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之岳珂篇:《满江红》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一首词。
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强烈国精神。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声音,为古人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楼观,此指皇帝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消息!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寒门将军”和“忠臣岳飞”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保卫家园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本文将从诗歌结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方面来进行赏析。
一、诗歌结构《满江红》全篇五十八句,依据写作手法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开篇、描绘战争场面、描写敌情、呼唤民众和结尾五个部分,其中描绘战争场面和描写敌情部分贯穿整个诗歌。
整篇诗歌的韵律清新,语言简洁明快,用词准确,让人读来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二、表现手法1.写景《满江红》中的描写细节入微,如“雄鸣馆外西北军,都护楼前东南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刻画了战争的惨烈和生离死别的深情,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运用对比手法《满江红》中的描写手法中也有对比手法,如“血滴子规啼”和“海风吹不散,落日满西楼”,“晋人凋敝,更望楼船”,表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更加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博大和民族自豪感。
3.运用比兴手法岳飞在诗歌中使用的比兴手法,让文本灵动、风格各异。
如“旌旗无光日色薄,棓鼓无声空气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体现了岳飞语言的优美和深情。
三、主题思想岳飞的《满江红》通过对抗战的描写,表现了民族精神、英雄气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刻画了“抗金救国,反贼为民”的英雄形象。
因此,诗歌在历史上无数次被奉为反侵略、救国抗敌、振兴中华等重大意义的象征。
同时,他也传递了对民族团结、军纪严明等重要的主题思想。
总之,岳飞的《满江红》是一篇史诗般的作品,以英雄人物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忧虑。
它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不仅是当时的人民所深刻领悟的,而且现在的读者仍然会为其精神感到欣慰和感动。
岳飞满江红赏析

岳飞满江红赏析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以下是岳飞满江红赏析,欢迎阅读。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一】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
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
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
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
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
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
”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
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
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侍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
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
《满江红》赏析(精选5篇)

《满江红》赏析(精选5篇)《满江红》赏析篇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⑴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⑵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⑶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⑷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⑸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⑹等闲:轻易,随便。
⑺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⑻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⑼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俄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再来重新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参考赏析创作背景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参考解读岳飞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岳飞《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导读:《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满江红:原为吴民祭祀河神的迎神之曲。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满江红·怒发冲冠》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译文及赏析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抗金名将,他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岳飞的忧国忧民精神在他的代表作《满江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本文将为读者带来《满江红》的译文及赏析。
《满江红》译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人能够体会,我心中的痛苦?心情如满江红,愤怒之情沸腾。
呐喊,呐喊,一声声激昂的呐喊,助我神州除奸邪,振兴中华。
豺狼如虎,何人敢挡?万夫莫敌,宛如狂狮在战斗。
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我誓要驱逐敌人,重振国恩。
我誓要倒下时,血染江山。
我誓要倒下时,也要抱着忠国的愿。
我的胸怀广阔,世间无敌。
以拳拳之心,为国家而奋斗。
愿我血激扬,壮志凌云。
前途漫漫,路途险阻。
但我心未曾动摇,壮志常在。
尽管路途荆棘,亦无阻隔我的前进。
忧国忧民,是我的责任。
志在千里,必达千里。
我愿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不畏艰险,只求天下太平。
只求国泰民安,危难之时绝情缺勇。
千言万语,表达不尽我的忧国忧民之情。
壮士胸中,情感如滔滔江水。
红领巾,永远飘扬。
高山之巅,我岳飞的名字如明月照夜。
《满江红》赏析:《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忧国忧民精神的一篇。
他以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心中对国家领土被侵犯的愤怒和对百姓苦难的忧心忡忡。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比如“锐意进取,勇往直前”,形容了他的决心和勇气;“豺狼如虎,何人敢挡?”,这里通过将敌人比喻为豺狼,来突出自己的无畏和坚决;“我誓要倒下时,血染江山”,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岳飞壮志凌云的场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诗中的“忧国忧民”是岳飞不懈努力的主线,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安乐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首《满江红》,我们能够感受到岳飞忠诚的爱国情怀和对河山的深深眷恋。
他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到这首诗中,使其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读这首诗,使人心潮澎湃,同时也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岳飞的伟大和他对国家民族的贡献。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注释与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注释与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凭:倚靠。
处:时候。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赏析】:此词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爱国激情。
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
陈廷焯盛赞此词曰:“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扩展阅读:岳飞的主要作品诗文岳珂《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
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广泛传诵。
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
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
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扩展阅读:岳母刺字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1、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4、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等闲:轻易,随便。
7、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9、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原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一个人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岳飞《满江红》原文、注释及解析

