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根譚(全文)
序
一、修省
二、應酬
三、評議
四、閒適
五、概論
菜根原序
戊子之秋,七月既望,余以抱病在山,禁足閱藏。
適岫雲監院琮公由京來顧,出所刻菜根談書,命余為序。
且自言其略曰:『來琳初受近圓,即詣西方講席,聽教於不翁老人。
參請之暇,老人私誡曰:「大德聰明過人,應久在律席,調伏身心,遵五夏之制,熟三聚之文,為菩提之本,作定慧之基。
何急急以聽教為哉?」居未幾,不善用心,失血莫醫。
自知法緣微薄,辭翁欲還岫雲。
翁曰:「善!察爾因緣在彼,當大有振作。
但恐心為事役,不暇研究律部。
吾有一書,首題菜根談,係洪應明著。
其間有持身語,有涉世語,有隱逸語,有顯達語,有遷善語,有介節語,有仁語,有義語,有禪語,有趣語,有學道語,有見道語:詞約意明,文簡理詣。
設能熟習沈玩而勵行之,其於語默動靜之間,窮通得失之際,可以補過,可以進德,且近於律,亦近於道矣。
今授於爾,宜知珍重!」』時雖敬諾拜受,究竟不喻其為藥石意也。
厥後歷理常住事務,俱忝要職。
當空花之在前,不識元由眼裏之翳;認水月以為真,豈知惟是天垂之影。
由是心被境遷,神為力耗,不覺釀成大病。
幸未及於盡耳!既微瘥間,無以解鬱,因追憶往事,三復此書。
乃悟從前事事皆非,深有負於老人授書時之意焉!惜是書行世已久,紙朽蟲蠹,原板無從稽得。
於是命工繕寫,重付刊刻,請弁言於首,啟迪天下後世。
俾見聞讀誦者,身體力行;勿使如來琳老方知悔,徒自慚傷,是所望也!一余聞琮公之說,撫卷歎曰:『夫洪應明者,不知為何許人,其首命名題,又不知何所取義,將安序哉?』竊擬之曰:『菜之為物,日用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
但味由根發,
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是此書所說世味及出世味,皆為培根之論,可弗重歟?又古人云:「性定菜根香。
」夫菜根,棄物也,如此書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喻。
如此書。
唯靜心沈玩者,乃能得旨。
』是與,否與?既不能反質於原人,聊將以俟教於來哲!即此為序。
時乾隆三十三年,中元節後三日,三山病夫通理謹識。
菜根談
一修省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
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忙處事為,常向閒中先檢點,過舉自稀。
動時念想,預定靜裏密操持,非心自息。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
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
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纔見本來真體。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
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甯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昨日之非不可留。
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
今日之是不可執。
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纔是學問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纔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非盤根錯節,何以別攻木之利器?非貫石飲羽,何以明射虎之精誠?非顛沛橫逆,何以驗操守之堅定?】
◎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
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身不宜於忙,而忙於閒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
心不可放,而放於收攝之後,亦可鼓暢天機。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撞擊,糜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縻。
可見『名』為招禍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一念常惺,纔避去神弓鬼矢。
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
便可為民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撥開世上塵氣,胸中自無火炎冰競。
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進道忘勞,致遠乘千里之馬。
窮理盡妙,鉤深出重淵之魚。
】◎學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鍛練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須是操存涵養,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盡的風光,纔見處一化齊之妙。
◎心是一顆明珠。
以物欲障蔽之,猶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滌猶易;以情識襯貼之,猶明珠而裝以銀黃,其滌除最難。
故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
虛則義理來居。
性命的我,要認得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
實則物欲不入。
◎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纔無可憎,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
盡得世間之常道,纔堪論出世。
◎我果為洪爐大治;何患頑金鈍錢之不可陶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愧赧;紅顏失志,空貽皓首之悲傷。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
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末;而超凡入聖,人品且判星淵矣!人胡不猛然轉念哉?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開萬善之門,無如寸心挹損。
◎【恣口體,極耳目,與物消鑠;人謂樂,而苦莫大焉。
隳形骸,泯心智,不與物伍;人謂苦,而樂莫至焉。
是樂苦者,苦日深;苦樂者,樂日化。
】
◎塞得物欲之路,纔堪闢道義之門;弛得塵俗之肩,方可挑聖賢之擔。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論。
◎功夫自難處做去者,如逆風鼓棹,纔是一段真精神。
學問自苦中得來者,似披沙獲金,纔是一個真消息。
◎執拗者福輕;而圓融之人,其祿必厚。
操切者壽殀;而寬厚之士,其年必長。
故君子不言命,養性即所以立命。
亦不言天,盡人自可以回天。
◎才智英敏者,宜以學問攝其躁;氣節激昂者,當以德性融其偏。
◎雲煙影裏現真身,始悟形骸為桎梏;禽鳥聲中聞自性,方知情識是戈矛。
◎人欲從初起剪除,便似新**遽斬,其工夫極易。
天理自乍明時充拓,便如塵鏡復磨,其光彩更新。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盡嘗;千江月,總是一輪月光,心珠宜當獨朗。
◎得意處,論地談天,俱是水底撈月,拂意時,吞冰嚙雪,纔為火內栽蓮。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情之同處即為性,含情則性不可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可明。
故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慾而已。
◎【言行相顧,心跡相符;始終不二,幽明無間,易世俗所難,緩時流之急;裝身於千古聖賢之列,不屑為隨波逐浪之人。
】◎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
◎【塵許栴檀徹底香,勿以微善而起略退之念;毫端鳩血同體毒,莫以細惡而萌無傷之芽。
】
◎一念過差,足喪生平之善;終身檢飭,難蓋一事之愆。
◎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氣未動,情未萌,纔見本來面目。
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
二應酬
◎操存要有真宰。
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應用要有圓機。
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
