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真题:高中语文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某中学高一5月段测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真题:高中语文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某中学高一5月段测语文试卷
一、作文(共1题)
1.9.作文
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一种生活。
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如累、暖、搏、变、梦、泪……)来形容一年中曾经的感动、悲伤、幸福,把自己的记忆、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
在树德高一生活中,你会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请以“,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字数不少于8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称等。
二、填空题(共1题)
1.8.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2),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4)固知,。
(王羲之《兰亭集序》)
(5)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6),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7)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往往有得,”,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8)“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9)魏末晋初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等七位名士被合称为“”。
(10)你知道与王羲之相关的成语有。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游丹霞记
【清】袁枚
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另买小舟,沿江往探。
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
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
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议。
行一日夜,至丹霞。
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
攀铁索升,别一天地。
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
飞不上。
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
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
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
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
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
池多文鱼在泳游。
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
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
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
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景胜矣。
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
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
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横皴,无直理理:纹理
B.余置笔砚坐片时置:放置
C.如理旧书,愈觉味得理:温习
D.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涯:边际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②拔剑撞而破之
D.①丹霞以遒景胜矣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从去丹霞山路上写起,开头描述水道萦回在群山之中的迷离景况,为写丹霞山的奇险做铺垫。
B.作者登上山顶后,夜宿静观楼,梦见高山千仞壁立,迫近窗户,像要倒下来压着自己,梦里感觉十分沉重。
C.文章第四段写从原路下山时的心情,并总结了景物特点。
作为文人,作者以“理旧书”喻下山,又从游山联想到写文章,颇有理趣。
D.文章末尾由游山的心得推广到读书上,指出名山大川被发现有早有晚,埋没的一定很多;知识无穷尽,未被探索理解的也很多,因此不能局限于前人之见,要勇于开拓。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
(2)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四、语言表达(共1题)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五、选择题(共2题)
1.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今且赴府②不出,火且尽
B.①亦将有感于斯文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①既其出②当其欣于所遇
D.①及其所之既倦②纵一苇之所如
2.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望
B.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借、依靠
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C.①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②却与小姑别却:退出来
D.①夫夷以近夷:平坦
②而卒葬之卒: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