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廉政文化征文散文八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
前几日,闲来无事,邀三两好友故地重游。
初夏的晚风,软糯而温暖,轻拂起层层涟漪,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别样的味道。
走在田间小路,忽然眼前出现一汪荷塘,绿油油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透亮透亮的,瞬时赏心悦目。
古者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驻足,静观池中之莲,笔直而洁净,不蔓不枝,高居于水面之上,昂首挺胸,绽放淡雅之美。
没有艳丽出众的外表,没有浓郁扑鼻的芬芳,但在硕大的莲叶的陪衬下显得很高贵典雅。
虽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清清白白,落落大方;立于池水之间,不显媚态,不为风之摇摆,不随世俗、洁身自好。
故此,吾更加喜之、慕之。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实实在在,高洁洒脱。
观眼前之莲,思绪不禁飘散。
难怪,古代的大多文人或清官都偏爱莲花之美,尤喜其洁身自爱之美。
水清则莲更清,水浊而莲不随其所动。
人身处在社会之中,必会面临各种现象与是非。
如何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呢?
究其根本,不过“心清”二字。
心清了,淡泊明志而清廉;心清了,则耐得住清贫,拒绝得了诱惑;心清了,才能明澈清透,宠辱不惊。
水清则莲更清,水浊而莲不随其所动。
入世不为任何变故所动,应如莲之品性,实在为人,观民生,思其所想,追根溯源,看清事由之本。
为人行事的起源不因有某种私心而逐步恶化为具有目的性,为人应当恰如其分,尊崇低调处事的作风。
《晏子春秋˙内篇》记载道:“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
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污涂,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
’”晏子巧言以水之品性比喻为政之德,认为只有如水一般保持至清之德,才能涤除尘垢,使政治永保清明公正。
人生苦于受世俗干扰而不得自己,难辨是非,误入歧途。
人心之明清才是关键,明事理,懂为人之道,以德为先,守本分,与人真诚友善,不做唯利是图之小人,自觉阻隔不良风气。
清明廉洁方可净化社会之根本,培养高风亮节之社会风气。
习习清风,幽幽暗香,田田莲叶,“廉”动我心。
收回
自己的飘远的思绪,眉目间沾满了清香,为的就是将这“廉”心紧握在掌心里,然后熔铸进身体。
岁月终是不染尘的,年轮一圈圈画的完整,那些惹满尘埃的路径,四周都是蔓延得寂静,忽有晚风来过,暗香淡淡的……以清风为凭,轻轻牵着一缕阳光,只为着:清风不乱,“廉”心不散!
篇二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在观念更新的同时,人们对仕途、职位的热恋仍是一个坚固的堡垒。
自古以来的“仕、农、工、商”做官排首位的陈腐观念并没有被改革开放的大潮所动摇,更谈不上摧毁。
处尊位显,令人仰望,名声地位与人生断裂,金钱与真理驳杂,欲望与理性相左的现实生活中,做官与做人仍然是一个有趣而诡谲的课题。
升官发财的官本位思想并没有淡化,“五官不正”的官还大有人在。
当然,现今绝大多数为官者还是廉洁奉公、大济苍生、政绩斐然的。
多数人做到了君子持身,当如泰山九鼎,任凭洪涛倒海亦砥柱屹然,阴风四起亦皓月朗然。
这些薪奉官员们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崇高威望,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但是,要争得精神生活的崇高,须以经受得起物质生活的清廉为前提。
而有的为官者却是“真风告逝,大为斯兴”。
本来,权力只意味着责任,岗位只昭示着使命,也是每个干部必须过好的关隘,却变成了通过或借助这种权力和便利条件变成腐败行为。
“上之所好,人之为瞻”成为为官之道,邀宠于主子之前,常恐罹谤遇祸,怀私心、野心以世故作为一种护官手段,有的官员更有天才的伪饰本领,像玻璃蛋一样,一味圆融,八面玲珑,用虚假的尊严和伪善的箴言,能把丑恶、欲望、自私、嫉恨变幻成一道迷人风景。
维时浊流波及枕边马前,杯酒风雨,偎香抱玉,掉进胭脂井里,碰到魔鬼就会一见钟情。
饱了腰包,瘪了灵魂,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岂非“珍馐盈席纷纭到,绝胜当年帝王家”、“一席万金挥国库,分文谁肯出私囊”。
公仆与主人换位,公仆形象不再光辉照人,蝇营狗苟,反受小民们如雨的唾弃。
不少所谓民族的“脊梁”不再是真骨,成了堆剔了骨的肉。
欺世盗名的假数已经演绎到无以索解的程度,离开了权柄,剩下的仅仅是委琐和无为,何谈敬业精神。
本来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都是讲体面的,从衣着服饰到语言行为,都在努力有别于其它哺乳动物。
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对于掩盖内质的不足是很奏效的。