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
於物不可重為愛憎。
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心體澄澈,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常在麗日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
◎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正。
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蒼蠅附驥,捷則捷矣,難辭處後之羞;蔦蘿依松,高則高矣,未免仰攀之恥。
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
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纔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
奮迅以為速者,多因速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
◎士居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
居其名,則德損。
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
有其語,則毀來。
◎【平居息欲調身,臨大節則達生委命;齊家量入為出,徇大義則芥視千金。
】
◎遇大事矜持,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
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易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反之,毋輕矯其所難。
◎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長袖善舞,多錢能買,漫衒附魂之伎倆;孤槎濟川,隻騎解圍,纔是出格之奇雄。
】
◎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恕』字。
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謂明;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脫俗,似淡月之映輕雲。
◎思人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
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苦趣。
◎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始;御事者,與其巧持于後,不若拙守于前。
◎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滿之功,當敗于細微之事。
故語云:『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惱;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不虞之譽不必喜,求全之毀何須辭?自反有愧,既無怨於他人;自反無愆,更何嫌乎眾口?】
◎功名富貴,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貪戀自輕;橫逆困窮,直從起處究由來,則怨尤自息。
◎宇宙內事,要力擔當,又要善擺脫。
不擔當,則無經世之事業;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繫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羶存而蚋仍集。
◎仇邊之弩易避,而恩裏之戈難防;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拖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
◎羶穢則蠅蚋叢嘬,芳馨則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
名。
只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從靜中觀物動,向閒處看人忙,纔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閒,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醜。
◎落落者難合亦難分,欣欣者易親亦易散。
是以君子甯以剛方見憚,毋以媚悅取容。
◎意氣與天下相期,如春風之鼓暢庶類,不宜存半點隔閡之形。
肝膽與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仕途雖赫弈,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勢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
鴻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犬,總非當機作用;風息時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纔是了手工夫。
◎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
◎【師古不師今,捨舉世共趨之轍;依法不依人,遵時豪恥問之塗。
】
◎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中偕盂水同圓。
◎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求見知於人世易,求真知於自己難;求粉飾於耳目易,求無愧於隱微難。
】
◎廉所以戒貪,我果不貪,又何必標一廉名,以求貪夫之側目;讓所以戒爭,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字,以致暴客之彎弓。
◎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纔可以彌意外之變;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應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則趣味常多。
◎【口裏聖賢,心中戈劍,勸人而不勸己,名為掛榜修行;獨慎衾影,陰惜分寸,競處而復競時,纔是有根學問。
】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
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隱,雖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
涉世者宜審擉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
◎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如傾半瓢之粟,而濟飢餓之人?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解鬥者助之以威,則怒氣自平;懲貪者濟之以欲,則利心反淡。
所謂因其勢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權宜法也。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雪忿,不若忍恥之為高;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若直節之為真。
◎救既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
◎先達笑彈冠,休向侯門輕曳裾;相知猶按劍,莫從世路暗投珠。
◎楊修之軀,見殺于曹操,以露己之長也;韋誕之墓,見伐于鐘繇,以秘己之美也。
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少年之人,不患其不奮迅;常患以奮迅而成鹵莽,故當抑其躁心。
老成之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望重縉紳,怎似寒微之頌德?朋來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
三評議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
』
事莫大于揖遜征誅,而康節云:『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誅一局棋。
』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
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塵矣!
