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2单元5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五)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C[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汽和杂质集中在低层大气。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放适量水,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一段时间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放水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2~3题。

2.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不同的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相同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将两玻璃箱同时移至阴凉处,我们发现甲乙两箱中的气温计( )
A.甲箱下降快B.甲箱下降慢
C.乙箱下降快D.都没有变化
2.D 3.A[第2题,根据实验,说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第3题,土的热容量比水的小,故甲箱降温快,乙箱降温慢。

]
某年12月份北京出现了多次严重的雾霾天气。

大气能见度很低,对北京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4~5题。

4.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5.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4.C 5.D[第4题,雾霾天气空气中含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太阳光不断被反射,地面得到的太阳光少。

第5题,大雾主要发生在晴天,由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水汽易凝结。

同时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白天温度高(晴天温差大),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有利于扬尘产生。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6~8题。

6.图中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的序号是( )
A.①B.②
C.③D.④
7.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 )
A.①B.②
C.③D.④
8.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
6.B7.C8.D[第6题,图中①表示未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辐射,②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第7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第8题,在夜间燃烧柴草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防御霜冻。

]
9.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层中有________层。

_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4)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________层、________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

(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图示高度为12千米,可以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2)题,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二:一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二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容易成云致雨。

第(3)题,太阳活动时,会对电离层产生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第(4)题,人类活动目前主要是改变了CO2和O3这两种大气成分的比例,其中CO2集中在对流层,O3集中在平流层。

第(5)题,由于大气层越高,地球引力越小,大气密度也越小。

【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千米,而对流层在低纬为17~18千米,在高纬为8~9千米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显著
(3)电离太阳活动(耀斑) 无线电短波
(4)对流平流
(5)逐渐变小
[冲A挑战练]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此回答10~11题。

10.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1.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高空飞行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0.A11.D[第10题,根据图示的纵坐标、该大气层的高度位置可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结合温度范围判断①曲线符合。

第11题,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故①错误;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②正确;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③错误;平流层的气温升高,主要由于该层大气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④正确。

]
12.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D[题干中的“同一经纬度”是指同一地点,“高处不胜寒”一般指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状况。

由于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能到达对流层高处的地面辐射少,造成“高处不胜寒”的现象。

]
13.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

(1)建温室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3)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口感较好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4)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影响。

【解析】第(1)题,温室大棚根据大气保温效应原理制作而成,能够改善冬季农作物热量不足的问题。

第(2)题,水汽可以吸收地面与大气长波辐射,储存更多热量。

第(3)题,A、B两地位置不同,导致热量、温差都存在差异。

B处热量较充沛,蔬菜长势较好。

A处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产生的糖分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较少,集聚在蔬菜内的糖分多,口感好。

第(4)题,大棚技术改变了冬季的光、热、水资源条件。

【答案】(1)热量大气保温效应
(2)棚内洒水可以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储存更多的热量。

(3)B处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足,蔬菜生长状况好。

A处A处在门口位置,温差较大,蔬菜储存糖分多,口感好。

(4)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