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视角的土地整治成效影响因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菁农户作为农村生产生活中 最重要微观主体,也是农业生产 的经营主体和运行主体,是组成
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
农
户作为最直接感受土地整治项
目成效的感知单元,将农户对土
地整治成效的满意意愿作为评 价土地整治成效的标准具有重 要意义。
虽然土地整治项目是
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推进,但是土
地整治项目的真正使用者是农
民,因此应当更加关注农民对土
地整治项目的评价,调查分析农
民对土地整治的满意意愿。
除 此之外,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果 会对农户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
影响,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发 展。
因此,本文从农户视角出
发,分析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项
目成效是否满意的影响因素,以
期为政府对接下来实施土地整 治项目的改进方向以及出台相 关政策文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
值和意见建议。
28 Shanghai Tudi
2019/131
一、土地整治项目区基本情况
外冈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西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整体地势平坦,相对高差较小。
外冈镇全镇总面积50.91平方公里,有19个行政村、2个社区,常住人口约8.4万,其中户籍人口3.1万。
外冈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为2011年市级土地整治项目,项目涉及葛隆村、甘柏村、泉泾村、施晋村、周泾村、望新村六个行政村,总面积616.30公项,共分为3个片区(图1)。
土地整治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
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等的综合整治,项目区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农田标准。
通过土地整治项目,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耕地、园地的面积,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发展的后劲,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极大的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图1项目区位置示意图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介绍
(一)数据来源
调研组根据整治项目的典型性原则选择了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作为研究区域,涉及葛隆村、甘柏村、施晋村、泉泾村、周泾村、望新村六个村庄,调研采用入户调查法,从六个村中随机选择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分,其中有效样本192份,样本有效率96%o
(二)样本介绍
通过统计调查可知(表1),被调查农户中以男性为主,占总被调查人数近三分之二;60%以上的被调查农户为户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被调查农户对家庭信息了解较多,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被调查农户以中老年为主,年龄大部分为4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农户不足15%;就文化程度而言,总体文化程度偏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农户为初中文化,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仅为13.69%;在家庭人口规模方面,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家庭人口数在5人以下,仅有不足10%的农户家庭人口数达
上海土地2019/»
29
表1被调查农户基本信息
名称属性比重名称属性比重
/kt ai 男66.32%
阜丕口士
是60.52%
I土力
女33.68%足白尸土
否39.48%
20岁以下 2.63%文盲 2.11%
31-40岁11.58%小学15.79%年龄41-50岁12.63%受教育程度初中50.52% 51-60岁36.32%咼中20%
61岁及以上36.84%大学及以上11.58%
3人及以下30.53%纯农业 4.74%
家庭人口规模-
4人22.63%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农业为主兼业25.26% 5人39.47%非农为主兼业48.95% 6人及以上7.37%非农业21.05%
到6人及以上,说明农户家庭规模相对适中;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中,不足5%的农户家庭以纯农业为主,以农业和非农业结合形成家庭主要收入的农户超过70%,且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农户家庭完全脱离农业,以非农收入为生,可见被调查农户中对农业依赖程度相对较小。
三、土地整治成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研究方法
1、变量选择
本文主要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情况以及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认知情况三个方面选择变量作为影响土地整治成效的指标。
农户个体特征会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从而影响农户个体对土地整治成效的判断,因此将被调查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农户
30Shan前ai Tudi2019/KI 的个体特征的指标;农户会基于自身家庭情况合理分配家庭资源,进而影响农户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最终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的判断,因此将家庭人口规模、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作为衡量农户家庭情况的指标;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认知情况是农户基于自身利益诉求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认识和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的判断,因此将农户认为土地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土地整治是否开展村民意见征集、土地整治是否尊重民意以及农户认为土地整治周期是否合理作为衡量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认知情况的指标。
具体变量说明如表2所示。
2、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Logit回归方程模型,对影响土地整治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Logit回归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n
logit(Y=1)=Pj5Xi+u(i=1,2,3-•)
i=l
其中,x是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是否满意的各种因素,Y=1是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满意的概率,UU为随即误差项,为待估参数。
3、运行结果
本文使用Statal3软件,选择Logit回归模型对得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是否满意的影响因素与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是否满意进行回归。
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回归似然比LR检验值为66.03,P
值均为
表2变量说明
类别变量名称变量含义土地整治成效对土地整治成效是否满意(Y)0=不满意;1=满意
性别(XI)0=女;1=男
农户个体年龄(X2)1=21-30
岁;2=31-40岁;3=41-50岁;4=51-60岁;
5=61岁及以上
受教育程度(X3)
1=文盲;2=小学;3=初中;4=中专;5=大专;
6=本科及以上
家庭人口规模(X4)实际观察值(人)
