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策略_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策略
发布时间:2021-12-20T04:39:06.58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6期作者:王莹[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是任何建设项目的基础,因为整个项目的达标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良好计划的过程,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及各项工序顺利完成。
目前,由于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变量,对于一些不可遇见的施工问题很难量化。
但是无论哪种问题导致的建筑项目施工的失败,均离不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只有达到有效的管理,严格控制这两部分内容,才能够保证
所施工的项目顺利完成。
王莹
江苏亿铭通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是任何建设项目的基础,因为整个项目的达标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良好计划的过程,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及各项工序顺利完成。
目前,由于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变量,对于一些不可遇见的施工问题很难量化。
但是无论哪种问题导致的建筑项目施工的失败,均离不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只有达到有效的管理,严格控制这两部分内容,才能够保证所施工的项目顺利完成。
基于此,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形态下不断的优化创新,施工工艺也在不断革新精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科学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还丰富了建筑工程的功能性,稳固建筑结构,提升工程质量安全。
当前施工技术不断优化,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多方融合,实现科学稳定的施工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拌制、运输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注重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混凝土搅拌制作和运输是施工前期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进行管理方式的优化创新,避免原材料制作和运输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混凝土搅拌运输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基础,因此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加工运输阶段的管控,分析原材料制作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大数据对混凝土施工参数进行科学控制,保障项目施工的合理化。
结合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加强混凝土材料加工工艺的优化,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在搅拌的过程中注重温度的控制,并在匀速中进行充分搅拌,设置应急电力设备,在停电时也能持续对混凝土进行拌制,避免搅拌不均匀现象的发生,最后混凝土出罐的时候还要进行降温处理,特别是夏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注重对混凝土材料的保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导致材料的浪费,还要进行密闭性处理,避免混凝土成品中混入气体和水分。
1.2土方施工技术
在对土方进行挖掘之前,需要先做好定位测量等工作,利用开槽巩固结构,先对其固定,在按照对应层次展开挖掘。
需在工地进行分层挖掘工作,不能过界挖掘。
在开展浅基坑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尺寸进行,土方堆要与边缘维持2m的距离,高度不能超过1.5m。
在挖掘基层坑过程中,深度要超过5m,可选择边坡作业,因为其不会耗费大量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土方回填中的土料质量,需严格根据设计规划,对水量进行精准控制。
1.3预应力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预应力技术是这一项目施工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其中最常见的分支是“先张法”和“后张法”两个,以“先张法”为例,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这一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对台座上的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并在张拉结束后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浇筑混凝土,从根源上确保这个建筑施工的强度满足后续房屋建筑工程使用所需要的强度,为后续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维护打下坚实的铺垫。
1.4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技术是房屋施工中常用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有着较大的技术优势并被广泛应用,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具有跨度大,重量小,并且可以和钢筋混凝土进行多种组合,从而在现代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虽然钢结构技术具有较多的技术优势,但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钢结构的导热性非常强,这就很容易造成着火,所以在使用钢结构的高层建筑中一定要重视做好防火措施,检查防火设备等是否完善,并制定完善的防火应急预案,当出现火灾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
2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不够全面,管理人员没有从材料、设备、能源、人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控,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的主导者,当前缺乏施工的积极性,责任意识相对较差,导致在施工阶段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不利于项目进展。
施工阶段对于材料缺乏统一规整的管理,随处可见的堆积材料不利于长期的保存,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材料浪费越来越多,材质遭到侵蚀破坏,导致施工材料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当前的施工设备较为单一化,传统的机械化设备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建设的需求,缺乏信息化设备,数据分析能力较弱,导致施工效率较为缓慢,施工质量有待提高,工程质量达不到现代市场的要求,不能满足工程各项指标,不利于房屋建筑行业的长期规划与建设。
2.2技术人员影响因素
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实际技术操作过程中不熟练,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不足等。
这些影响因素,也势必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目前,日常技术专业人员学习力较差,无法形成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与惯性。
大部分技术专业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认为只要质量合格即可,对于精益求精的概念头脑意识不强,同样的技术问题,并不会深入分析原因,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也导致部分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发生的技术问题,进而延迟施工进度。
故,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质量达标,具有显著影响。
3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
3.1设置专门的监督团队
针对以往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工作人员还可以结合工程施工管理的情况,有目的地为工程设计专门的管理监督部门,通过这一部门运转督促工作人员深入到施工一线中去,实现对施工一线实际情况的管理和把控。
比如,在开展这一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在内部各部门选拔1到2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监督队伍中来,凭借他们的专业性挖掘施工现场可能会存在的各种隐患,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3.2做好施工材料管理
要按照工程的实际需要科学挑选材料,造价控制人员按照具体情况做出预算,相关人员要进行市场调研,按照预算方案选择高性价比建材,管理人员要对这个环节进行监督,保证材料质量达到施工标准,需对材料生产厂商进行资质审查,在保证材料质量后,才能进行采购。
按照材料特性采取合适的运输方法,在材料入场之前,要进行质检,通常运用抽样检查方式,重复检验多次,发现劣质材料严禁其入场,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按照各环节进行调配,还要对材料进行妥善保管,防止人为因素、气候因素等各种原因对材料质量产生影响,对于某些特殊材料需单独搭建厂房进行存储,放在室外的材料要做好防晒处理工作,以免阳光直射对材料造成伤害。
结束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屋建筑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做好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方面的工作,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工作都存在较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强化和提升施工技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可以满足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和标准。
参考文献
[1]曹桐,郭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09-210.
[2]刘正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策略[J].智能城市,2020,6(23):95-96.
[3]朱佰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的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32+141.
[4]李文侠.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居舍,2020(33):109-110.
[5]陈仲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20(1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