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文 6、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淬火裂纹的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淬火裂纹的处理
摘要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为GB1231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由板材冲制后经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后加工而成。

本文根据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制造用原材料45钢淬火过程中的一些特点,选择正确的淬火冷却介质,解决淬火过程中的开裂问题。

关键词垫圈;淬火;冷却介质
1 前言
度螺栓连接副(GB1231)综合机械性能检查,也达到了GB1231标准要求。

但在对成品进行外观检查时发现部分产品表面出现裂纹,经过统计,约占产品总数的10%,其表面裂纹形状见图2。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表面裂纹的出现不仅使得产品废品率上升,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也存在较大的事故隐患,因此,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通过对产品生产各工序进行跟踪,发现表面裂纹是在淬火后出现的,同时对裂纹进行金相分析,断定该裂纹为淬火裂纹。

图2
3 裂纹产生的原因分析
淬火就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 C3或A 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在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急剧冷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马氏体转变具有:
转变仅为晶格的重新改建,转变前后不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属于无扩散型转变;转变需要很的的过冷度,奥氏体必须被迅速过冷却到M S点以下才开始转变为马氏体和转变速度极大等特点。

因此,在马氏体转变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统称为内应力,当内应力超过加工工件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如果超过强度极限,加工工件就会开裂。

对于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制造用材料45钢,由于其马氏体的比容较低碳钢大,M S点也较高(>300℃),同时该产品形状也较为简单,体积较小,淬火冷却过程中产生热应力较小,内应力主要表现为组织应力,所以,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裂纹的生产主要原因为;在M S点以下冷却过快,形成较大的组织应力,部分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的组织应力超过了其材料强度极限,造成开裂。

因此,为了解决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淬火裂纹问题,必须降低在M S点以下工件的冷却速度。

4 解决办法
加热至奥氏体的状态的工件必须在冷速大于临界淬火速度的情况下,才能得到马氏体组织,即希望在C曲线鼻子附近冷速越大越好,但在M S点以下,为了减少因马氏体形成而造成的组织应力,又希望冷速尽量小一些,因此理想淬火冷却介质的选用是减少组织应力的关键。

(理想淬火冷却介质淬火冷却曲线见图3。


图3
A-理想淬火冷却介质淬火冷却曲线 B-水的淬火冷却曲线 C-机械油的淬火冷却曲线
淬火时,赤热工件进入淬火冷却介质后,其冷却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蒸汽膜冷却阶段
工件刚进入介质的瞬间,周围的介质立即被加热而汽化,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蒸气模,导致工件冷速缓慢。

2.第二阶段:沸腾冷却阶段
随着冷却时间的延长,蒸汽模破裂,工件与介质直接接触,介质在工件表面激烈沸腾,导致工件冷速很大。

3.第三阶段:对流冷却阶段
当工件冷却至低于介质沸点时,主要靠对流传热方式进行冷却,工件的冷速减慢。

我公司在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产品试制时,根据有关资料的推荐,采用了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自来水作为淬火冷却介质,但水在400℃以下进入沸腾冷却阶段,而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制造用材料45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区正好在此附近(见图三),此时的冷速加大使工件内部产生较大的组织应力,造成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淬火时部分产品的开裂。

为了解决时部分产品的开裂问题,我们进行了采用了多种淬火冷却介质进行淬火试验。

1.采用机械油作为淬火冷却介质:
虽然机械油沸点高,在45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区进入对流阶段,冷却速度小,淬火产生的组织应力小,产品淬火后表面未出现裂纹,但淬火后硬度低,导致热处理硬度不合格。

从图三中可以看出,在冷却过程中,机械油冷却曲线已经碰到了产品C曲线的鼻子,产生了马氏体以外的转变,导致马氏体转变不完全,其热处理硬度下降。

2.采用特种淬火剂作为淬火冷却介质:
采用特种淬火剂如好富顿等作为淬火冷却介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特种淬火剂价格昂贵,同时对介质浓度控制较严,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产品生产成本增加。

3.采用盐水作为淬火冷却介质:
采用食盐水溶液做为淬火冷却介质,由于产品蒸汽膜因食盐的加入提早破裂,因此在工件处于较高温度时,冷速提高较大,而在马氏体转变区,其冷速较小,比较符合图三中的理想淬火冷却介质淬火冷却曲线,使得组织应力减小,其热处理后产品硬度均符合标准要求,产品表面也未出现裂纹。

采用食盐水做为淬火冷却介质,虽然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不大,操作使用简便,热处理产品也满足标准要求,但其腐蚀性较大,不仅对设备而且对产品也造成较大产生腐蚀,使得产品后续表面处理困难。

为此我们又采用了冷却性能与食盐水溶液相近、但对金属腐蚀性相对较小亚硝酸钠水溶液,解决了金属腐蚀问题。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多次淬火试验分析,我们最终采用了亚硝酸钠水溶液作为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的淬火冷却介质。

该淬火冷却介质使用,产品热处理质量完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同时生产成本较低,对设备及产品的腐蚀性也较小,尤其是解决了自来水作为淬火冷却介质而产生的工件表面裂纹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品率,避免了事故隐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几年来,我公司在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完全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表面裂纹现象再未出现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