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工大附中四模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1

合集下载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西安市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西安市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

陕西师大附中高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A TP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B.蛔虫、变形虫、草履虫都是消费者,它们的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C.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溶酶体内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的实验中,NaOH在不同的琼脂块中扩散速率不同B.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C.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需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D.用斐林试剂鉴定梨果肉组织中的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而细胞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C.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可以产生记忆细胞D.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4.下列关于稳态与环境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取样器取样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动物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常用方法②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能起到生长素的作用,但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③人的长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而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④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能提高K值,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如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⑤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的酸性物质比如乳酸等所致A.④⑤B.④C.①③④D.②③⑤5.右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为b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其对根生长的作用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生长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其对单子叶作物生长的作用6.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2015届质量检测英语第一卷(选择题,共95分)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满分55分)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i sland A. surpr i se B. mach i ne C. i nv i te D. ch i ldren2. th ea ter A. pl ea sant B. br ea the C. r ea lly D. d ea f3. ch eer A. stoma ch B. ch aracter C. ch ain D. ch emist4. au dience A. l au gh B. f au lt C. au nt D. rest au rant5. u s eful A. u s ual B. serie s C. con s ult D. hu s band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W: David, we all know you took up skateboarding at ten . 6M: Yeah, my parents even let me skate in the house.W: 7M: Yes, they are pretty cool.W: 8M: That was fine. I was able to get my school work done with good grades. My only problem was that I had too much physical energy that I could not sit still in class.Then some teachers started taking my skateboarding away.W: That couldn’t stop you from ska ting?M: 9 .The cool thing was that my parents managed to find a different school. The headmaster there was wonderful. He let us plan our own PE classes. So guess whatI created.W: Skateboarding.M: 10 .That was my PE class. By that time I was turning professional and starting to show off some techniques at competitions.A. Did they?B. But did your parents support you?C. No way.D. Are you kidding?E. How about your school work?F. You guessed it.G. I think so.第三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新课标Ⅰ卷】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Ⅰ卷】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届质量检测试卷理综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r -52 H -1 O -16 Cu -64 S -32 Zn -65 S -32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A .RNA 聚合酶结合到DNA 上B .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C .细胞中有胰岛素的DNAD .细胞中有胰岛素的mRNA2.下图表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据图作出的判断不合理的是:A .图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B .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与图示细胞是一样的C .图①表示的是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液的浓度低时的细胞状态D .酶解法除掉细胞壁的成熟植物细胞失水后也可能会出现图③所示的皱缩状态3.下图为翻译过程中搬运原料的工具tRNA ,其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一5’端”,其他数字表示核苷酸的位置。

下表为四种氨基酸对应的全部密码子的表格。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转录过程中也需要搬运原料的工具B .该tRNA 中含有氢键,由两条链构成C .该tRNA 在翻译过程中可搬运苏氨酸D .氨基酸与反密码子都是一一对应的4.桦尺蠖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 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 控制。

