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s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OOCs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实践探索
蒋瀚洋,王丹华,祝志敏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学生系统性学习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入门课程,虽然多数学生在进入到大学校园之前已经接触到计算机,但是,缺乏专业能力与基础技能教师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

下文就在我校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基于MOOCs的混合学习实践教学建议,将MOOCs与微课教学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采用混合式的学习实践策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基础能力,提升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MOOCs;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5-0125-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MOOCs作为基础构建混合学习实践模式,利用混合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与操作能力,为大学生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在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采用统一性的教学指导方式与实践操作手段,就很难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工作,难以利用多元化与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所降低。

虽然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开始尝试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分析不足,难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特点与爱好特点等针对性创新教学手段,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微课的教学效果较低
目前多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开始采用微课教学法,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微课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视频效果不高、维护工作量过大的现象,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过于复杂的情况下,课程的知识点呈现出独立性的特点,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不容易制作成为系统化的微课视频,导致教学应用效果降低,难以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真实需求。

1.3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低
传统的教学方式,固定的教学内容与单一的考核方式,都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这样会导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有效性降低,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2基于MOOCs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学习实践的重要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将MOOCs作为基础创建混合式学习实践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整体教学工作质量。

具体的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采用MOOCs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MOOCs与微课教学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全程性的参与模式,完善相关的教学结构。

转变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形式,增强整体的实践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平台为学生发布关于课程的简介内容、教学大纲、教案内容与讲稿内容等,使得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全面了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讲解各种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规划学习时间、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操作内容。

此期间学生属于课堂的主体部分,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参与到实践操作的活动中。

在课后的教学指导工作中,教师可利用慕课与微课的混合形式,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参与到在线测试活动中,便于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针对性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

收稿日期:2020-09-02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资助:“三维一体”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本科层次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湘教通(2018)436号);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翻转课堂环境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18C0672)
2.2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现状
将MOOCs作为基础创建混合学习的实践模式,能够改善课堂教学工作现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升整体的教学指导工作水平。

通常情况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将慕课与微课相互混合,每节课可以设置三个到五个短视频,每个视频在八分钟左右,教师将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课程内容自行规划自身的学习时间,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出来。

与此同时在使用混合学习实践模式期间,还能通过视频中设计交互式问题的形式、视频嵌入测试题的形式等,引导学生进行交互性实践操作,自主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能改善目前的教学工作现状,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实践模式的作用[2]。

2.3有助于改善教学评价模式
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不仅会导致教学评价效果降低,还不利于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而采用基于MOOCs的混合式实践模式,可以将MOOCs与微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慕课平台与微课平台中,可以设计自动化的测评系统,其中涉及客观类型与主观类型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系统中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也可以按照学生的评价情况,明确教学问题与学生的学习问题,针对性开展教学指导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思维能力。

3基于MOOCs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实践教学措施
3.1注重慕课与微课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实践教学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式学习实践模式,将慕课与微课模式全面应用在课程中,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反馈出来,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制定学习时间、内容与进度的规划方案。

在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组织开展探讨活动与实践操作活动[3]。

在慕课平台中有很多名师课堂,不仅可以拓展和步骤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学生在参与慕课教学活动期间可以感受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乐趣,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学生在慕课平台中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利用微课形式为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实践操作技能。

例如:学生在设置IP地址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慕课平台中学习知识,然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制作慕课视频,便于学生学习相关的实践操作知识。

与此同时,在混合式学习实践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设计慕课、微课的在线课程教学框架,学生在在线平台中获取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资源,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中观看慕课和微课视频,掌握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深入理解其中的知识。

在此期间,教师应该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指导学生自主整合各种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4]。

在此期间,教师还应该重点拓展与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点,满足学生探索学习新知识的需求,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创新,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2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
基于慕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利用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创建教学工作机制。

教师在慕课教学背景下,创建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学习实践模式,应该引导学生在线上与线下全面学习各种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实践模式的积极作用,明确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混合学习实践方式的积极作用[5]。

