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2013-12
简单地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最少的时间投入来完成教学目标,真正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笔者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当前的新课程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主体性教育结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教育者通过引导,激发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育活动,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融洽、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语文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二、科学地使用教材,做好教学预设
一般而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具备结构序列的教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但同时也要明确认识到,教学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但并不是只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

备教材作为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调整、拓展等。

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定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在原始资源中找到有价值的主体。

教师在开始新一学期语文课程的时候,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新教材进行全面审阅,这是由于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发挥导向作用。

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以便使教材得到科学应用。

例如在讲授宋词《雨霖铃》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它所表达的内涵,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宋词来掌握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现手法,因为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由于教学内容通常是由教师设问串连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问题的设计能力,尽可能地立足教学目标,在课堂中设计出精、小、活的问题,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呈现出灵性。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坚持学生的优势及弱势智能互补的基本原则,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来衡量学生,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就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施教,在检测练习的时候,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分析能力,而且对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以及研究性学习评价,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都应该坚持鼓励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时刻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态度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生建立起友好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合作,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对教师存在的畏惧之情,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供有利条件。

要想建立起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就要求教师应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也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对于文中的某些情节,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从而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中不能只是自己一个人在一味地说,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也利于师生间友好关系的建立。

2.将学生的兴趣作为语文课堂的添加剂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某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讲述起来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但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却很少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对语文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更深入地去了解语文。

同时,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不相同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心情状态下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不相同的。

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要有机地将学生所感兴趣的东西与语文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语文,并去领悟语文的魅力和价值。

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要倡导自主、探究及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及进取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文/黄欢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使用教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科学的数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34--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12经验交流
精神。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来全面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精神。

要注意的是:崇尚自主、探究及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教学性学习的有效性是不相冲突的。

探究性教学属于一种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讨,将知识的注入转化为思想的沟通,将单向的吸收转化为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模式。

而合作式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环节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

同时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笔者就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使用教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佑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讨[J].学园:教育科研,2012(08).
[2]吕修文.加强自身学习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3(04).
[3]柴树梅,李青云.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武鸣中学)•编辑蔚建超
文言文教学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往往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把文言文学习当做拦路虎,这的确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悲哀。

虽然就目前的社会状态而言,文言文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语言环境。

但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着文言文的痕迹,所以不论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语言延续的角度,我们都不能放弃文言文,那么怎样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高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呢?
一、适当的导入,留有悬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学生初学文言文时,教师应避免用生硬机械的方法去导入新课,千篇一律的导入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久而久之会出现已经上课多时,但个别学生课本还没有打开的现象。

所以我在上课前,尽量寻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典故和故事进行导入,故事讲到一半,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去阅读与学习。

并且告诉学生,想要知道故事结局如何必须要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去参与学习时,取得的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的。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翻译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考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其次,要让学生结合注解自主翻译,勾画出困惑之处,然后在小组内进行释疑、展示,让学生在合作中找到自信与成就感,并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二、强调诵读的作用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对文言文内容讲解和练习的落实,很少重视诵读。

而缺少了诵读环节的课堂生硬而枯燥,使学生脱离了原本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背诵文章时非常困难。

为什么要强调诵读呢?因为文言文是一种鲜活的语言,也是一种高超的交流技巧。

我们通过诵读可以了解说话人的语气和重音的变化,体会到古人当时的情绪起伏和感情波动。

成功的朗诵就好似
一场生动的舞台剧,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人物表情。

比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再现秦王嚣张跋扈的神情。

所以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文言文学习的突破口。

三、故事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明白学习方法,这只是学习的初步阶段。

我们还应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探究的动力。

在课堂中,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完成古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为语文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潜台词和展示空间,如果我们能找到切合点,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使他们活跃起来,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

如在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先插叙了苏东坡人生中的一些小故事,从而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学习元曲《天净沙·秋思》时,我给学生讲了“断肠人”一词的来历……精选有关的故事、知识,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轻松容易,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越学越积极。

四、重视方法指导,享受学习乐趣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多:结合注解、自主翻译、注意积累等。

其实,对于没见过的词语“猜”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大胆“猜”。

对一些初步接触的重点词语,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意思“猜”,让学生明白“猜”的方法:如组词法、换字法。

课内让学生大胆地猜,再与译文对照,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学习起来不亦乐乎。

多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也激发了他们探究到底的愿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讨,从而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菜坝中学)
•编辑蔚建超
文言文教学之初体验
文/赵宁倩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