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山二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市民素质的形成()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依靠学校
C. 也可以是天生的
D. 家庭教育最重要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这表现在()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只要经济、政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3.自强不息不仅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

下列体现自强不息的典故.名言有()
①大禹治水②愚公移山③精卫填海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②③⑤B.②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⑤
4、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影响
C.精神愉悦的影响
D.健康向上的影响
5.山水合璧,人同此心。

2012年2月8日,“中华语文工具书项目”编纂的成果——《两岸常用词典》发布会在北京和台北同步举行。

这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又一次深度合作。

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两岸交流中的语言文字分歧已经消除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6、笛卡尔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我们之所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
D.读书时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7、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①中国的长城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
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马迁写的《史记》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 教育
D.口语传播
9、孔子的“仁爱”、“天人合一”思想之所以影响两千多年,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儒家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
C.孔子的后裔及弟子的传播
D.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一直为人们所推崇
1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B.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12、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4、但丁的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这一观点()
A.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认为道德要远比智慧更重要
C.认为智慧比道德更重要
D.认为道德和智慧是完全对立的
15、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形式的是()
①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②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③打击非法走私、刑事犯罪、行贿受贿④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6、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
A.邓小平理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7、近几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

“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战略。

“富脑袋”主要是指()
A.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18、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电脑算命②带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④婚事大操大办⑤讲排场、挥霍浪费⑥“法轮功”邪教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
19、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国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先进的和颓废的等等。

对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取缔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③提倡“绿色阅读”④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坚决抵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⑤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③④⑤
20、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东方红》到《复兴之路》说明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不断补充
2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

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A.不平衡性
B.同一性
C.时代性
D.包容性
22、“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上述歌词表明()
A.文化具有绝对的稳定性B.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

可见雷锋精神()
①仍有现实意义②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④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明圣火,千古未绝④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说明()A.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26.自唐朝初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便成为固定的节日,历经一千多年,吃月饼、中秋祭月等习俗保留至今,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始终不变
27.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A.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28.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个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陆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位置。

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C.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29.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①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0.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

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3题总分40分)
26、“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

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12分)
27、材料一上海某校开展了以“通过世博看祖国”为主题的谈天说地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开园以来,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到世博园参观,游客们可以尽情领略世博风情,不仅能欣赏各式各样的建筑,还可以感受到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游客们大开眼界,精神愉悦。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8分)
28、材料分析题(20分)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

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

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道理回答:
(1)如何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8分)
(2)为什么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