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星题(含解析)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星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正负两极都生成硫酸铅,两极质量都增加,故A错误;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热,故B正确;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故C错误;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
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是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
D.明矾有净水作用,所以用明矾处理硬水,可以使硬水软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一定的引发条件才能进行,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故B错误;
C、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大量的能量,可焊接或切割金属,故C正确;
D、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原理是铝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不能吸附溶于水的钙、镁离子,故不能软化水,故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明矾净水的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明矾净水的原理,难度不大。
注意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ΔE为活化能
B.加入催化剂后,E1、E2、ΔE均减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ΔE为反应热,不选A;B、加入催化剂后,E1、E2减小,但ΔE不变,不选B;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选C;D、升温,反应向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选D。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达到活化能,反应才能进行,A错误;B、有些放热反应常温条件下不能发生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B错误;C、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C正确;D、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所以当△H<0时表明反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反应热与焓变。
5.有关键能(破坏1 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
-1,则X
22kJ·mol
的值为(已知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A.423.3 B.460 C.832 D.92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反应焓变△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来分析计算.已知晶体硅的燃烧热为989.2kJ•mol-1,则Si(s)+O2(g)=SiO2(s)△H=-989.2kJ•mol-1;
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1molSiO2中含有4molSi-O,1molO2中含有1molO=O,则2×176+498.8-4x=-989.2,解得x=460 ,选项B正确。
考点: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键能。
6.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H+H=H2 B.H+Cl=HCl C.I2→I+I D.S+O2=SO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D三个变化过程是成键过程,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C的变化过程是断键过程,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选C。
考点:成键和断键的能量变化。
7.以下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B.图表示某反应能量的变化与生成物状态无关
C.图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图表明化学反应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热,错误;B、反应能量的变化与生成物状态有关,错误;C、该图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为放热反应,错误;D、该图表示化学反应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8.关于反应3O2(g)2O3(g),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ΔH、ΔS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 ΔS<0 B.ΔH>0 ΔS<0
C.ΔH<0 ΔS>0 D.ΔH>0 ΔS>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反应的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能量低,为吸热反应,ΔH>0,该反应是熵减的化学反应,ΔS<0,选B。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
9.已知:H2(g) + F2(g) = 2HF(g) ΔH=− 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上图来表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正反应△H<0,即反应是放热反应,这说明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A正确;B、物质由气体变为液体放出能量,则1mol H2与1mol F2反应生成2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B错误;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误;D、根据A中分析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有关判断
10.下列现象中,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
A.硝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系,A错误;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系,B错误;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与最外层电子数满足稳定结构有关系,C错误;D.氮气分子中含有三键,键能大稳定性强,因此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键能的应用
1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 =+49.0 kJ/mol
②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表示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
B.可推知2H2(g)+O2(g)=2H2O(g) ΔH=-483.8 kJ/mol
C.1 mol 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 kJ
D.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题给图像不符,错误;B、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得2H2(g)+O2(g)=2H2O(g) ,ΔH=-483.8 kJ/mol ,正确;C、没有明确乙醇和水的状态,无法确定1 mol 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错误; D、根据反应题给反应知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2.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48g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1574 kJ/mol
B.2C(s)+O2(g) 2CO(g) △H=-221.0kJ/mol
C.2CO2(g) 2CO(g)+O2(g) △H=+283.0kJ/mol
D.C(s)+O2(g) CO2(s) △H=-393.5kJ/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图示可知,1mol的C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是393.5KJ,则48g碳也就是4mol 的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393.5KJ /mol×4=1574 kJ,错误;B.1mol的 C燃烧变为CO,放热为393.5KJ-283KJ=110. 5KJ,则2mol的C燃烧变为CO放出热量是:110. 5KJ×2=221.0kJ,所以有热化学方程式2C(s)+O2(g)== 2CO(g) △H=-221.0kJ/mol,正确;C.根据图示可知1mol的CO2比1mold CO和1/2mold O2的能量低283.0kJ,则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O2(g)== 2CO(g)+O2(g) △H=+566.0kJ/mol,错误;D.1mol的固体C完全燃烧产生1mol的气体CO2,放出热量是393.5kJ ,由于物质在固体含有的能量比气态低,所以产生1魔力岛固态CO2放出的热量要比393.5kJ 多,因此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有误,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含有的能量、与反应放热的多少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
13.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①是放热反应,A和B的总能量高于X的总能量。
反应②也是放热反应,X的总能量高于C的总能量,所以满足条件的图像是C,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反应热图像分析与判断
14.下列各图中,纵坐标表示能量,横坐标表示反应过程,均从反应物开始。
