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 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
2015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教学提纲

2015年广州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解析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出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不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有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答案】C【解析】A.液泡是单层膜,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故本选项错误;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是双层膜,故本选项错误;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均是单层膜,故本选项正确;D.内质网是单层膜,线粒体是双层膜,故本选项错误;2.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胰岛素是蛋白质,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呈紫色;胰岛素不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可以;胰岛素确实由胰岛B细胞产生和分泌;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
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溶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答案】C【解析】A.兔属于哺乳动物,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无法提取DNA,故A错误。
PCR每个过程需要变性—复性—延伸三步,所以B错误。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后呈现蓝色,所以C正确。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同时染色人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
D选项只用甲基绿,所以D错误。
4.图1表示在一个10mL 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核的动态变化。
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 .可用数学模型t 0=t N N λ表示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 .K 值约为120000个 【答案】D【解析】初始阶段为调整期,酵母菌还未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增长缓慢,而不是因为种内竞争,故A 错误。
2015年高考试题生物(新课标2卷)解析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生物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代空宅瓶中离子相对碾收量大.说明肓氧条件有利于根对惡子的吸收;A 正确.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庫衆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溫度变化彫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悔误•同样的溟度条件下倾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职收莖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2且氮气环境中不刑厅根对该离子痢卿攵,c、D错误.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2015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26.(16 分)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
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 pH 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
结果。
pH 值
5.8(对照)
4.0
3.0
2.0
桃树
2.20(100) 2.19(99.55) 2.13(96.82) 1.83(83.18)
D.内质网和有膜结构,故本选项错误;
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是双层膜,故本选项错误;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均是单层膜,故本选项正确;
D.内质网是单层膜,线粒体是双层膜,故本选项错误;
2.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2015 年广州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解析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出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选错不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有单层膜的是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③促进肝糖原分解
④由胰岛 B 细胞合成、分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胰岛素是蛋白质,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呈紫色;胰岛素不能
促进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可以;胰岛素确实由胰岛 B 细胞产生和分泌;由以上分析可
知,本题选 B。
3.关于 DNA 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 DNA B. PCR 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 延伸 复性三步 C. DNA 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溶后生成蓝色产物 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2015全国卷I高考生物卷(含答案)

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生物——选修 l: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已知微生物 A 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 B 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 A 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 染色。微生物 A 产生的油脂不 易挥发,可选用 (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 B 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 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 B 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若要测定 其活菌数量,可选用 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 B 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 35℃、40℃、45℃ 温度下降解 10 g 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 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 ℃ 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 ℃设计后续 实验。 40.[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 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 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 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 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32.(9 分)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 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 。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 ,A 基 因频率为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l, 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 中 Aa 和 aa 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
2015年生物高考题答案-广东卷

2015年广东卷试卷总评:今年高考广东生物卷延续了难易适中,考点覆盖面广,地方特色等传统优点,对实验及选修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减少,综合性知识考查增加,几个模块综合考查知识点增加。
1.解析:在细胞中,具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通过排除法可知C项正确。
答案:C2.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①正确。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②错误。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③错误。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④正确。
答案:B3.解析:A项,兔属于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适合作为提取DNA 的材料。
B项,PCR技术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步。
C项,DNA在沸水浴条件下,遇二苯胺呈蓝色。
D项,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时,细胞核(含DNA)呈绿色,细胞质(含RNA)呈红色,仅用甲基绿无法让细胞质呈现红色。
答案:C4.解析:A项,初始阶段酵母细胞数量少,酵母菌个体之间几乎不存在种内竞争。
B 项,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酵母细胞的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而N t=N0λt为“J”型曲线增长的数学模型。
C项,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具体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D项,由图可知,1 mL培养液中最多含12 000个酵母细胞,则10 mL 培养液中的K值约为120 000个。
答案:D5.解析:预实验主要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本题中正式实验的目的是“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则预实验后所确定的秋水仙素浓度应符合“再生植株数量多,四倍体植株的数量也多”两个条件。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适秋水仙素浓度在6 g/L左右,故选择的秋水仙素浓度范围为4~8 g/L,在这一浓度范围内设置更小梯度进行正式实验,同时加上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组。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II 理综生物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31.(1)①2.2头/km2②2头/km2(每空2分共4分)(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3)大于(1分)3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①(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②:此外,③(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32.(1)不能(1分)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递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递给女儿的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2)①祖母(2分)②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于祖母。
(3分)③不能(1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胡萝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辽宁)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C)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17o C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
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o C,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o C,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端粒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记忆及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以此排除A选项(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故B错;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D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2015生物高考真题

