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艺术设计学1305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中外艺术设计及其应用、传播的历史知识,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有一定的设计研究与管理能力,熟悉全球艺术设计潮流及其应用和传播,具备能够进行本专业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和实践的能力,能够从事艺术设计学理论研究、设计管理、项目设计开发与策划、编辑及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了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常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了解国防基本知识和心理、卫生健康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增强国防观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熟悉艺术设计学、美学、传播学、市场学及管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
4、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及艺术管理等,具有从事艺术设计学相关领域历史知识及研究方法等。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艺术设计学的学科前沿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具有从事艺术设计学研究、独立进行艺术设计策划与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毕业合格及学位授予标准
1、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2、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时和实践环节学时,总学分达到228学分(课堂教学182学分,实践教学46学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毕业实践考核获得通过,且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同时达到教育部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要求后方可毕业。
(理论教学1学分/16学时;实践教学1学分/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1学分/周)。
3、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符合大连艺术学院关于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规定条件,经本人申请,学院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艺术学美术学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
六、主要课程/专业学位课程/特色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概论、设计管理、中国古代设计文献选讲、艺术考古与文化遗产选讲、专业写作。
2、专业学位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毕业考察、艺术理论专题——艺术史研究方法论、设计史专题——艺术传播学、设计应用专题(一)、(二)、(三).
3、特色课程:设计应用专题(一)、(二)、(三);设计表达课题(一)、(二)。
七、主要实训课与教学实践环节
1、主要实训课程:文化与艺术品市场考察、毕业考察、设计应用专题(一)、(二)、(三)、设计表达课题(一)、(二)。
2、实践环节:设计市场与企业考察(课内)、文化市场与艺术品市场考察、毕业考察(大众审美与生活方式考察)、社会调查、专业调查、学年小论文(专业学年论文)、艺术节、第二和第三课堂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践考核。
八、就业领域或岗位
1。
艺术设计行业从事设计项目规划、文案制定及市场开发制作;
2.文化、出版社、传媒单位从事策划、方案设计、整体宣传、文案编辑和管理工作;
3.基层文化机构和文博单位的文化推广、传播工作;
4。
中、高等院校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作为高层次设计理论、设计管理研究的后备人才;
5。
根据所学知识理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自主创业,服务社会。
九、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要求
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考取国家与艺术设计学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十、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十一、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
十二、有关教学安排说明
(一)安排学期教学任务时,以下两门课程统一安排在一起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4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2》=4学分。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由学生处与教务处于新生报到前进行协调,依据校历的日程制定训练计划,由学生处负责具体实施,各系按学生处的考核结果登录成绩报教务处。
(三)所有专业学生的学年小论文结合某门课程撰写,由各系组织实施,于下一学年初将成绩报教务处。
(四)小学期每学年3周,共12周.其中第一、三学期的小学期各2周,与寒假相连,主要安排社会调查和专业调查;第二、四、六学期的小学期各1周,为学院艺术节;第五、七学期的小学期各2周,主要安排学生自主实践;第八学期的小学期1周,用于毕业实践考核。
具体落实按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相关规定执行。
(五)素质、技能与创新(造)学分由学生在小学期或第二、三课堂时间独立完成,由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按相关规定统一认定后报教务处登录学分。
(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讲授安排在第一学期.
(七)《大学生健康教育》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规定为计划内课程,由基础部综合教研室于第二学期视当年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解有关心理、防疫、禁毒、艾滋病等各类专题。
(八)“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规定为计划内课程,由基础部综合教研室与学院就业指导办分三阶段联合开设。
(九)通识教育及公共基础课群中选修模块的选修办法为:学生选择商务人文类和艺术表演类课程,每个模块选2学分。
(十)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中的选修课由各系组织实施,在正课教学时间内完成。
(十一)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群,课程应随着教学的发展进行及时调整、更新,学生可按学院的安排任意选择,但必须完成8学分课程。
(十二)大学体育课程中必须开设保健体育课,供身体伤残与异常学生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