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乳房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研究 •
57
保留乳房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卢正嘉1 时建文2 张 超1 范 昌1
(1 鸡西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黑龙江 鸡西 158100;2 鸡西市人民医院CT 核磁室,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鸡西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早期乳腺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9例患者。
对照组采取常规乳腺癌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转移率、复发率以及手术美容效果。
结果 采取保乳手术治疗的研究组在患者并发症产生率、转移率、复发率以及手术美容效果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P <0.05)。
结论 乳腺癌发病率高,对女性患者健康威胁大,针对早期乳腺癌采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美容评价上更符合女性需要,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女性疾病;乳腺癌;乳腺癌切除术;保乳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7-00 7-02
乳腺癌是当前危害女性健康最为广泛和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对女性患者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名列前茅,病例数大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11%,全球每年因乳腺癌而死亡的患者已达到40万人以上[1]。
乳腺切除手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但常规乳腺根治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均有特殊性伤害,因而采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全球医学界研究的前沿,并论证了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
基于此,鸡西市人民医院在广泛收集患者意见和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此次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下面对研究作出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将鸡西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早期乳腺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9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为28~62岁,平均年龄为(44.76±3.39)岁,依乳腺癌病灶位置为外上象限患者18例,外下象限患者6例,内上象限患者2例,内下象限患者3例。
根据TNM 乳腺癌分期标准划分,包括Ⅰ期患者18例,Ⅱ期11例;研究组患者同样均为女性,患者年龄为27~63岁,平均年龄为(44.52±3.47)岁,依乳腺癌病灶位置为外上象限患者17例,外下象限患者8例,内上象限患者2例,内下象限患者2例。
根据TNM 乳腺癌分期标准划分,包括Ⅰ期患者19例,Ⅱ期10例。
经过统计学比较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肿瘤直径均<3 cm 且无明显淋巴结转移,乳房体积超过200 mL 。
排除有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的放疗、妊娠期、有扩散可能、不适应单一切口手术以及切缘阳性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乳腺癌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
研究组保留乳房乳腺切除术的主要内容为:术前对患者进行精确评估,包括原发灶造影、磁共振检查、肿块穿刺活检以及腋窝评估等等,为手术做充分准备。
手术前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进行术野消毒。
嘱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头部抬高约30°,上肢外展80°,并进行手术切口。
手术切口尽量沿皮肤弹力纤维走行线作切口,当患者乳腺癌肿块处于3点、9点或乳腺下时,也可根据病情考虑作放射状切口。
分离肌层后对原发肿瘤进行切除,切除范围应当包含附近一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但要尽可能减少切除。
确定乳腺肿瘤无残留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后进行常规放化疗等巩
固治疗效果[2]。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转移率、复发率以及手术美容效果。
手术美容效果的评价级别包括优秀、良好以及较差3个级别。
优秀的判定标准为:术后患者两侧乳房对称且无明显外形差距,乳头差距不超过2 cm ,两侧乳房触感无明显差异;良好的判定标准为:术后患者两侧乳房较为对称,外形差距较小,乳头差距不超过3 cm ,两侧乳房触感较为一致;较差的判定标准为:术后患者两侧乳房不对称,外形差距大,乳头差距>3 cm ,患侧乳房触感差。
优良率包括优秀和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05差异显著,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为27.59%,转移率为13.79%,复发率为17.24%,美容效果优良率为55.1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为6.90%,转移率为6.90%,复发率为10.34%,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3.10%。
研究组在观察指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1和表2。
3 讨 论
乳腺癌的主体患者为女性,但也有男性偶发此病,但不超过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
乳腺癌病因较为复杂,当前研究尚未证实其具体病因。
乳腺是人体中负责内分泌的重要靶器官,雌激素、孕激素等与乳腺有重要关系,其中包括的雌酮以及雌二醇等与乳腺癌的产生有密切联系。
年龄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也有联系,乳腺癌高危人群为40~50岁的中年女性群体,绝经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保持上升,这可能与患者体内雌酮指标上升有关。
同时,月经初潮时间较早、绝经晚、未孕以及初次足月产在35岁以上的女性患者患乳腺癌的概率更高[3-5]。
除此之外,肥胖、乳部及盆腔手术、精神压力、癌症转移以及活动较
表1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产生率、转移率、复发率上的比较[n (%)]组别
并发症产生率转移率复发率对照组(29)8(27.59)4(13.79)5(17.24)研究组(29)2(6.90)2(6.90)3(10.34)表2 两组患者在手术美容效果上的比较[n (%)]
组别优秀良好较差优良率对照组(29)7(24.14)9(31.03)13(44.83)16(55.17)研究组(29)
20(68.97)
7(24.14)
2(6.90)
27(93.10)
58• 临床研究 •
少等因素对乳腺癌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乳腺癌主要分4期,各期主要区分肿瘤体积和淋巴结状态,包括活动、固定以及转移等等。
早期乳腺癌的表现较为典型,包括触痛、乳头溢液、肿瘤表面皮肤异常、乳房偏斜等等。
因而患者可以通过经常性自我检查防治乳腺癌,例如直接触碰乳房可以感觉到肿块、乳头溃烂、皮肤凹陷、腋窝硬块以及乳头溢液等异常情况。
本次研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结果为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为6.90%,转移率为6.90%,复发率为10.34%,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3.10%。
研究组在观察指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常规切除手术对照组(P<0.05)。
综上,乳腺癌发病率高,对女性患者健康威胁大,针对早期乳腺癌采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美容评价上更符合女性需要,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淑如,吴楚成,颜宁.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
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2):91-93. [2] 曹志宇,何建苗,杨波.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
的临床疗效观察:附81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6): 488-491.
