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辈(xíng)怅惘.(wǎng)绅.士(shēn)凫.水(fú)
B. 归省.(xǐng)絮.叨(xù)撺掇.(duo)争讼.(sòng)
C. 糜.子(měi)斡.旋(wò)幽悄.(qiǎo)蕴.藻(yùn)
D. 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ché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蓬搏磅礴束缚大彻大悟
B. 震撼燎原流苏叹为观止
C. 瞳仁摹然严峻嘎然而止
D. 晦暗恢宏山涯惊心动魄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悠扬宛转愉快自失消失
B. 宛转悠扬沉静自失弥散
C. 悠扬宛转沉静自失消失
D. 宛转悠扬愉快自失弥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 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
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 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
要成人时时反思。
D. 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
引力的。
5.下列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格言,流传
到今天至少有一百年了。
B.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 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D.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
“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6.古诗文默写。
______ ,君子好逑。
______ ,左右流之。
《诗经•关雎》
求之不得______ 。
悠哉悠哉______ 。
《诗经•关雎》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 ,______ ”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佁然不动,______ ,______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 ,______ ”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7.学校洗手间里贴出了一张“寻物启事”,全文如下:
寻物启事
本人昨天下午不慎在这里遗失一串钥匙,有拾到并归还者,愿请吃麦当劳汉堡一只,决不失言。
联系电话:62626110
启事人:初二六班李浩
2019年3月24日
指出它在格式上的一个毛病:______
它在内容上有一个突出问题,是:______
文中有个词语使用不当,虽然正确的词语和它读音相似,但意思差别可就大了,请找出来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______
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8.踪合性学习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 ,______ 。
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
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 ”(50字左右)
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9.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
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
那种哄闹取乐的玩意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
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 。
从上面的片段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本诗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哪几句?
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11.【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狢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好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曰,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祺,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乙】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①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臬②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③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④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⑤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
又戒曰:“子来或⑥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注释】①容:允许。
②臬(xǐ):麻的总称。
③携:携带。
④薪:柴。
⑤惟:只。
⑥或:如果。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人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新鲜美好)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C.所享者惟.薪米鱼肉(只有)
D.迫.暮,与老人同出(紧迫)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甲】文中为什么桃花源里的人不愿意让外面的人知道他们的情况?
【乙】文中洞中人的生活与【甲】文中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有什么相似之处?
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1.0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陪父亲看戏
苏正新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
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要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
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
我问他是否有事,他说没事。
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③原来,镇子里新开辟了一个农贸市场,请来县剧团以示庆贺,演的是老戏。
父亲
是个戏迷,早就打听着这一好消息。
因为我刚回来,父亲觉着应该在家陪我聊聊,可是又惦记着看戏的事。
④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因为许多年没在老家看戏了。
不过,我对那些老掉牙
的老戏倒不怎么感兴趣,目的是再重温一下在乡村看戏那种情景。
于是,我提出跟父亲一块去看戏,父亲听了高兴得像个孩子,提起马扎就要走。
⑤戏台搭在露天市场上,从妹妹家到市场有三里多路。
我要搀扶父亲,父亲却不肯,
非要自己走不可,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么个犟脾气。
路窄,看戏的人多,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我跟在父亲后边。
年轻时如铁塔一般高大壮实的父亲,如今毕竟老了,腰背弯得非常厉害,人整个地缩了一大截。
望着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戏的情形。
⑥那时,在农闲时节,镇上有时会请来剧团演出,一般是在晚上。
我们村离镇子有
五六里地。
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十分喜欢看戏,尤其是老戏。
他对戏中的那些人物和情节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许多段戏文,高兴的时候还自个儿哼上几句。
因此,一有演出,父亲就带上我徒步去镇子上看戏。
戏台前面的好位置,早就让镇子上的人占去,我们大都是站在后边,远远地看戏台。
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我一边吃着父亲买来的糖球之类的,一边洋洋得意地看戏。
其实,那时我年龄小,根本看不懂那些装扮怪异、拖着长腔的老戏,只是爱跟着父亲来凑热闹。
吃完了糖球,不多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抱在怀里。
几乎每次散场,我都是由父亲背回家的。
⑦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心中陡然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
⑧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我搀扶着父亲,终于寻到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好位置。
刚刚
坐定,戏就开演了,演的是吕剧《王定宝借当》,这是父亲最爱看的老戏。
父亲满面喜色,仰着头,觍着脸,不停地吧嗒着旱烟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看得津津有味。
看着父亲那十分投入忘情的样子,我在心里偷偷地直发笑。
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是城里一位要好的同学打来的,催促我赶紧回去,
说晚上去某宾馆参加同学聚会。
我犹豫片刻,看看身旁陶醉于戏中的父亲,断然回绝了同学的邀约,说在老家陪父亲看戏。
⑩红日西沉,戏才演完。
父亲饶有兴致,似乎意犹未尽,一路上唠唠叨叨,评说剧情和角色,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文章有删改)
文章以“陪父亲看戏”为题,有什么好处?
