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影响的效果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096/ki.nmgyxzz.2019.51.07.035
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对经
皮椎体成形术术中影响的效果评价兴
成轩,刘剑红,董昌海,梁发树
(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骨科二区,广东新兴527400)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05月至2018年05月在我院需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术前不进行体位训练,观察组在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术中舒适度和耐受力以及AVS评分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增加、后凸矫正角度、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V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舒适度和耐受力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vs57.50%,P <0.05);术前,两组患者AV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AV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临床效果,矫正脊柱后凸,恢复脊柱高度,并有利于患者缓解疼痛,增加其舒适度。
[关键词]体位训练;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4-0951(2019)07-0851-03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脊柱骨折中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常发生于老年人。
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胸腰椎活动受限,压痛叩击痛,严重的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⑴。
而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有效的治疗方式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时间较长,而患者在手术期间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体位使患者出现疼痛不适,从而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相关学者提出在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对经皮椎体形成术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有一定影响,但具体研究尚未有研究结果⑵。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05月在我院需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骨折部位:Tn,T]2,J,L2,L3, Ls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52〜76岁,平均(60.58±3.26)岁;单椎体骨折18例,多椎体骨折22例。
对照组男8例,女32例;年龄50〜78岁,平均(6
2.65±
3.64)岁;单椎体骨折17例,多椎体骨折23例。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胸腰椎X线,核磁共振以及CT检查已确定骨折部位。
入选标准:(1)符 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特征⑶;(2)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符合椎体形成术手术指征⑷。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2)具有外科手术禁忌证者;(3)有脊髓、神经根损伤者。
本次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能够使患者在术中正确配合并耐受手术体位。
入院后指导患者绝对睡硬板床,以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并协助患者进行轴向翻身。
每天于餐后2h开始进行训练,可根据患者的情况,时间从开始的每次15min,逐渐增加最好到每次45min,每天3〜4次。
俯卧时患者头偏向一侧,胸部垫软垫,双手自然放于枕头两侧。
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若患者无不适症状,以维持此卧位45min,然后休息20min后再重复该训练方式,每次2组。
并每天将患者训练的基本情况汇报医生,以方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训练情况。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不进行体位训练。
两组患者均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取俯卧位,采用“C”型臂透视引导,使用13G骨穿刺注射针单侧斜行经椎弓根基底进行椎体穿刺,再通过侧位透视,将
*[基金项目]云浮市卫生局科技项目(编号:2016B68)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通过螺旋加压注射装置注
射,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样手术器械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1)主要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 水泥注射量、椎体前缘高度增加、后凸矫正角度、临
床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2)观察患者术中 舒适度以及耐受力情况,其分度主要包括轻度不适:
患者认为可坚持,肢体摆放舒适;中度不适:患者认 为体位不适,肢体疲劳;重度不适:患者认为无法坚
持,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3)采用视觉模拟评
分法(AVS )对于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周的疼痛进行 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越疼痛。
表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乏土 s )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数 据处理量。
舒适度和耐受力等计数资料采用例数、
百分比描述,采用X 2检验比较。
手术时间、术后并 发症、临床有效率等计量资料以(乏土 s )表示,采用 /检验比较。
检验水准a=0.05°2结果
2.1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
水泥注射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增加、后凸矫
正角度、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V0.05),见 表1。
组 别 n
手术时间(min )骨水泥注射量(ml )椎体前缘高度增加(mm )
后凸矫正角度 临床有效率(%)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4060.35 + 2.54 3.75 + 1.14 4.68 + 1.0112.36° + 2.5436(90.00)1(2.50)
对照组
40
60.88 + 2.63
3.69 + 1.32 3.12 + 1.218.56° + 2.1428(70.00)4(10.00)
皿值0.9170.218 3.245 3.012 5.000 1.920P 值
0.362
0.828
0.002
0.014
0.025
0.166
2.2 两组术中舒适度和耐受力情况比较观察组 患者的术中舒适度和耐受力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0%vs57.50%,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和耐受力比较(九,% )
组另1]
n 轻度不适中度不适重度不适
观察组4032(80.00)
8(20.00)
0对照组40
23(57.50)17(42.50)0
土值 4.713P 值
0.030
2.3 两组AVS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AVS 评 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AVS 评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O
表3 两组AVS 评分比较(乏土 s ,分)
组另1]n 术前AVS 评分术后AVS 评分
观察组40 6.87 + 1.25 2.66 + 1.31
对照组
40
6.66 + 1.36
3.87 + 1.54/值0.719 3.785
P 值
0.474
<0.001
3讨论
并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使得人口老龄化引起的骨质疏松性症成为目 前我国重要的问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我国常见的 骨骼疾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以及绝经后妇女,其中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骨折的常见类型⑸,主要是由 于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并在日常活动
中轻微活动损伤就可导致脆性骨折,是属于完全骨 折,一般常发生于下胸段以及上腰段,其主要表现为 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脊柱矢状面失平衡、背部肌
肉痉挛和抽搐以及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失眠、抑郁等 临床症状,并在我国其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严重的的 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生活⑹。
而目前临床
上多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已取得良好的治 疗效果,但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患者需长时间保持同 一体位,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影响患者治疗效 果,因此,有相关研究表明,对经皮椎体形成术患者
进行术前俯卧位体位训练,能够缓解疼痛,提高舒适 度以及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 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 高度增加、后凸矫正角度、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PV0.05),表明术前俯卧位体位训练能够提高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恢复椎 体前缘高度;观察组患者术中舒适度和耐受力情况 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 % vs57.50 % , P < 0.05 ),表 明术前俯卧位体位训练能够降低手术期间长时间俯 卧位带来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和耐受力;术 前,两组患者AV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术后AV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术前俯卧位体位训练能够降低AVS 评 分。
经皮椎体形成术(PVP )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骨 质疏松症疾病的微创技术,是通过椎弓跟向椎体内 注入骨水泥及增加椎体强度以及稳定性,能够有效 的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脊柱椎体高度,对患者的创伤
较小,恢复时间较短效果较好[7]o
综上所诉,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对患者采用术前俯卧位体位训练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矫正脊柱后凸,恢复脊柱高度,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和耐受力,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李鲍,赵胜豪,勘武生,等.单侧穿刺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2):154-158.[2]冯晓青,张桂林,么恩蕊,等.术前俯卧位体位练习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17):1553-1554.[3]唐汉武,林一峰,孙丽,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1):7-10.[4]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6-9.
[5]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17,37(1):1-10.
[6]王琨,杨操,杨述华,等.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术式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1):24-
29.
[7]许靖,黄胜,巫培康,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1):63-67.
[收稿日期]2019-03-18
DOI:10.16096/ki.nmgyxzz.2019.51.07.036
呵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老年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评估兴
周沫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口引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口服口引达帕胺与氨氯地平治疗。
比较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浓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高浓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口引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血压及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口引达帕胺;氨氯地平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4-0951(2019)07-0853-02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一旦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将易引起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冠心病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及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降低生活质量⑴。
卩引达帕胺与氨氯地平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但单一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故多联合使用⑵。
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卩引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10±3.1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2±
2.18)年。
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70.01±
3.18)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89±2.20)年。
两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项目,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海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58)30mg舌下含服,1次/d。
观察组口服卩引达帕胺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0019)
2.5mg,l次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科研课题(13Z1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