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现状及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南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现状及建议
作者:张皛徐小燕冯娟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09期
摘要; ; 本文介绍了思南县茶产业现状、茶园病虫害发生状况、绿色防控技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以期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茶园;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技术;贵州思南
中图分类号; ; S435.711; ;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9-0118-
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根据陆羽《茶经》记载,汉人饮茶最早可追溯到距今4 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茶园病虫害防治成为保障茶园生态健康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笔者在思南县植保植检站挂职期间对当地茶叶产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进行了考察和研究,现就思南县当地茶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 ; 产业现状
茶产业是思南县本地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仅2019年思南县就在14个乡镇新建扩建茶园1 333.33 hm2,栽植福鼎大白茶、安吉白茶、黄金芽、金镶玉、黔湄601等主要品种。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思南全县投产茶园面积8 000 hm2,全年生产茶叶1.13万t,产值达11.5亿元,全年完成茶叶出口200 t。

2019年全年销售茶叶1.125万t,销售收入近13亿元;茶叶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国家和地区,出口收入约2 500万元。

2; ; 主要病虫害发生状况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调查表明,贵州省茶树病虫害共计115种,其中病害33种、虫害82种[1]。

笔者在思南县的实际调研情况表明,思南县本地茶树主要病虫害有茶小叶绿蝉、茶黑翅粉虱、白星病、炭疽病,次要虫害有茶毛虫、茶蚜、蓟马、茶尺蠖。

每年4—9月为茶园病虫害高发期,病虫害防控压力较大。

3; ; 防控技术
由于茶叶生产标准高,因而思南本地茶园病虫害防控以采取绿色防控措施为主,如采用粘虫板、诱虫灯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对茶小叶绿蝉、茶蚜、蓟马等害虫进行防治,同时也会采用低
毒高效的生物药剂对虫害进行防治。

此外,我国部分地区还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昆虫信息素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对茶树病虫害进行防控[2-3]。

4; ; 存在的问题
4.1; ; 茶园管护水平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各处茶园的管护水平高低不一,茶叶基地、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技术人员对茶园病虫害知识掌握不够。

由于基层植保力量较薄弱、工作量大、基层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基层对茶园病虫害发生规律掌握不够,进而影响了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用药方面,部分基地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没有用药记录等台账资料;二是无专用施药器械,并存在混用情况;三是对某些药剂依赖过大,没有替换使用药剂。

长此以往,将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加。

4.2; ; 绿色防控技术需要进一步融合集成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受时间成本、人工投入、防治效果等因素制约,大多数农业生产中所应用的绿色防控技术还是最基本的“三诱技术”,即色诱、性诱、灯诱,在土肥管理、茬口安排等农业措施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在生产一线的部分茶农和基地管护人员对绿色防控的概念还较模糊,相关技术运用还不够到位。

5; ; 防治建议
在茶树病虫害防治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在加强日常监测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对茶园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控,并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相关技术进行有效的组合和集成。

5.1; ; 物理防治
5.1.1; ; 粘虫板。

根据茶园害虫实际发生情况放置粘虫板,板间距4~6 m,行间距5~8 m,色板高出茶樹约20 cm,每隔4~6周更换1次。

用黄色粘虫板可防治粉虱类害虫、茶小叶绿蝉等,用蓝色粘虫板可防治茶蓟马。

5.1.2; ; 杀虫灯。

根据思南县茶园大多建于山地地区这一情况,建议选择太阳能杀虫灯安置于开阔处,每2.0~3.3 hm2安置1台,可有效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害虫。

5.2; ; 生物防治
根据茶园病虫害种类,可选择相应的天敌生物进行防控,实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运用较多的有用草蛉防治茶蚜、粉虱、卷叶蛾,用瓢虫防治茶蚜、茶叶螨类,用捕食螨防治茶叶螨类,用寄生蜂防治茶尺蠖、茶毛虫等。

在病原微生物上,可选择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对茶毛虫、尺蠖类害虫进行防治[4-7]。

5.3; ; 农业防治
农业措施是茶园防控病虫害的基础和关键,通过选育抗病抗虫品种、合理密植、及时除草、科学剪枝、精准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可有效减少茶园病虫害的发生,保障茶树健康生长[8-9]。

5.4; ;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调查发现,部分茶农病虫害防治意识较淡薄,甚至有对茶树从不打药的想法。

针对思南县茶园面积大、务工人员多的情况,建议有关技术单位进一步提高培训覆盖范围,增加培训次数,加大病虫害防控宣传力度,提高茶农的病虫防控意识。

6; ; 参考文献
[1] 施利,江健,王勇,等.贵州茶树病虫害防控现状及对策建议[J].茶叶,2015,41(3):146-149.
[2] 郭灿,高秀兵,何莲,等.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6):105-109.
[3] 兰吉玉,王微,胡毅,等.黔东南州茶园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19):85-86.
[4] 郭桂义,孙慕芳.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61-1162.
[5] 陈美春,王世玉,游春红,等.浅析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54-55.
[6] 蒲昌慧,张玮.南京市江宁区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与推广[J].现代园艺,2018(21):172-173.
[7] 杨怡.黔东南州茶叶主要病虫害调查及无公害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8(4):24-27.
[8] 李鹏.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10):7-8.
[9] 牛永浩,陈宏,王渊,等.陕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J].陕西农业科学,2018,64(2):76-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