岳飞《满江红》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满江红[宋] 岳飞怒发冲冠②,凭栏处、潇潇雨歇③。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④,八千里路云和月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⑦。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⑧。
〔注释〕①本篇选自《岳忠武王集》。
大约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前后。
②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③潇潇,形容雨势骤急。
④三十功名,时岳飞已三十余岁,此举成数而言。
尘与土,形容微小不足道。
⑤八千里路,极言征途遥远。
《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⑥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京都沦陷,徽、钦二帝被掳之辱。
⑦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
此借指金人巢穴。
⑧天阙,指皇帝居所。
〔解析〕宋朝抗金名将岳飞,是我国人民世代敬仰的民族英雄。
提起他,人们就会想起那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词。
岳飞出身贫寒,十九岁时应募为“敢死战士”。
此后历经百战,屡建奇功。
他所统率的部队以严明的军纪,坚强的战斗力而传名远近,甚至连金军也不得不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绍兴初年,岳飞数度率兵北伐。
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大片战场上,岳家军纵横驰骋,连连告捷,形势对南宋相当有利。
岳飞豪情满怀,一身忠义,决心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中原失地。
这首词,正是这种思想感情的真切表露。
词的上片直抒胸臆,喷泻出一腔激情,吐露了作者不愿虚度年华,想要建立功绩的迫切心声。
“怒发冲冠”至“壮怀激烈”几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情绪极为激愤的英雄武将的形象。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的描写,此处作者借来一用,表明自己和孤身进入秦廷的蔺相如一样,面对强敌毫不畏惧,针锋相对地与之作坚决斗争的决心。
岳家军虽然常常成为深入敌境的“孤军”,却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岳飞《满江红》的详细解析

岳飞《满江红》的详细解析
满江红是岳飞的名作,这首诗歌代表了岳飞心中对国家凋落、边疆陷于混乱的怨念和决心复国的强烈情感。
作品描绘了满江红尽染之时,凛凛霜风新秋天,江湖归途人来去,庐山古木树叶黄,是非吵闹喧嚣中。
江山耸立,古迹仍在,大荒境困令人思考:自古以来,古往今来,中华山水面向世人欢呼,传奇岁月伴璀璨,大雁横飞声声催人投桃报秋。
把事实摆在今朝,然而风光古今横生,大陆疆土既有变:山河失脉,滚滚流泪,外人入侵,血盟未立,国势日衰,英雄豪杰,神州艰难,中原沦陷,百姓劳苦,渔父乞食,贫农度日。
内心深处,岳飞澈底无望,忧思苍生,怒斥江山破坏者,叹惜神州衰弱:“黄河长啸冤魂哀,边草断肠英雄死……失落神州有恨痕,谁作血盟守国护。
”
岳飞憤怒而又慷慨,他的心愿是:“四海色尽满江红,一夜鹰击征人同。
今朝报我庆勇士,明日血战贤臣葬。
”他坚持着千百年来中华坚守的传统价值观,对此表现出足以去灭异族的勇猛的真正的仁慈,他的思想也不断影响着中华民族,把普世价值观带入其中,受到了民族英雄斗士的赞扬,永远流传于古今。
岳飞《满江红》全文带解释

岳飞《满江红》全文带解释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接下来搜集了岳飞《满江红》全文带解释,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满江红·写怀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注释1、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4、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等闲:轻易,随便。
7、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9、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绝美宋词精选品读 满江红岳飞赏析