由于工业化发展,SB.暗黑色桦尺蠖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蠖对环境的适应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C点时茎的生长速度最快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6.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四种经济动物(M、N、0、P)的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2015届模拟考试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9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Fe-56,C-12,H-1,O-16I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S1 、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 B.若S1 、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C.若S1 、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 D.若S1 、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2.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C阶段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相同 3.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其代谢过程如下图: 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氰,F1自交获得F2,则 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 B.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 C.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 D.F2中性状分离比为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 4.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内流 B.轴突膜处于④和⑤状态时钾离子外流 C.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 D.c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5.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地雀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地雀存在隔离,导致其种类增多 B.甲岛较乙岛地雀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 变化更大 C.甲岛上的地雀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每个岛上的地雀相互影响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 样性6.对右图所示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h B.用B、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则生根效果相同 C.若某植物幼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可能大于2f D.若水平放置的植物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 生长素浓度小于f7.下列有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温度、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铅蓄电池充电时,标有“—”的电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 CO2↑+ H2O B.Na2CO3溶液:CO32- + 2H2O H2CO3 + 2OH- C. D. 汽车用的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 9.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届模拟考试1 理科数学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5′×12=60′)1.已知A={x|x≥k },B={x|13+x <1},若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A.(1,+∞)B.(-∞,-1)C.(2,+∞)D.*2,+∞)2.复数i iz -+=13的共轭复数z =( ) A.2+iB.2-iC.1+2iD.1-2i3.设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0时恒有f(x+2)=f(x),当x ∈[0,2]时, f(x)=e x -1,则f(2014)+f(-2015)=( ) A.1-eB.e-1C.-1-eD.e+14.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BC=1, B=2A ,则AACcos 的值为( ) A.6B.4C.23D.25.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若输入的x 值为2015, 则输出的i 值为( ) A.3B.5C.6D.96.a=b 是直线y=x+2与圆(x-a)2+(y-b)2=2相切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120°,||=3,|+||=( ) A.5B.4C.3D.18.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给出四个结论: (1)a 2+a 8≠a 10(2)S n =an 2+bn(a≠0)(3)若m,n,p,q ∈N +,则a m +a n =a p +a q 的充要条件是m+n=p+q (4)若S 6=S 11,则a 9=0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1B.2C.3D.49.已知双曲线22a x -22by =1(a>0,b>0)的左、右焦点为F 1(-c,0),F 2(c,0),若直线y=2x 与双曲线xa =1=i ba =1+=i i xb ≠ab -=11i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1B.3+1C.3+2 D.210.若a>0,b>0,lga+lgb=lg(a+b),则a+b 的最小值为( )A.8B.6C.4D.211.若二项式(xx 1552+)6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m ,则dx x x m )2(12-⎰=( )A.31B.-31 C.32 D.-32 12.定义在*0,+∞)的函数f(x),对任意x≥0,恒有f(x)>f´(x),a=2)2(e f ,b=3)3(e f ,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 ) A.a>bB.a<bC.a=bD.无法确定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5′×4=20′)13.14.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甲、乙都被选中且发言时不相邻的概率为15.已知满足条件⎪⎩⎪⎨⎧>≥≤+≥)0(20k kx y y x x 的动点(x,y)所在的区域D 为一直角三角形区域,则区域D 的面积为16.已知函数f(x)对一切实数a 、b 满足f(a+b)=f(a)·f(b),f(1)=2,(且f(x)恒非零),数列{a n }的通项a n =)12()2()(2-+n f n f n f (n ∈N +),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三.解答题: (12′×5+10′=70′)17.已知函数f(x)=3sin(x+2ϕ)cos(x+2ϕ)+sin 2(x+2ϕ)(0<φ<2π)的图象经过点(3π,1) (1)求f(x).(2)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为a 、b 、c ,a=5,S △ABC =25,角C 为锐角且 f(2C -12π)=67,求C 边长 18.某同学参加语、数、外三门课程的考试,设该同学语、数、外取得优秀成绩的概率分别为54, m ,n(m>n),设该同学三门课程都取得优秀成绩的概率为12524,都未取得优秀成绩的概率为1256,且不同课程是否取得优秀成绩相互独立。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高考]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高考]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Pd —106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中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场所是线粒体B .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只与分泌蛋白的分泌有关C .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 .细胞质是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场所,其中可含有葡萄糖、丙酮酸、水等物质 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酵母菌计数的实验中,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探究其丰富度B. 根尖细胞由于没有液泡,因此一般不用其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可直接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来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D.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另一表现形式,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3.下图甲表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等位基因D 、d 位于性染色体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发生于②过程B .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处的基因为dC .丙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BX D、ABX d 、aBX D 、aBX dD .丙细胞中出现基因A 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4.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BTB )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金鱼藻不进行光合作用B .指示剂变为黄色是因为溶液pH 减小级名号C.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D.图中实验操作3~5能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5. 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若X为体液,则①~④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B.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C.若X为种群的种群密度,则①~④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D.若X是活细胞中含量相对较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O、C、H、N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隔离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B.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化C.一般而言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越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7.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减少食物加工过程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 NaAlO2(aq)AlCl3Al ② NH3NO HNO3③ NaCl(饱和)NaHCO3Na2CO3④ FeS2SO3H2SO4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9. 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D.含大量OH-的溶液中:CO32-、Cl-、F-、K+10.草酸晶体(H2C2O4·2H2O) 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计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叶绿体B.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脂肪有储存能量、调节代谢、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等功能D.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双层膜B.在苹果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C.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B. 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4. 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B.有机物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和CO2的比值为1:1C.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是无氧呼吸的产物D.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5.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

右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6.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

