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党的各级农村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组织保证、丧失发展动力、甚至迷失前进方向。

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切实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省晋城市委立足人口主体是农民、工作重点在农村的基本市情,按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农村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努力把更多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

没有党员的先进性,就没有党的先进性。

尤其是在教育、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党员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能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至关重要。

市委在对全市农村发展党员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农村党员发展数量偏少,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是新发展党员群众满意度不高,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三是村委换届中非党员人数比例较高,不适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上述问题的产生,深次的原因是在农村发展党员的机制上不够创新。

目前许多地方的发展党员工作,基本沿用的是一套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运行机制。

这种“经熟人介绍,党组织培养”的入党机制,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绝对保密、可靠的需要。

但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致富能力强的优秀村民吸收到党内来,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党员新机制。

为此,市委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把更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的意见》,明确提出农村发展党员实行“群众推荐、党委
预审、支部票决、全程公示”制度。

按照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的要求,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建立了优秀村民库、入党积极分子库、重点培养对象库。

目前已有9790多名农村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进入了优秀村民库,有8645名进入了入党积极分子库,有2266人被列为了重点发展对象。

一大批农村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纳入了党组织的视野,为农村发展党员建起了源头活水。

推行村级组织五项制度,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其先进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

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制订出台了《关于抓好农村基层组织“五项制度”建设的意见》,形成了以“两推一选、两委交叉、村务两议、财务两审和干部两集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体系,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以推行“两推一选”、“两委交叉任职”制度为重点,加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两推一选”制度,就是要首先由党员和群众进行民主推荐,然后根据得票情况确定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两委交叉任职”,就是村委会换届时,村党组织班子成员都要积极参加村委成员竞选,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参加村委会主任竞选。

村党组织换届时,要优先考虑村委会成员中的断垣干部进入村党组织班子。

实践证明,这两项制度对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在村里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理顺两委关系、增强班子合力、减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办事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推行“村务两议”、“财务两审”制度为重点,实现了为民执政和靠民执政的统一。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此,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村务两议”制度: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
相关的事项或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都必须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议讨论决定。

为了给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市委还积极推行了“财务两审”制度所有行政村都必须建立以村民理财小组审核、上级农经部门审计为重点的村级财务监督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

以推行“干部两集中”制度为重点,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此,市委建立了干部两集中制度,要求每个行政村都要健全和完善定期集中培训和集中评议制度。

“集中培训”规定,每个村干部每年都必须接受为期一周的集中封闭专题培训,村两委主要干部的集中培训,由县(市、区)委负责,其他两委成员和所有党员的集中培训由乡镇党委负责。

“集中评议”规定,每年乡镇党委都要集中一段时间,以考核村党组织和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为重点,统一组织对每个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进行集中评议。

实践证明,村级组织“五项制度”,从选人到议事,从决策到实施,从管理到监督,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建立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生活保障,激发广大农村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体。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既要把好“入口”,确保农村优秀分子进入党组织中来,使党永葆先进性,也要关心关爱退下来的老党员老干部,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取向,更体现了党要管党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但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求党员奉献多,关心关爱党员少。

特别是一些工作了多年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下来后生活得不到保障,面临一些困难,在党员群众中产生了种种消极影响。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党员对组织的感情,也削弱了党组织在青年人中的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