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案 岳麓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教案岳
麓版必修3
教
学
内
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和同一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和奋斗历程,学习伟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精神。
通过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培养其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感。
重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容及评价
依据:学习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从而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新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
难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依据: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建党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全面的思想体系。
教学策略手段
本课内容多,理论性强。
为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学生一定要做充分准备。
教师应设计好本课知识表格,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资料,填写表格。
课堂中应强干弱枝,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不断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思想,采用演绎推理,特别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1、邓小平理论
本部分对教材进行整合,把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背景扩大,包括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内容,教材体系更完整,将背景概括为:社会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基础: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
形成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内容概括理论形成的过程并总结出每一时期的中心内容。
历史意义部分引导学生将教材没有的内容增加,这样知识完整,体系完备,从三个方面进行体现:
性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用: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③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二次历史性飞跃
2、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
引导学生介绍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