家庭特征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X5)1=纯农业(种植业、林牧渔业);2=农业为主兼业;3=非农为主兼业;4=非农业
土地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X6)1=无关;2=略有关;3=关系密切
认知情况土地整治是否开展村民意见征集(X7)0=否;1=是土地整治是否尊重民意(X8)0=否;1=是土地整治周期是否合理(X9)0=否;1=是
表3模型估计结果
类别变量回归系数标准差z值显著性概率
性别(XI)-0.0660.632-0.1000.917
农户个体年龄(X2)-0.1860.447-0.4100.678
受教育程度(X3)0.805*0.447 1.8000.072
家庭情况
家庭人口规模(X4)-0.502*0.286-1.7500.079家庭主要收入来源(X5)0.965**0.429 2.2500.025土地整治与自身利益相的关系(X6)-0.210*0.722-1.890.059
认知情况土地整治是否开展意见征集(X7)-0.069 1.226-0.0600.955土地整治是否尊重民意(X8)4257*** 1.501 2.8400.005土地整治周期是否合理(X9)0.973 1.6530.5900.556 _cons-5.472 3.594-1.5200.128
0.00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样本数据(模型估计具体结果见表3)。
农户受教育程度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是否满意,且呈正向影响。
这主要因为农户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政策的支持和理解程度越高,利用政策信息的能力越强,能够对土地整治
工作有更快速、更准确的理解,且容易接受,从而在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的满意情况方面产生促进作用。
农户家庭人口规模显著影响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是否满意,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呈负向关系。
这主要是因为农户家庭人口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则面对土地整治后的成效结果存在的风险更大,使农户对土地整治后带来的效果要求更高的回报,因此提高了农户对土地整治满意的标准,增加了让拥有较大家庭人口规模的农户对土地整治成效满意的难度。
家庭收入来源对土地整治成效具有显著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且呈正向影响,即农户家庭收入的非农来源越多,非农收入在家庭收
上海土地2019/»
31
入中比重越高,农户越容易对土地整治项目成效 产生满意态度。
这主要是因为当农户家庭收入中
非农收入来源占比高时,说明农户对农业的依赖
程度降低,不以农业收入作为生存生活的重要来 源,则对土地整治的结果要求不高,风险降低,只
要经过整治后的土地在农业生产方面能够满足
自家供给或比整治前产量略有提高,农户便会对
土地整治产生满意态度。
而当农户以农业生产 为家庭主要生活来源、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作
用强时,则土地整治项目会给农户带来更大的风
险,因此农户会对土地整治项目要求更高的回报 以弥补其存在的潜在风险,需要土地整治项目为
农户带来较大的农业产值增加量才能使农户对
土地整治项目达到满意态度,所以对农业生产更
加依赖的农户会对土地整治项目有更高的标准 和要求,难以使其对土地整治项目达到满意。
农户对土地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认知对
土地整治成效的满意情况呈负向作用,并10%的
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认为土地整治与自身利益
关系联系越密切的农户越难以对土地整治项目
效果达到满意态度。
主要是因为认为土地整治
与农民自身利益关系密切的农户更加依赖农地,
依靠农业生产为生,需要更高水平的土地整治成
效以满足自身利益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对土地整 治成效的要求和标准。
当土地整治所发挥的改 善农业耕作条件、提高土地质量等作用并没有为
这些农民带来预期中较高的农业产值以及农业 收入时,将很容易使农民产生对土地整治项目不
满意的态度。
而认为土地整治与自身利益关系 不密切的农户则对土地整治效果要求比较低,不
要求很高很明显的土地整治成效,并且土地整治 不仅到来了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收入增长,同时
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等积极影
响,这些效果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因此对土地整治成效满意度高。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农民意见是否得到尊重 与其对土地整治成效是否满意在1%的显著性水
平上显著,且作用方向为正,说明土地整治过程
中是否尊重民意是影响土地整治成效的关键因
素,即农民很看重自己的意见是否在土地整治过
程中得到重视及采纳,意见得到尊重的农户对土 地整治项目成效满意,而没有得到意见尊重的农
32 Shan 前ai Tudi
2019/»
民则会产生对土地整治项目不满意的情绪。
这主要是因为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提出的意见通常是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要求,当农户发现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尊重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户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受到侵害,造成损失,因而会对土地整治项目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对土地整治结果产生不满意的态度,而得到意见尊重的农民会认为自身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和满足,因此对土地整治成效满意度更高。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土地整治项目成效进行实地调查,从农户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土地整治项目成效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在农户个体特征中,农户受教育程度与土地整治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的性别和年龄对土地整治成效的影响不显著。
(2)农户家庭情况对土地整治成效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人口规模对土地整治成效影响方向为负,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非农倾向对土地整治成效的影响方向为正。
(3)在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认知情况中,农户认为土地整治项目与自身利益关系密切的会增加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效果满意的难度,而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有利于农户对土地整治效果产生满意态度。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政策宣传,使农户更加快速、准确的理解和接受土地整治项目政策意义及作用,减少农户的抵触心理,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项目的配合度和参与度,也有助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成效的满意情况。
(2)由于农户拥有各异的农户家庭情况以及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预计产生风险的应对能力存在差异,建议采取不同的土地整治补贴政策,以提高农户对土地整治可能造成的风险及潜在损失的应对能力,保护农民的利益,使更多的农民共享土地整治的成果,令更多的农民满意。
(3)在土地整治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以及中间实施以及监管过程中,应当完善意见征集程序,落实广泛的意见征集,加强与村民的沟通,提高村民的参与度,为农户参与到土地整治项目意见征集中创造有利的环境和途径,并且充分尊重民意,吸收农民的意见,满足农民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参与及要求,因为农民的意见得到尊重才是体现农民意志、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努力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从而更好的提高土地整治的成效水平和整治质量,使土地整治成效达到令农户满意的水平。
|g
上海土地201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