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十一中学中考流程题化学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第十一中学中考流程题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流程题
1.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和铜屑等设计生产石青、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硫酸铜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506080100溶解度/g14.317.420.725.028.533.340.055.075.4
(产品制备)
(1)流程图中X的化学式_____;
(2)反应②在80℃条件下制备硫酸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组成测定)
小组同学为测定石青的组成,称取了一定质量的石青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①石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3•bCu(OH)2
②Cu(OH)2在66℃~68℃完全分解:Cu(OH)2加热
CuO+H2O; CuCO3在200℃~220℃完全
分解:CuCO3加热
CuO+CO2↑
③CuSO4固体为白色,CuSO4•5H2O固体为蓝色
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并,准确称取69.2g的aCuCO3•bCu(OH)2放在C装置中;
②打开活塞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③关闭活塞,控制C装置中的温度为250℃对石青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④打开活塞,继续通一段时间空气;
⑤冷却后,称量,装置D增重3.6g,装置E增重17.6g。
(3)完善上述实验步骤①中的填空: _____;
(4)洗气瓶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B中所装液体为___(填名称)。
(5)试确定石青的化学式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6)若缺少F装置,测得的a:b的值将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脱水探究)硫酸铜晶体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
取纯净的CuSO4•5H2O固体2.50g,放在上图实验装置C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7)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__;H点固体的颜色是__。
(8)将CuSO4•5H2O固体加热到570℃分解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硫的一种氧化物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碳酸锶(SrCO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生产锶铁氧体磁性材料。
一种以菱锶矿(含80~90% SrCO3,少量MgCO3、CaCO3、BaCO3等)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①不溶性碳酸盐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CO2气体。
可溶性碳酸盐高温不分解。
②可溶性碱(如KOH)中金属元素(K)形成的氧化物(K2O)才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OH),反之,不溶性碱[如Cu(OH)2]中金属元素(Cu)形成的氧化物(CuO)不能与水反应。
③金属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锶和氢气。
④氢氧化锶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溶解度/
(g/100g ) 1.25 1.77 2.64 3.95 8.42 20.2 44.5 91.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酸锶(SrCO 3)中锶的化合价为______,氢氧化锶的化学式为______。
(2)菱锶矿、焦炭混合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3)立窑煅烧中将得到单质锶,请写出得到单质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请写出杂质BaCO 3在立窑煅烧和浸取两个环节中发生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
(5)“浸取”中用热水浸取而不用冷水的原因是______,滤渣1含有焦炭、2Ca(OH)和______。
(6)“结晶”采用的是______结晶法,“沉锶”反应中氢氧化锶和NH 4HCO 3发生反应,产物除了碳酸锶外,还有水和一水合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7)锶铁氧体是由锶和铁的氧化物组成的复合磁性材料。
要制备某种锶铁氧体(化学式为SrO •6Fe 2O 3,相对分子质量为1064)5.32t ,理论上至少需要含SrCO 3 80%的菱锶矿石______t 。
3.工业上可以用食盐水(溶质为NaCl )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制取纯(Na 2CO 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1、NH 3、CO 2和H 2O 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 3(固体沉淀物)和NH 4C1(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422322NH C1+Ca OH =CaC1+2NH 2H O ↑+() )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Ⅰ)”中的混合物,需要进行的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设备(Ⅱ)”中固体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人工合成。
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
在高温、高压、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
系如图2所示。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1)制取氮气:工业上可用___________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 2。
(2)制取氢气的途径Ⅰ:22C+H O CO+H 高温,222CO+H O CO +H 高温。
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制取氢气的途径Ⅱ:甲烷和水高温下反应得到CO 和原料气H 2,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写出N 2、H 2反应生成NH 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原料中N 2、H 2中常含有CO 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
在实验室中常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
