例疗效观察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逆行交锁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对21例股骨远端骨折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术后追踪随访,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随访14~25个月,平均术后6周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周(8~24周)。
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关键词】逆行带锁髓内钉;股骨远段骨折随着交通和工伤事故的增加,高能量损伤日趋增多, 股骨远端骨折是高能量暴力所造成的较严重损伤。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解剖特点(皮质薄、骨质疏松和髓腔宽),多数合并下端粉碎,选择内固定困难,是创伤骨科中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
髓内钉技术被称之为生物性内固定技术。
由于髓内钉固定较为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固定牢固确实,近年来应用广泛。
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8年2月在髌下小切口,闭合复位或大腿内侧小切口复位使用国产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21例,随访14~25个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 例,男17 例,女4 例;年龄18~59 岁,平均36.4 岁。
左侧12 例,右侧9 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13 例,高处坠落伤3 例,压砸伤5 例。
骨折类型按AO/ASIF[1]分型:A1型4例,A2型3例,A3型5例,C1型2例,C2型6例,C3型1例。
合并肋骨骨折3 例,上肢骨折2 例,下肢其他部位骨折5 例,合并颅脑损伤3 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 例,同侧髌骨骨折1 例。
术前X片或DR片示: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
术前常规牵引或石膏托固定。
入院时间最长142小时,最短18小时内手术。
1.2 手术方法根据术前股骨X线片,选择好长度和大小合适的髓内钉。
术时选择硬膜外麻醉,仰卧位,屈膝30°~45°;A型骨折:取髌下长约4.0 cm 小纵切口,纵形劈开髌韧带,显露股骨髁间窝,放入纱布,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股骨远端骨折复位。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经 C型臂 x线机直视完成闭合手法复位 , 确保骨折端具有 良好
对位 、 对线。确定适 宜 的进针粗 细及 长度 , 然后 置入合 理逆行
交锁钉 , 将钉尾置入关节软骨 面内 1— 2 m m。经透视未发 现异 常, 装置瞄准器 锁定 近端锁钉 1~2枚 , 然后为 远端锁钉 2枚 。
关节能够伸 4 0 。 , 屈曲9 0 。~ 1 1 9 。 , 活动时有一定疼痛感 , 行走 存 在 中度障碍 ; 差: 膝关节能够 伸 4 0 。 , 屈至 < 9 0 。 , 经常性 存在 疼 痛感 , 行走 具有严 重障碍性。优 良率为优 、 良、 可之和。
1 . 4 观察 指 标 : 对 两组 患者 的 随访 结 果 、 手术 指 标 ( 术 中 出
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 本研究采用逆行交锁髓 内钉治疗股 骨远端
骨折患者 1 6 0例 , 疗效显著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血量、 骨 折愈合 时 间 、 下 床活动 时 间 ) 、 并 发症 发 生率 等 进行
比较 。
2 结 果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我 院 2 0 0 9年 1 月至2 0 1 2年 1 2月股骨远 端骨折患者 1 6 0例 , 按 照 自愿原则 分为研 究组 与对 照组 , 每组
何 秀成
【 摘 要】 目的 探讨 股 骨远 端骨折 应 用逆行 交锁 髓 内 钉 的疗效 。方 法 选取 周 口市人 民医 院 2 0 0 9年 1
月至 2 O 1 2年 1 2月收 治的 股骨 远端 骨折 患者 1 6 O例 , 按 照 自愿原 则分 为研 究组 与 对照 组 , 每组 8 0例 , 研 究组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股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所有患者均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经X线摄片显示,本组50例患者术后8周~12周时患者的骨折线基本模糊,13周~27周时患者的骨折线均全部消失,平均消失时间(22.84±4.12)周。
临床疗效:优12例,占(24.0%);良34例,占(68.0%);可3例,占(6.0%);差1例,占(2.0%),优良率为(92.0%)。
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
结论:对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下端骨折;临床疗效;安全性股骨下段骨折主要包括股骨踝间骨折、股骨踝上骨折及股骨下部1/3段的骨折,由于受到股骨下段特殊的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特点的影响,患者的骨折大部分属于粉碎性骨折,从而明显增加了骨折后的愈合时间和重塑时间,这就给临床医师的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1]。
