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楼建筑部分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筑设计
1.1文献综述
本设计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一某些, 是本科培养方案一种环节, 目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建筑设计知识, 依照详细资料和环境, 初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本建筑设计题目是:某高校规模扩大, 已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寻常教学规定, 因而拟建一综合教学楼, 并设立必要办公、生活和会议等辅助用房。
学校位于风光秀丽珠山脚下, 东临前湾港海滨, 环山依势而就。
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建筑风格相协调, 同步也要突出自身建筑特点, 倡导新创意。
建筑设计本着“合用、安全、经济、美观”设计原则, 以及对教学楼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合用性和使用灵活性, 符合当代化教学规定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种良好学习环境, 并且恰当考虑在此后发展过程中具备调节和改造也许性设计规定, 经综合所学知识和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工程实例, 依照规范、防火疏散、防震等方面详细规定, 考虑了各房间面积、形状、平面尺寸、门窗布置及房间在建筑平面中位置、拟定了走廊、门厅、楼梯间等交通联系部位布置, 并依照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与尺度等建筑构图基本原则绘制了平、立、剖面图。
本毕业设计任务是综合教学楼类设计, 设计任务涉及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两某些。
依照设计任务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工程实例。
如下为我摘录某些重要资料:
美国洛杉矶西南政法大学: 其教学楼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构造。
大楼采用了中间对称布局方式, 建筑形象挺拔、高耸, 建筑体块由底到高组合给建筑一种向上生长活力, 大理石贴面柱状体粗细交叉相交替组合以及参差不齐排列更加丰富了建筑形象。
建筑物柱子暴露在外面做装饰效果。
青岛市某教学楼: 建筑面积约为5800m2, 功能涉及: 教学、办公、会议和接待等。
建筑造型突出基本体块呼应与联系, 强调构造构造逻辑性与秩序感。
建筑色彩以灰白为基本色调, 蓝灰色调为深基色, 局部采用横竖向纹理材质, 体现教诲建筑内涵。
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 青岛第53中学教学楼总用地面积20273m2,总建筑面积684815m2,,普通教室: 6300×9000mm, 实验室: 7500×10200mm, 阶梯教室: 11400×19200mm。
教学楼采用体部组合将各功能区组织在一种组合体设计手法。
教学楼分初中部、高中部、办公区、实验及公共教室区, 以及餐厅、厨房等, 依照功能关系, 交通联系关系, 使用及管理关系等进行分区、分栋组合。
为解决采光、通风及隔离需要, 设立若干庭院, 既满足功能分区, 又可为师生创造良好休息交往环境, 丰富了室外空间。
它们组合方式, 既满足可功能使用规定, 节约了建筑用地, 又创造了个构成某些交通联系以便, 但也回带来一定干扰及增长消防难度。
厦门旅游学校教学楼:总建筑面积:4031m2, 重要教学用房规格及面积:普通教室:6900×9000mm, 实验室:6900×18000mm。
该教学楼涉及教学、实验、办公等。
教学楼半环形平面和山上“望高石”、“休息厅”互相烘托构成完整空间。
教学楼单体设计, 采用双廊式及单廊式相结合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尽量多与自然交融条件, 也提供了互相交往场合。
教学楼从
两端退台解决, 中部为高体部, 上设观测天体穹窿圆顶形成高潮, 此绿色圆顶和鼓浪屿八卦楼红色球顶隔海遥遥相对, 增长了都市景观也形成与自然和谐, 蓬勃向上效果。
但中部球顶似觉稍大, 不甚抱负。
青岛理工大学:其教学楼采用矩形构造, 单外廊, 多功能大教室为12×14m, 普通教室为9×14m, 楼梯台阶踏步高度150mm, 宽度300mm;未设防震缝;设有两个出入口, 重要出入口门厅为12m, 门厅两侧设为传达室, 辅助出入口楼梯设在阳面。
室内采光效果不好, 楼梯处窗户设立不太恰当。
总图制图原则(GBJ/T 50103-)关于标高规定:
1)应以具有±0.00标高平面图作为总平面图;
2)总图中标注标高应为绝对标高, 如标注相对标高, 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关系;
3)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沟等应按如下规定标注关于部位标高:
①建筑物室内地坪, 标注建筑图中±0.00处标高, 对不同高度地坪, 分别标注其标高;
②建筑物室外散水, 标注建筑物四周转角或两对角散水坡角处标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关于防火和安全疏散规定重要有: 学校耐火级别为三级时, 最多容许层数为五层, 防火分区间最大容许长度100m ,最大容许建筑面积1200m2,。
建筑物长度, 系指建筑物各分段中线长度总和。
如遇有不规则平面而有各种不同量法时, 应采用较大值。
建筑内设立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层最大容许建筑面积可增长一倍。
局部设立时, 增长建筑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
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如有困难时, 可采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
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T 50010-)关于材料选取规定:
钢筋混凝土构造混凝土强度级别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级别不适当低于C20;当采用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以及承重重复荷载构件, 混凝土强度级别不得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级别不应低于C30。
钢筋混凝土构造及预应力混凝土构造钢筋, 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 也可采用HPB235级和RRB400级钢筋;
2)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 也可采用热解决钢筋。
高层建筑构造设计:
框架构造柱距, 可以是4~5m小柱距, 也可以是7~8m大柱距, 采用钢梁—混凝土组合构造时, 柱距可更大。
框架构造填充墙易选用轻质墙体, 以减轻构造自重。
抗震设计时, 若采用砌体填充墙, 填充墙布置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 避免形成短柱, 尽量对称布置, 减小偏心导致扭转;不应采用某些框架承重, 某些由砌体墙承重混合承重形式。
抗震构造设计关于建筑平、立面布置及变形缝关于规定:
建筑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 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 避免楼层错层。
建筑竖向体形宜规则、均匀, 避免有过大外挑和内收。
构造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 逐渐均匀变化, 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构造。
对于平面形状、局部尺寸或者立面形状不符合规范关于规定, 而又未在计算和构造上采用相应办法;现浇框架构造房屋长度超过55m, 又无条件采用特殊办法而必要设立伸缩缝;地基土质不均匀, 房屋各某些预测沉降
量相差过大, 必要设立沉降缝;房屋各某些质量或构造抗侧移刚度大小悬殊时,必要设立伸缩缝。
本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设计地震分为一组;场地类别Ⅱ类。
只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 选用横向承重框架体系。
构造形式采用L形, 考虑长度超过55m, 依照抗震规范关于规定, 设立90mm伸缩缝。
普通教室平面尺寸采用7.5×12m;多功能大教室取12×15m;设有三个出入口, 重要出入口门厅为12m;雨蓬悬挑。
混凝土除柱和基本采用C30外, 别的均采用C20;梁纵向受力筋、柱钢筋和基本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别的均采用HPB235级。
采用现浇双向板, 按塑性铰线法进行设计。
楼盖构造平面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次梁按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 不考虑次梁从属面积折
减。
通过对该详细工程建筑设计, 增强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提高
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能力。
1.2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图反映了建筑平面形状、位置、朝向和与周边环境关系, 是新建筑施工定位、土方施工及作施工平面图重要根据。
本设计是教学楼, 应依照建筑使用性质建筑规模与原则不同拟定各类用房。
本建筑构成有:教室、实验室、实验准备室、行政用房对内某些和公用某些。
各种房间详细设立、层次和位置, 应依照使用规定和详细条件拟定。
