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让英语课真正“活动”起来_通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英语课真正“活动”起来
冯毅华
英语是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50%以上的科技成果是以英语呈现、记载、发表出来的,掌握英语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
英语还是国际互联网的语言工具,只有具备熟练使用英语从国际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够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因此,是否具有一大批熟练掌握英语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开放国家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中,“语法性”备受重视,而“可接受性”却没有真正贯彻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中,由于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师生都将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和学习,缺少学是为了运用的意识,久而久之则容易产生出英语教学的“老三样”——教授单词、语法和课文。
单词教读音,句型反复操练,语法讲规则,课文逐字逐句翻译,这最终造成学生交际能力的低下。
而且,这种只是围绕语言知识的传授来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难免枯燥乏味,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个个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许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学到大学,甚至硕士、博士,却在简单的日常交际中表现出不相称的英语运用能力。
“哑巴英语”成为我们英语教学的写照。
新出版的FRIENDS WITH ENGLISH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为主要目的,其编写特点也与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以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等年龄特点相吻合。
教材重点体现了交际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好唱、好表演、好玩,总的来说是好动),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体验语言,在活泼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就说明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唱、做、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让英语课真正“活动”起来?
一、为学生提供自然的语言情境及恰当的运用机会。
情景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目前,由于语言的差异,不少人对英语存在着一种神秘感,都认为英语是外国人的语言,是很难掌握的,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同时,在学生中还存在着“我能学会英语吗?英语真的这么难学吗?”这么一种好奇心理。
重新改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告诉我们英语已不再是以“笔试”为主,而是一种“交际型”英语,需要学生们会听、会说,能与人进行交流。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方式,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想说、想做、想玩,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化“静”为“动”,以“动”促“思”。
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物品、情景切入课程介绍;在课内,不断调动学生的五官,为他们创造“动”眼观察、“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千方百计为学生拓展广阔的“动”的空间。
在教学中,对于刚接触新教材,即第一次学习英语的小朋友,教师一定要为他们挖掘想“动”的欲望。
可让学生观看英语入门录像,通过介绍一些生活见闻及身边的物品,例如: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汉堡包(hamburger) ,卡拉OK(Karaoke) ;酷!(Cool!) 吔(Yeah!)等。
当录像里的小朋友很快就用英语说出这些单词是,学生们几乎要跳起来:原来这就是我们“困惑”的英语呀!也不过如此,我也会说!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
此外,还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把课本中的无声语言通过故事、游戏、操作等形式转化为有声语言,这种融声音、图象、色彩为一体的媒体介质,为英语活动课真实语言情景的创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如在教学FRIENDS WITH ENGLISH 2 Unit10 How many are there?时,通过多媒体软件演示Jenny在公园的场景(本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一看见是去公园郊游,劲头马上来了,迅速进入了角色,从而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
最明显的在于那果树上挂满水果的镜头,学生们通过“动”眼即可清楚树上有几个橙子,再通过“动”耳即可明白如何用英语向别人描述有多少的句子(There are+数字)及如何询问别人物品的
数量How many are there? 学生争抢着想要用英语介绍表达物品的数量,学习兴致十分浓厚。
二、摆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和服务者。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教学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明确“教适应学”的原则,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事实说明,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给学生讲了些什么,关键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什么。
在学生已有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语境并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能力,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去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真实看法和试图解决问题的答案和途径。
就拿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2 Unit1 Conversation来说吧!“Peter ”作为新同学,指导学生假设她现在就是本班的新同学,你希望知道她的名字吗?你想与她成为好朋友吗?那么,首先得知道姓名,你是否能用学过的知识与她打招呼和作自我介绍,并对其作进一步的了解。
这一“旁敲侧击”,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嘴里不断的说:Me! Me! Let me try! Let me try! 抓住这一时机,可让学生进行课堂开放性交际,让学生畅所欲言。
由于教师的善导,课堂气氛很快推向高潮。
课后,教师还须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得学生的每一次“动”都有明确的方向总之,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导演”给“演员”提提词、纠纠错,也要注意选择恰当时机,掌握好分寸,决不可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三、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学主题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现代英语教育的发展,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习惯的培养过程,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英语方面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应让学生在英语的多向交际操练中尽可能多听、多说,以保证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学以致用。
因此,在教学中,可根
据不同需要,或随意抽个别学生问,或全班学生轮流。
其中两人一小组的问答活动是教学中的最基本形式,学生之间发问的内容随意,自由问答。
学生们听得认真,答得自然。
如在教学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2 Unit7 Where’s my boo k? 后,为了巩固已学的介词:on ,in ,under. 可设计以下活动方式,让学生们拿出自己所有的文具,for example : book ,pencil ,ruler…后将学生分组,组员水平搭配适当,成员分工合理(三人合作藏东西,并用句型:----Where's the …? 提问;一人Guess;两人判决Yes or no,即六人一小组),做到任务明确(巩固on,in,under 三个介词),活动到人。
一定时间,角色互换,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位置上体验语言,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穿插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扩大学生的合作交流范围,让学生的个体才能得到展示和提高。
因此,分组活动具有其灵活性与开放性,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很快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而且还能在实际中进行学以致用。
四、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各种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这些最丰富、最自然、最积极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英语,掌握学科知识。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
“乐趣”是“动”的基础,是乐“动”的源泉。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从儿童的年龄特征,通过歌曲、歌谣、游戏等,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在教学完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2 Culture 1 关于服装的单词(hat,T-shirt,dress,skirt,school uniform,tennis shoes,scarf)后,可设计让学生听老师或同桌同学说单词,在自己身上把对方说到的衣服指出来:还可设计让两个学生一组上台表演,一人在前,说:“This is my hat.”一人在后,and point out the hats. 这样的活动,学生乐于参加,并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练习,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快、记得更牢,达到情中寓趣、趣中增智的目的,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此外,采用诸如:英语歌曲卡拉OK、表演课本剧、分角色做游戏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单一的、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开设英语活动课,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潜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相结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真正具备掌握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