譬如,一个心理阴暗的人,在各种场合多说些言不由衷的光明话,就能给
人造成一种光明磊落的错觉,他背地里干的那些肮脏事,就会很少引起公众的怀疑和警觉。
从事小偷“职业”的人也是衣冠楚楚,混迹于人群之中,只有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便贪婪得可怕,猥琐得可憎。
而某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对这种两面人的演技更是掌握惟妙惟肖。
想当贪官,又想保住乌纱帽,必须要披上一层廉洁的外衣。
高级贪官是很懂得如何掩饰自己的腐败行为。
在江苏盐城,1999年最具有新闻震撼力的就是本市人大主任任祁崇因受贿被捕,而这种震撼力并非来自他受贿的数额大小,而是来自他良好的“公众形象”——在盐城,他给群众的印象简直是太好了:俭仆、温和、敬业。
就连他的亲戚,也都知道他是“穷官”、“清官”。
岂止亲戚,他唯一的儿子在徐州上了四年大学,只花了他3600元钱,在学校的儿子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一个贫困生。
祁某把自己伪装得如此廉洁,实质却是一个贪污几百万元的巨贪。
贪官的演技还各有其共性和个性。
深圳市宝安区区委书记虞德海调任前在南山区上,记者专访时他大谈其读书,说什么他特别喜欢读毛主席生前喜爱读的《容斋随笔》、《历代警示格言》、《新增广贤文》等等。
有意思的是,何在谈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时,尤其强调“只有学习,才能自觉反腐防
变”,“多学习,就知道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多学习,就知道有些事可以干,有些事不可以干。
多学习,脑子里就有一根弦,做到廉洁自律。
有的人腐化堕落,在台上却夸夸其谈,谁会听这样人的话?”这样的官话,谁能不说它掷地有声?何某人日理万机,笔耕不辍,时有文章、水墨画、书法、诗词见报。
荷花是传统的被赋予极深道德意味的花卉,何某将其画出来参加美展,喻意自身是“出污泥而不染”,是何等风雅。
这绝对是一个极好的研究贪官心理流芳百世的个案。
其余被众人艳羡的达官贵人中的贪官污吏,怕是小巫见大巫,彼此彼此,风格方式手段因人而异而已。
记得有一首歌唱到:“腼腆并非薄礼,伪装充满诗意”。
我想,贪官在台上慷慨陈词的时候,面对台下善良的群众,肯定是有这种心理意识的,他们为此沾沾自喜,自觉玩弄人民于股掌之间,很好玩,很刺激。
如果再加监督构架在他们的权势之下,“社会脊梁”们就更惬意了。
人类自从有了国家和政府以来,腐败就开始存在,它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特有的现象。
历史证明,中国积淀了一种可悲的政治文化:做官当老爷合乎逻辑,升官发财有必然性,腐败只不过是描述权钱关系超过了一定心理限度的概念。
历史与现实腐败现象有着惊人的雷同表现:(1)权力与金钱共
生;(2)特权与财富交辉。
玩弄权术,其乐无穷。
所不同的是“政治干预经济,权力进入市场,给为权钱交易的腐败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不能说空前绝后,但恶性膨胀确是事实,加之市场经济的法律体制不完善、不健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度盛行,形成了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送进地狱。
现今的贪官,谁不是权和钱的揉合派生出五花八门的罪孽之子,“始作骄奢生,终为祸乱根。
”千古一帝秦始皇包举宇内,并誉为八方,其国力财力不可谓不强,然而当他”日益骄固”“爱纷奢”,万世基业,毁于一旦。
明朝李自成闯王农民起义,可谓骁勇辉煌,由于腐败而告终。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很多,值得后人警醒。
常言道,以权谋私,犹如吸毒,有了第一回,便没有最后一回,吸得越多,欲壑越难填,足以击碎曾经是掌声和鲜花带来的光环,就会不择手段践踏法规,到头来,东窗事发,堕入罪恶的渊薮。
为官,要有一身正气。
古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就是讲一个人必须讲正气,要有正义感。
清朝廉吏于成龙置
身于俗流而不染,富贵不淫其心,贫残不移其志,威武不屈其节,克己奉公,其为官见范令人敬仰。
共产党的官,应该是人民的公仆。
只有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人民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见钱眼不红,见物手不痒,见色志不移”。
做人,要淡泊名利,永远铭记并努力实践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走好人生路,成为人民尊敬的人。
明代主考官李汰拒贿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倒还值得共产党人警示。
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不是“真风告逝,大伪斯矣”,而是和衷共济,前景光明的新世纪。
