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病句类型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 要原因。
例:能否科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能”与“否”表达两种完全不同的情 况,所以,应删去“能否”。本题类型俗 称单面对双面,改法有两种,实质为单双 分别相对)
6、重复赘余、句式杂糅(结构混乱)
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 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 应删除任意一个)
(4)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李琳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通过学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 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使”字让“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 所以,应删去“使”)
辨别和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有:增、删、调、换。
1、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通过压缩,找出所 缺部分,可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即 增添字词,补上残缺;
2、对重复赘余、句式杂糅、不合逻辑的句子, 可用“删”的方法,即删去多余的字、词、 句;
3、对于搭配不当、不合习惯的句子,可用 “换”的方法,即更换用得不当的字词、 搭配不当的成分;
练习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A、他因为穿一件浅绿色上衣,显得有些消瘦。
逻辑错误,这个句子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B、谁能否认人生最苦的事是做自己不愿意做 而又不能不做的事呢? C、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 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否定词误用,应把结尾处的“不”删去。
D、生命在于有一个充实而完美的过程,而不仅 仅在于有没有辉煌的结局。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 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三国演义》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刘备、诸葛亮、 关羽等人的英雄事迹。(句中“塑造”与“事迹”不 搭配,应将宾语“事迹”改为“形象”)
(3)主宾搭配不当
例:这最后一天的活动是探险营员们最紧张、最愉快, 也最有意义的一天。(“活动”与“一天”搭配不当, 应删去“的活动”)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 题。 语序不当。应为“指出并纠正了”。
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 标的标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在“达标”添
加“是否”二字。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 强了。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 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发扬”与“方法”不搭配,应在“循序渐进”前 加上“坚持”。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 “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 快乐的笑脸。“感受到”与“笑脸”搭配不当,应
7、表意不明(歧义)
例一: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 草”还是“牛吃草”?本是两句话的内容, 杂糅在一起,致使表意不明。应改为“牧童 牵着牛,牛在吃草”。)
例二:校长采纳了两个教师的合理化建议,这 大大激发了全校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这”指代不明,有歧义,它完全可指代 前面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两个”修饰 “教师”或“建议”,表意不明)
在“和”后加“看到”。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滥用介词“经过”“使”,导致主语残缺,应删去 “经过”或“使”。
C、《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 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之所以”与“原因”重复,应删去“之所以”。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 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否定词误用,应该将结尾处的“没有”删去。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缺宾语,应在“虐杀”后边补上“的倡议”。 B.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 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 识。语序不当,把“第七个”和“国家”调换位置。
常见的病句类型
1、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在语言表达时用词出现了 问题,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意不清;②感情色彩欠妥;③不合氛围; ④语序不合理;⑤修饰语位置不当等。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 个同学效尤。(“效尤”是“学坏样子”之 意,是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学 习”)
2、搭配不当
(2)缺宾语Leabharlann 例:每当看到他的照片,我便会想起当年我 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缺少宾语中心 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句子词序、句子成分、分句语序不当
例:学校采纳并研究了雨薇科技小组同学的 意见。 ( “研究” 与“ 采纳”,顺序颠倒,应是 先“研究,后“采纳”)
5、前后矛盾(一面对应两面)
8、不合逻辑
指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说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①自相矛盾。通常说的“前言不符后语”就是这
个意思。 ②概念并列不当。在并列的几个概念中有类属
(包含)、交叉等关系。 ③强拉因果。本来前后不是因果关系,却要强拉
在一起构成因果关系。 ④主客颠倒。陈述的对象与支配的对象关系不明
确。 ⑤否定不当。主要表现在否定词过多而造成。 ⑥不合事理。所陈述的事例与实际情况相悖。
4、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 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
常用的修改符号和修改原则
修改的一般原则:一是保证原句基本意 思不变,二是尽量少改。总之,我们要 做到准确、快速辨识和修改病句就应掌 握上述方法,同时可遵循以下答题步骤: ①细读所给句段,整体感知其意;②针 对句意和句式,选用辨识方法;③对照 病句类型,作出错因判断;④对症下药, 修改病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