因此,如何选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股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0.27±11.64岁;骨折位置:21例患者为右侧骨折,29例患者为左侧骨折;按照AO分类标准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分离:其中A1型患者10例,A2型患者23例,A3型患者13例,C2型患者4例;其中6例患者为开放骨折,44例患者为闭合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致伤患者13例,车祸致伤患者24例,棍棒打击致伤患者5例,重物砸伤患者8例。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0年3月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黄海,王万忠,徐静,黄绍飞,杨云平,张权,瞿涛(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54300)摘要:目的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9)和试验组(n=29)。
常规组实施锁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治疗优良率、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
结果试验组的症状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
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 <0.05)。
试验组的拆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 <0.05)。
治疗后,两组的进食和平地行走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 <0.05)。
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于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的治疗中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快速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锁定解剖钢板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0)09-0060-03DOI:10.19347/ki.2096-1413.202009025作者简介:黄海(1981-),男,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副主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创伤骨科临床工作。
Clinical effect of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in the treatment oflower femoral an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HUANG Hai,WANG Wan-zhong,XU Jing,HUANG Shao-fei,YANG Yun-ping,ZHANG Quan,QU Tao(Tongren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Tongren 554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femoral an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Methods A total of 58patients with lower femoral an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to October 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n=29)and experimental group (n=29)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selected by the patients.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cking anatomical plate fixation,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The excellent rate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clinical indicators,recovery time and ability to live independently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operation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The suture removal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eating and walking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and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femoral an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can speed up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rapidly enhance the patients'ability to live independentl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lower femoral an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locking anatomic plate fixation临床医学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为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由股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和单髁骨折等组成。