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概论课件章节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 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 (一)政府内部电子办公系统 • (二)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 (三)电子公文流转系统 • (四)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 (五)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 (六)电子后勤管理系统 • (七)电子监察系统 • (八)纵向业务电子管理系统 • (九)横向业务电子管理系统 • (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 第八章 电子政务 • 第一节 电子政务概述 •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 二、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联系与区别 • 三、电子政务的功能 • 四、电子政务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 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 二、政府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电子政务 • 三、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 四、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 2006年3月19日印发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确立了中国电子
政务框架的总体构成,将电子政务的社会功能、技术关键和管理要素 组成有机统一的动态整体,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电子发展的思路、目标 和重点,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具体来说,中国电子 政务的总体框架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 (一)服务与应用系统 • 1、服务体系 • 2、优先支持的业务 • 3、应用系统
• 一是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 • 二是电子政务体现了现代治理理念的精神内核。 • 三是电子政务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 • 四是电子政务建设着眼于政府结构优化和工作流程再造。 • 五是电子政务的宗旨是通过重构多元治理关系实现公共服务效能提升。 • 电子政务的独特特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 一是行政方式电子化。 • 二是政务流程电子化。 • 三是信息传递电子化。 • 四是公众服务电子化。
• 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程 •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起步阶段 •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全面推进阶段 • (三)中国电子政务的应用主导阶段 • 2012年5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
划》。《规划》提出:通过实施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到“十二五”期末, 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 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 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 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 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 二、政府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电子政务 • (一)电子人力资源规划系统 • (二)电子人力资源录用系统 • (三)电子人力资源培训系统 • (四)电子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
• 三、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 (一)政府电子化采购 • (二)电子税务 • (三)电子工商行政管理 • (四)信息咨询电子服务 • (五)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
政府、在线政府、网络政府等。电子政务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电子 政务的概念在美国出现后,首先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继而成为世界 各国政府在信息时代所倡导和追求的核心理念。 • 本书从网络时代的宏观背景和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将电子政务界定 为:政府基于合作共治的理念,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将 其内外部的职能进行无缝隙集成,通过组织结构优化和工作流程再造 的方式,重构政府、社会和公民的伙伴关系,继而持续提升公共服务 效能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具体来说,电子政务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 要义。
• 四、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 (一)电子身份认证服务 • (二)电子就业服务 • (三)电子教育培训服务 • (四)电子医疗服务 • (五)电子社会保障服务 • (六)电子交通管理服务 • (七)公民电子税务服务 • (八)电子公民信息服务 • (九)电子政治参与服务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五)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 1、完成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 2、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 • 3、制定电子政务云计算标准规范。 • 4、鼓励向云计算模式迁移。 • (六)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 1、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2、制定电子政务安全可靠的标准规范。 • 3、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 (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 1、电子政务建设顶层设计仍待推进 • 2、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待扭转 • 3、电子政务分散建设的现状仍待改变 • 4、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仍待提高 • 5、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能力仍待提升 • 6、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亟待完善
• 四、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部署,未来中国电子政务的
•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 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程 •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 三、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 四、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第一节 电子政务概述
•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又称电子政府、数字
• 二、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联系与区别 • 三、电子政务的功能 • (一)降低行政成本 • (二)提高行政效率 • (三)促进政务公开 • (四)实现资源共享 • (五)优化公共服务
• 四、电子政务的发展演变
•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政务大规模实用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多 个年头,电子政务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显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劲活力。虽然如此,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能力和 水平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完备 程度、电子政务的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区别,只有少数国家取得了较大 的突破,初步实现了从电子政务应用阶段到更为集成的“互联治理” (Internet Governance)阶段的转变,改变过去用技术客观性去束缚 和遏制电子政务操作中随意性的倾向,转而寻求一种由人类智慧统帅、 技术手段和人类智慧相互制约、通过技术和管理双向驱动的能动的电 子政务新体系。
• (二)信息资源 • 1、信息采集和更新 • 2、信息公开和共享 • 3、基础信息资源 • (三)基础设施 • 1、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 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 3、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 (四)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 (五)管理体制
• 三、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 (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 • 1、电子政务建设顶层设计思路渐趋清晰 • 2、电子政务覆盖率明显提升 • 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增强 • 4、 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 (一)加快推动重要政务应用发展 • 1、推进业务应用协同发展。 • 2、推进部门业务应用发展。 • 3、强化政府网站应用服务。
• (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 • 1、深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 • 2、加强县级政府和基层政务服务应用。 • (三)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应用 • 1、深化社会管理应用。 • 2、促进城镇社会管理创新。 • (四)强化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1、建设高质量政务信息资源。 • 2、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 3、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