(7)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200大气压、300℃
B 200大气压、500℃
C 400大气压、300℃
D 400大气压,500℃
5.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锌和硝酸铜三种物质,为了分离并回收金属银和铜,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1)在空格中分别填入相应的化学式:K 2O 、CaO 、Na 2O 、______Al 2O 3…………
(2)设计方案分离并回收金属银和铜。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①固体X 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B 中除了Zn(NO 3)2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和______。
④写出图中步骤①、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6.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如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絮凝反应处理中加入氯化铁处理微小悬浮物,氯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有用户反映自来水有黄色浑浊物,你认为是自来水厂的哪个操作不合规范
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把图中A和B的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_______________。
②C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该实验中生成红色固体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该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试剂D后,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可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一定含有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无法判断的物质是____,为确定该物质可另补充实验操作是____。
8.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分离KCl、Ca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最终得到都含单一溶质的三种溶液。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查阅资料)KCl溶液和CaCl2溶液均呈中性。
(1)步骤①中,分离A、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试剂a为______溶液。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以下试剂,下列方案一定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无色酚酞溶液
B Na2CO3溶液
C CuSO4溶液
D AgNO3和HNO3混合溶液
(3)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的试剂b可以除去过量的试剂a,除此之外试剂b还可能具有的作用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步骤①中的Ca(OH)2溶液能否用Ba(OH)2溶液代替,请说明理由_____。
9.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这些特性使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从而获得“国防金属”的美誉。
海水提镁是国际上的主要趋势,工业流程图如图:
其步骤为:
Ⅰ.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煅烧成生石灰,并将生石灰制成石灰乳;
Ⅱ.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反应池中,经过沉降、过滤得到Mg(OH)2沉淀;
Ⅲ.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中和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Ⅳ.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Ⅴ.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得到Mg。
(1)请根据上述步骤回答问题:
①写出步骤Ⅰ、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Ⅰ:贝壳煅烧成生石灰_____;
Ⅲ: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中和_____;
②步骤Ⅰ~Ⅴ中,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的有_____个。
③步骤Ⅱ中的蒸发是利用风吹日晒来完成的,而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坩埚钳等。
④上述海水提镁的流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采取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⑤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镁是一种_____金属(填“活泼”或“不活泼”),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2)为测定约含镁30%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
①第一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方案:称量ag镁铝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镁铝都反应)。
讨论一: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一种数据是_____。
讨论二: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②第二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方案:称取ag镁铝合金,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氢气质量为bg,则该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a、b表示)。
10.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
以石灰石、工业盐酸为原料(含有少量Mg2+、A13+、Fe3+等杂质)生产医用级二水合氯化钙(CaC12•2H2O)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1.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高温受热易分解
.可溶性铁盐呈黄色。
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使溶液变成血红色。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提高酸的浓度、_____。
(2)酸浸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加入氢氧化钙除杂后,检验Fe3+是否已沉淀完全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