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 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D. 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29.(10分)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陕西师大附中高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做题时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Ti-48 V-51 Ni-59 Fe-56 Mn-55第I 卷 选择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4-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世纪物理学解开了物质分子、原子内部结构之谜,人们对电现象的本质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关于电荷以及电荷相互作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本质上都是使微观带电粒子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转移B .电荷量是可以连续变化的物理量C .由于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很相似,所以目前科学界公认: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是电磁相互作用D .静电力既不需要媒介,也不需要经历时间,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直接发生的作用力15.“弹弓”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弹射类玩具之一,其构造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 、B 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ACB 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在C 处(AB 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 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迅速发射出去,打击目标,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E 是CD 中点,则( )A .从D 到C ,弹丸的机械能守恒B .从D 到C ,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C .从D 到C ,弹丸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 .从D 到E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大于从E 到C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 16.如图所示,汽车车厢顶部悬挂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汽车以某一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弹簧长度为L 1;当汽车以同一速度匀速率通过一个桥面为圆弧形凸形桥的最高点时,弹簧长度为L 2,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A .21L L >B .21L L <C .21L L =D .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7.如图为某款电吹风的电路图,a 、b 、c 、d 为四个固定触电,可动的扇形金属片P 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电.触片P 处于不同位置时,电吹风可处于停机、吹热风和吹自然风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理想变压器的两线圈匝数分别为n 1和n 2,电吹的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触片P 与触点b 、c 接触时,电吹风吹热风 B. 小风扇的内阻为60ΩC. 变压器两线圈的匝数比n 1:n 2=3:11D. 若把电热丝截去一小段后再接入电路,电吹风吹热风时输入功率将变小 18.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视机显像管主聚焦电场中的等势面。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数学理试题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数学理试题

B.
3 3 2
C. 3
D. 2 3
第 3 题图
4. 1 2 3
列命题正确的个数 命题 命题

)
p ∧ q 为真 是命题
的点 P1 ( x1 , y1 )
p ∨ q 为真 的必要 充 条件
的否定是:
∀x ∈ R , 均 x2 + x + 1 > 0
∃x ∈ R ,使得 x 2 + x + 1 < 0
过两个
2015
高考综合
时间 120 钟 满
数学(理科)试卷
150
注意事项: 1.本科考试 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须在答题卷 作答,答题前,请在答题卷的密 封线内填写学校 班级 准考证号 姓 2.本试卷 为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 ,全卷满 150 ,考试 时间 120 钟.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
在区间 [ −3,3]
的交点个数为
B.6
的一种
C .7
D.8

算 a ⊗ b = a ⋅ b sin < a, b > ,则关于空间向
(a + b ) ⊗ c = (a ⊗ c ) + (b ⊗ c )
λ (a ⊗ b ) = ( λ a ) ⊗ b 若 a = ( x1 , y1 ), b = ( x2 , y2 ) ,则 a ⊗ b = x1 y2 − x2 y1
a 9 = _______
14.已知 则
f ′(−3) = f ′(1)

次函数 f ( x) = ax3 + bx2 + cx + d 的图象如图所示, .
第 14 题图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

模拟训练 物理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然后根据台秤的示数算出冲击力的最大值。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 .建立“质点”的概念B .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 .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D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15.a 、b 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15 s 末两车在途 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A .a 车的速度变化比b 车快 B .出发前a 车在b 车之前75 m 处 C .出发前b 车在a 车之后150 m 处 D .相遇前a 、b 两车的最远距离为50 m16.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 相连接,连接物体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A .物体B 受到斜面体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斜面体C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 .斜面体C 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 .将细绳剪断,若B 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斜面体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17.如图虚线框内为高温超导限流器,它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

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I C ,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I>I C 时,将造成超导体失超,从超导态(电阻为零,即R 1=0)转变为正常态(一个纯电阻,且R 1 =3Ω ),以此来限制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流。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5届质量检测英语第一卷(选择题,共95分)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满分55分)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i sland A. surpr i se B. mach i ne C. i nv i te D. ch i ldren2. th ea ter A. pl ea sant B. br ea the C. r ea lly D. d ea f3. ch eer A. stoma ch B. ch aracter C. ch ain D. ch emist4. au dience A. l au gh B. f au lt C. au nt D. rest au rant5. u s eful A. u s ual B. serie s C. con s ult D. hu s band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W: David, we all know you took up skateboarding at ten . 6M: Yeah, my parents even let me skate in the house.W: 7M: Yes, they are pretty cool.W: 8M: That was fine. I was able to get my school work done with good grades. My only problem was that I had too much physical energy that I could not sit still in class.Then some teachers started taking my skateboarding away.W: That couldn’t stop you from ska ting?M: 9 .The cool thing was that my parents managed to find a different school. The headmaster there was wonderful. He let us plan our own PE classes. So guess whatI created.W: Skateboarding.M: 10 .That was my PE class. By that time I was turning professional and starting to show off some techniques at competitions.A. Did they?B. But did your parents support you?C. No way.D. Are you kidding?E. How about your school work?F. You guessed it.G. I think so.第三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Ag—108 Cu—64第I卷选择题7.由环已烷、乙醇、乙醚(C4H10O)组成的混和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A.14.2% B.16% C.17.8% D.19.4%8.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 >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 M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M>YD.等浓度的X2Z与Y2Z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2Z > Y2Z9.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阿司匹林麻黄碱青霉素氨基酸A. 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应B. 阿司匹林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8种C. 麻黄碱的分子式是C10H15NO,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D. 青霉素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10.光气的分解反应为:COCl2(g) Cl2(g) + CO(g) △H >0 ,反应体系达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第10 min到第12 min时,生成Cl2的速率v(Cl2)=0.01 mol·L-1·min-1B. 第8 min时与第18 min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同C. 在第14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压缩反应容器的体积D. CO在2-3min、12-13min和16-18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相等11.下列事实、离子方程式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A.向Ag2S浊液中滴加少量稀NaCl溶液,黑色沉淀逐渐变成白色:Ag2S +Cl-AgCl +S2-B.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变为黄色:Cr2O72-(橙色) + H2O 2CrO42-(黄色) +2H+CH3—C—CH—COOHCH3SH NH23C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4H ++ 4I -+ O 2 = 2I 2 + 2H 2OD .向水杨酸()中滴加NaHCO 3溶液,放出无色气体:+ 2HCO 3-→ + 2CO 2↑ + 2H 2O13.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2015西安中学四模物理(有答案)

