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之图文转换教案+专项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之图文转换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图文转换题目出现的类型和解题的步骤。
2.根据题干的要求整合信息,连词成句。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常见两大类型。
【重点难点】
能准确解读并表述图文转换类题目的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
讲解实例,加强训练,归纳掌握不同题型的规律和方法。
【知识链接】
一.考点解读
所谓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这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
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图文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要求,但新课程标准却早已对图表知识作了相应的要求,即“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传达图表所蕴涵的信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近几年高考都涉及到这一内容的考查,因此,也应该列入语文备考的范围之内。
二.命题规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表文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定义及要求
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这类题型分值一般为4—6分。
二、图文转换的两大类型
考点一:徽标图
1.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近几年来,徽标类读图题悄然走进高考试卷。
2.常见题型
一)介绍徽标构成(考察外形特征)
二)解释徽标的内涵(考察设计理念、寓意)
例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
“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题型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3分)
题型②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3分)
3.方法小结
1).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外形、色彩
2).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空间、逻辑
3).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联想→象征义、寓意 (要有关联性)
4).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得体:准确、简明、平实、清晰(说明性语言)
考点二:活动构思框架图
1.活动构思框架图具体形象,直接通过构架图的形式,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
此类题型在年全国Ⅰ卷和全国Ⅱ卷有所考查,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又进行了考查,此考点应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2.解题步骤
第一步:整体阅读,把握构成
一般来说,构思框架图都有一个具体的思路,结构清晰,所以在读图时首先要关注整体,把握结构。
第二步:二维分析,找出规律
先整体分析,然后分步解析其思路,注意表达要全面简洁。
第三步:依图作答,准确规范
考生除了要运用构思框架图中给出的词语外,还要根据构架流程来选用准确的词语。
3.经典例题:(年全国乙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三、巩固练习(附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图文转换题要诀)
多少要素应看清,主次特点要分明。
合理联想与想象,联系现实悟图形。
扣紧画面说寓意,题目要求是根本。
要点表达应全面,条理规范得高分。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检测练习
2.完成总复习第二轮相关练习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2.下图是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总体不断提高;中间有起伏;增幅渐小(增幅渐慢或前快后慢)。
(2)练习能不断提高成绩。
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
进步缓慢时要设法寻求突破。
【解析】【分析】(1)本题是曲线图,考生要关注曲线的变化情况。
从题干来看,这是成绩曲线图,从整体来看,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加,成绩整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但在提高的过程中也有起伏,而且一开始的增幅比较快,到后来增幅变小,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特点;
(2)针对第一问概括出来的特点,考生可以谈启发,从图上来看,练习的过程中有起伏,但从整体来看,成绩还是在不断提升,这就告诉考生,在练习时如出现起伏不要灰心,因为这是难免的,要保有信心,当进步变慢的时候,还要寻找突破口。
考生围绕这些方面拟写启示即可。
故答案为:⑴总体不断提高;中间有起伏;增幅渐小(增幅渐慢或前快后慢)。
⑵练习能不断提高成绩。
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
进步缓慢时要设法寻求突破。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将图中所有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
要根据这幅图中数据变化分析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然后根据标题“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联系数据组织答案即可。
第一问,练习成绩的变化,从曲线图看,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曲线有波动,表明也会有起伏,从曲线图的末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幅变慢。
第二问,可结合着第一题的三个特点来答。
从整体看,练习的确能不断地提升成绩。
偶尔有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要有信心。
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多,进步慢可想方法突破。
3.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解析】【分析】本题所给的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然后分析图的构成,把握构成的顺序,因为题干说这是“3+1+1”模式,所以应从“高一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开始,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语文、数学以及外语这必考3科,第二个部分由限选一科和任选2科共计12种组合构成。
考生逐一把这些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拟写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4.下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
请指出活动标识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分析活动标识设计的视觉效果及其意蕴。
【答案】①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
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②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解析】【分析】本题构图要素包括数字符号“70”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1949—2019”表示建国时间和今年的时间,“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整个图案呈鲜红色,既与国旗的颜色一致,也增加了喜庆色彩。
寓意结合各个要素的含义综合思考。
意思对即可。
故答案为:①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②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5.下面是成人高考报名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网上报名完成后,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打印信息进行核对,9月9日至13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错误的要修改,然后验证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的要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医学资格认证,合乎条件者现场确认,结束程序。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流程图的能力,注意流程的主线,在确保主流程的基础上
重点注意特殊情况,如此题的“信息不正确”“不符合报名条件的处理”。
故答案为:网上报名完成后,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打印信息进行核对, 9月9日至13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错误的要修改,然后验证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的要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医学资格认证,合乎条件者现场确认,结束程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本题是示意图的转换。
根据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
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
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6.阅读下面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把图中“购买车票”的流程用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文连贯,不超过90字。
(2)从服务客户角度简要评析该软件流程图。
【答案】(1)用户先查询车票,若未售完可以购票,用户支付后购票结束。
若车票售完则进行智能监控,此时,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若有余票则自动抢票,成功后通知用户购票。
(2)①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②使用便捷,为用户提供了票务查询与购买的功能,在车票已售完的情况下,具有抢票功能。
