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果品市场价格波动成因分析及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36卷第08期产销纵横丨
t■国果就岛■!
上海果品市场价格波动成因分析及建议
【导读】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果品消费市场,国内外各类水果尤其是高端水果
云集。

受供需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尤其是近期上海果品市场销售价格出现
—些波动,但多属于季节性、节日性的正常波动,是消费者、果农、中间商等市
场参与者在价格博弈中寻求各自利益的平衡点。

文/袁亚祥
一、总体概况
上海果品集聚地销售是从有150余年经营历史的十六铺开始的,从最简单原始的自由买卖,到计划经济年代的独家经营统购统销,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曾经岀现过以十六铺、中山西路、曹杨路等三大主要区域果品批发交易市场,经过城市规划和新一轮的布局,目前形成五大水果集散中心,分别是地处浦东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西部地区的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浦星公路奉贤与闵行交界处的上海辉展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徐汇与闵行交界处的上海龙吴果蔬批发市场以及宝山地区的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果品商。

目前上海市有标准化菜市场和非标准化菜市场1050家,大型批发市场近30家,各类超市卖场7500多家,水果大卖场7000多家以及百余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果电商企业。

其中,果品批发市场800多家,水果连锁店1000多家,果品零售网点1.5万多家,沪郊果蔬专业合作社3000多家。

全市有水果从业人员10万余人,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拥有会员单位300多家。

目前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400万,年水果消费量在450万t左右,占全市农产品年供应量的1/5多。

其中,进口水果年进口量为3万条货柜,总量达135万t;国产水果310多万t,其中,上海地产水果消费量35万t o
按照规划,五大水果集散中心共撑上海果市。

其中,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占地面积110.53hm2,建成后将是全市占地面积最大的水果集散中心,同时又是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也预示着上海果品交易日益走向正规化;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水果经营日新月异,已经升格为沪上最具潜力的水果集散中心之一O除了重点发展的这两大中心,位于闵行与奉贤交界的上海辉展进口水果批发市场是辐射长三角的最大基地,货源来自世界各地;龙吴地区水果集散中心成为徐汇与闵行对口供应的大型水果批发市场,国产和进口水果齐全,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的消费者。

加上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后的上海水果市场将形成这五大中心共撑上海果市的格局。

一些零星的水果批零卫星经营点仍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但上海水果经营的整体环境将得到极大地改善。

此外,上海还将建立一些以果品物流为主体的专业储运单位,形成农产品商贸、物流业互为联动和提升,构建信息、科技、标准全方位支持的现代流通业态。

还要将“农产品”变成“农商品”,在集聚整合、增值服务、展示展销、研发培训和农事旅游等方面发挥优势。

这些举措对加快上海商品分流速度,实现鲜活水果运得进、岀
作者单位: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上海,200072)
第一作者:袁亚祥,男,长期从事果品贸易工作,现任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秘书长。

E-mail:shyyx01@
China Fruit News I产销纵横Vol.36No.082019
得快,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近期上海果市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上海水果价格正常波动,总体平稳。

一般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上涨,每逢新鲜水果上市短暂上涨,然后迅速回稳。

从全年来看,一季度价格上涨,二、三季度为淡季,四季度价格平稳过渡。

上海人均水果消耗量稳中有升。

由于种植果树的收益高于粮食、蔬菜,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果树种植的大军。

根据上海消费者的消费特性,加之深加工业发展相对较弱,鲜果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时令鲜果格外受宠。

居民在追求消费需求时,注重果品品质、品牌,加上时令、天气等因素,引起价格波动在所难免。

今年以来尤其是近段时间上海水果市场销售价格岀现了较大波动,但总体可控,与正常年份价格波动的因素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产地因恶劣气候、种植面积减少而减产。

上半年销售的苹果、香梨、柑桔等大宗品种都是库存果,收获季是上一年秋季。

由于去年春季新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及广东、广西等地天气欠佳,接连岀现雨雪冰冻天气,着果率下降,收成降低,库存果减少,价格自然就涨了起来。

2018年开年柑桔价格暴跌,3月草莓价格下跌20%~30%,5—6月桃子岀现滞销,九成种植户岀现亏损,一些果农减少种植面积,水果总产量岀现下滑。

然而随着天气迅速变热,又导致水果的需求量增加,价格自然上涨。

二是多类型的资本通过不同的形式注入水果产地,垄断囤积货源,抬高收购价,后期高价卖岀以获取暴利,这种行为必然会影响终端果品销售价格。

三是各类成本增加。

目前我国水果种植行业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快,人工成本、物流成本、损耗、店面租金、水电费等,最终叠加反映在终端果价上。

比如,为了能让全球各地的生鲜果品保质送到家门口,有些产品从产地到零售企业再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全程冷链,成本高涨,卖价就贵。

有的水果需要创立品牌,进行广告宣传,产生的费用最终也体现到售价中。

四是品种优胜劣汰。

价格高、规格好的水果更受消费者青睐,促使整个行业不断自我变革,良性循环。

如近年来热销的不知火、红美人、沃柑等,口感优良,受到消费者热捧。

五是节日效应。

商家营造各类节日消费氛围,可以说五花八门。

受到此影响,个别时段会岀现果价的小幅度上涨。

但由于我国总体水果种植量大,品种丰富,替代性比较强,这种价格上涨只是短暂的。

三、后期水果价格走势及建议
正常情况下,从6月开始,新季水果上市会逐渐增多,过分惜售或者高价囤货,将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随着西瓜、甜瓜、桃、杏等应季水果相继上市,水果消费的替代性增强,水果价格将会在这些水果价格的带动下,有所下降,特别是大宗水果的价格可能大幅回落。

为了确保市场正常运营和水果产业健康发展,对此笔者建议广大水果生产与果品经营者:
一是关注市场需求,选择较新品种。

水果的更新换代比较快,新品种可能会在口感、营养价值或者耐贮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果农应时刻了解市场需求动态,了解水果产业发展动向,及时作岀更新换代的选择,引领市场需求,确保自身利润。

二是走精品路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果品品质、品牌的追求不断提升,大宗统销水果的市场空间有限,果农应选择走精品路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扩大种植效益。

三是形成产销一条龙。

传统农业中,果农对定价的话语权有限,往往是各级中间商决定了果品的最终价格。

果农应走发展产供销一条龙路线,掌控终端市场价格,有效保证自身利润。

除了农超对接等销售方式,应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作用。

如抖音短视频、朋友圈、网红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增加线上销售量。

收稿日期:2019-06-20
特约编辑:艾华
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