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人日即事》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人日即事》赏析
展开全文
人日即事
唐.李商隐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注释
①人日:旧时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

据诗中·“荆俗”、言“离家二年”,似为大中二年(848)在江陵作。

②文王喻复:相传周文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易》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谓冬日阳气剥尽,剥尽后七天又恢复。

喻复,即喻人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理。

③子晋: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道士浮丘公接以上篙高山。

三十馀年后,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

”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

见《列仙传》卷上。

④舜格有苗:《尚书·大禹谟》载,苗民逆命,舜乃大敷文德,七旬而有苗前来归顺。

格:来,至。

七旬,故云太远。

⑤《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

”旧说豳风系周公所作。

⑥镂金作胜:用金纸雕刻成人形或花卉,以贴屏风或戴在头上,称人胜或花胜。

此为荆楚一带的风习。

见《荆楚岁时记》。

⑦晋风:谓剪彩造人胜的风习起于晋代。

见《初学记·人日》。

⑧道衡:隋代诗人薛道衡,其《人日思归》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关于人日: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相传是人类的生日。

人日的风俗,主要有戴人胜、赠华胜、吃七宝羹、薰火、登高等。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

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据考,
人胜,是彩帛或金箔做成的人形装饰,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

华胜,又称花胜,是簪于头顶的花形纹装饰,晋代开始的华胜不是在人日和人胜并列使用。

到了南朝,和人胜相别的华胜才被用于人日,华胜实际是人胜的一种形式。

西晋贾充《李夫人典戒》说,华胜取象瑞图金胜的形状,又取象西王母所载首饰的模样。

戴人胜的风俗直到明代仍然流行,明崇祯《嘉兴县志》载:“士女造华胜相遗,或戴于发。

”人日戴人胜、在屏风床帐贴人胜的风俗,是对创世的纪念,也带有生育巫术的痕迹,隐含了先民的生殖崇拜思想。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果做成的菜羹。

各地差异,所用的菜果有所不同,大致有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

《荆楚岁时记》说,北方人在初七吃煎饼,煎饼是在庭院中做成的。

叫做“薰火”。

这一风俗则是对女娲造人的纪念,似是天穿节风俗向人日的渗透。

人日还有登高风俗,《荆楚岁时记》说:“《老子》云:‘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楚辞》云:‘日极千里伤春心。

’则春日登临,自古为适;但不知七日竟起何代。

晋代桓温参军张望,亦有七日登高诗。

近代以来,南北同耳。

”人日登高,是一种在高处的祓禊禳除活动,和上巳节的祓禊活动相对应,上巳是在水边洗去过去的污秽,人日则是在高处眺望,以祓除现在及未来发生的不祥。

人日正值一年的开始,以此祓禳一年的不祥。

有的地方在人日时还有称重之俗,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典故
1、文王喻复相关人物周文王《周易注疏》卷三〈复〉~64~《复》:亨。

出入无疾。

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三国魏·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

2、子晋吹笙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

好吹笙,作凤鸣。

游伊洛闲,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

十余年后,来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

」果乘白鹤驻山颠,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翻译
首联,文王喻复、子晋吹笙都是初七的事情(个人理解)颔
联,不会颈联,扬州的镂金工艺做得如此之好啊,它是传承自荆州的风俗;扬州的剪纸技艺是如此为人称道啊,是流传自晋代的风格。

尾联,“隋朝的著名诗人薜道衡“登吟榻而构思,闻人声则怒。

””可见薛道衡的思诗苦,“离家恨得二年中”应该就是想想自己离开家乡也已经两年了吧。


人日即事
宋代:陈允平
春寒犹拨地炉灰,门巷萧条客不来。

特有落梅三四点,晚风吹上石棋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