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1.(2015·福建高考·T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题指南】(1)题干、选项关键词:“每种蛋白质”“都含有”“都是”等。
(2)关键知识:蛋白质结构与氨基酸关系、蛋白质功能多样性、人体内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此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非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A项错误;有些分泌蛋白(如抗体)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项错误;每种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项正确;蛋白质承担的功能多种多样,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D项错误。
【答案】C2.(2015·山东高考·T4)以下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值,停止供给CO2后比停止前高【解题指南】此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和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细胞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自由水的值越低,萌发的种子中该比值比休眠时低,A 项错误;O2和CO2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方向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质基质中O2/CO2的值高于线粒体,B项错误;动作电位时Na+内流,使膜内K+/Na+的值比静息电位时低,C项错误;停止CO2的供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降低,C5含量升高,C5/C3的值升高,D项正确。
【答案】D3.(2015·北京高考·T2)以下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2【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T2噬菌体是病毒,细菌是原核生物。
2015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 液泡和核糖体B 中心体和叶绿体C 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答案】C【考点定位】细胞器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简单的题干信息考查细胞器的结构,旨在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决本题关键在于看考生能否熟知细胞器的膜结构。
2.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考点定位】蛋白质、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决本题关键在于看考生是否掌握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血糖调节过程等相关知识。
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 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 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答案】C 【考点定位】DNA的粗提取和鉴定、PCR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PCR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图1表示在一个10ml的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 可用数学模型N t=N0λt 表示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 K值约为120 000个【答案】D【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右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102A. 0、2、3、4、5、6 B. 0、4、5、6、7、8C.0、6、7、8、9、10 D. 0、3、6、9、12、15【答案】B【考点定位】多倍体育种。
2015广东省高考理综生物考试试题与答案(清晰版)

2015广东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2、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 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图1表示在一个10ml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 t=N0·λt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 000个5、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A.0、2、3、4、5、6B.0、4、5、6、7、8C.0、6、7、8、9、10D.0、3、6、9、12、156、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二、双项选择题:24.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由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100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25.图9为培育转基因山羊生产人β-酪蛋白的流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所用的人β-酪蛋白基因可从人cDNA文库中获得B.过程②可选用囊胚期或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C.过程③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D.过程④人β-酪蛋白基因在细胞质内进行转录、翻译三、非选择题:26.(16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年新课标高考生物全国卷1(答案解析版)

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2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2ABCD【答案】3.)ABCD【答案】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c 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c PrP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sc PrP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sc PrP 可以诱导更多c PrP 的转变为sc PrP ,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D .【答案】6.X 染色体( A B C D 【答案】【解析】二、非选择题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 、B 、C 、D 四组实验。
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2CO 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 ,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
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 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及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2015年 广东省 高考生物 试卷及解析

201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2.(4分)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4分)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4分)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12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 .可用数学模型N t =N 0λt 表示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 .K 值约为120000个5.(4分)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 ) 秋水仙素浓度(g/L )再生植株(棵)四倍体植株(棵)0 48 0 2 44 4 4 37 8 6 28 11 81851092A.0、2、3、4、5、6 B.0、4、5、6、7、8C.0、6、7、8、9、10 D.0、3、6、9、12、156.(4分)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 .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B .如图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 .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3D .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6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B .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8.(6分)如图为培育转基因山羊生产人β﹣酪蛋白的流程图.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所用的人β﹣酪蛋白基因可从人cDNA文库中获得B.过程②可选用囊胚期或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C.过程③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D.过程④人β﹣酪蛋白基因在细胞质内进行转录、翻译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16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pH值 5.8(对照) 4.0 3.0 2.0桃树 2.20(100) 2.19(99.55) 2.13(96.82) 1.83(83.18)腊梅 3.65(100) 3.58(98.08) 3.44(94.25) 2.95(80.82)木樨 1.07(100) 1.07(100) 1.05(98.13)0.96(89.72)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呈色,酸雨中的SO42﹣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产物)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最后导致5。
201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

