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8分)
八月的故乡---你好郭保林
我怎能不怀念呢?那里有我的亲朋,有我祖先的遗骸,有我童年海浪般的憧憬和云霞般的梦幻……还有我记忆中多彩的八月。
一搭上西去的汽车,我的心就象出笼的鸟,扑扑楞楞飞去了,飞到黄河故道的臂弯里,飞到杨柳矗翠的小河畔,飞到小小四合院,衔去一束绻绻的情愫,早早地给母亲了。
汽车奔驰着,我伏在窗口,贪婪地、忘情地阅读着平原的八月。
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涌涌荡荡;望不尽的千顷秋色,万斛秋光。
水稻黄了,微风里,金浪迭涌,棉花炸嘴,雪白银亮,宛如银河的繁星;花生秧儿、红薯蔓儿把地皮都盖严了,碧绿碧绿,如潮似海,如果不是车儿跑得快,说不定还能看到它们根部被饱的果实顶开的裂隙呢!八月的苍穹,一天碧落,是那样深邃,空阔,高朗,几只大雁横过蓝空,而圆圆的麦秸垛下,三五只母鸡却悠闲地刨着生活的安逸……
素素淡淡的鲁西大平原啊,浓浓艳艳的鲁西大平原啊,你把秋的甘甜,秋的色彩,秋的芬芳,像亮亮的雨丝,洒在我干涸的心上了。
故乡的八月,你那烫金的封面,彩色插图,你那多彩斑斓、丰厚而充实的文字,曾经给我童年带来多少欢欣,多少雅趣,吸附了多少时光!
故乡啊,你记得么?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么?
故乡啊,你还记得么?孩提时,我和小伙伴常乘大人不在意,钻进密密实实的庄稼地里,躺在垄沟里,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望着那瓦蓝瓦蓝的天空。
大人们急了,四处寻找,满村响起悠长悠长的喊声。
可是,我们就不答应,不出来,用小鼻子使劲地吸着,吸着庄稼成熟的芬芳,吸着大地乳香,吸着母亲的慈爱的、带着焦急的呼吸……
故乡啊,你还记得么?我和小伙伴爱坐在拉庄稼的大车上,那铁轮大车,拉着一车金黄,一车喜悦,悠悠荡荡,摇摇晃晃,吱吱嗡嗡,唱着欢乐的歌。
起车的大叔鞭花甩得真响。
像过年的炮竹……
……车儿摇荡着,我微微困倦了,很想打个盹儿。
我愿梦见母亲慈爱的朗笑;我愿梦见侄儿甜甜的叫喊;我愿梦见挂在老枣树枝上的蝈蝈笼儿;我愿见在玉米田咀嚼“甜杆”的童年……
车过黄河大桥,一阵钢铁的轰鸣,把我的疲倦和困意惊飞了。
我睁开眼,淡淡的暮霭已罩了原野。
哦,此时此刻,母亲是站在村头大杨树下张望呢,还是坐在灶前为她的儿子准备晚餐?是晚风吹乱了她满头苍发,还是火光映红了她多皱的脸颊?啊,再过一个时辰,我就可以乖乖娇娇地做儿子了,尽管我已是两个儿的爸爸了……
我的心切切的。
我仿佛听到故乡的呼唤----小河用它欢唱的浪花;白杨用朗朗的秋韵;藏在枝叶里的红枣用它甜甜的羞涩;挂在枝头上的石榴用它迷人的微笑;连场院里那座小草屋也在呼唤,用谷禾和馨香。
用慈母的情怀……
16.“汽车奔驰着,我伏在窗口,贪婪地、忘情地阅读着平原的八月------”这里“阅读”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7.文章通过回乡,写出了故乡的种种趣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请分条列举)(6分)
18.如何理解“我就可以乖乖娇娇地做儿子了,尽管我已是两个儿子的爸爸了”这句话的内涵?(4分)
19.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原文作简要的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6、“阅读”的含义:尽情地欣赏(或品味)(2分)。
表达了自已对故乡真挚的热情和由衷的赞美(2分)。
(意思对即可)
17(1)在沙路上光着脚奔跑;(2)从枝头偷摘酸枣;(3)在庄稼地里躺着;(4)坐在农车上欢歌;(5)枣枝上的蝈蝈笼;(6)玉米田里嚼“甜杆”(6分)
18.在母亲的眼里儿子再大也是小孩,在儿子眼中母亲永远是慈爱的母亲,久别的儿子可以再次像儿时那样充分地亨受母爱。
(4分)
19.能从下面两个方面作答,语言通顺,有具体例证,给满分4分。
(1)语言优美,句短而整齐,节奏轻快(2)比喻生动贴切,排比酣畅淋漓,拟人亲切感人
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28日,第五届“财经中国V论坛——人工智能:现实与图景”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在一些典型化、标准化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运用,产业正处在快速扩散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差距。
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
第一、缺少重大原创成果。
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
第三、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第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对于部分人士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从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说法,人工智能发展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表示,人类的一部分事务性劳动逐渐由机器来替代,这是不可逆转的。
“这样的替代,也不纯粹是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所带来的,还包括其它技术。
不过,在很多领域中,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更多的是新型技术和行业如何更深度地融合。
”李春平说。
(摘编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材料二:
开源化浪潮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争夺的主战场,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
对此,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表示:“到了智能化时代,想把事情往前推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因为大家都知道做人工智能的基础首先是最基本的大数据,数据从哪来,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怎么开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大家才都能运用。
”
在业内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如何更好协同在一起,形成良好的AI发展生态。
其次是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大家的行为。
最终还是要行业应用,行业深度融合,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未来人工智能行业要标准化和简单化,把一些标准制定出来,这个行业会形成更大的突破。
另外,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制定问题,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拿无人汽车来说,自动驾驶这个环节,已经涉及法律法规。
一旦法律法规跟上了,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会更加快速。
”金山云高级副总裁、合伙人梁守星坦言。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韩国中央日报3月30日报道,韩国信息通讯技术振兴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350亿元人民币,发展迅猛,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已从2015年的2.8年缩短至1.9年;而韩国则原地踏步,仅由2015年的2.4年减为2.3年,已被中国反超。
报告称,韩国仅仅依托个别企业投入,政府至今尚未主导设立任何人工智能研究所,每年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投入的预算也只有1630亿韩元,仅相当于中国的2.7%。
前几日,特朗普公开挑起中美贸易战,向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总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高二语文试题关税,用于限制中国投资购买美国公司技术。
此次征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限制中国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现谷歌公司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表示:在未来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有望赶超美国,成为核心驱动力。
由于美国的崛起也是源于新科技的诞生。
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将有可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互联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近些年一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B.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想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首先要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
C. 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其目的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D. 与中国相比,韩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发展相对缓慢,其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B.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一片空白,尖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
C. 对于社会上有人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失业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担忧,专家表示,机器逐渐代替人类的一些事务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D. 谷歌公司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认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赶超美国,成为中国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也将有可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9.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7. C 8. B
9. ①材料一侧重于介绍我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的担忧的解答。
②材料二侧重于介绍中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
③材料三侧重于介绍韩美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及美国所采取的措施。
【7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其目的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偏概全。