绝美宋词精选品读满江红岳飞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影响十分深远。
它以慷慨激昂、粗犷悲壮的艺术感染力,数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时刻抛头颅洒热血,在祖国危急时刻甘愿以身许国,杀身成仁。
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江红》无疑是我国爱国诗篇中的最强音。
(岳飞画像)一直以来,这首词的作者,都公认为是岳飞。
不过,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就出现了一些争议,认为《满江后》的作者另有其人的观点甚嚣尘上。
那么,《满江红》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岳飞呢?认为这首词的作者不是岳飞的人,主要持以下观点。
其一,岳珂编撰的《金佗粹编》中并没有收录这首《满江红》。
岳珂是岳飞之孙,三子岳霖之子,他将岳飞一生的诗词编辑成册,形成了《金佗粹编》。
但从1203年始,到1234年再刊此书,中间历经了30多年,都未曾收录《满江红》一词。
而《满江红》最早始见于1536年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他是根据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
在此之前的宋、元两朝中,根本不见对这首词的记载,它只是出现在明中叶以后。
其二,诗词中出现的地名和岳飞抗金路线不符。
《满江红》中有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其中的“贺兰山”在南宋时期属于西夏的领土,在现今的内蒙古河套之西,根本不是当时岳飞抗击金人时的战斗地点。
而西夏在当时也并未与宋朝发生战争。
岳飞伐金的最终目的是“直捣黄龙”。
而“黄龙”则属于现在的吉林省境内,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并且方向和“贺兰山”完全相反。
作为一代名将,在写诗作词时,不会犯此常识性的错误,“不应方向乖背如此”。
(岳飞伐金)其三,《满江红》的风格和岳飞诗词的一贯风格不符。
岳飞曾作过一首《小重山》,其风格婉转低沉,舒缓惆怅,娓娓道来。
但《满江红》却激越慷慨,雄浑豪放,一泻千里。
两首诗词的风格相差太远,不符合岳飞一贯的风格。
因此不可能是岳飞所作,很可能是后人假借岳飞之名写成的。
其四,《满江红》有可能出自王越及其同僚之手。
岳飞《满江红》原文与赏析

岳飞《满江红》原文与赏析岳飞《满江红》原文与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岳飞《满江红》原文与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内容简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赶到鄂州。
他痛感错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写作背景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
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
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
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赏析】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岳飞《满江红》鉴赏

岳飞《满江红》鉴赏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
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
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
(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
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
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
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
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
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岳飞《满江红》赏析

岳飞《满江红》赏析岳飞《满江红》赏析岳飞《满江红》赏析1原文满江红·怒发冲冠朝代:宋代作者: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

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满江红》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将军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岳飞将军《满江红》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篇1岳飞将军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岳飞将军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
他指挥的队伍,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
敌人最怕他的队伍,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将军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
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
岳飞将军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将军班师回朝。
岳飞将军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将军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将军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
岳飞将军被害时,才三十九岁。
了解了这些情况,对这首词中充满的强烈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
开头这几句写在潇潇的雨声停歇的时候,他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抬头遥望远方,仰天放声长啸,“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
“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三十功名尘与土”,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
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将军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
南宋古诗词《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导语】岳珂,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原籍相州汤阴,江西江州⼈。
南宋⽂学家。
下⾯是⽆忧考分享的南宋古诗词《满江红·⼩院深深》原⽂及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满江红·⼩院深深》 宋代:岳珂 ⼩院深深,悄镇⽇、阴晴⽆据。
春未⾜,闺愁难寄,琴⼼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教鹦鹉。
笑⼗三杨柳⼥⼉腰,东风舞。
云外⽉,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
【赏析】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词;⼩桥流⽔,也可以⼊词。
这⾸词以柔美的曲调,表现出男⼥相怨的私情。
作品虽以⼤量篇幅写⼀⼥⼦,但是全篇的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的⼀位男⼦的相思之情;⼥⼦的形象,仅是在这位男⼦的想象中出现的。
这是词的成功之处。
词的上⽚,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在春⽇思念男主⼈公的情状。
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景历历,宛然在⽬。
⾸先,作者即描写那个⼥⼦所独⾃居住的环境。
那是⼀个幽深静谧的⼩⼩院落。
由于情⼈的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间⽓氛空寂得令⼈难耐。
更可恼的是,时当春⽇,天⽓冷暖阴晴没个准,使⼈觉得⼼绪也愈发烦乱了。
天⽓之阴晴不定,暗喻⼥⼦思念情⼈时⼼情的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
“春未⾜,闺愁难寄,琴⼼谁与?”接下来三句,由景⼊情,正⾯点出⼥⼦的怨情。
琴⼼,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君新寡,好⾳,故相如……以琴⼼挑之。
”这⾥是为⼥⽅设想:闺中寂闷,⽆可交通⼼事之⼈,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下由写情转⼊写事。
“曲径”、“虚阑”⼆句,是⼀组⼯整⽽流畅的对仗,意在进⼀步刻画⼥⼦此刻之⽆聊。
抒情男主⼈公设想,他的情⼈此时感觉万般⽆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
她时⽽在幽曲的花径⾥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斜倚栏⼲在阳光下教鹦鹉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忧愁。
有时她⼀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使她思绪万千。
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鉴赏

