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砌筑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1.1砌体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1.1.1作业条件
1)砌块砌筑施工前,必须作好上道工序的隐检,质量验收合格,并且办完隐验手续,操作面清理干净。

2)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水平标高抄测工作,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要先进行处理。

3)砌筑基层面上弹出纵横墙轴线、边线、门窗洞位置线及其它尺寸线,并复测合格,经监理单位复核无误签证。

4)拌制砂浆所用的搅拌机及计量台磅秤安装就绪,且试转正常,砂浆配合比标示牌须设挂到位。

5)操作面的安全防护设施已安装到位,并经安全人员检查,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1.1.2预拌砂浆进场储存
1)材料进场时,生产厂家要提供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及使用说明书等。

2)干混砂浆要求包装袋要完整,不能破损。

3)先进场的砂浆先用,以免超过贮存期。

4)现场应具备散装干混砂浆专用存储筒仓。

在筒仓外壁明显位置做好砂浆标记,内容有砂浆品种、类型、批号等。

散装干混砂浆在输送和贮存过程中时,应避免颗粒与粉状材料的分离。

5)干混砂浆贮存时不得受潮和遭受雨淋。

6)当砂浆超过贮存期后,应重新进行检验,只有当砂浆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后才可使用。

7)按照生产厂家在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加水量或加水范围控制加水量。

预拌砂浆储存罐
1.1.3预拌砂浆拌和使用
1)散装干混砂浆通常贮存在砂浆筒仓中,在筒仓的下部设有连续搅拌器,接上水后,即可连续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设备的要求。

2)天气干燥炎热时,砂浆水化较快,稠度损失也较大,因此宜适当减少一次搅拌量。

3)砂浆搅拌完后要及时清理搅拌设备,否则,砂浆硬化后会粘在搅拌叶片上,较难清理。

4)因砂浆中掺有矿物掺合料、添加剂等组分,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min。

当砂浆中掺有粉状聚合物时,搅拌完成后需静置5min,让砂浆熟化,然后再搅拌3min。

5)由于普通干混砂浆保水率较低,在存放过程中会出现少量泌水。

为了保证砂浆均匀,和易性好,易于施工,搅拌好的砂浆如出现泌水现象,使用前应人工再拌和,恢复砂浆的稠度。

1.1.4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龄期应超过28d。

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

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

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防止雨淋。

3)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 浇水湿润。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4)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实心页岩砖,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5)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

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6)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7)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mm 和20mm。

8)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9)墙上预留孔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不得在砌好的墙体上凿洞。

10)砌块墙内不得混粘土砖或其它墙体材料。

11)已砌筑的砌块受到撬动或碰撞时,应清除原砂浆,重新砌筑。

1.1.5圈梁构造柱
1)施工顺序: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浇筑混凝土构造柱。

2)构造柱、圈梁混凝土现场拌制。

3)构造柱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层与层之间构造柱避免相互错位。

4)墙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高度不超过300mm,沿高每500mm设置2Ø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体内不小于1m。

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

5)构造柱和圈梁的模板使用钢模或木模,砖墙砌好后,立即支模。

模板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支撑牢靠,防止板缝漏浆。

6)在浇筑混凝土构造柱前,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润湿,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它杂物清除干净。

构造柱底部留出2皮砖的洞眼,以便清除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它杂物。

清除完毕立即封闭洞眼。

7)构造柱的混凝土塌落度为50~70mm,以保证浇捣密实。

混凝土随拌随用,拌合好的混凝土在1.5h内浇灌完。

1.2抹灰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1.2.1施工工艺流程
抹灰的施工工序为:基层处理→做灰饼、冲筋→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罩面灰→清理场地。

1.2.2抹灰工程的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32.5Mpa及以上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使用前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沸煮法试验合格)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中砂,颗粒要求坚硬洁净,不得含有粘土,草根等杂物,并要求过筛,筛孔直径为5mm。

1.2.3抹灰施工的基层处理
在抹灰前应对不同的基层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抹灰层与基层粘结牢固。

①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碱膜等;
②凡室内管道穿越的墙洞和楼板洞、凿剔墙后安装的管道周边应用1∶3水泥砂浆填嵌密实;
③墙面上的脚手架眼应填补好;
④浇水湿润;
⑤表面凹凸明显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

⑥门窗周边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分层嵌塞密实;
⑦不同材料基体的交接处应采取加强措施,如铺钉金属网,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注、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应钉一层钢板网
⑧砖墙面提前一天洒水湿润混凝土面表面要凿毛或湿水后刷1∶1水泥砂浆
⑨基层处理由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1.2.4施工要点
(1)做灰饼、标筋
保证其平整度和垂直度。

施工中常用的手段是做灰饼和标筋。

找规矩做灰饼:先用托线靠尺检查墙面垂直平整情况,以确定抹灰厚度(一般最薄处不小于7mm),然后在墙面两边高约2m处用砂浆做好灰饼,再挂垂线做下角灰饼(位置宜在踢脚板上口)
标筋(也称冲筋)是在上下灰饼之间抹上砂浆带,同样起控制抹灰层平整度和垂直度的作用。

保证其平整度和垂直度。

施工中常用的手段是做灰饼和标筋。

(2)做护角:
水泥砂浆比:用1:2
室内墙面阳角处应做水泥护角,护角厚度应与墙面灰饼平齐一致,抹成小圆角,高度应不低于2m,边宽为30~50mm。

(3)抹底层灰
在拉毛的墙面上或已提前浇水湿润的墙上,抹灰前再洒水湿润,待表面无水迹时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5-7mm,分层与充筋抹平,并用大杆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

(4)抹中层灰
底层灰7~8成干(用手指按压有指印但不软)时即可抹中层灰在中层灰7~8成干后即可抹罩面灰。

先在中层灰上洒水,然后将面层砂浆分遍均匀抹涂上去。

(5)阴阳角抹灰
用阴阳角方尺检查阴阳角的直角度,并检查垂直度,然后定抹灰厚度,浇水湿润。

(6)抹灰总厚度控制在20mm范围内。

如果面层为面砖,则不再做面层抹灰。

(7)顶棚抹灰
顶棚抹灰可不做灰饼和标筋,只需在四周墙上弹出抹灰层的标高线(一般从500mm线向上控制)。

顶棚抹灰的顺序宜从房间向门口进行。

抹底层灰前,应清扫干净楼板底的浮灰、砂浆残渣,清洗掉油污以及模板隔离剂,并浇水湿润。


使抹灰层与基层粘结牢固,可刷水泥砂浆一道。

抹底层灰时,抹压方向应与模板纹路或预制板板缝相垂直,将砂浆挤入板条缝或网眼内。

1.2.5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1.2.5.1墙面空鼓、裂缝
(1)主要原因
①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净,浇水不匀、不足。

②不同材料交接处未设加强网或加强网搭接宽度过小。

③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砂浆配合比不当。

④墙面脚手架眼填塞不当。

⑤一层抹灰过厚,各层之间间隔时间太短。

⑥养护不到位,尤其在夏季施工时。

(2)预防措施
①基层应按规定处理好,浇水应充分、均匀。

②按要求设置并固定好加强网。

③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按配合比配合和搅拌砂浆。

④认真填塞墙面脚手架眼。

⑤严格分层操作并控制好各层厚度,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充足。

⑥加强对抹灰层的养护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