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成语“春寒料峭”有什么作用?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说“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请说说“我”幸福的原因有哪些。
从全文来看,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①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向大自然的鸟巢派了不少“间谍”,这是一些
袖珍电子仪器,包括能自动录音的微型窃听器,与此同时,科学家又用望远镜或录像机仔细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并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
②应用这些方法,弄清了不少“鸟语”的含义。
③ 1977年英国巴思大学生物学家哈维博士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枚“电子鸟
蛋”。
它可以测出鸟孵卵时的声音等多方面的情况。
④鸟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⑤“鸟语”的含义极为丰富,有寻找配偶的鸣唱,也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
示威、恫吓敌害的叫声等等。
⑥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
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鸟类
学家佛令博士发现,正像美国人讲英语、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
佛令斯用高质量的录音带,录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方乌鸦的报警声,然后设法放给当地乌鸦听,它们会立刻飞走。
可是。
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它们却无动于衷。
反过来,播放法国乌鸦的报警声,宾夕法尼亚乌鸦也没有反应。
看来,它们彼此“语言”不通。
除了报警,其他像求偶、召唤、觅食等“语言”,法国和宾夕法尼亚乌鸦的“词汇”也不相同。
除乌鸦外,佛令斯在研究了海鸥以后,也发现有这种情况。
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专家,对乌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一本《鸟类语言
学辞典》。
他们统计了二三千种的“语言”。
⑧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
为人类服务。
在法国有人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
再拿到田间播放,临近的乌鸦听到这种声音就惊慌而逃。
10天内,这群乌鸦再也不敢飞这个地方采。
若用此法驱散群集飞机场的鸟类,避免飞机和它们相撞而失事,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利用益鸟求偶或合群的召唤叫声的录音,可引来益鸟,使它们啄食害虫,保护森林和庄稼。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请在下面的序号内用“/”标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①段中,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作答。
第⑥段画横线文字,说明了鸟类的什么特点?
