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课件: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共59张PPT)

注意: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地壳=岩石圈
地核特点 温度高、压力和 密度 很大 :
及时训练一:
据新华社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 切关注。据此回答3~5题。
3.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4.地面发生震动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岩浆
【速阅兵书】
外力作用
(二) 沉积岩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岩(见图)
常见的沉积岩:
砾岩、砂岩 页岩、石灰岩
观察下面两幅沉积岩图片,能总结一下沉积岩 的特征吗?
A 化石
层理构造 B
堆积
侵蚀 搬运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背斜 向斜
构造
断层
断层
地质
褶皱
背斜 向斜
构造
断层
【考试热点速递】
背斜成谷的原因: •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
,而成为谷地。 向斜成山的原因: • 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遭受侵蚀,而成
为山岭。 断层处不易建水库的原因: • 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导致水的渗漏和诱发地震 背斜处适宜建隧道的原因: • ①构造比较稳定②水向两侧渗漏,而使洞内保持干燥 • 找油找水怎么找?向斜找水,背斜找油
直击考点3: 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 形态。
【知识铺垫】----地表形态变化与地质作用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共69张PPT)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岩层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岩层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褶皱的形成
向斜
背斜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猜猜我是谁?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思考:背斜一定成山吗? 向斜一定成谷吗?
使地表变得 高低起伏
一、内力作来用自地球外部,
外1力.作能量用来源主:要主是要太是阳能和
地球重力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使地 搬运、产沉生积的热能。表趋于平坦
等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地壳运第动一节引起营的造岩地层表形永态性的变力量形 、变位 称为地 质构造,常见形式有 褶皱和断层 。
陡 崖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东 真题演练 非 大 裂 谷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巫 峡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夯实基础
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
真题演练
江汉平原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目标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共49张PPT)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 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 地貌
被堆积下来的物质形成岩石
外力 作用 流水 作用
风力 作用
分布地区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地貌
举例
地貌 举例
湿润、半 湿润地区
沟谷、瀑 黄土高原 布、峡谷 的千沟万
壑、长江 三峡
冲积扇 冲积平 原、河 口三角
洲
长江三 角洲
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3.板块相对运动引起的碰撞或张烈形成的地貌形 态
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 对地球面 举例 貌的影响
边界 类型
张烈
形成裂谷 东非大裂谷、红海、 生长
或海洋 大西洋等
边界
相 大陆板块与 形成高俊 喜马拉雅山系、青 消亡 撞 大陆板块相 山脉和巨 藏高原、阿尔卑斯 边界
地震波的类 型 横波(s波)
纵波(p波)传播 Biblioteka 度 慢快所能通过的介质
共同特征
只能通过固体中传播 传播速度都
随着所通过
介质的性质
能够通过固体、液体、的改变而改
气体中传播
变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那几个圈层?分别 有什么特点?
2.地球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圈层组成?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岩石圈由岩石组成;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弯 曲变形,形成褶皱。
背斜和向斜
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
背斜、向斜的判断
1.从形态上看: 2.从岩层新老关系看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 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 地貌
被堆积下来的物质形成岩石
外力 作用 流水 作用
风力 作用
分布地区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地貌
举例
地貌 举例
湿润、半 湿润地区
沟谷、瀑 黄土高原 布、峡谷 的千沟万
壑、长江 三峡
冲积扇 冲积平 原、河 口三角
洲
长江三 角洲
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3.板块相对运动引起的碰撞或张烈形成的地貌形 态
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 对地球面 举例 貌的影响
边界 类型
张烈
形成裂谷 东非大裂谷、红海、 生长
或海洋 大西洋等
边界
相 大陆板块与 形成高俊 喜马拉雅山系、青 消亡 撞 大陆板块相 山脉和巨 藏高原、阿尔卑斯 边界
地震波的类 型 横波(s波)
纵波(p波)传播 Biblioteka 度 慢快所能通过的介质
共同特征
只能通过固体中传播 传播速度都
随着所通过
介质的性质
能够通过固体、液体、的改变而改
气体中传播
变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那几个圈层?分别 有什么特点?