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鉴赏满江红小院深深岳珂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栏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珮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深闺思妇的愁苦心情。
词的上片写闺妇的日间生活和感受,表现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内心的寂寞无聊。
起句从写景开始,“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首句连用两个“深”字,言庭之幽深,说明这是一个幽静、寂寥、空虚、冷漠的环境。
深院,是写居住的人远离尘嚣。
一个“悄”字使人感受到一种幽静,即这个小院落,整日静悄悄的。
“阴晴无据”,即大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而又无常的,时而晴、时而雨。
首两句看似写景、实际是衬托出闺妇内心的寂寞无聊和烦躁不安。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这是闺妇直抒胸臆。
匆匆春又归去,而久别的心上人却迟迟没有归来,故尔闺愁难寄。
闺愁正为伤别而生,是因思念远方的伊人而生。
“琴心谁与?”即伊人何处?这里含有千言万语和千种风情,万种思绪。
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闺妇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开始苦中作乐:“曲径穿花寻蛱蝶,虚栏傍日教鹦鹉。
”即她在深院曲径上穿过花丛寻拍美丽的蝴蝶,在洒满阳光的栏干边教鹦鹉学舌。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杨柳象细腰的少女在东风中飞舞,闺妇笑它有点自作多情了。
词的下片写黄昏时分闺妇的孤寂心情,亦从景物写起。
“云外月,风前絮”,这是傍晚的景物。
太阳已经下山了,站在楼上对着一片苍茫的暮色,望着云边的月亮,风前的柳絮,庭中月色清明,无数杨花从庭中飞过,更加勾起了闺妇的无限思绪。
昔日,花前月下,情侣们幽会的情景,记忆犹新;而今呢?缕缕情思与怨恨,涌上心头,惆怅悠悠。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写神情怅惘的闺妇,默然无语地独倚妆楼,期盼着远方的伊人归来。
“洛浦梦回留珮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这是对往昔的回忆。
小古文岳飞满江红赏析

小古文岳飞满江红赏析岳飞,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他一生忠义、慷慨、刚毅,被誉为“民族英雄”。
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磨难,但他始终不忘国家、民族,为国捐躯,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
在他的诗歌中,有一首《满江红》被誉为“岳飞词”之冠,其中展现了岳飞的忠义、慷慨和爱国情怀。
本文将对《满江红》进行赏析,探究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满江红》共分为七首,每首都表现了岳飞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首先,诗的题目“满江红”就表现了岳飞内心的激情和悲壮的情感。
红色象征着鲜血和热情,满江红则暗示了满江的鲜血,表现了岳飞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苦难的关怀。
整首诗以红色为主题,表现了岳飞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念。
在第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岳飞以“怒发冲冠”开篇,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愤怒。
他怒发冲冠,意在发泄内心的激情和愤怒,同时也表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他言道“凭栏处、潇潇雨歇”,表现了他孤独无助的心境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整首诗以激烈的语言和悲壮的情感,表现了岳飞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第二首《满江红·苏武牧羊》中,岳飞以苏武牧羊的故事来表现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苏武牧羊,忠贞不屈,表现了岳飞自己的忠义和坚定的信念。
他言道“我心如秤砣”,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定和忠诚。
整首诗以苏武牧羊的故事为载体,表现了岳飞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苦难的关怀。
第三首《满江红·关山月》中,岳飞以关山月的景色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忧国忧民之情。
关山月,清冷孤寂,表现了岳飞自己的孤独和忧国忧民之情。
他言道“望长安、慨慷”,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苦难的关怀。
整首诗以关山月的景色为载体,表现了岳飞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国忧民之情。
第四首《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岳飞以怒发冲冠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愤怒和忧国忧民之情。
怒发冲冠,意在发泄内心的激情和愤怒,表现了岳飞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苦难的关怀。
岳飞《满江红》审美赏析