只要驾好人生名利船,就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权力属身外之物,有之勿喜,恪尽职守,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到底。
去之勿悲,朝花夕拾问心无愧。
要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一名创造精神和业绩的光荣使者,刻苦为民,追求不息。
俗语说:“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皆碑。
”贤人惜日,志士惜年,方生方死,谁敢说一生阳光,一生繁华,在永恒的无限中,终究要沦为尘土。
只有根植于心底坚定的信念和为人民剔骨见髓的行为,才是
为官者祈愿于事业的真心,对事业产生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感情。
记得《菜根谭》里有句名言:“一念贪私,便销则为柔,塞智令昏,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
倒不如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不必去苦心“镌顽石”,但闻行人口皆碑足矣。
牢记“率军者身先士卒,执戈者死不旋踵。
”榜样,是最权威的“指挥员”,表率最有感召力,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群众,去迎接美好的春天。
做人,不需要解释,便是智者的选择。
做人应该像日月经天,而日月从不解释自己的缺蚀;做人应该像江河行地,而江河从不解释自己的流向;做人应该像挺拔的树木,而树木不解释自己的年龄,做人应该像矫健的雄鹰,而雄鹰从不解释自己的翅膀……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峙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却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之母的地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共产党人的做官做人的惦量和思考。
篇三
前不久,本单位一位退休老同志去世,为拟讣告、写悼
词,本人得以查看到该老人的个人档案。
拎着袋子,感觉他的档案比其他同志的要厚得多,打开一看,写满文字的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张扎扎实实一大摞。
逐一读下来,令人感慨万端。
生平事迹,普通平常。
关键是那几十页党组织民主生活会记录,太有意思。
该同志早年中师毕业,分到一所镇中心校教书。
该校恰好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年轻的该同志就去向美女同事求爱。
大约最初美女有些矜持,该同志还花了些心思,用了些手段。
结局很美好,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是,在后来的一次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人就严肃地指出,该同志追求女朋友时,挖空心思,死皮赖脸,甜言蜜语,豁哄欺骗,无所不用其极,因此指出,该同志人品有问题。
而这一切,赫然记录在个人档案中。
几年后,该同志到了所在区公所工作。
有一年春节,该区下属一国营农场场长私下给该同志送了5斤黄豆,被人揭发,黄豆退了,民主生活会上又被人提起,一番七嘴八舌的
批评教育后,几大页的会议记录又装进了口袋。
第三次,有一年春节,该同志想把在乡下的母亲接到镇上过年。
该同志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在区公所只一间独房,住宿条件差,该同志找区主要领导报告,最后同意把一间公共用房腾出来,给他母亲安个床。
大概母亲在儿子这里耍高兴了,比该同志向领导请示的时间多耍了几天。
于是在后来的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又有人批评了,定性为该同志私自占用公共资源,对党组织不诚实。
在中国,人们都知道记录在档案是什么性质,什么意思。
三则记录,除去其中检举与告密等人性善恶因素之外,单看党组织的纯净与透明,真感觉我们的党那时就像一个纯洁的乡村少女一般。
尤其是当下这些苍蝇老虎动辄几十万上亿的贪贿时,我们才知道这位三次被组织严肃批评并记录在案的同志是何等的廉洁!雷公都不打求爱的人,青年人耍朋友,没故事无情节就不浪漫。
我们今天的长辈教年轻小伙子求爱,直接说:美女怕缠夫,去追噻,去绺噻,哄到手就是本事。
而我们这位老同志却不明不白背了这么个档案记录。
如果他这都叫人品有问题的话,当今那些情妇达三位数的贪官就简直叫猪狗不如。
那时候,我们的党员在党组织面前没有秘密。
世易时移,观念也在变,今天肯定不会有哪个党员青年因耍朋友而接受党组织批评并书之竹帛,但党对每个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却是标准不变的。
因此,这位老党员那近乎滑稽的档案记录无疑成了我们党的一面镜子。
十八大以来,我党强力反腐倡廉,目的就是要把党风强扭回到如少女一般纯洁的那个时代去。
如果哪一天哪位领导干部因为母亲多住了几天公家的空房而被民主生活会点名批评,我们的党风就回来了。