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粉碎骨折的疗效观察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粉碎骨折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对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
方法对在我院治疗期间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无内固定断裂病例,未发生畸形愈合及再骨折,骨折愈合时间在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小梁贯通,达到100%愈合率。
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为:平均膝关节KSS 评分92分,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93.28分,优33例,良5例;膝关节轻度积液32例,无积液6例;所有患者膝关节无内外翻畸形现象。
结论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粉碎骨折具有多方面优点:固定可靠,骨折部位愈合快,对后期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临床使用价值高。
【关键词】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近年随着建筑业和矿产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提速,其发生率日益增加,该病症主要由于高能量损伤导致,骨碎片较多,涉及范围广,很难对其固定和复位,股骨下段骨折常见为粉碎性骨折,治疗中一般采用解剖钢板或是顺行交锁髓内钉或是外固定支架等,治疗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固定材料不易选择。
本文对近三年来来我院治疗的38例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并辅以钢丝捆绑固定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2.6岁。
骨折原因:2例车祸伤,压28例砸伤(直接暴力伤),8例摔伤(间接暴力伤)。
骨折类型:经诊断均为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其中3例合并同侧胫腓骨骨折,3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
手术时间在离受伤后1-10天进行(平均4天)。
1.2固定材料:逆行交锁髓内钉:江苏康辉医疗器械厂生产1.3方法:38例患者,手术前常规测量股骨髓腔X线片最窄处,髓内钉选择多种型号备用,取自体髂骨适量备用,常规备血。
采用腰麻的有35例,合并腹腔脏器受损3例采用全麻。
手术时,患者仰卧,患肢抬高;取前外侧膝关节切口长20-25cm,从股直肌外缘肌间隙进入;股中间肌暴露,股中间肌至骨膜切开,股外侧肌远端部分切断,膝关节囊被切开,髌骨拉向里侧,膝关节暴露。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

患者取仰卧位 , 行硬膜外麻醉加腰麻。 膝关节屈曲 4 。 6 。, 5~ 0 在髌韧带 内侧做 4m长 的小纵切 口,用牵开器把髌骨及髌韧带 c 牵开 , 显露股 骨髁 问窝 , 放入 纱布 , 在前交叉韧带 股骨 附着 处 的 前方 05 c 的髁 间用开 口器开 出髓腔入 口, C型臂 X线光 .~lm 在
近年来 , 随着 交通工具 的提速 、 建筑工 程和矿 产业 的发 展 , 股 骨下端粉碎性骨折 1益增 多 , 3 而且多为高能量损 伤 , 累及 范围
伸膝锻炼和扶拐下地不负重行走 ;56 周后 , x线示骨痂量 的 () ~8 随 增多而逐渐增加负重 , 加强功能锻炼, 直至弃拐完全负重行走。
参照 Me hn 评分标准进行洱 r at c 。优 : 膝关节可伸直至 1。, 5
屈 至 1 0 , 疼痛 , 走无障碍 ; 膝关节可伸直至 3 。, 3 。无 行 良: 0 屈至 10 , 2 。 偶有疼 痛 , 轻度行 走障碍 ; : 可 膝关节可伸直 至 4 0 , o 屈至
9 。~19 , 0 1 。 活动时疼痛 , 中度 行走 障碍 ; : 差 膝关节伸直至 4 。, 0 屈 曲<9 。, 0 常有疼痛 , 严重行走 障碍 。
碎性骨折 患者 , 术后进行 功能锻炼并随访 , Mecat 按 rhn 评分标准判定疗效 。结果 4 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 8 术后随访时间
6 4个月 。膝关节功能 : 3 ~2 优 3例( 8 %) 良 1 6 . , 0例( 08 , 5 (0 %)优 良率达 8.%。结论 逆行交锁髓 内钉治疗 8 2. %)可 例 1 . , 4 9 6
螺钉( C ) D S 等多种传统 内固定方法 , 具有切 1长 、 3 创伤大、 剥离骨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28例

正 中纵 型3 0 m小 切 I , 形 劈 开髌 韧 带 , .c S 纵 l 显露 股 骨 踝 间 窝 确定 进
骨 , 会 产 生 不 良 反应 , 于 骨 折 端 的 愈 合 有莫 大 的 益 处 。 不 对 患者 的 创伤 以及 因 为手 术 所 造 成 的 炎症 , 些 因 素 容 易产 生 这 数 量 较 大 的 酶 类 物 质 , 软 骨 基 质 造 成 破 坏 , 而 使 得 关 节 软 骨 对 从 退 变 。 些 是 导 致 膝 关 节 远 期 功 能 障 碍 的原 因 。 术 中我 们 采 用 这 手 小 切 口来 进 行 , 样 可 以 有 效 的 减 少 膝 关 节 的损 害 。 们 将 钉 尾 这 我