岳飞《满江红》审美赏析岳飞《满江红》审美赏析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少年从军,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屡次打败金兵,战功卓著。
因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为秦桧所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在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爱国将领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表现出一举收复中原,直至金国老巢黄龙府(金国故都)之势。
然而,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
为此,岳飞痛感坐失良机,感到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因而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满江红》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著名词作。
作品中充分表现了岳飞对敌寇的无比痛恨和决心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以及收复中原失地的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全词如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壮烈情怀。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怒发冲冠”在这里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歇”不但有自然之雨停歇的意思,也有金兵的嚣张气焰被煞住,意味着战争会出现转机。
意思是说,我岳飞愤怒到头发竖立冲掉帽子,独自登高凭栏,那一阵一阵的风雨刚刚停歇。
这里,不但词人用夸张的语言表现出了愤怒之情,而且用“怒发冲冠”领起,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词人继续写登高远望时的情怀。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长啸”指感情到了激动时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其意思是,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就是说,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路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词人已经把取得的功名视为“尘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之岳珂篇:《满江红》
【年代】:宋
【作者】:岳珂——《满江红》
【内容】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
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情,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珮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鉴赏】: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
这首词以柔美的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的私情。
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女子,但是全篇的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的一位男子的相思之情;女子的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的想象中出现的。
这是词的成功之处。
词的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的情状。
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景历历,宛然在目。
首先,作者即描
写那个女子所独自居住的环境。
那是一个幽深静谧的小小院落。
由于情人的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而日间气氛空寂得令人难耐。
更可恼的是,时当春日,天气冷暖阴晴没个准,使人觉得心绪也愈发烦乱了。
天气之阴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时心情的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接下来三句,由景入情,正面点出女子的怨情。
琴心,典出《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这里是为女方设想:闺中寂闷,无可交通心事之人,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下由写情转入写事。
“曲径”、“虚阑”二句,是一组工整而流畅的对仗,意在进一步刻画女子此刻之无聊。
抒情男主人公设想,他的情人此时感觉万般无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
她时而在幽曲的花径里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而斜倚栏干在阳光下教鹦鹉说话。
……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走忧愁。
有时她一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又使她思绪万千。
上片末“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二句,意思是说:女子看到婀娜的杨柳在春风中自在摇动,恰如十三岁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扭腰作舞,她感到这种不知忧愁的张狂轻浮之态十分好笑。
一“笑”字将女子因物兴感、情绪更加烦乱的心态点化出来了。
词的下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
过片的四个
三字句,写女子黄昏之后的孤苦愁闷。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云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见;风前絮,喻愁恨之绵绵不断。
这四句,使人宛然见女子春夜枯坐空闺、如泣如诉之状。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二句,将今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的情态,准确地刻画出来。
这里出以问句,更显出多情的男主人公对女方的无限关切。
是全篇的高潮,也是抒情的“词眼”所在。
一“想”字笼罩前后文,关合男女双方。
有此二句,点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写皆非实景,而是“今夜”所“想”。
有此二句,才由虚拟与悬想巧妙地过渡到实写,从而正面描写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的相思心理。
“洛浦”与“秦楼”二句,即承“想”字而来,利用典故抒写自己怀想情人却无缘相会的痛苦。
这“洛浦”与“秦楼”二句,借用了二个典故。
前一个典故是正用,写自己梦见情人,醒后一切成空;后一个典故是反用,叹息出双入对的情侣天各一方。
篇末“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以景物的描写显示抒情主人公满目所见,无非令人断肠之物而已。
无限的哀感顽艳之情,融入春日黄昏景色之中,愈发显得愁绪无边,韵味深长。
全词的结尾是以写景来抒情、语尽而情不尽的妙笔。
全词情景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