2015西安中学四模物理(有答案)

14.关于物理学史或所用物理学方法的下列几种论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B .在研究电磁现象时,安培利用假设思想方法引入了“场”的概念 C .牛顿在经典力学上贡献突出,加速度a=Fm是其用比值定义法确定的 D .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采用了理想实验法15.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在物体上升阶段的速度v ,加速度a ,所受阻力f 及动能E k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C )A.16.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R 均不变.在用电高峰期,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D )A .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变小B .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D .用户消耗的功率占发电厂输出总功率的比例减小17. 如图所示,轻质细绳的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绳的上端固定于O 点。

现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后松手,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

在小球摆动过程中绳突然被拉断,绳断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若想求出cosα值。

根据你的判断cosα值应为:(D ) A . mg mg F 4cos +=α B .mgmgF 2cos -=α C .mg F 32cos =α D .mgF 3cos =α 18.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 等于:(D ) A .9H B .92H C .93H D .94H O t2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MNQ 的倾角为θ,斜面上放置一矩形导体线框abcd ,其中ab 边长为L 1,bc 边长为L 2,线框质量为m 、电阻为R ,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ef 为磁场的边界,且ef ∥MN ,线框在恒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ab 边始终保持与底边MN 平行,F 沿斜面向上且与斜面平行.已知线框刚进入磁场时做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 ) A .线框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为F -mgsin θmB .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22)sin (l B Rmg F ⋅-θC .线框进入磁场时有a→b→c→d→a 方向的感应电流D .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F -mgsin θ)L 122.(6分)为了测定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015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考物理四模试卷