临床 医 学
CA开NDLEM 盛固 _ H E I AE— 量 lOIEA—T T—— N G CT N F M R
逆 行 交 锁髓 内钉 治 疗 股骨 下 段 骨 折 2 8例
张弘 ’ 王 颖 (. 1 前郭 县 中 医 院骨 科 ;2 松 原 市 妇幼 保 健 医院 . 吉林松 原 1 8 0 ) 0 0 3
均佳 。 时 , 用 逆 行 交 锁 髓 内 钉 内 固定 来 手 术 , 以 降 低骨 膜 剥 同 使 可
行 交 锁 髓 内 钉 手 术 , 过 这 一 手 术 , 者 骨 折 愈 合 较 快 且 膝 关 节 通 患 功 能 得 到 了 良 好 的恢 复 , 到 了较 好 的 治 疗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得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 料 . 本组 2 例 , 0 , 8 ; 龄2 ~6 岁 , 均4 .岁 。 8 男2 例 女 例 年 O 8 平 4 1 致伤 原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复杂骨折的体会

总之, 对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采用人工双动股
骨头置换术, 可以获得肢体长度的恢复和良好的关节功能, 并 能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减少卧床并发症。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 应证, 具备熟练的关节置换技能的前提下,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
力螺钉于矢状 面上髁前 或髁后 13 / 从外 向内固定 。 利用点式
疗了 1 5例股骨下段复杂骨折,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 例均为新鲜骨折患者, 1 例, 3 . 5 男 2 女 例; 年龄 2 ̄4 岁, 0 5 平均 3.1 14 岁。 交通伤 1 例, 2 摔伤 3 例; 闭合骨折 9 , 例 开放骨折 6 左侧 1 例; O例, 右侧 5例。A / O
钢度差, 膝内翻、 钢板断裂和骨不连发生率高。 用分散螺钉固
定的动力髁螺钉具有坚强的抗扭转强度 , ]但可塑性差、 创 伤较大、 冠状面骨折固定不够牢固。 两者在骨折复位、 纠正膝 内外翻和肢体短缩方面有很多不足, 尤其是长度不够对股骨 干下段的骨折固定更加困难。 邱永敏等 将逆行交锁髓内钉 与钢板类内固定器械相比, 其髓 内中心固定比髓外侧方固定 力矩减少一半, 更接近下肢力线和接近生物学固定 , 并具有
钢板为基础 的偏心 型固定和 以髓 内钉 为基础 的中心型 固定
34 股骨下段复杂骨折的愈后 膝关节僵硬、 . 肢体短缩和
创伤性关节炎是本病预后不良的难题。 骨折的愈合会影响膝
两大类。 髁支持钢板的主要缺点是抗扭转和抗内外翻强度及
关节的功能锻炼。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全身因素( 年龄和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总结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2例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均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6.3个月,2例出现延期愈合,所有病例最终均获骨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8个月,患肢膝关节功能良好。
结论: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逆行带锁髓内钉功能锻炼【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70-02股骨干下段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多由高能量创伤所致,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应用广泛[1]。
自2010年8月-2013年9月,我们应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3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5例,女7例。
年龄21-58岁,平均34.4岁。
其中粉碎性骨折16例,横行骨折5例,斜行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6例。
车祸伤24例,砸伤2例,坠落3例,摔伤3例。
伴有其他部位骨折18例,合并颅脑损伤9例。
1.2 手术方法常规完善术前检查,做好手术准备,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屈膝40°-60°,膝关节后方软枕垫高。
根据骨折类型决定行骨折端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以及选择相关切口位置(本组患者中闭合复位19例,有限切开复位13例)。
骨折端复位后,常规采用髌韧带前方正中切口或髌旁内侧切口,打开膝关节腔,显露股骨髁间窝,于股骨髁间后交叉韧带起点前1cm-1.5cm处开口,插入导针,C型臂X线透视下确定导针位置准确后在导针引导下逐步扩髓(注意保护髌韧带及关节软骨)。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观察

2 7 1 2 6 3 9 ( 8 6 . 6 7 )
1 3 . 8 9 ±4- 3 3 t = 4. 7 8 t -2 = . 9 O < O. O 5 < O. 0 5 T =4 . 2 3 <0 . 0 5
8 9
①观 察 组 :持续硬 外麻 下取膝 关节 前 内侧人 路 ,切 口从 股 四头 肌腱 内侧 髌骨近 侧 1 5 c m开始 ,依骨 折部位 高低作 相应 调整 ,绕过 髌 骨 内侧缘 ;转 向中线 至胫骨 结节 。切 开筋 膜 并牵开 ,在 股 内侧肌 和
观察组 4 5 3 ( 5 . 5 7 ) 6 0
.
5 4
1 2 .4 4 ( 9 7 . 7 8 )
对照组 4 5 1 0 ( 2 2 . 2 2 ) 6 4
.
