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2)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C
【解析】
【详解】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A叙述正确;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是,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B叙述正确;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热壶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而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D正确;
2.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若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C.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慢
D.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乙球下降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乙球的质量不变,所以乙球的动能逐渐增大,故错误;
B.因为乙球的高度逐渐减小,质量不变,所以乙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故错误;
所用的时间较长,所以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比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快,故正确;
D.因为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所以两个小球的重力相同,又因为甲乙两个小球下降的高度相同,所以甲乙两个小球重力做功相同,故错误.
3.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汽车观后镜;⑤老花镜;⑥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A.②④B.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⑥
C
【解析】
【详解】
②穿衣镜是平面镜、③潜望镜是用平面镜制成的、④汽车观后镜凸面镜,它们都是面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工作的;
①显微镜、⑤老花镜是由凸透镜制成的,⑥近视镜是凹透镜制成的,它们都是透镜,都利用了光的折射.故C正确.
4.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形成“白气”的过程属于
A.液化B.汽化C.升华D.熔化
A
【解析】
【详解】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5.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图是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的一个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火箭升空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C.升空过程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相对于“天链二号01星”是运动的
D.“天链二号01星”进入轨道后,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联系
D
【解析】
A.B.在火箭加速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火箭上升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考虑弹性势能的变化,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AB错误;C.升空过程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相对于“天链二号01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升空过程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相对于“天链二号01星”是静止的,故C错误;
D.由于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能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天链二号01星”进入轨道后,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联系.故D正确.
6.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迎面的行人、从身旁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 C. 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7.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FAST(如图)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因为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B错误;
C.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而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故C选项错误;
8.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

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100N,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7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不计杆重和绳重),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
A.80N B.100N C.150N D.220N
A
【解析】
【详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G A×AO=(G B+F)×OB,
即:100N×AO=(70N+F)×OB﹣﹣﹣﹣﹣﹣﹣①,
已知:AO:OB=3:2﹣﹣﹣﹣﹣﹣﹣﹣②,
由①②解得:F=80N;
即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80N;
9.以下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内部电路没有漏电时,冰箱外壳可以不用接地
B.图中水银气压计测出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78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C.以恒定不变的力F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檫力为f,F与f不是一对平衡力
D.根据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物体上表面的压力小于下表面所受压力,使物体受到向上的支持力
C
【解析】
【详解】
A.带金属壳的用电器之所以接地是为了在发生漏电时能让电流流入大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冰箱内部电路没有漏电,冰箱外壳也要接地,故A错误;
B.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反映了大气压强的大小,图中78mm高的水银柱是指水银面到玻璃管口的高度,故B错误;
C.设斜面的高度为h,斜面的长度为s,有用功:W有用=Gh,总功:W总=Fs,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
额=fs,W总=W有用+W额,即Fs=Gh+fs,摩擦阻力:f=F-
Gh
s
,由此可看出,f≠F,不能满足二力平衡的条
件,所以拉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由于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弯曲,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较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大,故物体上表面的压强大于下表面的压强,物体上表面的压力大于下表面所受压力,使物体受到向下的力,故D错误。

10.WiFi上网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快递信息用到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电磁波D.超声波
C
【解析】
【分析】
【详解】
WiFi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故应选C.
【考点定位】
电磁波的传播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V1、V2的量程均为0﹣3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50Ω2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点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和为4V,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最大范围内调节滑片P,其中一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4V
B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C .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是3Ω﹣30Ω
D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W
ACD
【解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 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V 1测L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 2测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某点时,电压表V 1、V 2的示数之和为4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2)当R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时,其分得的电压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据此判断出图乙对应的电压表为V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电压表V 2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V 1的示数,然后与电压表的量程判断出此时灯泡应正常发光达到额定功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根据P=UI 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 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V 1 测L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 2 测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题意知道,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某点时,电压表V 1 、V 2 的示数之和为4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道,电源的电压是4V ,故A 正确;
由电路图知道,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最大范围内,当R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时,其分得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 2 的示数变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此知道,图乙对应的是电压表V 2与电流表,且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I 小 =0.1A 时,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3V , 由U I R =
知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是:223300.1U V R I A
大大小===Ω;由图乙知道,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有最大值I 大 =0.5A 时,电压表V 2 的示数是U 2小 =1.5V ,此时灯泡应正常发光恰好达到额定功率,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22 1.530.5U V R I A
===Ω大小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是3Ω~30Ω,故C 正确;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U L =U-U 2小=4V-1.5V=2.5V ,
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 L =U L I 大 =2.5V×
0.5A=1.25W ,故B 错误;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P 大=UI 大=4V×
0.5A=2W ,故D 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判断出图乙对应的电压表和判断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本题综合性强,计算过程复杂,有一定难度.
12.如图所示,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盆景自动给水装置
B.三峡船闸
C.乳牛自动喂水装置
D.活塞式抽水机
AD
【解析】
【详解】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就是连通器;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瓶子上端没有开口,底部虽然相互连通,但不是连通器,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打开船闸的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

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

然后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所以,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乳牛自动喂水器构成了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故D符合题意。