(4)为保证成品的品质,蒸发前必须加入盐酸酸化,使溶液pH=4.0。
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过程中,“用玻璃棒将溶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_____。
(5)蒸发结晶的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
(6)用已知质量分数和密度的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量筒和_____,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_____。
(7)准确称取100g某石灰石(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在酸浸过程中理论上可以收集到CO2的质量为_____。
11.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 CuSO4、 MgSO4、FeSO4的废液中回收重要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3)固体D中加入稀硫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若固体B比加入的镁粉质量增加184g,固体D比固体B质量减少112g,则加入的镁粉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_g。
12.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等物质)。
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图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CeO2和硫酸亚铁铵晶体。
资料1:CeO2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稳定,与稀硫酸不反应。
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两种物质能反应。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为提高①中硫酸的反应效率,可采用的具体措施有_____。
(写一种即可)
(2)将②中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
(3)请补充完整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eO2+3H2SO4+H2O2==Ce2(SO4)3+_____+O2↑,
滤渣B 的主要成分是_____。
(4)写出④和⑥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⑥_____。
(5)生产过程中为节省成本可充分利用的物质是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中考化学流程题
1.CO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除去空气中的CO2 浓硫酸 2CuCO3.Cu(OH)2 偏大 CuSO4.H2O 白色
解析:CO 2 242422H SO +2Cu+O 2CuSO +2H O 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除去空气中的CO 2 浓硫酸 2CuCO 3.Cu(OH)2 偏大 CuSO 4.H 2O 白色 4232CuSO 5H O
CuO+SO +5H O ⋅↑加热
【详解】 (1)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流程图中X 的化学式为CO 2; (2)铜、氧气和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H 2SO 4+2Cu+O 22CuSO 4+2H 2O ;
(3)密闭装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将装置内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排出,要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洗气瓶A 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 中所装液体为浓硫酸;
(5)水的质量是3.6g ,二氧化碳质量是17.6g ,则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为:69.2g-3.6g-17.6g=48g , ()()
3222aCuCO bCu(OH)a b CuO
bH O aCO 80a b 18b 44a 48g 3.6g 17.6g 18b 3.6g =44a 17.6g
⋅+++↑+加热
a :b=2:1
所以石青的化学式为:2CuCO 3•Cu (OH )2;
(6)若缺少F 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进入E 中,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测得的a :b 的值会偏大;
(7)设G 点固体的化学式是CuSO 4•x H 2O ,根据题意有:
()()()42422CuSO 5H O CuSO xH O 5x H O
16018x
185x 1.78g 0.72g 16018x 1.78g =185x 0.72g
⋅⋅+-+-+-
x=1
所以G 点固体的化学式是:CuSO 4•H 2O ;H 点所得固体是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的颜色是白色的;
(8)将CuSO 4•5H 2O 固体加热到570℃分解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氧化铜、三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
CuO+SO 3↑+5H 2O ↑。
故答案为:(1)CO 2;
(2)2H 2SO 4+2Cu+O 22CuSO 4+2H 2O ;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4)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硫酸;
(5)2CuCO 3•Cu (OH )2;
(6)偏大;
(7)CuSO 4•H 2O ;白色;
(8)CuSO 4•5H 2O CuO+SO 3↑+5H 2O ↑。
2.+2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反应速率 增大氢氧化锶的溶解度 降温 0.925
【详解】
(1
解析:+2 2Sr(OH)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反应速率 32C+SrCO Sr+3CO ↑高温 32BaCO BaO+CO ↑高温 22BaO+H O Ba(OH)= 增大氢氧化锶的溶解度 2Mg(OH) 降温
2433322Sr(OH)+NH HCO SrCO +NH ?H O+H O ↓= 0.925
【详解】
(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碳酸根离子显-2价,设Sr 的化合价为x ,则x +(﹣2)=0,解得x =+2,所以碳酸锶(SrCO 3)中锶的化合价为+2,故填+2;
锶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氢氧化锶的化学式写为2Sr(OH) ,故填2Sr(OH)。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多,反应速率越快,则菱锶矿、焦炭混合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反应速率,故填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反应速率。