则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比较合理的图象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表现为吸热反应,排除A 、C ;而B 图中的能量差实际是反应的活化能,不是反应热,错误,所以答案选C 。
考点:考查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判断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
B .通过上图所示的不同途径,可建立相同的平衡,但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
C .C(石墨,s)=C(金刚石,s) △H> 0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 增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 、化学方程式确定时,反应热只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点燃与光照条件下H 2(g)+Cl 2(g)=2HCl(g)的反应热相同,错误;B 、甲容器是从正反应开始的平衡,而乙容器是从逆反应开始的平衡,所以二者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正确;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稳定,错误;D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 减小,错误,答案选B 。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物质稳定性的判断,电离平衡的移动与pH 的变化
16.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H 为“一”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已知的反应热为l10.5kJ /mol ,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
mol A B C D
C.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所具有总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反应热不但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且与反应的途径也有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反应热△H为负值,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为正值,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项错误;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CO不是稳定
的氧化物,故B项错误;反应热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D
项错误;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为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故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
应物所具有总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项正确。
考点:反应热。
17.已知某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为60kJ,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可能为A.50kJ B.30kJ C.80kJ D.20kJ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反应物的总能
量大于60kJ,所以选C.
考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8.已知:H2(g)+F2(g)=2HF(g) △H= -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
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
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
故D错误.故选:C.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1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己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则含40.0 g NaOH的稀
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C.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
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相同质量的物质燃烧的越重复,燃烧放热就越多。
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错误;B.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所
以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强酸强碱完全中和放热要少,因此含40.0 g NaOH的稀溶
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正确;C .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
由于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吸收热量,石墨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
因此稳定性金刚石<石墨,错误;D .相同物质反应,反应物越多,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 2(g)+1/2O 2(g)=2H 2O (l )△H=﹣285.8kJ/mol ,错误。
考点:考查反应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多少、存在状态、及燃烧程度的关系的知识。
20.已知在101kPa ,25℃条件下,1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g)+ 21O 2(g)=H 2O(g) ΔH =+242kJ•mol -1
B .2H 2(g)+O 2(g)=2H 2O(g) ΔH =-484kJ•mol -1
C .H 2(g)+ 2
1O 2(g)=H 2O(l) ΔH =-242kJ•mol -1 D .2H 2(g)+O 2(g)=2H 2O(g) ΔH =-242kJ•mol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放出热量用负值,错误;B.正确;C.应生成水蒸气,错误;D. 1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 热量,错误;选B 。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1.CO(g)与H 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CO(g)和H 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 2(g)和H 2(g)具有的总能量
C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D .1 mol CO 2(g)和1 mol H 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 2O(g) 要放出41 kJ 热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为放热反应,错误;B.正确;C.CO 与水蒸气的反应需在高温下进行,错误;D. 1 mol CO 2(g)和1 mol H 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 2O(g) 要吸收41 kJ 热量,错误;选B 。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图像。
22.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 <0表示放热反应,ΔH >0表示吸热反应
B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在稀溶液中1mol 酸和1mol 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D .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 2的燃烧热
【答案】A
试题分析:A.按照规定,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吸热反应的焓变为正值,正确;B.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C.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错误;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错误;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等知识。
23.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1-E2
B.a、b分别对应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能量变化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为吸热反应,则ΔH=E2-E1,错误;B、a的活化能大于b的活化能,所以b代表有催化剂的能量变化,错误;C、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热,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已知:S(s)+O2(g) = SO2(g) △H1;S(g)+O2(g) = SO2(g) △H2;则△H1>△H2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主要原因就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正确;B、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反应物总能量大的是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大的是吸热反应,正确;C、固体变为气体吸收热量,所以前者放出的热量少于后者,则△H1>△H2,正确;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5.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 △H =+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答案】C
