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长方形的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特点及周长的含义;
2.掌握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3.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教师:教案、教具箱、书本;
2.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将一张长方形的图展示给学生,询问学生对长方形的特点有哪些了解。
学生应该会回答出“长方形有四边”等结论。
2. 讲授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书本、纸张和尺子来模拟长方形。
教师说:“长方形两对相等的边,我们可以用a和b来表示。
”
学生看书学习知识后,教师问:“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什么呢?”学生应该能回答出“周长等于a+b+a+b”这个答案。
教师会解释分别是a和b的长度,然后通过书本与现实问题巧妙结合,让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周长是指一条形状封闭的边上所需的长度。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教师会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图纸,要求学生测量a和b的长度,并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让学生在一组里两两合作,比较计算结果,再通过表格方式来对比,帮助学生
理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式,并为学生解决长方形周长计算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实践。
4. 拓展思考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思考,比如举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
的长方形的应用场景,例如大家最常见的长方形钥匙;和长方形周长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应用价值。
5. 总结小结
在教学结束前,适当的进行总结小结,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教后反思
1.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做到将复杂的问题引出,通过引导
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
2.教师要在导入新知中采取鼓励发言,让学生更有自信和动力。
3.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又要从学生
的角度思考问题,建议采取深度结合实际的方式来推进教学。
4.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