办公建筑应依照使用规定, 结合基地面积、构造选型等状况按建筑模数拟定开间和进深, 并为此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建筑物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学用房应有良好自然通风。
2)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 其间距不应不大于25m。
拟建场地面积为长100m, 宽40m,建筑整体为座北朝南, 位于学校主次干道十字路口交界处, 场地程中中轴对称布置, 主干道对面为学校主楼, 次干道对面为图书馆, 基地形状均为长窄矩形。
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5000~7000m2。
层数:4~5层。
层高:首层4.2~4.5m, 原则层3.6~3.9m。
总平面图示意图见图1.1
图1.1 总平面图示意图
建筑构成:
(1)与周边环境融合与协调
1)建筑构成
①教室: 普通教室、多功能大教室、电教器材储存室等;
②实验室、实验准备室;
③行政用房: 传达值班室、教师办公室、党支部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等;
④对内某些: 服务、休息、管理、仓库等;
⑤公用某些: 休息、卫生等。
2)设计内容
①空间组织: 房间动静分区;
②人流组织: 上下学时人流疏散;
③放火疏散组织: 防火分区、疏散距离、疏散楼梯等。
本设计层数:4层;层高:首层4.2m, 原则层3.9m。
总平面图见图1.2。
图1.2总平面图
1.3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是核心, 它集中反映了建筑平面各某些特性及其互有关系、与否经济合理。
除此之外, 建筑平面与周边环境关系、建筑与否满足建筑平面设计规定, 同步还不同限度反映建筑空间艺术构思及构造布置关系等。
从构成平面各某些使用性质来分析, 各类型民用建筑均可归纳为使用某些和交通联系某些。
使用某些是指各类建筑物中重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重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核心, 在教学楼中重要是指教室、办公室;辅助使用房间是为保证建筑物重要使用规定而设立, 属于建筑物次要某些, 如卫生间、储藏室及其他服务性房间。
交通联系某些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空间, 如各类建筑物中门厅、走道、楼梯间等。
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规定重要有:
1)房间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设备合理布置规定;
2)门窗大小和位置, 应考率房间出入以便, 疏散安全, 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构成应使构造布置合理, 施工以便, 也要有助于房间之间组合, 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建筑原则;
4)是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 要考虑人们使用和审美规定。
1.3.1房间形状、使用面积、大小拟定
(1)教室
依照教室所容纳学生人数≧60人及规范中规定高校普通教室使用面
积指标1.2m2/人, 可拟定教室所需要最小面积为72m2。
教室平面尺寸拟定取决于黑板及可桌椅排列与布置, 其布置原则如下:
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水平距离a≧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水平距离d≦8500mm,教室后部宽c≧600mm横向走道;课桌椅排b ≧900mm,纵向走道宽f≧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净距平距离e≧120mm;黑板宽度g≧4000mm,讲台宽度不应不大于650mm,讲台两端与黑板边沿水平距离h≧200mm;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边端形成水平视角 ≧30°。
依照上述原则, 一方面拟定柱网尺寸, 依照课桌椅排距, 同步为保证所需最小尺寸及符合模数规定, 开间尺寸定为6m;进深尺寸定为7.5m。
(2)教师休息室
依照每层教师上课人数所需要基本休息及活动空间, 其进深尺寸有般与相邻房间相似, 开间尺寸拟定应使房间长宽之比不不不大于 1.5 ,且使教师休息室使用面积不不大于12m2。
(3)教师办公室
教师办公室平面布置宜有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 每个教师使用面积不适当不大于3.5m2, 开间及进深尺寸拟定办法与教师休息室相似。
(4)卫生间
涉及厕所和盥洗间两某些, 厕所与盥洗间应分开设立, 设前室或有遮挡办法, 其面积及尺寸拟定, 应考率所需卫生器具数量及平面布置, 本设计应按如下原则考虑:
①卫生器具数量拟定。
女生厕所按每25人设一种大便器, 男生厕所则
按每50人设一种大便器及1000mm长小便槽;男女卫生间均按每90人设一种洗手盆。
②卫生器具平面布置。
各大便器之间应设立隔断, 其高度为
1.5m~1.8m;隔间尺寸:设外开门厕所0.9m×1.2m。