41 9 . 9 O± 8 4 . 7 8± 1 7 . 9 0
左侧 4 4 例 ,右侧4 6 例 ;全部为新鲜骨 折 ;闭合骨折7 2 例 ,开放 骨折 1 8 例 ;将 9 0 例 患者 按 随机数 字法 为观察 组及 对 照组各4 5 例 ,年龄 、性 别 、骨 折部 位 、类型 、病 程等 一般 资料 两组 分布 均衡 ,具有 可 比性
( P>O . 0 5 )。 1 . 2方法
±3 . 1 2 )d均 少于对 照 组的 2 2 - 2 2 %、 ( 4 1 9 . 9 0 ±6 4 . 8 9 )mL 、( 8 4 . 7 8 - 4 - l 3 . 8 9 )m i n 、( 1 7 . 9 0 ±4 . 3 3 )d ( P< 0 . 0 5 ) ,随访 ( 1 1 . 3 3 - t - 5 . 2 3 )个 月 ,
观 察组 总有 效 9 7 . 7 8 % 高于 对照 组 的 8 6 . 6 7 %( P<0 . 0 5 ) 。结 论 逆 行 交锁髓 内钉 治疗股 骨 中下段 骨折 复位 质量 高 , 并 发症 少 , 恢 复快 , 病程短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体会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把握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和优点。
方法自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应用逆行交锁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23例。
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8~24个月,平均14.3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
23例全部愈合,无1例感染、内外翻畸形愈合和断钉等并发症。
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出血少、固定牢固、又能防止骨折端短缩和旋转。
为膝关节早期功能活动提供保证与可能。
从而预防和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关键词】股骨髁间;骨折;内固定;交锁髓内钉股骨髁间骨折属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股骨髁解剖上的薄弱点在髁间窝,三角形髌骨如同楔子指向其,易将两髁劈开。
现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常不尽满意,如治疗不当,容易造成关节僵直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
所以选择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内固定的选择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自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笔者应用逆行交锁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23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7~56岁。
受伤机制:车祸伤12例,坠落伤6例,砸伤5例。
按照AO分型:全部为“T”形或“Y”形闭合性骨折;其中合并颅脑外伤2例、肋骨骨折伴血气胸1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
经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后,全部病例均在受伤后3~10 d内实施手术。
1.2 手术方法硬膜外或者全身麻醉,在大腿根部上充气止血带,仰卧位,膝下垫一长枕维持屈膝45°~55°位,通过髌前正中标准的切口或取髌旁内侧关节囊切开进入关节内,解剖复位髁间骨折后用一个大夹钳来维持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然后用部分螺纹的松质骨螺钉将内外侧髁固定,在股骨髁间骨折的前侧及后侧部位,由外向内根据骨折情况拧入2~3枚6.5 mm部分螺纹松质骨螺钉,将股骨的内。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23例疗效观察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23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随访5~22个月,平均13个月,愈合良好21例,不愈合2例,愈合优良率为91.3%,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7个月。
结论:股骨下段骨折宜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而对于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选取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标签:股骨下段骨折;陈旧性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下段骨折为股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骨折,包括股骨髁上骨折与股骨髁部骨折,其发生率占全身各种骨折的0.4%,占股骨骨折的4%~6%,是骨关节创伤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治疗要求达到关节面解剖复位[1]。
因其治疗复杂,如处理不当使断端整复不理想或由于骨折处固定不佳、固定力不够,另外患者过早的不适当锻炼都易导致骨折处的畸形愈合、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股骨下段骨折不愈合率为9.8%,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2.2%,超过三周后即发展为陈旧性骨折。
陈旧性骨折会影响肢体的功能,使骨折侧肢体功能暂时丧失,对患者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但是大部分的陈旧性骨折经合理治疗和治疗后的规范锻炼是可以愈合的。
为探索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23例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60.9%),女9例(39.1%),年龄22~65岁,平均41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1例(47.8%),高空坠落6例(26.1%),跌伤2例(8.7%),其他4例(17.4%);开放性骨折2例(8.7%),闭合性骨折21例(91.3%);左侧13例(56.5%),右侧10例(43.5%)。
根据股骨下段骨折AO分类系统,A 型为关节外骨折,B型为单髁骨折,C型为双髁骨折,本组病例中A型9例(39.1%),B型6例(26.1%),C型8例(34.8%)。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体会

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体会目的:分析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1/3段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
方法:对自2002年10月以来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22例股骨干下1/3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所有患者疗效较满意。
结论:逆行带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干下1/3段骨折时,为中心性固定,具有固定效果切实可靠,有较好的抗剪力及抗旋转作用,且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操作简便等优点。
