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习2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穿越时空
大家常说,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华夏是什么意思,源于何处?为什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你去寻觅过吗?你探究过它们的历史渊源吗?你是否知道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是传说时代的英雄?他们有哪些事迹流传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传说时代,去领略一下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曙光。
感悟历史
本课导航
跨越障碍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怎样看待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
首先,我们从相传的有关炎帝、黄帝的发明中能看出,那个时代,人们已能建造宫窒、舟车;出现文字;学会养蚕、缫丝;出现市场;制定出了历法等等。
反映出当时农业文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其次,应该看到,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它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第三,因为炎黄二帝是公认的人文始祖,所以人们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们了。
互动天地
讲故事。
谈感想——大禹治水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活动目标
巩固学习成果,丰富历史传说知识,培养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所体现的我国远古民众与大自然抗争的大无畏精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坚持不懈的品质,团结协作、共
同奋斗的精神及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聪明才智。
思路
(1)大禹治水的方案是怎样产生的?大禹治水能够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对我们有何启示?
(2)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中,能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生活环境?从大禹治水的艰难曲折,联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近年洪水灾害,思考人类与自然应如何相处?
(3)能否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说明“堵”和“疏”的不同功能。
建议
通过讲故事、表演短剧、讨论等形式进行。
史海探究
一、选一选
1.传说中号称神农氏的是 ( )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2.相传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 ( )
A.文字 B.陶器
C.车船 D.养蚕抽丝
3.被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 )
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尧⑤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
4.下列与“禅让”有关的是 ( )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⑤禹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5.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 )[
A.炎帝 B.尧
C.禹 D.精卫
二、列一列
1.大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重要部落首领。
2.写出五个你所知道的传说时代的神话故事名称。
1.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侯错居(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请说一说,这段材料的大意。
2.下图为山东临沂汉画像石中的蚩尤像。
传说蚩尤有兄弟81人,都是人首兽身,铜头铁额,有8条胳臂,9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相传蚩尤与黄帝作战时,用法术制造迷雾。
黄帝则令人制造“指南车”,拨开迷雾,最后获得胜利。
依你看,这些传说符合历史真相吗?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想一想
下图所示是河南一个距今6000多年的墓葬中出土的贝壳堆塑的龙虎图。
请仔细观察龙的形象,谈谈你的想法。
1.禅让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请你说说对这一制度的认识。
2.我们为何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六、试一试
1.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的信息,谈谈你的看法。
开封禹王台大禹治水石刻画(局部)
浙江绍兴大禹陵
2.2004年清明节,在陕西黄帝陵举行了“中华世纪大祭祖”活动。
你能尝试为“大祭祖”写一份祭词吗?
七、看一看
假如有机会,你一定不要错过到陕西黄陵的黄帝陵、陕西宝鸡的炎帝陵、m]湖南株州炎帝陵、山西临汾的尧庙、浙江绍兴的大禹陵等地去实地参观的机会。
并写出参观访问记。
课课有话说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你一定参加了一些活动(如收集资料、讨论、扮演角色等),你一定有一些感受、想法、疑惑或是建议,请你写下来吧。
自由阅读卡
“四氏”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生吞活剥,茹毛饮血。
为了生存,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地抗争着,发现着,创造着。
远古时代,人类随时会遭到野兽的伤害,于是人们学着鸟儿的样子在树上搭窝,把房子建在了树上,这样,相对安全多了。
相传,这是“有巢氏”教给大家的。
最初,人什么东西都生吃,后来学会用火烧东西吃,但保存火种并非易事。
有个叫“om]燧人氏”的人发现,用两块燧石相撞擦,能撞擦出火。
于是他便教人们采集这种石头。
后来人们还发现,钻木也能取火,人类再也不必为火种而发愁。
这样,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生存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传说结网、打猎、饲养这些技术是由“伏羲氏”传授给大家的。
一个叫“神农氏”的人,在春天偶然将一把野谷撒在地上,不久长出了小苗,秋天有了收获。
他组织大家开荒种地。
相传神农氏还尝百草,因此被尊为古代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
后来人们把他和炎帝合而为一。
“四氏”的传说表明了人类在不断进化,社会不断地发展,人类逐渐走向文明。
答案: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选一选
1.B 2.C 3.B 4.B 5.C
二、列一列
1.炎帝、黄帝、蚩尤
2.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
三、读一读
1.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远古时期的部落,相互杂居在一起,通过相互接触、交往,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相同的地方增多,就形成今天我们所说的华夏族。
2.提示:这些传说不等于历史真实,但其中也保存着一定的历史真相。
比如“兄弟81人”,“铜头铁额”,“本领非凡”等,说明也许有81个民族勇武善战;“迷雾”“指南车”等说明战争十分激烈,且战争期间可能发生灾害或异常天气。
这都说明了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真实,但它保留着许多真实的历史信息。
四、想一想
提示:要抓住龙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复合体,喻示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五、议一议
1.提示: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
可围绕“民主推举”这一特征谈认识。
2.提示:①黄帝、炎帝联合,打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②黄帝、炎帝结成联盟;③他们及后代在黄河、长江流域长期生活,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还可以谈自己的见解)
六、试一试
1.提示:①观察图片提供的地点,从而说明禹的活动范围。
②观察图片中的内容,提炼出禹的活动信息。
③结合你所了解的信息,谈感想与启示。
2.略。
七、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