依据材料三“此次征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限制中国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而选项中去掉了“之一”,变成了“其目的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扩大了范围,表述不准确。
故选C项。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一片空白”表述绝对化,只能说“待完善”;第二处,“尖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只是材料一的内容,并不是材料一二的共同内容。
故选B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
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中,第一节引出话题,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快。
第二节中,重点我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三节是回答对于部分人士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的问题。
材料二,第一节强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快。
第二、三节,强调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
材料在三,第一节强调韩美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
第二节强调美国所采取的措施。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日月行色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
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
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
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
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
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
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
”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
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
”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
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
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
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
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
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
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
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
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
往后后悔就迟啦。
”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
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垭,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9.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20.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4分)
21.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6分)
22.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4分)参考答案:
19、1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2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3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20、(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现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1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
2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21、1地方色彩鲜明。
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
用这一方言词,使得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
2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于心理。
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句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
3富有生活情趣。
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22、1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灵性。
2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
少贫微,佣书自业。
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
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
泰始初,为殿中将军。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
虏围转急,山图据城自固,然后更结阵死战。
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
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
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
明帝复遣山图讨之。
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
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
除宁朔将军、涟口戍主。
山图遏涟水,筑西城,断虏骑路,并以溉田。
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
盗发桓温家,大获宝物。
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薄以还官。
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
”太祖笑而纳之。
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
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
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
城隍小事,不足难也。
”世祖使城局参军刘皆、陈
渊委山图以处分事。
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
世祖甚嘉之。
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
”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带南平昌太守。
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
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
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
”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
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
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祖,皇帝的年号之一,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后卜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年号。
B. “城”,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 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项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战船之上。
D. 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手诏不同于一般的文书,意义不同寻常。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
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杀。
B. 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
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C. 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
盗贼盗掘桓墓获得大量宝物,通过门客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D. 周山图诚心事上,受到世恩宠。
他往还于官署和城郊别墅之间,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保护自己;去世之后,皇上赐给朝服和敛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虏围转急,山图据城自固,然后更结阵死战
(2)山图遏涟水,筑西城,断虏骑路,并以溉田参考答案:
10. B 11. A 12. C
13. (1)敌兵围困加紧,山图据守城池自我防御,之后又结成战阵拼死战斗。
(2)山图堵塞涟水,修筑西城,断绝了敌寇骑兵的通道,并用涟河水来灌溉农田。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举”意思是“举荐”,举荐的对象是“山图”,二者之间不能断开,AC两项;
“前驱”意思是“先头部队”,是固定短语,“前驱”是“为”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世祖,皇帝的年号之一”错误,“世组”是皇帝的庙号之一,不是“年号”。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通过门客赠送给山图”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门客窃取财物赠送给山图。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围”,围困;“固”,防御,固守;“更”,又;“死战”,拼死战斗。
第二句中,“遏”,堵塞;“虏骑”,敌寇骑兵的通道;“以”,介词,用,“以”后省略代词“之”。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