特别适合没有C型臂X线机的基层医院开展。
但要强调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以预防关节功能障碍。
标签:逆行带锁髓内钉; 股骨下段骨折; 治疗[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72-0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骨折的手段在不断改进,而带锁髓内钉用于长骨干骨折的内固定,在骨科临床已被广泛采用[1],发展的也比较成熟。
而逆行带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干下1/3段骨折,在临床上亦取得较好疗效。
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1/3段骨折22例,疗效满意,现就此谈谈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1.5岁;均为股骨干下1/3段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12例,横行骨折3例,斜行骨折7例;左侧10例,右侧12例;交通事故13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4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3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2例;复合伤17例,单纯骨折5例。
1.2 治疗经过及手术方法1.2.1治疗经过22例患者中,1例伤后3个月入院,1例伤后1.5个月入院,其余20例皆于伤后0.5~48.0 h入院。
入院后,2例陈旧性骨折先行骨折端骨痂剥离、松解后行胫骨结节牵引。
另20例在分别治疗复合伤、抢救生命的同时亦行胫骨结节牵引。
待局部肿胀消退、软组织条件修复好、病情稳定、术前准备完善后,根据患者股骨干长度,髓腔大小,准备好合适长度、粗细的髓内钉,择期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9-03-04T16:19:22.0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作者:李福来王志龙崔鹏张鑫费月阳张玉斌[导读]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CPM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型骨折 19例、C型12例,术后早期患肢CPM锻炼。
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31例患者骨折均愈舍,愈合时间9~18周,平均12.5周,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17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7.1%。
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CPM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逆行交锁谴内钉;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of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1 patients with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rom June 2016 to July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19 cases of type A fractures and 12 cases of type C fractures. Results All the 31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24 months (mean 16 months). The healing time was 9 to 18 weeks (mean 12.5 weeks). According to Kolmert criteria, 17 cases were excellent, 10 cases were good, and 4 cases were fair.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7.1%. Conclusion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s a simple, minimally invasiv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CPM can be performed early after operation. The knee joint function can be restored well with fewer complications. It is an ide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Keywords]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distal femoral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股骨远端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因解剖结构特殊,损伤复杂,临床治疗棘手。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研究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取我院股骨下端骨折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交锁髓内钉治疗)与对照组(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各47例,比较手术指标、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87%)高于对照组87.23%,观察组并发症率(6.38%)低于对照组21.27%,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出血量且缩短手术与下床活动时间,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下端骨折;临床疗效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为股骨下端骨折,指的是股骨下端15cm以内出现骨折,主要由严重暴力引起,包含股骨髁上骨折与髁间骨折,发病机制较复杂,常见骨折类型为不稳定性与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甚至造成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关节畸形等情况,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手段以外科手术为主,常见手术类型为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前者能提高疗效,但术后患者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使得手术效果欠佳,因此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手术能提高疗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时效性[1]。