2.地球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圈层组成?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岩石圈由岩石组成;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弯 曲变形,形成褶皱。
背斜和向斜
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
背斜、向斜的判断
1.从形态上看: 2.从岩层新老关系看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 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的形成
喷出:玄武岩
侵入:花岗岩
岩浆
沉积岩的形成
变质岩的形成
接触带
石灰岩 岩浆
变质
石灰岩
大理岩 岩浆
小结
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岩浆岩
岩浆上升 侵入岩:花岗岩 侵入岩:结晶度好 冷却凝固 喷出岩:玄武岩 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 石 圈 与 地 表形态
课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学习目标:
• • • • 掌握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岩石圈的结构 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读下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1)填出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岩浆 D 和E 均属于 岩浆岩
(2)C 经过 上升冷却凝固 转化为 D,B 经过 重熔再生 转化为C
(3)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 A
(字母)
花岗岩
玄武岩
玄武岩、花岗岩哪类岩石适合做建筑材料?
一、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陆地
海洋
2 、 岩 石 圈 的 结 构
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小结
3 层,由内向外依次 1、地球的内部圈层共有____ 地核、地幔和地壳 , 是________________ 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 分界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地球的圈层有哪些部分构成?
气 大
生 物
圈
圈
地
水
壳 幔
圈
地
地核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球圈层结构
地壳 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 大气圈 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由哪 四大圈层组成的?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 石 圈 的 物 质 循 环
岩浆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1、地球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C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2、下列各组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D ) A花岗岩 、玄武岩、板岩 B砂岩、大理岩、石英岩
C石英岩、砾岩、页岩
D页岩、砂岩、石灰岩 3、岩浆岩到沉积岩未经过变化的过程是(D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变质
课 堂 达 标 练 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各类建 材已进入普通家庭的装潢回答4-5题
4、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岩属于( D )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5、大理石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 B ) A大理石价格昂贵,用其装潢显示富有
课 堂 达 标 练 习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地 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是地 球上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却只 有2亿年!这是为什么?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化、侵蚀 沉积岩 搬运、沉积 变质作用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岩浆岩
岩 浆
冷却、凝固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地球的圈层有哪些部分构成?
气 大
生 物
圈
圈
地
水
壳 幔
圈
地
地核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球圈层结构
地壳 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 大气圈 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由哪 四大圈层组成的?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 石 圈 的 物 质 循 环
岩浆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1、地球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C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2、下列各组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D ) A花岗岩 、玄武岩、板岩 B砂岩、大理岩、石英岩
C石英岩、砾岩、页岩
D页岩、砂岩、石灰岩 3、岩浆岩到沉积岩未经过变化的过程是(D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变质
课 堂 达 标 练 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理石(岩)等各类建 材已进入普通家庭的装潢回答4-5题
4、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岩属于( D )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
5、大理石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 B ) A大理石价格昂贵,用其装潢显示富有
课 堂 达 标 练 习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地 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是地 球上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却只 有2亿年!这是为什么?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化、侵蚀 沉积岩 搬运、沉积 变质作用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岩浆岩
岩 浆
冷却、凝固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课件: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时1

(4)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 答案 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 一个圈层。岩石圈则包括上地 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 地壳的全部。