2015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考物理四模试卷

2015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考物理四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关于物理学史或所用物理学方法的下列几种论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B.在研究电磁现象时,安培利用假设思想方法引入了“场”的概念C.牛顿在经典力学上贡献突出,加速度a=是其用比值定义法确定的D.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采用了理想实验法【答案】D【解析】解:A、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B、法拉第利用假设思想方法引入了“场”的概念;故B错误.C、牛顿在经典力学上贡献突出,由于加速度与合外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不符合比值定义法的共性,所以加速度a=不是其用比值定义法确定的.故C错误.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故选:D.探究导体的电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法拉第利用假设思想方法引入了“场”的概念;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熟练掌握物理常识、物理学史和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在物体上升阶段的速度v,加速度a,所受阻力f及动能E k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A、物体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的作用,则ma=mg+f,其中阻力f与速度成正比,由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所以阻力越来越小,则加速度越来越小.所以v-t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故A错误;B、由于v-t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减小,而且合外力减小的速度越来越慢,则a-t图象的斜率以上逐渐减小.故B错误;C、根据题意,物体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以空气的阻力逐渐减小.由于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物体受到的阻力逐渐减小,而且阻力减小的速度越来越慢.故C正确;D、由以上的分析,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则物体的动能与时间的关系不是成线性关系的.故D错误.故选:C金属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方向不变,故是变加速的加速直线运动;本题关键抓住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加速度减小的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和动能的表达式列式分析求解.3.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R均不变.在用电高峰期,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变小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D.用户消耗的功率占发电厂输出总功率的比例减小【答案】D【解析】解:A、发电厂输出功率增大,根据P=UI知,输出电压不变,则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则副线圈中的电流也增大.故A错误.B、由于发电厂的输出功率不变,则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又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增大,根据P=UI可输电线上的电流I线减小,根据U损=I线R,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减小,根据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3=U2-U损可得,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3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不变,所以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故B错误.C、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等于输电线中的电流,则输电线中的电流增大,根据P 损=I2R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故C错误.D、用户消耗的功率占发电厂输出总功率的比例损=1-,因为输电线上的电流增大,则电压损失增大,U2不变,所以用户消耗的功率占发电厂输出总功率的比例减小.故D 正确.故选:D.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明确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功率、电压的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整个过程中的功率、电压关系.理想变压器电压和匝数关系.对于远距离输电问题,一定要明确整个过程中的功率、电压关系,尤其注意导线上损失的电压和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4.如图所示,轻质细绳的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的上端固定于O点.现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后松手,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小球摆动过程中绳突然被拉断,绳断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若想求出cosα值.根据你的判断cosα值应为()A.cosα=B.cosα=C.cosα=D.cosα=【答案】D【解析】解:由于在刚释放的瞬间,绳子拉力为零,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此时α=90°,所以cosα=0,当F=0时AB 选项中的cosα不为0,所以AB都错误.当运动到最低点时,有:F-mg=m又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g L=mv2由上两式解得:F=3mg,此时α=0,cosα=1,即当α=0时,则cosα=1时,F=3mg,所以C错误.故选:D.①采用特殊值法;②最低点时用圆周运动来分析.绳断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不在最高点或者最低点,但是题目不要求具体的计算,只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这就需要学生灵活的应用物理知识来分析,而不只是套公式能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5.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两倍,在下落至离地面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两倍,则h等于()A. B. C. D.【答案】D【解析】解:设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小球上升至最高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①;小球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时速度设为v1,由动能定理得:…②,又…③;小球上升至最高点后又下降至离地高度h处时速度设为v2,此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④,又2×…⑤;以上各式联立解得,故选D.小球上升和下降过程反复应用动能定理,并且在h处表达动能和势能的数量关系,联立方程组问题可解.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各个力的做功分析非常重要,本题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阻力始终做负功是关键.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6.表面均匀带电的圆盘水平放置,从靠近圆心O处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小球(看作试探电荷),小球上升的最高点为B点,经过A点时速度最大,已知OA=h1,OB=h2,重力加速度为g,取O点电势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可以判断()A.小球与圆盘带异种电荷B.A点的场强大小为C.B点的电势为(v02-2gh2)D.若U OA=U AB,则h1<h2-h1【答案】BD【解析】解:A、小球从O到A,速度越来越大,则可知,电场力方向向上,由于小球带负电,因此圆盘带负电,它们电性相同,故A错误;B、在A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即处于平衡状态下,则有:mg=q E,解得:E=,故B正确;C、根据动能定理,从O到B过程中,则有:,且U OB=∅O-∅B,及∅O=0,那么∅B=-(v02-2gh2),故C错误;D、根据动能定理,选两段作为研究过程中,则有:-q U OA-mgh1=E KA-E KO与-q U AB-mg(h2-h1)=0-E KA;因U OA=U AB,且E KO≠0,解得:h1<h2-h1,故D正确;故选:BD.A、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即可判定电场力的方向,从而确定它们的电性;B、根据平衡条件,在A点速度最大,即有重力等于电场力,从而求得电场强度的大小;C、根据动能定理,结合力做功表达式,及O点电势为零,从而求得B点的电势;D、根据动能定理,结合U OA=U AB,从而求解.考查电场力的大小与方向内容,掌握平衡条件与动能定理的应用,注意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是解题的关键.7.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于四星系统(忽略星体自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2πa【答案】BD解:A、星体在其他三个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合力方向指向对角线的交点,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故A正确.B、四颗星的轨道半径为r=.故B错误.C、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则g=.