篇四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初中时,刚学习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老师解释完意义后,再带着大家大声的朗诵出来,那种震撼与感动在心中荡起了不小的波浪。
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气正气让那时的我认为:为官者,当如是。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心中那小小的信念渐渐蒙上了尘埃。
是因不雅视频而曝光的雷政富,是在救灾微笑而被网友们“人肉”拉下马的“表哥”杨达才,还是越来越多被曝光的贪官们?不,不对,是对这“社会常态”的些许失望。
在曝光贪官的新闻下,不乏指责声,评论中充斥着大家对贪官
的痛恨,对贪污行为的反感,可是在现实里,大家却还是认为这是个“人情社会”,想办成什么事第一个反应还是“找找关系,送送礼才能成”。
廉,不仅仅是要让官员廉政,让行政部门清廉,更重要的是要让全国人民树立“廉”的观念。
生活中,排队的总想插队,办事的总想快点,父母想给孩子的老师送点,职工想给自己的上司送点,这些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但是,常见就是正确的吗,常见就应该是真理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样生活中小小的腐败行成了风气,让贪污的官员肆无忌惮。
小时候,父母总教育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插队、托人情,这何尝不是一种“恶”,当插队的出现,我们敢于说不,而不是熟视无睹;对送礼托人情,我们勇于拒绝,而不是随波逐流,这个社会会更加清廉,让腐败没有容身之处。
篇五
廉洁似竹,刚直不阿;廉洁似玉,洁白无瑕;廉洁似莲,高洁清纯。
廉洁是一种品质,廉洁是一种境界,廉洁更是一种信仰。
岁月变迁,带不走你真挚炽热的情怀;人事浮沉,磨不灭你清廉相守的志向;你似阳光,静静地散发着世界的热量,即使乌云漫天翻卷,你的光芒仍可以坚强地穿越乌云的胸膛;你像太阳,纵使污浊之风向你凶险地袭来,你依然巍然不动,守护住这座圣洁的家园。
“廉洁”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但是它却像嘹亮的汽笛,久久震撼着大地;“廉洁”这个并不陌生的词汇,但是它的内涵所拥有的缺失无限美好和永恒的魅力。
一个诞生啦数百年的字眼,至今却依然如春天的原野散发着无比耐人寻味的新绿。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
而廉洁修身这一文化由古至今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其关注度有增无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这些无不体现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即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的清白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廉是清廉,即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
因此,廉洁就是要我们为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廉洁是什么?廉洁是做人的美德。
廉洁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古往今来,我们的先辈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始终把廉洁放心中。
试问,哪一位流芳百世的名人不廉洁?于谦两袖清风,包拯刚正不阿,公仪休拒收礼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都闪耀着廉洁的光芒。
他们都把“廉洁”二字看得如生命一般重要,情愿为廉洁奉献终身。
意志坚定的人,能够始终把廉洁放在心上,能经受得住利益的种种考验,成为人们敬仰的榜样。
与此同时,也有许许多多意志脆弱、自私自利的人,即使知道廉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却无法经得起利益的诱惑,人心不足,贪图享乐。
正如司马光在《文中子补传》中所写的那样:“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
有人说,廉洁是松,其美在于万木凋零之季,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灯,其美在于黑暗冰冷的夜,为人们添上一缕光明;有人说,廉洁是雨,其美在于干涸贫瘠之地,为人们带来一份希望……
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只要活得坦荡;一个人可以没有名望,只要问心无愧。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警、自律、
自省,廉洁奉公,洁身自好,不为名利所诱惑。