为分析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我院股骨下端骨折患者94例,观察组(n=47):男26例,女21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4.31±8.16)岁;致伤原因;重物压伤13例,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15例,摔伤7例;对照组(n=47):男27例,女20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5.36±9.17)岁;致伤原因;重物压伤14例,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14例,摔伤14例。
两组年龄或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关节镜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疗效研究

关节镜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疗效研究黄方兴【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疗效及其优势.方法分析采用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得到随访的23股骨远段骨折患者资料,并按Shelboume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分.结果 23例中,经随访6个月~1.5年,平均8月,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骨折愈合时间2~4.5个月,平均3个月.结论关节镜引导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同时可以探查膝关节内损伤并进行相应处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膝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的完整性.【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2(031)035【总页数】2页(P6,8)【关键词】关节镜;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远端;股骨骨折【作者】黄方兴【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应城43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股骨远段骨折包括股骨远侧1/3骨折、股骨髁上骨折以及髁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是骨科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尤其是股骨髁上骨折以及髁部骨折。
2008年5月—2011年8月该院应用关节镜下结合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此类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病人共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55岁,平均30岁。
9例为摔伤,14例为交通事故伤。
根据骨折AO/ASIF[1]系统分类:A1型4例,A2型8例,A3型7例,C2型4例。
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大腿上段气囊止血带。
膝关节屈曲,关节镜内下、外下常规入路,作0.5 cm小切口,放置关节镜,冲洗关节腔(关节内常有积血、积液),全面探查膝关节,对关节内损伤做相应处理。
再在髌韧带前作一个长约2 cm 切口,纵行分开髌韧带,关节镜监视下,于髁间窝后交叉韧带前方约0.5 1cm处循股骨长轴方向钻入一克氏针导针,再用空心钻扩大进针点到股骨远折端髓腔,移去克氏针,闭合牵引复位,恢复力线,插入导针至大转子部,C臂透视确定导针在髓腔内及骨折位置后开始扩髓。
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将85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分别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与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6-24个月。
结果术后38例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优良率94.73%, 47例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优良率82.97% ,两者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交锁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较顺行交锁髓内钉组短,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逆行交锁髓内钉组2例延迟愈合,无不愈合; 顺行交锁髓内钉组6例延迟愈合, 2例不愈合。
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较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更适合股骨中下段骨折【关键词】顺行交锁髓内钉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73-02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comparable groups, respectively anterograde and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were compared treatment outcome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24 months. Results 38 cases with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the treatment, good rate of 94.73%, 47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nte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the treatment, good rate of 82.97%, compared the tw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uperior rate (P<0.05) ;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healing time than ante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shorter healing tim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2 cases of delayed union, without exception, healing; ante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six cases of delayed union, nonunion in 2 cases. Conclusions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is solider, less complications, healing rate than ante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and healing time is short, more suitable for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Key words】ante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surgical treatment随着工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加压钢板内固定由于常伴有应力遮挡和各种骨折病的发生,其临床应用近年来有减少的趋势[1];相反随着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的提出,交锁髓内钉已成为四肢长管骨骨折治疗的首选[2]。