(3)分析流程图信息可知,立窑煅烧中反应物是焦炭和碳酸锶,生成物为锶和一氧化碳,故得到单质锶的化学方程式写为32C+SrCO Sr+3CO ↑高温。
(4)依据查阅资料①②可知,BaCO 3在立窑煅烧生成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2BaCO BaO+CO ↑高温 ,浸取时氧化钡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BaO+H O Ba(OH)=,故填3
2BaCO BaO+CO ↑高温和22BaO+H O Ba(OH)=。
(5)氢氧化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镁是不溶物,则“浸取”中用热水浸取而不用冷水的原因是增大氢氧化锶的溶解度,使氢氧化钙析出,故填增大氢氧化锶的溶解度;
由图可知,滤渣1含有焦炭、2Ca(OH) 和氢氧化镁,故填2Mg(OH)。
(6)氢氧化锶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结晶采用的是降温结晶法,故填降温; 沉锶反应中氢氧化锶和NH 4HCO 3发生反应,产物除了碳酸锶外,还有水和一水合氨,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33322Sr(OH)+NH HCO SrCO +NH H •O+H O =,故填
2433322Sr(OH)+NH HCO SrCO +NH ?H O+H O ↓=。
(7)解:化学反应前元素种类和质量守恒,设菱锶矿石的质量为x 23
3SrO ?6Fe O ~SrCO 1064
1485.32t
80%1064 5.32t =14880%x x
x =0.925t
故填0.925。
3.过滤 化合 NaCl 、NH3
【详解】 (1)“煅烧炉”中是将石灰石进行加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离“设备(I )”中的混合 解析:3
2CaCO CaO+ CO ↑高温 过滤 ()22CaO+H O= Ca OH 化合 NaCl 、NH 3
【详解】
(1)“煅烧炉”中是将石灰石进行加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32CaCO CaO+ CO ↑高温;
(2)分离“设备(I )”中的混合物,最终得到不溶物和溶液,该操作是将固液混合物加以分离,所以用到的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3)固体A 是在“煅烧炉”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氧化钙,所以在“设备(Ⅱ)”中固体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CaO+H O= Ca OH ,该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4)进入“设备(Ⅱ)”的物质有氧化钙、氯化钠、氯化铵及水,发生的反应有:CaO + H 2O =Ca(OH)2、Ca(OH)2+2NH 4Cl=2NH 3↑+2H 2O+CaCl 2,最终产物有氯化钠、氯化钙、氨气,其中氯化钠、氨气可再利用,故答案填:NaCl 、NH 3。
4.分离液态空气 H2O 混合物 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C
【详解】
(1)制取氮气: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方 解析:分离液态空气 H 2O 422CH +H O CO+3H 高温 混合物
223N +3H 2NH 高温、高压催化剂 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C
【详解】
(1)制取氮气: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 2。
(2)从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可知,水中的氧被碳、一氧化碳夺去,是氧化剂,表现氧化性。
(3)甲烷和水高温下反应得到CO 和原料气H 2,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422CH +H O CO+3H 高温。
(4)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中含有氨气、氮气、氢气等物质,是混合物。
(5)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条件下,N 2、H 2反应生成NH 3的化学方程式:
223N +3H 2NH 高温、高压催化剂。
(6)在实验室中常采用的净化方法: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足量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不可以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因为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还会带出水蒸气。
(7)由图中信息可知,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氨气含量越高,因此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400大气压、300℃。
故选:C 。
5.MgO Ag Fe(NO3)2 过滤 玻璃棒 漏斗
【分析】
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详解】
(1)金
解析:MgO Ag Fe(NO 3)2 过滤 玻璃棒 漏斗 ()332Cu+ 2AgNO = 2Ag + Cu NO ()()3322Cu NO +Fe= Fe NO +Cu
【分析】
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详解】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钾钙钠镁铝等,则空格中分别填入的化学式为:MgO
(2)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活动性锌>铜>银,前面的金属和其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把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固体X 是银,化学式为Ag 。
②滤液A 中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则滤液B 中除了Zn(NO 3)2外还含有的物质是硝酸亚铁,化学式为Fe(NO 3)2。
③操作a 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④图中步骤①反应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步骤②是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发生的化学方程式:()332Cu+ 2AgNO = 2Ag + Cu NO ;
()()3322Cu NO +Fe= Fe NO +Cu 。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和其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把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氯离子和钠离子(或 Na+、Cl- ) FeCl3 过滤处理 ④
【详解】
(1)初中阶段,大部分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就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
解析:氯离子和钠离子(或 Na +、Cl - ) FeCl 3 过滤处理
④ 22222H S + 3O 2SO + 2H O 点燃
【详解】
