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探索规律 事实求是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你能抓住飞速的从枪口中出来的子弹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 高空飞行,突然发现旁 边有一条小虫样子的东 西,他伸手一抓,大吃一 惊,原来是一颗子弹。
为什么呢?
这颗子弹正好与飞机速度、方向一致, 即与飞机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
△
△基本粒子同样在不停的运动着。有许多基本粒子,
从出生到灭亡,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分之一秒,运 动的速度非常快,实在称得起“瞬息万变”。
结论: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最主要最根本的属
性) 这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物质只有在运动中 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运动就没有 事物,不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物质除了运动这个属 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不生不灭)、无限性等 许多属性,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这个属性 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 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不定项选择题
3、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 CE 流”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了运动的对性 C、否认了相对静止 D、夸大了相对静止 E、否定任何事物的质的稳定性
不定项选择题
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 ( CE ) A、辩证唯物主义绝对运动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相对静止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物质运动的 观点 E、不可知论的观点
山“走来迎”以船为参照,“山不动”以地 球为参照。船行以山为参照,而静止则以江水为 参照。 离开运动和静止都无法认识事物。一切事物的 运动中都存在相对静止,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 是运动中的“静”。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又动又 不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 结论: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 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物质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 是错误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错误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辩正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 运动中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止,相对 的静止中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错误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 种错误:一种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另一 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看来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 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反之,生命的结束还会转化为化学的、物理 的、机械的运动等等。
对于运动形式转化的哲学意义:
运动是守恒的,就是说,运动是不 灭的,不但量不灭,而且质也不灭。所 谓量不灭,就是说运动在转化前后的总 量不变,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所谓 有质不灭,是说物质运动的这种转化能 力不会最终消灭,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 间的转化是无止境的,这也就是所谓能 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否则就有陷入唯心 主义的可能。
物质的“根本特性”和“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这是从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看,物质 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 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 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
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
运动的载体 宏观物体 电荷、光 分子、离子 生物体 生产方式 人脑
●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处于相对稳定和暂时平衡的状 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不显著 静止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的运动 两种 是运动 情形 性 的特殊 质-基本不变 状态
>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 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 山却似走来迎。仔细 看山山不动,…… 是 船行。” -----《乘船》
不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 ( ACD ) A、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B、事物没有运动 C、事物的稳定性 D、事物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E、事物绝对不变
不定项选择题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 CDE )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物质是运动的存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第二课 探索规律 事实求是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呢?
世界万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物质本质上 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着。
第一节 物质运动及其规律性
1、运动的哲学含义
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 过程。
“稳如泰山”。意思是说泰山最稳固,似乎是不 运动的。可是科学告诉我们,一百万年以来,它升 高了几百米。
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 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 名称,主张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 知论,诡辩论。
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我不是我了” 古希腊有个叫布利德的人, 他借了邻居的钱,一个月后,邻居要他还钱,他 就赖账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 不是上月借钱的我了。” 邻居用木棒把他打了一顿,他便去告官,在 法庭上邻居对他说:“你不是说:一切皆变,一 切皆流吗,现在的我已不是打你时候的我了。”
这则寓言故事蕴涵了什么哲理?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事中的赖账者和邻居都割裂运动和静止 的辩证统一,是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观点。
形而上学不变论
道之大出于 天,天不变,道 亦不变。
董仲舒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运动形式之 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
例如:摩擦生热、生电,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 理运动;热引起燃烧,是物理运动转化为化学运 动。物质世界经过长期机械的、物理的,特别是 化学的作用,逐渐形成越来越复杂的化合物,出 现了蛋白质和核酸,并由它们组成蛋白体,从此 产生生命运动、生命运动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 产生了高等动物,类人猿经过劳动变成人,出现 了社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