第⑧段中,运用了一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请简要分析第⑤段中“极为”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九、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有误,“行辈”的“行”应读作“háng”;
B.正确;
C.有误,“糜子”的“糜”应读作“méi”,“幽悄”的“悄”应读作“qiāo”;D.有误,“冗杂”的“冗”应读作“rǒng”。
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B
【解析】A.有误,“蓬搏”写作“蓬勃”;
B.正确;
C.有误,“摹然”写作“蓦然”,“嘎然而止”写作“戛然而止”;
D.有误,“山涯”写作“山崖”。
故选:B。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
平时要多留心,牢记成语和一些固定短语及词语的正确写法。
考查字形的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要关注形声字的形旁,还要注意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书写。
3.【答案】B
【解析】本题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意进行辨析。
整体阅读掌握大意,抓住最有把握的空排除其他选项,第三个空,“沉静”指安静、寂静、没有一点动静,是用来形容景物以及人。
“愉快”指高兴,结合前面横笛的悦耳声音,使原本急切想到戏台看戏的“我”的心静下来。
所以是“沉静”,锁定BC,第五个空,“弥散”指的是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
更适合句意和语境。
故选:B。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要学会结合语境,从词义、程度、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搭配、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辨别。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好积累,对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区别进行归纳。
4.【答案】C
【解析】A.滥用否定词,去掉“不”;
B.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品质”;
C.没有语病;
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虽然……但……”改为“因为……所以……”。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我们必须要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前后矛盾(4)语序颠倒(5)滥用否定词(6)句子有歧义等。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然后结合具体句子分析。
5.【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说话人”在中间,说话人后面用逗号,所以“于是对我说”“说”后面应为逗号。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标点符号运用正误的能力。
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
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此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6.【答案】【小题1】窈窕淑女,参差荇菜
【小题2】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小题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题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题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解析】答案:
(1)窈窕淑女参差荇菜(注意“窈窕”的书写)
(2)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注意“寤寐”的书写)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注意“翕”的书写)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7.【答案】【小题1】标题不在首行中间,标题要居中
【小题2】没说清钥匙的特征
【小题3】“失言”改为“食言”
【解析】答案:
(1)标题不在首行中间,标题要居中
(2)没说清钥匙的特征
(3)“失言”改为“食言”
(1)本题考查文体格式。
“寻物启事”作为标题,被放在了最左边显然错误,不符合启事的格式要求。
正确格式是标题不在首行中间,标题要居中。
(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遗失一串钥匙”比较笼统,没有具体交代清楚钥匙的基本特征,这样让人无法准确判断,就算捡到也无法知道是否就是这串钥匙,应该把钥匙的类型、长度、基本式样说清。
(3)本题考查词语准确使用。
这里混淆了“失言”和“食言”两个词语。
“失言”是指无意中说了不该说的话,就是“说漏了嘴”。
“食言”是指说话不算数,表示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失信于人。
这里显然用后者。
综合性读写试题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要解答好综合读写试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
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
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
开想象。
8.【答案】【小题1】月圆中秋
【小题2】家家团聚吃月饼
【解析】(1)仿写前要明确题目要求,并观察例句特点进行仿写,仿写时既要形似又要神似。
(2)劝说语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文明得体,并注意题目要求。
答案:(1)示例一: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二: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2)“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说说话啊,你也应该和他们多交流交流。
(1)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做这种题型一般是要根据提供的示例,仔细揣摩其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2)拟写劝说语要点:解答此类题要充分体现交际性和实效性。
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语言简洁亮主题。
这类试题大多对答案都有字数要求,字数不宜过多。
②语言委婉有讲究。
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
此题考查了仿写、口语交际能力。
做此类题首先要掌握方法,掌握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此外也应多加练习,在实践中获得经验。
9.【答案】【小题1】傅雷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阅读语段,表述的是“我”看完《卓别林自传》后的感受:美国的生活令“我”厌恶。
根据阅读的记忆可以判断其出自《傅雷家书》,其中的“我”就是傅雷。
(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的表达。
根据第一题的解决,我们知道这是傅雷对儿子表述自己对美国“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哄闹取乐”的极端厌恶。
我们可抓住作者的情感态度,围绕着丰富的物质生活的诱惑我们应如何面对来表述启示。
答案:
(1)傅雷
(2)示例:要抵制物质的诱惑。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的能力。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读,要熟读。
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
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10.【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诗词中的词语回答即可。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题考查诗歌的主旨。
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解答。
这是一首爱情诗。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
深情之中。
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
(3)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写作手法。
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注意诗经中赋比兴写作手的运用。
答案: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这首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3)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和鸣联想到美好的爱情。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小题2】
【小题3】
【解析】这是一首爱情诗。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
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
一位纯情少年热恋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着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
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流”、“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
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歌主旨,写作手法的把握,一般难度较大。
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11.【答案】【小题1】D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BC.正确;
D.有误,句意:到了黄昏,(杨氏)和老人一起走了。
迫:近。
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的词有:语,对……说,告诉。
不足,不值得。
(古今异义)为,介词,向、对。
句意为:桃花源里的人告诉(渔人)说:“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②句中重点的词有:惟,只是。
以,用来。
句意为: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