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陈承美
【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to early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 100 pregnant women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5 as research objec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100 pregnant women without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of the control group.Data of these 200 pregnant wome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analyze related factors to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to take relevant methods of hemostasis. Results Related factors to early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ere uterine inertia, placenta factor, uterine rupture and bloo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After the treatment of hemostasis, hemorrhage of all patients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Conclusion Before cesarean section, coping with related factors to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taking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we should take the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hemorrhage according to related factors.%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自2010年
1月~2015年1月,并选取同期进行剖宫产术后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对这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其产
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止血方法。
结果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经过止血处理后,所有产妇的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前,应对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处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产后出血发生后,应根据引发出血的因素,采取相关止血措施,以控制出血。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6(000)002
【总页数】3页(P75-77)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性
【作者】陈承美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广西德保533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461
剖宫产手术是通过切开产妇的腹部和子宫,从而使胎儿顺利娩出[1]。
通常,在难产、子宫收缩乏力、胎儿异常等情况下,临床分娩才会选择剖宫产[2]。
但近年来,临床分娩中,剖宫产逐渐呈现代替阴道自然分娩的趋势[3]。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剖宫产在临床分娩中的比例应控制在15%以下,以5%~10%为佳[4]。
剖宫产手
术后,产妇容易发生产后出血,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增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5]。
本次研究特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
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并选取同期进行剖宫产术后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这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其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止血方法,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 年1月~2015年1月,并选取同期进行剖宫产术后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为21~32岁,平均(25.6±2.7)岁;妊娠时间为37~40周,平均(38.4±1.3)周;其中83例为初产妇,17例为经产妇。
观察组中,产妇的年龄为22~31岁,平均(25.8±2.6)岁;妊娠时间为36~39周,平均(38.5±1.2)周;其中84例为初产妇,16例为经产妇。
观察组100例产妇均在剖宫产后24h内发生出血,其中58例产妇出血量达到500~1000mL,31例产妇出血量达到1000~2000mL,11例产妇出血量超过2000mL。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生育情况等方面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这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将200例产妇按照出血情况进行分组,对比出血组和未出血组产妇的各项情况,对其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根据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关的止血方法,具体如下[6]:(1)如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可对其进行按摩,对其子宫进行热敷,并使用适量的宫缩剂;(2)如产妇由于胎盘因素发生出血,可对胎盘进行人工剥离,对胎盘的剥离面进行压迫、缝合;(3)如产妇子宫出现裂伤,可对其子宫进行缝合;(4)部分产妇在进行常规止血后仍然出现流血,可对产妇进行血管结扎或使用宫腔纱条填塞进行止血;(5)如产妇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对产妇进行子宫
切除术。
1.3 统计学方法
将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产后出血相关性分析
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见表1~2。
2.2 止血处理
经过止血处理后,观察组产妇的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
产后出血,即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的出血量超过500mL[7]。
产后出血是一
种严重的妇科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达11%[8]。
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胎位异常、难产等妊娠情况中,能够使产妇顺利娩出胎儿。
但有关研究指出,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且产后出血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产妇很可能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9]。
因此,对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中,选取100例剖宫产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和100例剖宫产术后未发
生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预防剖宫产后出血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有51例,所占比例为51%,主要是因为产妇体质较为虚弱,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药物,分娩时间较长,胎儿体积较大,子宫肌壁的纤维伸展过度,胎盘剥离过早,子宫肌壁出现血肿[10];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有31例,
所占比例为31%,主要是因为产妇的子宫壁较薄,胎盘剥离后的剥离面关闭困难,胎盘发生黏连,子宫肌层被植入胎盘[11];子宫裂伤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有12例,所占比例为12%,主要是因为分娩时间长、切口裂开导致的[12];凝血功能障碍
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有6例,所占比例为6%,可能是由于产妇本身患有血管类疾病或肝类疾病、胎盘剥离过早以及羊水栓塞导致的[13]。
而在未发生产后出血的对照组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裂伤分别有6例、4例、2例,无凝血功能障碍产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在临床上,对产后出血产妇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止血,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100例产后出血产妇经过及时的止血处理后,出血均得到有效
控制。
在剖宫产手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剖宫产手术前,医生应对产妇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对潜在的高危隐患进行有效识别,并准备好相对应的方案进行预防,以便于对出血进行及时处理。
(2)手术过程中,应规范手术操作步骤,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对胎盘进行人工剥离时,速度应保持缓慢。
如胎盘发生粘连,可使用血管钳对发生黏连的胎盘处进行切断;如胎盘剥离面出现渗血,可使用宫腔纱条进行填塞[14]。
(4)可对产妇的子宫底部进行适当的按摩,
并牵拉脐带,帮助产妇顺利娩出胎盘[15]。
(5)在胎儿头部娩出后,可对产妇静
脉滴注宫缩剂。
在滴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并及时调整滴注速度。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前,应对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处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产后出血发生后,应根据引发出血的因素,采取相关止血措施,以控制出血。
【相关文献】
[1] 韦春霞,韦凤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5):
789-791.
[2] 李雪,肖小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6):749-751.
[3] 滑文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措施[J].血栓与止血学,2013,19(6):267-269.
[4] 付景丽,郑剑兰,张小琼,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3):215-217.
[5] 曾玉华,谌伦华,王琦,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6):534-536.
[6] 王新彦,李洪霞,冀涛,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1052-1053.
[7] 叶小姣,周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对策[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6):39-41.
[8] 仵晓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6):91-92.
[9] 王海涛,郭蓝蓝,王乐乐,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5):389-392.
[10] 朱正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16-3917.
[11] 王利群.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31-32.
[12] Elgafor E,Sharkwy IA.Carbetocin versus sublingual misoprostol plus oxytocin infusion for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t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A randomized,open trail study[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3,288(6):1231-1236.
[13] Vrachnis N,Iavazzo C,Salakos N,et al.Uterine tamponade ballo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ssive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due to placenta
previa/increta[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2,39(2):255-257.
[14] Koyama E,Naruse K,Shigetomi H,et bination of B-Lynch brace suture and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atonic bleed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placenta previa accreta[J].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2012,38(1):345-348.
[15] 金蕾,孟晓燕,张建芬,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 (21):3243-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