故C正确.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T=2πa.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D在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中,其中任意一颗星受到其它三颗星对它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星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以及知道在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中,其中任意一颗星受到其它三颗星对它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MNQ的倾角为θ,斜面上放置一矩形导体线框abcd,其中ab边长为L1,bc边长为L2,线框质量为m、电阻为R,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ef为磁场的边界,且ef∥MN,线框在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ab边始终保持与底边MN平行,F沿斜面向上且与斜面平行.已知线框刚进入磁场时做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线框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为B.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C.线框进入磁场时有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D.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F-mgsinθ)L1【答案】AC【解析】解:A、线框进入磁场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θ=ma,则a=.故A 正确.B、线框进入磁场时匀速运动,则有F=mgsinθ+,解得速度v=,故B错误.C、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得知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故C正确.D、根据能量守恒知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F-mgsinθ)L2,故D错误.故选:AC.线框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线框进入磁场时匀速运动,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和安培力公式结合求速度.由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能量守恒求本题是电磁感应中力学问题,记住安培力的经验公式F安=,正确分析受力和功能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线框切割磁感线的边长与通过的位移大小是不同的,不能搞错.五、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振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寒冷的冬天,当人们在火炉旁烤火时,人的皮肤正在接受红外线带来的温暖E.照相机等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答案】ABD【解析】解:A、由v=λf可知,振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故A正确;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故B正确;C、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隔与光波长成正比,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波长变小,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故C错误;D、寒冷的冬天,当人们在火炉旁烤火时,人的皮肤正在接受红外线带来的温暖;故D 正确;E、增透膜可以使光线更多地进入镜头;而偏振片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反射光的干扰;故E错误;故选:ABD.在一个周期内,振动传播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前提: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判断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能量,火炉等均是通过红外线向外散热的;照相机等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使反射减弱,但不能增加透射光的强度.本题考查电磁波谱的性质、光学原理等,要注意明确电磁波的接收过程,清楚各过程中的名称,绝不能张冠李戴,同时理解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公式.七、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5.下列五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B.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光电效应实验结果,提出了光子学说C.图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D.图丁: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E.图戊: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答案】ADE【解析】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A正确.B、该图为光电效应现象图,爱因斯坦通过分析光电效应实验结果,提出了光子学说.故B错误.C、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故C错误.D、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故D正确.E、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E 正确.故选:ADE.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产生中子,再次轰击,产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链式反应、黑体辐射、氢原子能级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9.为了测定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b是可以固定于桌面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先将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让a从b最高点静止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然后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左端,测出滑槽的末端N与桌面的右端M的距离为L,让滑块a再次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不计空气阻力,该同学手里只有刻度尺)①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文字和字母表示):______②写出滑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μ=______ .【答案】h: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x1:OP距离;x2:OP 距离;【解析】解:(1)该实验实验原理为:测出滑块在N点M点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动能定理或者运动学公式列方程,进一步测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因此需要测量N、M两点速度的大小,N点速度即为滑块滑到滑槽底端的速度,可以通过第一次实验测得,根据平抛规律,测量出MO的高度h以及OP距离x1即可,M点速度通过第二次实验测得,只需测量出OP 距离x2即可.(2)设滑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0,通过第一次实验测量有:h=gt2①x1=v0t②设滑块滑到M点速度为v M,通过第二次实验测量有:x2=v M t③从N到M过程中,根据功能关系有:mgμL=m-m④联立①②③④解得:μ=.故答案为:(1)h: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x1:OP距离;x2:OP 距离;(2).(1)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测出滑块从桌面边缘飞出的速度大小,因此需要测量两次滑块平抛的水平方向位移和桌面高度.(2)从N到M过程中利用动能定理或者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该实验有一定的创新性,其实很多复杂的实验其实验原理都是来自我们所学的基本规律,这点要在平时训练中去体会.10.有一根细而均匀的导电材料样品(如图a所示),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b所示),此样品长L约为3cm,电阻约为100Ω,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因该样品的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A.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B.螺旋测微器C.电流表A1(量程50m A,内阻r1=100Ω)D.电流表A2(量程100m A,内阻r2大约为40Ω)E.电流表A3(量程3A,内阻r3大约为0.1Ω)F.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2A)G.直流电源E(12V,内阻不计)H.导电材料样品R x(长L约为3cm,电阻R x约为100Ω)I.开关一只,导线若干;请根据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地测量该样品内径d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d图所示,其示数L= ______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e图所示,其示数D= ______ mm.(2)请选择合适的电流表______ ,画出最佳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前的字母代号.