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廉洁自律是我们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
修身、明德、清廉,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廉洁高尚的人。
篇六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其反义词为“腐败”。
近日我疯狂的追着一部电视剧,谍战片《胭脂》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
《胭脂》这部剧中,女主角最终转为共产党员就是因为看清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根本不值得这么多人为此牺牲。
在她最迷茫的时候,是共产党为她指引了方向。
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电视里主角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是剧情发展一条重要的线索,但是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原来这种腐败不仅仅是
个体精神上的堕落,更是团体无知的追随。
“腐”这个字在日文里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这个意思用来解释国民党的失败非常恰当。
为什么国民党不能成为执政党?就是因为它腐败!一个腐败的领袖是无法担起国之大梁的!一个腐败的政府注定是要被推翻的!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
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
回到《胭脂》这部电视剧来,救国会的戴老板他们不是要阻止日本人用印版印钱,而是要把印版转移出来,干啥呢——自然是自己印钱了。
而印私钱损害的是谁的利益呢,带来的通货膨胀使广大老百姓受苦,伤害的是国民政府的经济
体系,最终会给抗日大业带来损害。
这也是剧中女主角对国民党的信仰坍塌的根本原因。
一个做不到廉洁从政的人,任何组织都会唾弃他的,想必他自己,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也会被惊起一阵阵冷汗吧。
正所谓,“清廉者一身正气行天下,腐败者寝食不安寸步难行。
”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美德,而这些传统的美德深深地熔铸在我们的心中。
廉洁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美德。
廉洁思想是国家下一代建设者的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兴国安邦之源。
廉洁思想受教育者是青少年,是成长中的新一代,担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因此宣传廉洁文化非常重要。
廉洁关乎诚信,诚信者注定廉洁,不廉洁者必不诚信。
同时,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没有诚信我们将失去做人的方向。
因此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首先必须从诚信做起,从现在就能崇尚节俭,知晓廉耻。
只有这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建设国家的优秀接班人。
篇七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廉洁是做人的美德;廉洁是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廉洁就是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看出一个人的素养。
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廉洁自律教导我们反贪倡廉,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遵纪守法是光荣的,违法乱纪是可耻的。
考验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一个途径就是考试,传统的作弊,还是偷偷摸摸的,在背地里操作,被称之为打小抄;现在的作弊,已经达到了公开化的程度,明目张胆地进行。
因而是出现了替考的枪手,出现了替作弊者提供考试答案和枪手的专门机构,在考场内外出现于用现代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的场面。
这些可耻的行为使考试的作用消失殆尽,助长了不良风气的滋生,令我们所不耻。
作为一名大学生,实践是最好的证明,我们的诚信才能使我们脚下的路走的更加坚定和踏实。
我们无须想别人大声疾呼,只要把自己的诚信做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并执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