201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选择题:下列哪个细胞器是负责细胞呼吸的?A) 叶绿体B) 核糖体C) 线粒体D) 溶酶体下列哪个器官是人体的最大脏器?A) 心脏B) 肺C) 肝脏D) 脑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产生胰岛素的?A) 肝脏B) 胰腺C) 肾脏D) 胃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产生精子的?A) 睾丸B) 卵巢C) 子宫D) 输卵管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过滤血液并产生尿液的?A) 肝脏B) 肾脏C) 胰腺D) 胃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产生抗体的?A) 脾脏B) 肺C) 胃D) 肝脏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产生红血球的?A) 肝脏B) 脾脏C) 骨髓D) 肺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产生胆汁的?A) 胰腺B) 肝脏C) 肾脏D) 胃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产生雌激素的?A) 卵巢B) 子宫C) 输卵管D) 乳腺下列哪个器官是负责产生血小板的?A) 肝脏B) 脾脏C) 骨髓D) 肺填空题: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中。
答案:叶绿体呼吸作用发生在________中。
答案:线粒体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
答案:皮肤胰岛素由________器官产生。
答案:胰腺精子由________器官产生。
答案:睾丸尿液由________器官产生。
答案:肾脏抗体由________器官产生。
答案:脾脏红血球由________器官产生。
答案:骨髓胆汁由________器官产生。
答案:肝脏雌激素由________器官产生。
答案:卵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2.(4分)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4分)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4分)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 =Nλt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000个5.(4分)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A.0、2、3、4、5、6 B.0、4、5、6、7、8C.0、6、7、8、9、10 D.0、3、6、9、12、156.(4分)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B.如图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D.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6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8.(6分)如图为培育转基因山羊生产人β﹣酪蛋白的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所用的人β﹣酪蛋白基因可从人cDNA文库中获得B.过程②可选用囊胚期或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C.过程③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D.过程④人β﹣酪蛋白基因在细胞质内进行转录、翻译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16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2﹣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产物)呈色,酸雨中的SO4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最后导致O)生成减少.(CH2(2)由表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的程度;②;③.(3)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原因是.10.(16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如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基中激素A、B分别是、;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3)儿童按计划免疫拉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11.(16分)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受精卵通过过程发育为幼虫.(3)突变为果蝇的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4)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中雌蝇的基因型有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F112.(16分)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如图.(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有.(2)据图,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pH 呈下降超势,原因是.(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201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分析】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可以分为三类: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解答】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错误;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正确;D、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的结构,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核糖体和中心体是两种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而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考生要能够将细胞器的膜结构进行归纳记忆,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难度不大。
2.(4分)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分析】明确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胰岛素由核糖体合成,由胰岛B细胞分泌.降低血糖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解答】解:①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其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①正确;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②错误;③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③错误;④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能降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明确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4分)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分析】一、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二、PCR技术:①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②原理:DNA复制;③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④方式:以指数的方式扩增,即约2n;⑤过程: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解答】解:A、兔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细胞器,故不能用于提取DNA,A 错误;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步,B错误;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C正确;D、用甲基绿吡罗红试剂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相关知识,包括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难度适中.4.(4分)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 =Nλt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000个【分析】分析图形:图示为酵母菌种群增长的“S”增长曲线,第50小时达到最大值,K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据此答题.【解答】解:A、正确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A错误;B、“S”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不能用数学模型Nt =Nλt表示,B错误;C、取样器取样法计数用于物种丰富度的调查,C错误;D、K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4分)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A.0、2、3、4、5、6 B.0、4、5、6、7、8C.0、6、7、8、9、10 D.0、3、6、9、12、15【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再生植株的数目不同,四倍体植株的诱导率不同.其中在用秋水仙素浓度为6g/L处理的情况下,诱导形成的四倍体的数目最多,诱导率最高.【解答】解:根据分析,预实验结果表明在用秋水仙素浓度为6g/L处理的情况下,诱导形成的四倍体的数目最多,诱导率最高,所以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0、4、5、6、7、8g/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实验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6.(4分)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B.如图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D.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模式图【分析】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结果;2、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3、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4、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结果,所以在t时加酶后反应的曲线由Ⅰ变为Ⅲ,A正确;B、胚芽鞘的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B错误;C、菠菜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没有中心体,C错误;D、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