1)线上教学措施
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慕课平台与微课平台作为主要的部分,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需求在线上平台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线上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录制慕课视频,创建智慧教学平台,学生在线上平台可以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线上慕课平台也可以按照教师所设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为学生设置阶段化的学习标准、进度等,学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方案,实时化了解与控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进度,调控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

学生在线学习课程知识,可以在线观看或是下载离线观看视频,教师在平台中位学生发布学习资料与信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6]。

2)线下教学措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在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实践模式期间,应该在合理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强化线下教学的创新改革力度,在线下教学工作中可以按照慕课平台的线上教学情况,为学生设计线下的学习内容、课程教学模式等等,组织学生参与到探讨活动中,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在线上平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在线下课堂中设置“计算机应用前沿与发展趋势”“Word作品的制作方式”等实践操作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学生相互探讨、实践操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编制完善的教学指导方案,构建完善的线下课堂教学工作机制与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在合理开展线下教学活动的情况下,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发展和进步,达到预期的教学指导工作目的[7]。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对我校初中起点六年制公费师范生的大学计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将MOOCs当作基础创建混合学习实践模式,不仅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还能提升整体教学指导质量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按照课程教学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指导方案,将慕课与微课混合在一起,创建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刘竞遥,徐志红.基于MOOCs的《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教学
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7):173-174.
(下转第148页)
(3)积极参与省内外和课程相关的设计大赛。

5.8教学过程评估措施
线上测试与评估:
(1)收集、购买rhino建模及keyshot渲染优秀视频教程,并上传到公共网络或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

(2)收集校内外本课程教师制作的文字或视频教程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

(3)指导学生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和其他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4)允许学生上传自己收集的或自己制作的教程,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的交流切磋。

(5)学生上传自己的作品或作业,教师先行评分并点评。

线下考核与点评:
(1)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察。

(2)平时成绩占40%(每次作业分数的平均成绩为平时成绩,作业成绩不少于6次)。

(3)考试成绩占60%(考试成绩是课程最后一天课,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综合大作业,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的视为考试不合格)。

6结语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仍需要进行大量的专业学习,本文针对产品设计专业在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产品设计公司对产品设计师的技能要求,提出了以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思路和详细的可供操作教学改革措施,进而实现培养符合就业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威.大学教学课程的范式转换及其驱动机制[J].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2015,36(2):97-105.
[2]张楠.基于电子商务的消费品行业营销策略优化组合研究
[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3]梁勇.设计学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常见问题及改进措
施[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29(1):109-111. [4]易熙琼,何风梅,吕客.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计算机辅助工业
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19(11):30-32. [5]刘秀娥.高职市政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思路的研究与探索[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0):55-58.
【通联编辑:代影】
[4]刘小强,梁利亭.基于“六步四结合”的项目开发课
程改革与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1):35-38.
[5]谢欣,陈燕飞,刘先凤.基于学生自建微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
探究——以“设计思维与创新”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9,29(1):59-65.
[6]夏冬生,孙先念,朱公志.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其相
互关联性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4): 47-49.
[7]陈巧莉,冯运晨.基于高职课程成果导向的进一步
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0):100-101,104. [8]李佳,董屹.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以
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8):119-120. [9]叶贵友.项目引导的《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模式
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16):43-46.
[10]孙勇民,王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浸联动”教学方
法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联盟为研究对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8):117-120.
【通联编辑:张薇】
(上接第126页)
[2]姜赛达.基于层次聚类的数据分析方法在MOOCs中的应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144-148. [3]马飞,李娟.MOOCs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及学习行为模式研究
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25):316-318. [4]孙霞,吴楠楠,张蕾,等.基于深度学习的MOOCs辍学率预测
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5):893-899. [5]徐彬斌.基于在线临场感的MOOCs关键干预点探究[J].黑龙
江科学,2019,10(21):152-153.
[6]张国林.数字校园平台下基于MOOCs方式的计算机组成原
理课程教学设置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4(13):76-77.
【通联编辑:李雅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