(3)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和测量量的符号来表示样品的内径d= ______【答案】33.35;3.267;A1、A2;【解析】解:(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3mm,游标读数为0.05×7mm=0.35mm,所以最终读数为:33mm+0.35mm=33.35m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3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6.7mm=0.267mm,所以最终读数为:3mm+0.267mm=3.267mm;(2)仪器中没有提供电压表,电流表A1其内阻为准确值,所以可以用此表来当作电压表,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约为:I====100m A,电流表选择A2,为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流表可以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3)设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I1•r1=(I2-I1)•R2;由电阻定律得:R2=ρ,由几何知识得:S=π()2,联立以上各式得:d=.故答案为:(1)33.35;3.26;(2)(4分)A1、A2;(3).(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2)电流表A1内阻已知,故将电流表A1当电压表使用;为得到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3)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得到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值;最后再根据电阻定律求解出直径.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实验器材选择、设计实验电路,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应用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可以正确解题.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0分)11.为了测定一辆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研究人员驾驶汽车沿平直公路从起点O处由静止启动,依次经过A、B、C三处标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测得汽车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将汽车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加速行驶.求起点O与标杆A的距离.【答案】解: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物体经OA段的时间为t0,经AB段和BC段的时间均为t,O与A间的距离为l,对物体经OA段、OB 段、OC段分别有:l=l+l1=a(t0+t)2l+l1+l2=a(t0+2t)2联立解得:l=.答:起点O与标杆A的距离l=.【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分别列出OA、0B、OC段位移时间关系,联立求得起点O与标杆A 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必要时可以画一画运动的示意图.12.如图所示,平面坐标系O xy中,在y>0的区域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h<y<0的区域Ⅰ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y<-h的区域Ⅱ中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A是y轴上的一点,C是x轴上的一点.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以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φ=30°进入磁场区域Ⅰ,并以垂直边界y=-h的速度进入磁场区域Ⅱ.粒子重力不计.试求:(1)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v;(2)A、C两点与O点间的距离y0、x0;(3)粒子从A点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可回到y=y0处?【答案】解:(1)由题可知,粒子在磁场Ⅰ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角θ=60°,相应的半径为°由,得(2)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有x0=vcos30°•t0又°解得,,,;(3)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第一次返回y=y0处前在磁场Ⅰ中运动的总时间为在磁场Ⅱ中运动的总时间为故第一次返回y=y0处前运动的总时间为之后运动呈周期性,故返回y=y0处前运动的总时间为,答:(1)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A、C两点与O点间的距离y0、x0分别为,;(3)粒子从A点出发,经过,可回到y=y0处.【解析】(1)粒子在磁场Ⅰ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几何知识知,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60°,根据几何关系求得轨迹半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速度大小.(2)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可求得A、C两点与O点间的距离y0、x0;(3)分段求时间,磁场中找出轨迹对应的圆心角θ,由t=T求粒子第一次返回y=y0处前运动的总时间T,根据周期性,粒子返回y=y0处前运动的总时间为t=n T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注意在磁场中的运动要注意几何关系的应用,在电场中注意由类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4.如图所示,某三棱镜的横截面是腰长为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该棱镜对光的折射率为,一条光线平行于AB从斜边中点O射入,求:(1)光线从BC面的出射点到入射光线的距离d;(2)在AB面上是否有光线射出?【答案】解:(1)如图,在AC面折射时有:n=由题n=,i=45°,解得r=30°由几何关系有:∠DOF=i-r=15°故d=L tan15°(2)设三棱镜的临界角为C,由sin C=得C=45°由几何关系可得光线射到BC面上入射角为15°,射到AB面上的入射角为75°大于C,所以光线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不会有光线射出.答:(1)光线从BC面的出射点到入射光线的距离d是L tan15°.(2)AB面不会有光线射出.【解析】(1)先画出光路图,由折射定律求出光线在AC面上的折射角,再由几何知识求解d.(2)由几何知识得到反射光线射到AB面上的入射角,由sin C=求出临界角C,经过比较即可判断.本题属于几何光学问题,要将折射定律、全反射条件与几何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八、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4m、长为L的木板右端紧靠竖直墙壁,与墙壁不粘连.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现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小滑块弹回后,刚好能够滑到木板左端而不从木板上落下,求的值.【答案】解: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0右滑时,滑到木板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f L=0-m小滑块以速度v滑上木板到运动至碰墙时速度为v1,则有根据动能定理有:-f L=m-mv2滑到木板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小滑块弹回后,滑块与墙碰后至向左运动到木板左端,此时滑块、木板的共同速度为v2,规定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则有mv1=(m+4m)v2由能量守恒可得:f L=m-(m+4m)上述四式联立,解得=.答:的值是.【解析】小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即可求解小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先研究滑块在木块上向右滑动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到滑块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滑块与墙壁碰撞后,原速率反弹,之后,向左运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木板也向左运动,两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再对这个过程,运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列方程,联立即可求解的值.本题是动量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运用,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把握物理规律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质量检测试卷理综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r -52 H -1 O -16 Cu -64 S -32 Zn -65 S -32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A .RNA 聚合酶结合到DNA 上B .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C .细胞中有胰岛素的DNAD .细胞中有胰岛素的mRNA2.下图表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据图作出的判断不合理的是:A .图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B .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与图示细胞是一样的C .图①表示的是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液的浓度低时的细胞状态D .酶解法除掉细胞壁的成熟植物细胞失水后也可能会出现图③所示的皱缩状态3.下图为翻译过程中搬运原料的工具tRNA ,其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一5’端”,其他数字表示核苷酸的位置。