(1)初中阶段,大部分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就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氯化铁中,铁元素是+3价,氯元素是-1价,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是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故氯化铁的化学式为3FeCl 。
(3)过滤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一种有效方式,自来水中的浑浊物属于难溶性固体,故是自来水厂的过滤处理不规范造成的。
(4)①根据图示,白色圆圈代表氢原子,条纹圆圈代表氧原子,黑色圆圈代表硫原子,A 框中有1个分子H 2S 分子,B 框中有1个O 2分子,C 框中有1个O 2分子,2个SO 2分子,2个H 2O 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H S 3O 22H O SO ++点燃;根据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知A 框中共有2个硫化氢分子;由于C 框中剩了1个氧分子,故B 框中共有4个氧分子。
②C 框中有3种不同的分子,故C 框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根据图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H S 3O 22H O SO ++点燃。
7.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成无色 碳酸钠 硫酸钾 取溶液A ,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
解析:CuO+H 2SO 4=CuSO 4+H 2O 、Fe+CuSO 4=FeSO 4+Cu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成无色 碳酸钠 硫酸钾 取溶液A ,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生成,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钾
【分析】
铁、氧化铜难溶于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钾溶于水,氧化铜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铜,铁会与硫酸铜生成铜,碳酸钠、氢氧化钠在溶液中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水后,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 ,滤渣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得到滤液B 和红色固体乙,所以乙是铜,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和铁;滤液A 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硫酸钾,在C 中可以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
【详解】
由分析可知(1)该实验中生成红色固体乙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O+H 2SO 4=CuSO 4+H 2O 、
Fe+CuSO 4=FeSO 4+Cu ;
(2)该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试剂D 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成无色现象时,可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一定含有碳酸钠;
(3)通过上述实验无法判断的物质是硫酸钾,为确定该物质可另补充实验操作是取溶液A ,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生成,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钾。
8.过滤 碳酸钾 ABCD 不能,理由是:使用氢氧化钡,液体A 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钡,加入碳酸钾后得到的固体D 含有碳酸钡,加入稀盐酸后得到的液
体F会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钡,不能得到的
解析:过滤碳酸钾 ABCD 2
KOH+HCl=KCl+H O不能,理由是:使用氢氧化钡,液体A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钡,加入碳酸钾后得到的固体D含有碳酸钡,加入稀盐酸后得到的液体F会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钡,不能得到的氯化钙单一溶液
【分析】
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溶液A中含有氯化钾、氯化钙和氢氧化钙,加入试剂a可得到液体C和固体D,可知试剂a可除去氯化钙和氢氧化钙,则试剂a为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加入适量稀盐酸可将氢氧化钾转化为氯化钾,则试剂b为稀盐酸;固体D为碳酸钙,洗涤后加入稀盐酸可得到氯化钙溶液;固体B为氢氧化镁,洗涤后加入稀盐酸可得到氯化镁溶液。
【详解】
(1)步骤①中,分离液体A、固体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试剂a为碳酸钾溶液。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滤液含有氯化钾、氯化钙和氢氧化钙,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次洗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洗涤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钙,则未洗涤干净;可加入Na2CO3溶液,如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钙离子,则未洗涤干净;可加入CuSO4溶液,如生成蓝色沉淀证明有氢氧根离子,则未洗涤干净;可加入AgNO3和HNO3混合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氯离子,则未洗涤干净;
故填:ABCD;
(3)试剂a为碳酸钾,试剂b为稀盐酸,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的试剂b可以除去过量的试剂a,除此之外试剂b还可能具有的作用是除去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钾,稀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KOH+HCl=KCl+H O。
(4)步骤①中的Ca(OH)2溶液不能用Ba(OH)2溶液代替,理由是:使用氢氧化钡,液体A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钡,加入碳酸钾后得到的固体D含有碳酸钡,加入稀盐酸后得到的液体F会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钡,不能得到的氯化钙单一溶液。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CaCO3CaO+CO2↑ 3 蒸发皿玻璃棒 Cl2 活泼反应后固体质量有×100%
【详解】
(1)①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解析:CaCO3高温
CaO+CO2↑ 222
Mg(OH)+2HCl=MgCl+2H O 3 蒸发皿玻璃棒
Cl2活泼反应后固体质量有4a-36b
a
×100%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