③部分设计缺少人性化,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在无法购买车票的情况下,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解析】【分析】(1)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用户先“查询车票”,有两种情况,一是车票售完,可以进行智能监控,检测到有余票,就可以自动抢票,然后“通知用户”,完成“购票”。
如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
二是车票没有售完,按照箭头指向,“购票”,然后“用户支付”,购票结束。
(2)要求评价流程图,可以结合该软件的功能评价,从流程图上来看,该程序可以查询机票或酒店,然后通过该软件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等;增添了智能监控,具有抢票功能,使用方便;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自动抢票”后“通知用户”,但是“无法购买车票”时,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故答案为:⑴用户先查询车票,若未售完可以购票,用户支付后购票结束。
若车票售完则进行智能监控,此时,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若有余票则自动抢票,成功后通知用户购票。
⑵①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②使用便捷,为用户提供了票务查询与购买的功能,在车票已售完的情况下,具有抢票功能。
③部分设计缺少人性化,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能;在无法购买车票的情况下,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⑵此题考查评析该软件流程图的能力。
根据流程图的特点,整体把握,分析特点。
比如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
7.阅读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概括漫画的寓意。
(2)针对漫画反映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使人们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弱化乃至丧失。
(2)我认为过分依赖无线信号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信号的遍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沉迷手机严重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与休息,损害了人们的思考力,街头“低头”已成为马路安全又一新生“隐患”。
【解析】【分析】⑴看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
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故答案为:⑴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使人们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弱化乃至丧失。
⑵我认为过分依赖无线信号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信号的遍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沉迷手机严重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与休息,损害了人们的思考力,街头“低头”已成为马路安全又一新生“隐患”。
【点评】⑴漫画多从政治事件或者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创设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者颂扬某些人或事。
要找出其讽刺或者颂扬的对象
或者行为,然后联系生活挖掘出隐含的信息。
⑵谈自己的看法,可以结合漫画的寓意,谈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实质本质或者解决办法等。
8.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小题。
(1)简要说明漫画内容。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1)一只写有“家长”字样的手上绑着标注“溺爱”“轻视教育”的束带,被束带控制的“熊姐”是某中学学生,她的右边一个被打得满头是包的柔弱女生快要跌倒了,“熊姐”右边一个拿着相机,一个做“剪刀手”样的人正在幸灾乐观的旁观。
(2)家庭教育不当,将催生校园暴力事件。
【解析】【分析】⑴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简要说明漫画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漫画内容,注意要仔细描述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动作及相关文字。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解读理解能力。
此题从漫画内容来看,“熊姐”的表现与家长的溺爱和轻视教育是离不开的,学生要注意从这角度去解读这幅漫画所要传达的寓意。
故答案为:⑴一只写有“家长”字样的手上绑着标注“溺爱”“轻视教育”的束带,被束带控制的“熊姐”是某中学学生,她的右边一个被打得满头是包的柔弱女生快要跌倒了,“熊姐”右边一个拿着相机,一个做“剪刀手”样的人正在幸灾乐观的旁观。
⑵家庭教育不当,将催生校园暴力事件。
【点评】⑴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画面内容用说明性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按照一定次序描述。
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⑵寓意一般是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现实中某些方面。
9.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 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 讥刺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 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答案】 B
【解析】【分析】图中的工人边砍树,边抽烟。
啄木鸟在啄他的头,认为他的头是段“木头”,而且里面一定有害虫。
那我们就要想:为什么这个人的头脑里“一定有虫”?那就是这个工人的什么想法,什么做法是不对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他挥着斧子在砍伐树木,这就是他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是不对的。
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漫画的能力。
画面内容用说明性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按照一定次序描述。
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寓意一般是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现实中某些方面。
二、语言表达(共46题;共251分)
10.自闭症患者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和理解的、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
从2008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阅读下面的“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宣传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宣传画的内容。
(不超过30字)
【答案】示例:虽然头顶是灿烂星空,小孩却把自己隔绝在封闭的空瓶子中。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从题目入手,宣传画的题目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还要仔细读图,将图中的关键信息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如:孩子、瓶子、星空。
这幅画
的主题是孩子,但孩子却蜷缩在瓶子中与外界隔绝,无视星辰闪耀。
故答案为:示例:虽然头顶是灿烂星空,小孩却把自己隔绝在封闭的空瓶子中。
【点评】该题考查图文转换。
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11.2019年清明节,一批批少先队员来天安门广场,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并敬献花圈。
请你以一名义工的身份为少先队员们讲解“五四运动”浮雕(见下图)的内容,并宣讲“五四运动”的伟大精神以及对少先队员们的期望。
不少于120字。
【答案】“五四运动”浮雕内容:①背景和时间: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丧权辱国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
②浮雕背景:天安门、飘扬的旗帜;
③浮雕近景:激情演讲的学生或者振臂高呼口号的学生、散发传单的女学生、以学生为主的各行各业的听众或者参加者。
④演讲语言或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五四运动”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对少先队员的期望: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同学们一定要继承伟大的五四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分析】本题从题干来看,题干要求考生“以一名义工的身份为少先队员们讲解“五四运动”浮雕的内容,同时宣讲“五四运动”的伟大精神和对少先队员的期望。
首先观察浮雕,讲解“五四运动”“浮雕”的内容,从图上来看,这一浮雕应该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群后面的背景,背景上有天安门、飘扬的的旗帜;另一部分是浮雕凸显出的群像,有的学生在振臂高呼,有的在激情演讲,还有的在散发传单,而除了这些学生之外,还有各行各业的听众。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来概括浮雕内容。
而至于“五四运动”的伟大精神,这个需要借助学生课外的识记来解决,如“五四运动”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对少先队员的期望,自然是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能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五四运动”浮雕内容:①背景和时间: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丧权辱国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
②浮雕背景:天安门、飘扬的旗帜;③浮雕近景:激情演讲的学生或者振臂高呼口号的学生、散发传单的女学生、以学生为主的各行各业的听众或者参加者。
④演讲语言或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五四运动”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对少先队员的期望: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同学们一定要继承伟大的五四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