下表为四种氨基酸对应的全部密码子的表格。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转录过程中也需要搬运原料的工具B .该tRNA 中含有氢键,由两条链构成C .该tRNA 在翻译过程中可搬运苏氨酸D .氨基酸与反密码子都是一一对应的4.桦尺蠖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 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 控制。

由于工业化发展,SCCA CCCB.暗黑色桦尺蠖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蠖对环境的适应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C点时茎的生长速度最快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6.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四种经济动物(M、N、0、P)的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动物的营养级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B.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C.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只一种D.M动物一定处于第五营养级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铅蓄电池的缺点是比能量低、笨重,废弃电池污染环境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酯类8.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A、B为金属,C、D、E为非金属,C是最活泼的非金属,E与C同主族,D离子半径比E离子半径大。

A、B的离子与C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其中B离子的半径最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E>D B.原子半径:A>B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E D.离子结合质子能力:D>E9.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10.常用的电池是一个液体电解质将两个固体电极隔开。

而钠-硫(Na/S8)电池正相反,它是由固体电解质将两个液体电极隔开(如图),一个由钠-β-氧化铝固体电解质做成的中心管,将内室的熔融钠(熔点98℃)和外室的熔融硫(熔点119℃)隔开,并允许Na+通过。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充电时b接电源的正极C.正极反应为:nS8+16ne-=8S n2-D.Na+可以穿过固体电解质和硫反应从而传递电流11.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

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10种B.11种C.12种D.13种12.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1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K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HC2O4溶液呈弱碱性B.B点时:c(K+)>c(HC2O4-)> c(C2O42-)>c(H+)>c(OH-)C.C点时:c(K+)>c(HC2O4-)+c(C2O42-)+c(H2C2O4)D.D点时:c(H+)+c(HC2O4-)+c(H2C2O4)=c(OH-)13.某溶液中含有如下离子组中的若干种:K+、Mg2+、Fe3+、Fe2+、CO32-、NO3-、SO42-、I-、SiO32-、C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浅紫色火焰;Ⅱ.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Ⅲ.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出现紫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肯定不含Mg2+、SiO32-B.步骤Ⅱ中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C.原溶液由K+、Fe2+、NO3-、I-、SO42-五种离子组成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14.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 (法)、A(安)、Ω(欧)和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A.J/C和N/C B.C/F和T·m2/s C.W/A和C·T·m/s D.和T·A·m15.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始终相对静止靠惯性沿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C表面的性质。

16.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7.有同学这样粗略探究太阳的密度:正午时分让太阳光垂直照射一个当中有小孔的黑纸板,接收屏上出现一个小圆斑;测量小圆斑的直径和黑纸板到接收屏的距离,可大致推出太阳直径。

他掌握的数据是:太阳光传到地球所需的时间、地球的公转周期、万有引力常量;在最终得出太阳密度的过程中,他用到的物理规律是小孔成像规律和A.牛顿第二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8.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3、R4为四个可变电阻器,C1、C2为两个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分别有一个油滴P、Q处于静止状态,欲使油滴P向上运动,Q向下运动,应增大哪个变阻器的电阻值A.R1B.R2C.R3D.R419.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t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 s 内合 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则( )A .从第1 s 末到第3 s 末合外力做功为4WB .从第3 s 末到第4 s 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C .从第3 s 末到第5 s 末合外力做功为-2WD .从第5 s 末到第7 s 末合外力做功为W20.如图,L 1和L2为两平行的虚线,L 1上方和L 2下方都 是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A、B两点都在L 2上.带电粒子从A 点以初速v 与L 2成α角斜向上射出,经过偏转后正好过B 点,经过B 点时速度方向也斜向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粒子一定带正电荷B .带电粒子经过B 点时速度一定跟在A点时速度相同C .若α=30°角时,带电粒子经过偏转后正好过B 点,则α=45°角时,带电粒子经过偏转后也一定经过同一个B 点D 若α=30°角时,带电粒子经过偏转后正好过B 点,则α=60°角时,带电粒子经过偏转后也一定经过同一个B 点21.如图所示,处于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与水平方向成15°角,在竖直平面内的直线AB 与场强E 互相垂直,在A 点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经时间t ,小球下落一段距离过C 点(图中未画出)时其速度大小仍为v 0,已知A 、B 、C 三点在同一平面内,则在小球由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 )A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B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C .小球的重力势能能增加D .C 点位于AB 直线的右侧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盘边缘上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

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如图1 所示。

图2为光电数字计时器的示意图。

光源A 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 中的接收器上。

若A 、B 间的光路被遮断,显示器C 上可显示出光线被遮住的时间。

挡光片的宽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结果如图3所示。

圆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得,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可知,(l )挡光片的宽度为_____________mm 。

(2)圆盘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cm 。

(3)若光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50.0 ms ,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弧度/秒(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9分)有一只电压表V ,量程为3V ,内阻约为几kΩ~几十kΩ.某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该电压表内阻的具体数值.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A(0~0.6A~3.0A ,内阻小于2.0Ω), 滑动变阻器R 1(0~50Ω),电阻箱R 2(0~9999Ω),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 ,内阻不计),开关S 及导线若干.(1)请你帮助该同学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路,在右侧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标出对应器材的符号)(2)简述实验步骤,用适当的符号表示该步骤中应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 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