答案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如下表所示:
圈层名称
分界面
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界面的深度 分别约是多少千米?在各界面附近,地 震波的波速有何变化? 答案 如下表:
地下深度 界面
(千米)
波速变化
莫霍 界面
该面以下,纵波、 17(平均) 横波的传播速度都
明显增加
古登堡 界面
2 900
在这里,纵波速度
突然下降,横波完
全消失
答案
探究点一 地球内部圈层
2015年8月17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 ,人类已经遍布整个地球——我们占据了陆地, 我们能够在空中飞行,或者潜入最深的洋底。我 们甚至还登上了月球。然而有一个地方我们却从 未能抵达,那就是地球的核心。地球的中心点位 于我们脚下6 000千米深处,相比之下,人类迄今 钻探的最深记录是12.3千米(俄罗斯的科拉钻井) ,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 部的知识,仍主要来自于对地震波的研究。下图 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那有什么 办法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地震波
纵波(P)
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横波(S)
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心地
/km
速度/km•S-1
33 0
369
1000 2000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共32张PPT)

12、 越 是 无 能 的人 ,越喜 欢挑剔 别人的 错儿。 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13、 知 人 者 智 ,自 知者明 。胜人 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21/8/8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7、 一 个 人 即 使已 登上顶 峰,也 仍要自 强不息 。2021/8/82021/8/82021/8/82021/8/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Page 33
9、 有 时 候 读 书是一 种巧妙 地避开 思考的 方法。 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10、 阅 读 一 切 好书 如同和 过去最 杰出的 人谈话 。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6:01:31 AM
11、 越 是 没 有 本领 的就越 加自命 不凡。 2021/8/82021/8/82021/8/8Aug-218-Aug-21
岩浆
高压
冷却、凝固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Page 15
堆积 沉积岩
外
力 侵蚀
沉 搬运
作
积用
岩下
形
成 岩浆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Page 16
沉积岩及特点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等 风化、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
沉积岩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特点
(1)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过程、条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第三十二页,共36页。
3、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xiànxiàng)中
,主要由外力 C作用形成的是 ( )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4、如图中河流(héliú)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
A
A.侵蚀(qīnshí)、搬运、沉积 B.搬运、侵蚀(qīnshí)、沉积 C.侵蚀(qīnshí)、沉积、搬运 D.沉积、搬运、侵蚀(qīnshí)
外力作用(wài lì zuò yònɡ)的表现
陈集中( jízhōng) 学 王萍
第一页,共36页。
知识点回顾: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
划分为内力作用和 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内 力 地球(dìqiú)
内部的热能 作 用 外 地球外部的太 力 阳辐射能,以 作 及地球重力能 用等
表现形式
流水(liúshuǐ) 的侵蚀 流水作用主要有
流水(liúshuǐ)的堆积
第六页,共36页。
1、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xíngtài)的 影响
坡面受到流水作用,被冲刷、 下切形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 断(bùduàn)的加深加宽。
例如: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 和长江三峡
第七页,共36页。
“千沟万壑(qiān gōu wàn 第八页,共36页。
2、海浪作用——滨海地区 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等 海浪沉积地貌:沙滩。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冰碛 (bīnɡ qì)
垄
冰碛
(bīnɡ qì) 湖
冰碛丘陵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冰川(bīngchuān)沉 积地貌: 冰碛垄、冰碛湖、 冰碛丘陵
海浪侵蚀地貌(dìmào):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 等
3、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xiànxiàng)中
,主要由外力 C作用形成的是 ( )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4、如图中河流(héliú)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
A
A.侵蚀(qīnshí)、搬运、沉积 B.搬运、侵蚀(qīnshí)、沉积 C.侵蚀(qīnshí)、沉积、搬运 D.沉积、搬运、侵蚀(qīnshí)
外力作用(wài lì zuò yònɡ)的表现
陈集中( jízhōng) 学 王萍
第一页,共36页。
知识点回顾: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
划分为内力作用和 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内 力 地球(dìqiú)
内部的热能 作 用 外 地球外部的太 力 阳辐射能,以 作 及地球重力能 用等
表现形式
流水(liúshuǐ) 的侵蚀 流水作用主要有
流水(liúshuǐ)的堆积
第六页,共36页。
1、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xíngtài)的 影响
坡面受到流水作用,被冲刷、 下切形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 断(bùduàn)的加深加宽。
例如: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 和长江三峡
第七页,共36页。
“千沟万壑(qiān gōu wàn 第八页,共36页。
2、海浪作用——滨海地区 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等 海浪沉积地貌:沙滩。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冰碛 (bīnɡ qì)
垄
冰碛
(bīnɡ qì) 湖
冰碛丘陵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冰川(bīngchuān)沉 积地貌: 冰碛垄、冰碛湖、 冰碛丘陵
