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3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丨沪教版(2015秋) (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ǎng 挽 囫囵枣搞 恍
shuāng xiáng shì zhāng ké sòu
霜
详 逝 章咳嗽
学习词语
遗体 挽联 情节 记性 失声痛哭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团聚 保存 囫囵吞枣 马马虎虎 饱经风霜
词语解释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机构。 【吊唁】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不加咀嚼,不辨滋 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时不 加分析,不求甚解地笼统接受。
小组合作交流,拟定小标题
1.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或 词语作小标题。 2.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 或词语作小标题。 3.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 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追悼会上 谈《水浒》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女佣的回忆
再读课文,说说鲁迅先生给你的 印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读。 2.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 每天至少要听到很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 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 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最 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 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 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回到第一部分,理解“为什么伯父 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
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 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 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
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 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 地掉下来。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 喻颠倒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饱经风霜】饱,充分的。风霜,比喻艰苦的生 活。形容经历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隔行分段的方法。 2.默读课文,想想各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伯父逝世后,人们沉痛 地悼念他。
第二段: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
你了解鲁迅吗? 你知道鲁迅的作品吗?
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为什么深受人们的爱戴?
作者周晔(1926.5—1984.1) 鲁迅先生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儿, 鲁迅先生去世时她才10岁。 本文写于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 的1945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读课题两遍。 2.检查预习情况。
识记生字
wǎn hú lún zǎo gǎo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伯父去世后,在追悼会上“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 的爱戴。(深受爱戴—无私奉献)
2.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趣谈《水浒》——宽容风趣)
3.伯父笑谈”碰壁”。(笑谈碰壁 ——幽默乐观)
4.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救助车夫 —— 忧国忧民)
5.伯父关心女佣阿三。(关心女佣——朴实关爱)
著名诗人臧克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 但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 人民作牛马。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 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 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我们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魂”!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文章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
写。 3.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故乡》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 的 伯 父 鲁 迅 先 生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 首次用“鲁迅”作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他一生创作和 翻译了很多作品,如 《呐喊》《野草》《朝 花夕拾》《坟》等。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 斗了一生,被誉为“民 族魂”。是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 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 马上低下头来小声地抽噎着。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 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 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 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第三段:伯父笑谈鼻子被墙壁碰 扁的趣事。
“你想,四周 黑洞洞的,还不容易 碰壁吗?”
第四段:伯父热情救助车夫。
第五段: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 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 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 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 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 干重活儿。”
shuāng xiáng shì zhāng ké sòu
霜
详 逝 章咳嗽
学习词语
遗体 挽联 情节 记性 失声痛哭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团聚 保存 囫囵吞枣 马马虎虎 饱经风霜
词语解释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机构。 【吊唁】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表示慰问。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不加咀嚼,不辨滋 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时不 加分析,不求甚解地笼统接受。
小组合作交流,拟定小标题
1.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或 词语作小标题。 2.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 或词语作小标题。 3.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 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追悼会上 谈《水浒》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女佣的回忆
再读课文,说说鲁迅先生给你的 印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读。 2.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 每天至少要听到很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 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 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最 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 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 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回到第一部分,理解“为什么伯父 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
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 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 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
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 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 地掉下来。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 喻颠倒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饱经风霜】饱,充分的。风霜,比喻艰苦的生 活。形容经历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隔行分段的方法。 2.默读课文,想想各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伯父逝世后,人们沉痛 地悼念他。
第二段: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
你了解鲁迅吗? 你知道鲁迅的作品吗?
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为什么深受人们的爱戴?
作者周晔(1926.5—1984.1) 鲁迅先生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儿, 鲁迅先生去世时她才10岁。 本文写于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 的1945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读课题两遍。 2.检查预习情况。
识记生字
wǎn hú lún zǎo gǎo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伯父去世后,在追悼会上“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 的爱戴。(深受爱戴—无私奉献)
2.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趣谈《水浒》——宽容风趣)
3.伯父笑谈”碰壁”。(笑谈碰壁 ——幽默乐观)
4.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救助车夫 —— 忧国忧民)
5.伯父关心女佣阿三。(关心女佣——朴实关爱)
著名诗人臧克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 但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 人民作牛马。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 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 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我们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魂”!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文章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
写。 3.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故乡》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 的 伯 父 鲁 迅 先 生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 首次用“鲁迅”作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他一生创作和 翻译了很多作品,如 《呐喊》《野草》《朝 花夕拾》《坟》等。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 斗了一生,被誉为“民 族魂”。是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 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 马上低下头来小声地抽噎着。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 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 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 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第三段:伯父笑谈鼻子被墙壁碰 扁的趣事。
“你想,四周 黑洞洞的,还不容易 碰壁吗?”
第四段:伯父热情救助车夫。
第五段: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 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 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 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 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 干重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