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ABD
【解析】
【分析】
(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2)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传播需要介质;
(2)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详解】
A、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故B正确;
C、在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房间太小,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故C错误;
D、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充满空气,所以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以及回声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0和灯泡L的U-I图象,灯泡额定电压为8V.若将R0与灯L串联后接在6V 的电源两端,灯泡的功率为_____W ;若将R0与灯L并联接入电路并调节电源电压,当R0消耗的电功率为4.9W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A;若把两个相同的灯L串联后接入9V电路,总功率为_____W.
0.8 1.45 5.4
【解析】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图示图象可知,若将R0与灯L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两端,电路电流为0.4A,灯泡两端电压为2V,则灯泡的功率:P=UI=2V×0.4A=0.8W;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由图示图象可知,电阻与灯泡并联,当电路电压为两端电压为7V时,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0.7A,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75A,此时电阻
R0功率为:7V×0.7A=4.9W,由此可知,若将R0与灯L并联接入电路并调节电源电压,当R0消耗的电功率为4.9W时,电路中的电流:I=0.7A+0.75A=1.45A;两相同灯泡串联接入9V电路,每个灯泡两端电压都是4.5V,由图示图象可知,灯泡电压为4.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6A,总功率:P=UI=9V×0.6A=5.4W. 15.我们家庭中的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V,它与家中其它用电器是_____连接的(选填“并联”或“串联”).
220 并联
家庭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在光纤通信中,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经过多次_________,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3×108反射
【解析】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任何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示数_____,电流表示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不变
【解析】
:,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将变大,电流表示数将不变.
18.进入泸州市古蔺黄荆老林风景区时,我们闻到了花香,这是花香分子的_____现象;不能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透明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扩散会聚
【解析】
【详解】
我们闻到了花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是由于花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形成的;
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有会聚作用,容易造成火灾。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为响应国家“低碳环保。

节能减排”的号召,某市新上线一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新型公交汽车,其参数如图所示,某次行驶过程中,汽车搭载人员及物品共3000kg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1倍。

在40s时间内匀速直线行驶400m,共消耗天然气0.025kg(天然气完全燃烧。

其热值为6.4×107J/kg),针对此次行驶过程,求:
汽车的功率;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1)16kW;(2)40%。

【详解】
(1)汽车总质量:m 总=13000kg+3000kg=16000kg ,
总重力:G 总=m 总g=16000kg ×10N/kg=1.6×105N ,
因为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牵引力:F=f=0.01G 总=0.01×1.6×105N=1600N , 牵引力做的功:W=Fs=1600N ×400m=6.4×105J ,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W t =56.410J 40s
⨯=1.6×104W=16kW ; (2)0.025kg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mq=0.025kg ×6.4×107J/kg=1.6×106J ,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η=566.410J 1.610J
W Q ⨯=⨯×100%=40%。

答:(1)汽车的功率为16kW ;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

2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大木箱,其质量为150kg ,其底面积为2m 2. 张明同学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想把大木箱推走:先用100N 的力推2s ,没推动,再用300N 的力推2s ,使其加速前进,最后用200N 的力推2s ,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推重物的三个阶段中,速度v 与对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木箱的重力;木箱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2—4s 内
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1)1500N ;(2)750Pa ;(3) 200N
【解析】
【详解】
(1)木箱的重力150kg 10N/kg 1500N G mg ==⨯= .
(2)木箱放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1500N F G == ,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1500N 750Pa 2m
F p S === ; (3)用200N 的水平推力能使木箱匀速前进说明此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和推力是水平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200N ,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以及跟地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即为200N . 答:(1)1500N ;(2)750Pa ;(3)200N .
且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

当吊起质量为270kg的重物A时,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取g=10N/kg。

求:
拉力F的大小。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拉力F的功率P。

(1)1000N;(2)300N;(3)1200W。

【解析】
【详解】
(1)重物的重力:G A=mg=270kg×10N/kg=2700N,由图可知,n=3,由有

W Gh Gh G
W Fs Fnh
nF η====
可得,拉力的大小:
2700N
=1000N
3?90%
A
G
F

==;
(2)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由()
1
F G G
n
=+

可得,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nF﹣G A=
3×1000N﹣2700N=300N;
(3)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nv物=3×0.4m/s=1.2m/s,拉力F的功率:P=Fv绳=1000N×1.2m/s=1200W。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在如图的家庭电路中A、B两处装上最合适的元件(用符号表示)。

(________)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与灯泡串联的应为开关,与灯泡并联的一般为双孔插座,如下图所示:
23.如图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AO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OB射出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
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OA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N是∠AOB的角平分线,所以ON是法线,O是入射点,过入射点O作法线的垂线,即是平面镜的位置,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入射角α,如图: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光的反射光路图,结合光的反射定律来作图,比较直观、简捷、准确.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压力作
用效果的.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_____相同时,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和_____所示实验.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害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_____.
海绵的凹陷程度接触面积压力甲丙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D
【解析】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由图甲、乙所示实验控制,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得:在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应通过比较图甲和丙所示实验.(4)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与物体间的压力都发生变化,实验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5)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使物体的接触面积小,由图所示可知,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D;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2)接触面积;压力;(3)甲;丙;(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5)D.
25.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接通电源,两容器内的空气被加热后膨胀,使U形管的液面发生变化,通过观察U形管的液面变化情况,比较瓶内电阻丝的发热多少?
此装置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 的关系,一段时间后,______ 容
器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选填“左”或“右”).如果通过R1的电流为2A,那么10s内通过R1的电流产生的热量是______ J.
电阻右200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示实验可知,两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相等而电阻阻值不同,此装置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由于右侧中的电阻丝阻值较大,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电流在右侧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2)R110s内产生的热量:Q=I2Rt=(2A)2×5Ω×10s=200J.
【考点定位】焦耳定律
26.小明应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P R和电源总功率P 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将得到的数据绘成a、b、c三条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_________(选填“a”、“b”或“c”)图线表示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如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则由图象可知:电源电压U为______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Ω.
b 3 1
【解析】
【详解】
根据2P I R = ,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定值电阻的功率图像为b ;
根据P=UI ,在电压一定时,功率与电流成正比,因此a 图是电源总功率图像;取电流为3A 时,功率为9W ,计算电源电压为:933P W U V I A
=== ; 此时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左端,消耗功率为零,定值电阻功率为9W ;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22
91(3)P W R I A ===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