海浪侵蚀地貌(dìmào):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 等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共28张PPT)

---选自语文教材<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 循环,也叫地壳物质循环
重熔再生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简图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岩浆
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 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 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4.该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5.峡谷岩壁从谷底到顶部出露的含有化石的成层岩层属于 () A.沉积岩层 B.花岗岩层 C.玄武岩层 D.变质岩层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岩浆
(3)变质岩
举例:
石灰岩 页岩 花岗岩
大理岩 板岩
片麻岩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第一座最大的纪念碑。它从 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公尺,有十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四点二四公尺。纪念碑是 用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 的怀念。
岩
侵入 岩
浆
岩 喷出
岩
岩浆 侵入 地壳冷
却凝固
岩浆 喷出 地表冷
却凝固
花岗岩 玄武岩
沉积岩 在 外力作用下形成 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 受变质 作用下形成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冷却、凝固 岩浆
(1)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花岗岩:我国华山、黄山、衡山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玄武岩: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地区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 循环,也叫地壳物质循环
重熔再生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简图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岩浆
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 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 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4.该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乙—丙—甲 5.峡谷岩壁从谷底到顶部出露的含有化石的成层岩层属于 () A.沉积岩层 B.花岗岩层 C.玄武岩层 D.变质岩层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岩浆
(3)变质岩
举例:
石灰岩 页岩 花岗岩
大理岩 板岩
片麻岩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第一座最大的纪念碑。它从 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公尺,有十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四点二四公尺。纪念碑是 用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 的怀念。
岩
侵入 岩
浆
岩 喷出
岩
岩浆 侵入 地壳冷
却凝固
岩浆 喷出 地表冷
却凝固
花岗岩 玄武岩
沉积岩 在 外力作用下形成 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 受变质 作用下形成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冷却、凝固 岩浆
(1)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花岗岩:我国华山、黄山、衡山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玄武岩: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地区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质课件(共40张PPT)

下部
镁铁钙成分 较大
相对较多
(约2.9)
连续分布
地壳分布 特点
地壳厚度不均; 硅铝层分布不连续。
钾 镁 其他 钠2.59% 2.09% 1.41%2.8源自% 钙3.63%氧
铁
硅
5.00%
铝
铝 8.13%
氧
铁
46.60%
钙
钠
钾
硅
镁
27.72%
其他
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各类岩石
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物质循环
初 一 议 论 文 :幸福 无处不 在作文 500字 幸 福 无 处 不 在作文 500字
幸 福 像 花 儿 般美丽 ,每个人 都在寻 找它,可 并不是 每个人 都会发 现它。其实只要你用 心 观 察 ,你 就 会发现 ,它无处 不在。
不 要 忽 略 你 眼前的 幸福。 每一个 人在遇 到重大 打击时 ,往往会 忽略自 己所拥 有的东 西 。 当 她 车 祸醒来 发现自 己四肢 不能活 动时,她 觉得她 的世界 失去了 色彩,她觉得自 己 濒 临 崩 溃 的边缘 ,眼神充 满了无 助和绝 望。可 是当她 看见身 边的人 一如既 往地爱 她 ,对 她 好 。 她突然 觉悟,这 何尝不 是一种 幸福。 从此,她 不再 堕落,而 是微笑 ,充满温 暖 的 微 笑 ,用 她那双 爱笑的 眼睛去 回复别 人对她 的爱。 是什么 不再让 她堕落,重焕生 机 ?是 她 看 到 了爱,感 觉到 了幸福 。当你 痛苦挣 扎时,当 你无助 绝望时 ,当你苦 苦在追
求 幸 福 时 ,往 往幸福 就在自 己身边 ,不要忽 略眼前 的幸福 。 不 要 忽 略 你 手上的 幸福。 有些人 ,一生下 来就遭 受到不 公平的 待遇,但这并不代表着 他 们 没 有 幸 福的资 本。著 名作家 海伦凯 勒,她双 目失明 ,双耳失 聪,但 她却没 有因此 放 弃 生 活 。 她跟从 老师在 手上一 遍遍学 习知识 ,一次次 为她的 成功谱 写着乐 章。为 什 么 她 会 获 得如此 成就?那 是因为 她有一 种幸福 感,她 没有觉 得自己 的缺陷 是不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丘、沙漠、 黄土沉积
干旱、半干旱 地区
流水
黄土沟壑 冲积扇、冲积 湿润、半湿润 河床加宽加深 平原、三角洲 地区 石钟乳、石笋、 喀斯特地形 石柱
5、固结成岩作用
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成因连线:
A、 阿尔卑斯山
①断层陷落 ②流水沉积作用 ③流水侵蚀作用 ④褶皱隆起 ⑤风力沉积作用
B、 东非大裂谷 C、 崇明岛 D、 长江三峡 E、 内蒙古西部的沙丘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重力作用 化学作用
物理风化
1、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风力侵蚀
2、侵蚀蚀
风的搬运
3、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
冰川搬运
风力沉积
4、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冰川沉积
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地区
风力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三角洲
冲击扇
球状风化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