◎【尼山以富貴不義,視如浮雲;漆園謂真性之外,皆為塵垢。
夫如是,則悠悠之事,何足介意?】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
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
此譏好名者,當審責夫君子,不當過求于小人也。
◎大惡多從柔處伏,哲士須防綿裏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達人宜遠刀頭之蜜。
◎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
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
◎『愛』是萬緣之根,當知割捨;『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寧有無妄之災,不可有非分之福。
◎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釋冤而增美。
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夢裏懸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雖真覺後假;閒中演偈談元,言言酷似,說來雖是用時非。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榮與辱共蒂,厭辱何須求榮?生與死同根,貪生不必畏死。
◎【非理外至,當如逢虎而深避,勿恃格獸之能;妄念內興,且擬探湯而疾禁,莫縱染指之欲!】
◎作人只是一味率真,縱跡雖隱還顯;存心若有半毫未淨,事為雖公亦私。
◎鷯占一枝,反笑鵬心奢侈,兔營三窟,轉嗤鶴壘高危。
智小者,不可以謀大;趣卑者,不可與談高。
信然矣!
◎貧賤驕人,雖涉虛矯,還有幾分俠氣;英雄欺世,縱似揮霍,全沒半點真心。
◎糟糠不為彘肥,何事偏貪鉤下餌?錦綺豈因犧貴,誰人能解籠中囮?(音訛)
◎【大千沙界,尚為空裏之空名;鉅萬金錢,固是末中之末事。
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像;山川雲物,高人以之助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
可見事物無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要以識趣為先。
◎美女不尚鉛華,似疏梅之映淡月;禪師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
◎廉官多無後,以其太清也;癡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
故君子雖重廉介,不可無含垢納污之雅量;雖戒癡頑,亦不必有察淵洗垢之精明。
◎『密』則神氣拘逼,『疏』則天真爛漫。
此豈獨詩文之工拙,從此分哉?吾見周密之人,純用機巧;疏狂之士,獨任性真。
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翠篠傲嚴霜,節縱孤高,無傷沖雅;紅蕖秋水,色雖艷麗,何損清修?
◎貧賤所難,不難在砥節,而難在用情;富貴所難,不難在推恩,而難在好禮。
◎簪纓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節致忠;廟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燭理。
何也?彼以濃艷損志,此以淡泊全真也。
◎榮寵傍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後福跟隨,何須戚戚?
◎古人閒適處,今人卻忙過一生;古人實受處,今人反虛度一世。
總是耽空逐妄,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芝草無根,醴無源,志士當勇奮翼;彩雲易散,琉璃脆,達人當早回頭!
◎少壯者,事事當用意,而意反輕;徒泛泛作水中鳧而已,何以振雲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為轅下駒而已,何以脫韁鎖之身?
◎帆只揚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穩。
如韓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陸機以才名冠世見殺,霍光敗于權勢逼君,石崇死于財賦敵國,皆以十分取敗者也。
康節云:『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旨哉言乎!
◎附勢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竊利者,如虰**盜人,人死而虰**亦滅。
始以勢利害人,終以勢利自斃。
勢利之為害也,如是夫!