单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净距离及单间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槽外沿净距离>1.5m, 第一具洗脸盆水龙头与墙面净距不应不大于0.55m, 并列洗脸盆水龙头中心距不应不大于0.7m, 双侧并列洗脸盆水龙头中心距不应不大于1.8m;厕所均应设立污水池和地漏, 应采用水冲式厕所, 并应设立排气管道。
(5)门厅
门厅是教学楼重要出入口, 是联系走道、楼梯, 接纳及疏导人流交通枢纽, 其面积依照出入学生人数拟定, 普通为0.06~0.08 m2/人, 其开间及进深尺寸依照所需面积及相邻房间尺寸进行调节拟定。
(6)休息厅
休息厅是学生课间时休息与活动场合, 其大小能放下1 ~2张乒乓球桌为宜。
(7)走廊
走廊是水平交通空间, 它联系着各个房间, 其宽度应考虑人流通行、安全疏散和空间感受, 其净宽度: 内廊不应不大于2100mm、外廊不应小1800mm, 且依照所规定耐火级别及疏散规定, 其净宽度不应不大于 1.00m /100人, 两者取大值。
(8)楼梯间
楼梯是用语联系上下层空间及人流疏散, 其数量、形式、宽度、长度及坡
度拟定, 决定可楼梯间使用面积和平面尺寸, 其拟定原则如下:
楼梯数量应依照疏散规定拟定。
普通状况下应设立两部楼梯。
楼梯净段宽度应满足以便及安全疏散规定, 其最小宽度不应不大于1.10m,普通每股人流所需宽度不应不大于700mm, 至少应考虑两股人流, 且总宽度按疏散人数最多一层人数计算, 不应不大于1.00m/100人, 两者取大值。
梯段净宽度不不大于3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
楼梯总踏步数依照楼梯层高及踏步高度拟定, 踏步高度普通取150mm。
楼梯段长度依照楼梯踏步数及踏步宽度拟定, 踏步宽度不得不大于260mm, 普通取300mm。
每段楼梯踏步不得多于18级, 并不应不大于3级。
按上述原则拟定楼梯踏步应满足楼梯坡度规定, 不应不不大于30°。
楼梯休息平台净宽度不应不大于相应梯段净宽度, 楼提井宽度不应不不大于200mm。
1.3.2重要房间采光、通风和朝向
(1)教室
教室应设有良好朝向、足够采光面积、均匀光线并避免直射阳光。
教室需要要有良好声学环境, 应隔绝外部噪声干扰及保证室内良好音质条件。
教室内必要有足够空气质量和良好采暖、隔热、通风条件。
因而, 教室尽量布置在建筑物南面, 且可直接采光和通风, 在也许条件下尽量远离嘈杂房间及区域。
(2)教师休息室、办公室
教师休息室、办公室应尽量集中布置并与教室互不干扰, 其朝向尽量在南面。
(3)卫生间
卫生间普通以位置隐蔽、使用以便、隔绝气味为原则, 宜设于楼尽端、建筑物转角处和平面中朝阳较差位置, 应采用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直接自然通风, 避免气味直接进入走道及室内。
(4)门厅
门厅要考虑疏散规定且处在明显而突出位置上, 使其具备较强醒目性, 与交通主干线有明确流线关系, 人流出入以便, 但同步还要考虑它与教室等重要房间之间互相位置协调。
除门厅外, 还应设立次要入口作为教学楼直接对外安全疏散口, 门厅位置还应考虑它们之间距离, 即满足下列规定: 一层所有出位于两列出入口之间房间, 其房门至出口最大距离为35m。
(5)休息厅
休息厅应考虑学生活动及休息以便。
(6)走廊、楼梯间
走廊、楼梯间位置应考虑疏散规定, 并使其具备较强导向作用, 普通将一部楼梯作为重要楼梯设立在门厅最明显位置, 或接近门厅处, 此外一部楼梯作为次要楼梯设立在次要出入口附近, 它们作为房间疏散口, 共同起着疏散人流作用, 因而, 它们详细位置还应满足下列规定: 所有位于两楼梯间之间房间, 其房门至楼梯间最大距离, 封闭楼梯间为35m, 非封闭楼梯间为30m, 且楼梯间在各层位置不应变化。
1.3.3门窗布置
(1)门宽度、数量、位置与启动方式
教室门洞宽度不应不大于1000mm, 普通教室、办公室等门应考虑一人正在通行, 另一人侧身通行, 常采用1000mm。
当房间面积较大, 使用人数
较多是, 可采用双扇们, 宽度可为1200~1800mm。
依照疏散规定, 教室门数量不应不大于2个, 应分散布置在房间两端, 其近来距离不应不大于5m,其启动方式普通采用内开平开门。
(2)窗尺寸、数量、位置与启动方式
依照采光规定, 即房间玻地比(窗玻璃有效透光面积与室内使用面积之比), 可拟定所需要窗洞口最小面积。
各类房间玻地比规定是: 教室、教师休息室及办公室不应不大于1/6, 门厅、休息厅、卫生间不应不大于1/10, 走廊、楼梯间不应不大于1/14。
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座位左侧射入, 因而, 教室采光窗应设立在学生左侧, 为保证教室光线均匀, 窗间墙宽度不应不不大于1200mm, 黑板处窗间墙尺寸, 应考虑避免黑板产生眩光, 普通为1000mm, 考虑通风规定, 教室可在走廊一侧距地2.0m处设立高窗。
走廊、楼梯间应直接采光, 走廊可采用门厅、休息厅、开敞式楼梯间直接采光;走廊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一端应有采光口, 超过20m时两端应有采光口, 超过40m时应增长中间采光口。
1.3.4其她规定
室内楼梯栏杆高度不应不大于900mm, 室外楼梯栏杆高度不应不大于1100mm,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净高不应不大于2m;建筑入口处应依照室内外高差设立台阶, 台阶踏步宽度不适当不大于300mm, 台阶踏步高度不适当不不大于150mm, 台阶平台尺寸应考虑门启动所占尺寸及人站立所需尺寸, 普通除门所需尺寸外不适当不大于300mm。