[3] 杜艳林,王泽民,王芳.加味逍遥散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疗效
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95-297.
[4] 董万斌,席江伟,刘斌.扶正升白汤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
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827-2829. [5] 陈庞洲,姚成才,肖玉根.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
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8):4325-4327.
乳腺癌患者行为方式干预的疗效分析
李文峰1付菊梅2
(1 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宜春 336400;2 江西省上高县中医院,江西宜春 3364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行为方式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产生治疗效果的研究,来了解行为方式干预的可行性。
方法对本院40例存在乳腺癌情况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一个治疗小组均为20例,给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治疗,给干预组提供多种行为方式干预,包括营养、心理以及运动等,对其血象指标、心理量表以及生化指标加以检测与对比,对最终的干预效果进行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
结果对照组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差于干预组,从生理情况来看,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呕吐、食欲降低等情况比较严重,干预组在情绪、生活质量以及体相特征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本次关于乳腺癌患者的调查工作可以了解,行为方式干预能够给该类患者带去积极影响,使其对于生活质量有更高的满意度。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行为方式干预;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7-00 8-02
乳腺癌疾病是常见的女性疾病之一,其属于恶性肿瘤,虽然乳腺癌患者多为女性,但是也存在男性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情况,尽管这种情况不多[1]。
在最近几年,该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患者存在年轻化的倾向,为了治愈这种疾病,大部分患者选择接受手术治疗,在治疗工作结束之后,患者的乳房会存在缺失的情况,医疗人员对于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面对的各种问题也要重视,避免患者在生理与心理等多个方面出现严重的术后不适情况,一些医疗人员会给患者实施行为方式干预,借此来消除患者存在的各种不良情况,现对行为方式干预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干预疗效研究工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通过应用随机抽样的样本选择方法在本院的乳腺癌患者之中选择40例自愿参与到行为方式干预活动之中的患者,这40例患者的年龄在30~60岁,均不存在其他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精神状态正常。
将这40例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研究组与干预研究组。
1.2 方法:给对照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工作也按照常规的标准进行,给干预研究组提供行为方式治疗的方法。
在给患者进行行为方式干预时,医务人员在实验的各个阶段将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及心理干预做好。
在实验的最初阶段中,帮助患者做好适应性准备,给患者讲解化疗以及放疗的具体治疗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
在家属的配合下给患者提供身体多个部位的辅助按摩;同时将科学的食谱提供给家属,通过宣传教育来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确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在实验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之后,给患者提供意象训练活动,使患者通过观看优美广阔的风景来对身心进行放松。
不仅仅要给住院的患者提供集体化的意象训练,还要将相关的医疗光盘提供给化疗间歇期不在医院的患者,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监督。
在这一阶段的运动干预很重要,医务人员要督促患者进行适量地呼吸吐纳活动,并在体力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康复体操训练。
同时需要对患者的实际饮食情况进行监督,使其能够完全按照安全食谱进食。
在最后的治疗阶段,需要给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指导,确保患者可以持续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解,确保其保持健康的术后饮食习惯。
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需要使患者更多地食用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同时还要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果与蔬菜,这部分食品要保持新鲜,尽量缩减脂肪的摄入量。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食品中需要有充足的维生素以及蛋白质,为了使患者的术后愈合速度更快,需要使患者食用含锌量比较多的食品。
在放疗期间,需要确保患者食用食品的维生素、热量以及蛋白质充足,在最后的化疗过程中,患者极为容易出现呕吐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尽量将清淡的食品提供给患者。
2 结 果
在实验前各项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其中认知的,食欲丧失,单项量表,恶心/呕吐,这4个因子P<0.05,说明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中情绪的,功能量表,便秘,整体健康和整体生活质量,疲乏,症状量表,这个6个因子P<0.01,说明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