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万海武;周小红;李军;李星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5(0)36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54例,根
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牵引治疗,观
察组患者予以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总页数】2页(P102-103)
【作者】万海武;周小红;李军;李星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疾控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7.3
【相关文献】
1.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CPM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2.逆行交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及髁上骨折
3.逆行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临床疗
效比较4.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5.膝关节镜下定位
联合有限切开逆行髓内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 料 与 方 法
根 据骨折愈合情 况酌情开始下 床活动 和负重锻炼 ,多数患者术
后 1 2周可完全 负重 。
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 术后 随访 5 ~ 2 2 个月 , 平均 1 3 个月 , 愈合 良好 2 1 例, 不愈合 2 例, 愈合优 良率 为 9 1 . 3 %, 愈合时间 4 ~ 1 2 个月 , 平均 7 个月 。 结论 :股骨下段骨折宜采用 逆行交锁髓 内钉进行治疗 ,而对于陈旧性 股骨下段骨折选取逆行交锁髓内钉 治疗 临床效果 良好。
体 的功能 ,使骨 折侧肢体 功能暂时丧失 ,对患者生 活造成极 大
不便 。但 是大部分 的陈 旧性 骨折经合理 治疗和治疗 后的规范 锻 是 否通畅 ,并观察 记录引流液 的量 、颜色及性 质 ,如无异 常术
炼是 可 以愈合 的。为探索逆行 交锁髓 内钉治疗 陈旧性股骨下段 后 1  ̄ 2 d即可拔 除引流 管 ;待术后 疼痛 消失 时 即可 开始行股 四
选取 2 0 1 1 年 3月 一 0 1 3年 3月 笔者 所 在 医 院骨科 收 治 的
分类 系统 , A型为关节外 骨折 , B型为单髁骨折 ,c型为双髁 骨 折, 本组 病例 中 A型 9 例( 3 9 . r %) , B型 6 例( 2 6 . 1 %) ,C型 8 例
( 3 4 . 8 %) 。距离上次治疗时间为 3 - 8 个月 ,平均 5个月 。
是否满 意 、锁钉位置 是否正常 ,之 后检查关节 活动情况 ,如 未
疗要 求达到 关节面解 剖复位 ” 】 。因其治疗 复杂 ,如处理 不 当使 端 和远端 的各两 枚锁钉 。安装完毕后用 C型臂 x线机观察 复位 者过早 的不适 当锻炼都易 导致骨折处 的畸形愈合 、迟缓愈合或 发现 问题可用生理盐水 冲洗关节腔及手术创 口部位 ,闭合伤 口, 留置引流管 ,加压包扎伤 口。 1 . 3 术后处理与康复 为 预防感染术后 常规使用抗 生素 ;护理 中要密切关 注引流
经验体 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3 1 期( 总 第2 1 9  ̄) , 2 0 1 3 年1 1 月
逆行 交锁 髓 内钉治疗陈 旧性股骨下段 骨折2 3 例 疗 效 观 察
胡 瑞 明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陈旧性股骨下段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 内钉治疗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 医院收治的 2 3 例陈旧性股骨下段骨
2 结果
1 . 1 一般资料
对2 3 例陈 旧性股 骨下段骨折患者 进行术后随访 5 ~ 2 2 个 月, 2 3 例 陈 旧性 股骨下段 骨折患 者 ,其 中男 1 4 例( 6 0 . 9 %) ,女 9 例 平均 1 3 个 月,其 中愈合 良好 2 1 例,不愈合 2 例 ,愈合优 良率为 ( 3 9 . 1 %) ,年龄 2 2 ~ 6 5岁 ,平 均 4 1 岁 ;骨折 原 因 :交通 事故 1 l 9 1 . 3 %, 愈合时间约为 4  ̄ 1 2 个月 , 平均 7 个月。 患者术后均无膝内翻 、 例( 4 7 . 8 %) ,高空坠落 6例 ( 2 6 . 1 %) ,跌伤 2例 ( 8 . 7 %) ,其 他 4例 旋转 畸形 、内固定失效 、折断、创伤. f 生 关 节炎 、感染、深静脉血 ( 1 7 . 4 %) ;开 放 性 骨 折 2例 ( 8 . 7 %) ,闭 合 性 骨 折 2 l 例( 9 1 . 3 %) ; 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出现。膝关节活动度 良好 ,根据 M e r c h a n 膝关节 左侧 1 3例 ( 5 6 . 5 %) ,右 侧 1 O例 ( 4 3 . 5 %) 。根据股骨 下段骨折 AO 功能评分标准 ,本组病例 中优 1 7例,良 3 例 ,中 1 例 ,差 2例。
【 关键词 】 股 骨下段 骨折 ; 陈旧性骨折 ; 逆行交锁髓内钉
中图分类号 R 2 7 4 .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3 1 — 0 1 6 0 — 0 2
股 骨下段骨折 为股骨远端 三分之一 处的骨折 ,包括 股骨髁 开孔器 开孔 ,然后用不 同直径 的扩 髓锉 向髓腔 内扩髓 ,直到 扩 上骨折 与股骨髁部骨折 ,其发生率 占全身各种骨折 的 0 . 4 %,占 股骨骨折 的 4 %一 6 %,是骨关节创 伤中最难 处理的问题之一 ,治 断端 整复不理想 或 由于骨 折处 固定 不佳、 固定力不 够 ,另外患 不 愈合 。股骨 下段 骨折 不 愈合 率为 9 . 8 %,延 迟 愈合 发生 率 为 1 2 . 2 %,超过三周后 即发展为 陈旧性骨折 。陈旧性骨折会影 响肢 至 比所用的锁钉大约 1 m m即可。安好髓 内钉的瞄准装置后就 可 插入关节 ,其 尾部 约在关节面下 1  ̄ 2 m m 即可 ,之后分别 旋入 近
1 . 2 方法
3 讨 论
股骨是人 体最粗 、最 长、承受应力 最大 的管状骨 ,其抗 弯
曲程度 和弹性都较强 ,需 要遭受强大暴 力才会 导致其骨 折 ,也
正是 因为如 此骨折后需要 更长 的时间来愈合 和重塑 。股骨下 段 骨折 由于远折 端有腓肠肌 的牵拉和肢体 重力作用会 发生后方 移 动 ,可能损 伤胭动静 脉和腓总神经 ;由于骨前 内外侧肌群 的合 力牵拉使 骨折近端 向前上移位 ,形成 短缩 畸形 ;同时 由于股 骨 血运丰 富,一旦发生 骨折 ,营养血管 破裂 出血 ,其 周 围肌 肉肌 支也常被撕 裂 出血 ,使 得骨折断端 血运不足 ,不易愈合 。由于 上述这 些原因导致股 骨下段骨折 处的畸形 愈合 、迟缓愈 合或不 愈合 ,时间超过 3 周后 即发展为陈 旧性骨折。 逆行交 锁髓 内钉 主要是 以髓 钉为基础 的中心 固定 ,它与钢 板相 比有 着其 自身 的优点 : f 1 ) 比钢板 的单侧 固定更符合 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