1.3.5柱网布置
依照各房间所拟定基本尺寸及位置进行平面组合并调节其尺寸, 使房间具备相似进深, 以便于柱网横向布置, 柱网横向柱距应与房间及走廊尺寸相吻合, 对于内廊布置可考虑四排柱子;柱网横向柱距拟定, 应综合考虑建筑物长度、房间尺寸及构造构件尺寸: 柱距太小, 影响房间使用并使构造构件增多;柱距太大, 导致构造构件尺寸太大而导致增长层高和减小有效使用面积。
纵向柱距应尽量均匀布置, 相邻柱距差别不适当过大。
本设计一层平面图见图1.3
图1.3 一层平面图
1.4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使用规定和技术经济条件下, 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某些规律, 结合平面内部空间组合进行。
进行立面设计时应考虑房屋内部空间关系, 相邻立面协调各立面墙面解决和门窗安排, 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规定。
建筑立面是有许多部件构成, 这些部件涉及门窗、墙柱、阳台、遮阳板、雨蓬、檐口、勒脚、花饰等。
立面设计就是恰本地拟定这
些部件尺寸大小、比例关系以及材料色彩等。
通过形变换、面虚实对比、线方向变化等, 求得外形统一与变化和内部空间与外形协调统一。
图示内容
1)画出室外地面线及房屋勒脚、台阶、门、窗、雨篷;室外楼梯、墙、柱;檐口、屋顶(女儿墙或隔热层)、雨水管、墙面分格线或其他装饰构件等。
2)注出外墙各重要部位标高, 如室外地面、台阶、窗台、门窗顶、雨篷、檐口、屋顶等处完整标高。
普通立面图上可不标注高度方向尺寸。
3)注出建筑物两端或分段轴线及编号。
进行立面解决, 应注意如下几点:
1)筑立面是为满足施工规定而按正投影绘制, 分为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
而普通人看到是两个立面。
因而, 在推敲建筑立面时不能孤立解决每个立面, 必要注意几种面互相协调和相邻面衔接以获得统一。
2)建筑造型是一种空间艺术, 研究立面造型不能只局限在立面尺寸大小和形状, 应考虑到建筑透视效果。
3)立面解决是在符合功能和构造规定基本上, 对建筑空间造型进一步深化。
因而, 建筑外形应立足与运用建筑物构件直接效果, 入口重点解决以及少量装饰解决等。
对于中小型建筑应力求简洁、明朗、朴素、大方, 避免啰嗦装饰等。
4)标高普通标注在图形外, 并做到符号排列整洁、大小一致。
若房屋立面左右对称时, 普通注在左侧。
不对称时, 左右两侧均应标注。
立面比例和尺度解决是与建筑功能、材料性能和构造类型是分不开,
框架构造建筑, 柱距大, 柱断面尺度小, 窗户可以开宽敞而明亮, 建筑立面门窗、细部等尺度解决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
在立面设计中, 对于体量较小或人们接近时才干看清某些, 如墙面勒脚、花格、漏窗、檐口细部、窗套、栏杆、遮阳板、雨蓬、化台及其他细部装饰等解决称为细部解决。
细部必要从整体出发, 接近人体细部应充分发挥材料色泽、纹理、质感和光泽度美感作用。
对于位置较高细部, 普通应着重于总体轮廓和注意色彩、线条等大效果, 而不适当画得过于细腻。
立面设计中应注意:立面比例和尺度解决, 立面虚实与凹凸解决, 立面线条解决, 立面色彩与质感解决, 立面重点与细部解决。
本设计南立面图见图1.4
图1.4 南立面图
1.5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拟定建筑物各某些高度, 建筑层数, 建筑空间组合与综合运用, 以及建筑剖面中构造、构造关系等, 它与平面设计是从两个不同方面反映建筑物内部空间关系, 平面设计着重解决内部空间水平方向上问题, 而剖面设计则重要研究竖向空间解决, 两个方面同样都涉及到建筑使用功能、技术经济条件、周边环境等问题。
剖面图用以表达房屋内部构造或构造形式、材料及其高度等。
1.5.1设计内容
(1)重要内容
1)房间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2)拟定房屋层数和各某些标高, 如层高、净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标高。
3)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取建筑构造方案。
4)选取主体构造与围护方案。
5)进行房屋竖向空间组合, 研究建筑空间运用。
(2)图示内容
1)表达墙、柱及其定位轴线。
2)表达室内首层地面、地沟、各层楼面、顶棚、屋顶(涉及檐口、女儿墙、隔热层或保温层等)、门、窗、楼梯、阳台、雨篷、踢脚板、防潮层、室外地面、散水排、水沟及其他装修等剖切或能看到内容。
3)标出各某些完毕面标高和高度方向尺寸。
标高内容: 室内外地面、各层楼面与楼梯平台、檐口或女儿墙顶面、楼梯间顶面等处标高。
(3)高度尺寸内容
1)外部尺寸: 门、窗洞口(涉及洞口上部和窗台)高度, 层间高度及总高度(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
后两某些尺寸可不标注。
4)2)内部尺寸: 平台、墙裙及室内门、窗等高度。
5)3)注写标高及尺寸时, 应与立面图与平面图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