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课六年级语文第9讲写人记事内容类:词的句中意(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六年级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 A / B / C / D / E / F 段主题第9讲写人记事内容类:词的句中意(二)
1.了解文章中的词的句中意
学习目标
2.透过例题分析,随堂练习,熟练掌握词的句中意的题型
教学内容
【知识大纲】
【本节课思路】
1.上节课预留作业检查讲解
2.本节课内容大纲(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方法)
3.例题讲解
4.真题训练巩固
【例题讲解】
我的父亲母亲
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
我见过。
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
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 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
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
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
母亲开始数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
她经常这样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
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
母亲的埋怨渐渐平息下来。
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
父亲体恤母亲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
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若说:“让你歇息你比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
”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一边手中忙着家务。
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
母亲一心一意照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
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
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每人冲一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
有个下雪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
我怕路滑,阻拦。
父亲说:“你妈那么胖,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
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
”顿时,我怔住了。
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
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
”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来的。
”
“知道。
”
“那你干嘛这样?”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
”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
男孩的家长几天后才发现男孩的古怪。
这天,家里正好酱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门外,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去一看,发现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你蹲在这里干什么?叫你几声都听不见,你心到哪去了?买酱油去!”说着,便递钱给了孩子。
过了很久,男孩还没把酱油买回来,孩子的父亲慌了,忙走出去。
一出门,就见孩子还蹲在门口的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
孩子的父亲生气了,过去一把扯着孩子的手,呵斥道:“你怎么搞的?叫你去买酱油,你还死在这里?”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栽进去很久了,还没发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说:“我在想,这葡萄怎么不发芽?”
孩子的父亲听了,更气了,大声说:“以前就跟你说过,你这样做没用,你真是执迷不悟。
” 说着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并举起花盆,把它摔碎了。
孩子看着满地的泥土与碎片,哭了。
一星期后,也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过去告诉她葡萄核长不出葡萄,但还没等我过去,男孩也看见了,男孩走了过去,跟女孩说:“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
”
“种葡萄要用葡萄藤插栽,你这样种不出的。
”
“知道。
”
“那你干嘛这样?”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
”女孩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男孩说:“真的,你这样做没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种下去要每天浇水,你知道吗?”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
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女孩开心极了。
我看见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也叫了男孩,但男孩没去。
男孩在一群孩子围着花盆时,一个人躲在一边流泪了。
看见男孩流泪,走过去,我说:“你怎么在这里流泪?”
似的。
父亲坐得很特别。
那是一种正襟危坐。
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
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
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唯恐那长袍沾了灰尘或弄褶皱了。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儿向我道歉。
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
父亲擀皮儿。
忽然,父亲喟叹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
”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怪纳闷怪伤感的。
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父亲说:“不!我很高兴啊!”我说:“那你为什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呢?”“那是一句台词。
”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背台词。
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爱听。
其实你愿意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自己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
”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就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
走的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
然而与父亲“合作”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阅读练习:
1.用横线标出下面句子里描写动作的词。
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
危:高、直、正。
又正又直。
觑:偷偷地看。
看
恍然大悟:恍猛的然…的样子大悟完全明白。
猛地明白了的样子。
一下子明白了。
阴:不好的话
晴:好的表情语言内容和表情不一致。
不诚实。
绝:断、没有、极端的、独特的(唯一的)、肯定的。
不停地(称赞)
【课后作业】
绿手指
法国小镇有一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这位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
..纯白的金盏花。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
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讲了,遭到一致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
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
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
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 年过去了。
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
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 100 粒种子寄到了 20 年
秋天,她把 100 粒种子寄到了 20 年前的那家园艺所。
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
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
的花,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
..,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
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阅读练习
1.写出带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悬赏:悬,在报纸上公布;赏,公布。
公布谁能培育出金盏花就能得到奖赏。
侍弄:培育,照料
兑现:物换物,甲地拿上存折乙地取现金的过程。
实现承诺。
不能给你当时承诺的钱。
2.写出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老奶奶年复一年的培育金盏花。
3.老奶奶为何能种出白色的金盏花?
分析:拐了一个弯,实际上是考察的人物品质。
因为老奶奶是一个有自信坚持不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