◎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為巢于幕上,可憐燕燕之偷安?
◎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
然進而觀于大海之鵬,則渺然自小;又進而求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
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
◎【『鉛刀』只有一割能,莫認偶爾之效,輒寄調鼎之責;『干將』不便如錐用,勿以暫時之拙,全沒倚天之才。
】
◎貪心勝者,逐獸而不見泰山在前;彈雀而不知深井在後。
疑心勝者,見弓影而驚杯中之蛇;聽人言而信市上之虎。
人心一偏遂視有為無,造無作有。
如此,心可妄動乎哉?
◎蛾撲火,火焦蛾,莫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
◎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粟喜堆山,金誇過斗,臨行時還是空手。
◎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風,催歸塵土;竹堅雅操,幾朝霜,幾朝雪,傲就琅玕。
◎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得他好,他益你反深。
故貪商羽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縕者,終享千載之令名。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
故愚夫徒疾走高飛,而平地反為苦海;達士知處陰斂翼,而
巉巖亦是坦途。
◎秋蟲春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喜?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已嚮其利者為有德,柳蹠之腹心;巧飾其貌者無實行,優孟之流風。
】
◎多栽桃花少栽荊,便是開條福路;不積詩書偏積貨,還如築箇禍基。
◎【習偽智,矯性徇時;損天真取世資考至人所弗為也!】
◎萬境一轍,原無地著個窮通;萬物一體,原無處分個彼我。
世人迷真逐妄,乃向坦途上,自設一坷坎;從空洞中,自築一藩籬。
良足慨哉。
◎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大烈鴻猷,常出悠閒鎮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徵景福,多集寬洪長厚之家,何須瑣瑣?
◎貧士可濟人,纔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學道,方為心地上工夫。
◎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
若果一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
況一切區區事物乎!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孰得。
孰失?孰幻,孰真?達人當自辨之!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從快意處起。
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謝豹』覆面,猶知自愧;『唐鼠』易腸,猶知自悔。
蓋『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
人生若無此念頭,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處討些生理?
『謝豹』即是杜鵑,性好覆面,梁州有唐仙人鼠,一月三易其腸,謂之『唐鼠』。
借以譬喻,非真能愧悔也。
◎異寶奇珍,俱是必爭之器;瑰節奇行,多冒不祥之名。
總不若尋常歷履,易簡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
◎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處牖其衷;禍淫不在幽渺,即在動靜語默間奪其魄。
可見人之精爽,常通于天;天之威命,即寓于人。
天人豈相遠哉?
四閒適
◎晝閒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卷,頓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著的纔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見真空。
◎龍可豢,非真龍;虎可搏,非真虎。
故爵祿可餌榮進之輩,決難籠淡然無欲之人;鼎鑊可及寵利之流,必不可加飄然遠引之士。
◎一場閒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殀。
◎高車嫌地僻,不如魚鳥解親人;駟馬喜門高,怎似鶯花能避俗?
◎紅燭燒殘,萬念自然灰冷;黃梁夢破,一身亦似雲浮。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婉茗爐煙。
◎蓬茅下誦詩讀書,日日與聖賢晤語;誰云貧是病?樽罍邊幕天席地,時時共造化氤氤,孰謂醉非禪。
◎困來穩睡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坐忘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
◎昂藏老鶴雖飢,飲啄猶閒,肯同雞鶩之營營競食?偃蹇寒松縱老,丰標自在,豈似桃李之灼灼爭妍?
◎吾人適志于花柳爛縵之時,得趣于笙歌騰沸之處;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蕩念也!須從木落草枯之後,向聲希味淡之中,覓得一些消息,纔是乾坤的橐籥,人物的根宗。
◎靜處觀人事,即伊呂之勳庸,夷齊之節義,無非大海浮漚;閒中玩物情,雖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頑蠢,總是吾性真如。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媛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啄食之翼,善驚畏而迅飛,常虞繫捕之奄及;涉境之心,宜憬覺而疾止,須防流宕之忘歸。
】
◎閒觀撲紙蠅,笑癡人自生障礙;靜睹競巢鵲,嘆傑士空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