试题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还要体现出来物质的状态,“+”表示反应吸热,“-”表示放热,故C对。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6.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凡需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
B.H + H = H—H
C.氢氧化钡晶体与NH4Cl固体反应
D.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答案】C
【解析】一个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过程会放出能量。
故答案为C
27.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H=―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H= +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
D.H2(g)+ 1
2
O2(g) == H2O(1)△H=―285.8kJ/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2gH2合1mol,题就成了1molH2完全燃烧生成的液态水放出285.8kJ,H2(g)
+1
2
O2(g)=H2O(l);△H=-285.8kJ/mol,D正确。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有的吸热反应不加热也会发生,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错误;B.有的放热的化学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铝热反应,错误;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正确;D.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例如铝热反应,需高温加热,选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9.从如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
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一放热反应,故A、C项说法正确;生成物总能量低,故生成物比反应物更稳定,故D项错误;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0,故该反应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故B项说法正确;本题选D。
考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30.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高温引发反应,故A项错误;CO2+C==2CO化合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项错误;吸热放热与催化剂没关系,例工业合成氨反应用到催化剂,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项错误;CO2与CaO化合生成CaCO3是放热反应,故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则D 项正确。
考点:吸热反应判断。
3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
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 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ΔH=-297.3 kJ/mo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所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少,A错误;B.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无关系,B错误;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C正确;D.没有注明物质的状态,D错误,选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对于ΔH>0的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
C.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共存,所以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B.对于ΔH>0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
成物的能量,正确;C.任何反应发生都要断裂化学键形成单个的原子,所以放热反应也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才能发生,错误;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当获得足够的能量时也可以发生,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的知识。
33.已知:2H2(g) +O2(g) = 2H2O(g) ΔH =-483.6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H2(g) 中的H—H 键比 H2O(g) 中的H—O 键牢固
B.H2O(g)=H2(g) + 1/2O2(g) ΔH = +241.8 kJ/mol
C.破坏1 mol H—O 键需要的能量是463.4 kJ
D.H2(g) + 1/2O2(g)=H2O(l) ΔH <-241.8 kJ/mol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2个氢分子中的H—H和1个氧分子中的O=O键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2个水分子中的4个H—O键释放能量。
由于该反应放出能量,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但是不能说H2(g) 中的H—H 键比 H2O(g) 中的H—O 键牢固,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表示2mol的H2和1mol的O2发生反应产生2mol的气态水,会放出热量483.6 kJ ,则产生1mol的气态水放出热量是241.8KJ的能量,由于形成水和水分解是相反的过程,所以1mol的气态水分解产生1mol 的H2(g) 和1/2molO2(g) 吸收热量是483.6 kJ,正确;C.破坏1 mol H—O 键需要的能量是463.4 kJ,正确;D.由于液态水含有的能量比气态水少,所以1mol的H2(g) 和 1/2mol的O2(g)反应产生1mol的液态H2O(l) 放出的热量大于241.8 kJ,所以ΔH <-241.8 kJ/mo,正确。
考点:考查反应热与键能、物质的状态及物质的多少的关系的知识。
34.下列有关焓变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
B.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C.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D.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mol-1,A错误;B、在恒压条件下,△H(焓变)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B正确;C、在恒压条件下,△H(焓变)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C错误;
D、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通过实验直接测定,如C不完全燃烧生成CO,D错误;选B。
考点:考查焓变的定义、单位和测量方法.
35.下列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A.生石灰与水混合 B.天然气燃烧 C.浓硫酸溶于水 D.干冰气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B天然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D、干冰气化时吸热,所以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干冰气化,答案选D。
考点:考查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6.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项错误;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故B错误、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根据图示,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标志。
37.航天飞机用高氯酸铵(NH4ClO4)与铝粉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
酸铵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s)高温
N2(g)+4H2O(g)+Cl2(g)+2O2(g) △H = -Q kJ/mol下列不.
正确
..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看,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上述反应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是多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正确;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反应的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正确;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看,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正确;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所以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错误。
考点:考查高氯酸铵分解的原理、能量变化及应用的知识。
38.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既是吸热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D.都不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答案选B.
考点:中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