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职业技校财务管理教案:资金结构子模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筹资模块——资金结构子模块授课内容
一、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
(一)成本习性及分类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反比例降低。

固定成本还可进一步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属于企业“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轻易改变其数额。

如,机器设备折旧费。

(2)酌量性固定成本
属于企业“经营方针”成本,是企业根据经营方针确定的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成本。

这部分成本的发生,可以随企业经营方针和财务状况的变化,斟酌其开支情况。

如,广告费。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不变,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都属于变动成本。

3.混合成本
有些成本虽然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成同比例变动,这类成本称为混合成本。

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又可分为半变动成本和半固定成本。

半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呈阶梯形增长,产量在一定限度内,这种成本不变,当产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后,这种成本就跳跃到一个新水平。

化验员、质量检查人员的工资属于这类成本。

(二)总成本习性模型
成本按习性可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但混合成本又可以按一定方法分解成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那么,总成本习性模型可以表示为:
(三)息税前利润及其计算
(四)边际贡献及其计算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若以M表示边际贡献,P表示销售单价,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产销量,m表示单位边际贡献,则:
M=px-bx=(p-b)x=mx
※上式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不应包括利息费用因素。

(五)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与净利润之间的转化
税前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利息费用
净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息税前营业利润=
(六)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将M=px-bx变形: px=M+bx,即,销售收入=边际贡献+变动成本,那么,
,则: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二、杠杆原理
◆风险计量的方式:
◆波动的传递
息税前利润(EBIT)的不确定性就称为经营风险;每股收益(EPS)的不确定性就称为财务风险。

(一)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系数是计量经营风险的手段和工具。

1. 计算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DOL)=
2. 杠杆效应
根据可知,DOL≥1,
(1)如果a=0,则DOL=1,表示不存在经营杠杆效应,但依然存在经营风险;(2)如果a不等于0,则DOL大于1,表示存在经营杠杆的放大效应。

所以,存在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构成中存在固定经营成本,如果不存在固定经营成本,就不存在经营杠杆效应。

3. 影响因素
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量、提高单价、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二)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系数是计量财务风险的手段和工具。

1.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DFL)= =
2.杠杆效应
(1)如果I=0,则DFL=1,表示不存在财务杠杆效应。

但并不表明企业没有财务风险。

(2)如果I不等于0,则DFL大于1,表示存在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

3.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是负债资金比率的高低。

(三)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复合杠杆作用。

1.计算公式
复合杠杆系数=
复合杠杆系数=
=×
=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
即,DCL=DOL×DFL
2.影响因素
凡是影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因素均会影响复合风险。

3.杠杆效应
(1)如果a和I不同时等于0,则DCL大于1,表示存在复合杠杆的放大效应。

(2)如果a=0,同时I=0,则DCL=1,表示不存在复合杠杆效应。

三、资本结构的含义
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金(包括长期资金、短期资金)的结构;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结构。

狭义的资本结构实际是指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的问题总的来说是负债资本的比例问题,即负债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四、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注意以下几项:
五、资本结构理论
六、六、资本结构优化决策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有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和公司价值分析法。

(一)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重点)
决策的步骤:
1.写出两套追加筹资方案追加筹资以后的每股收益的表达公式
2.计算每股收益相等的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EBIT)。

=
3.进行决策
(1)如果追加筹资以后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那么,选择负债筹资;
(2)如果追加筹资以后的息税前利润等于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那么,选择负债筹资和选择股权筹资无差别;
(3)如果追加筹资以后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那么,选择股权筹资。

这种决策方法的缺点:
这种分析方法只考虑了资金结构对每股利润的影响,并假定每股利润最大,股票价格也就最大。

但把资金结构对风险的影响置于视野之外,是不全面的。

(二)比较资金成本法
比较资金成本法,是通过计算各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

最佳资本结构即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
资本结构。

该方法通俗易懂,计算过程也不是十分复杂。

(三)公司价值分析法
公司价值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资本结构下公司的市场总价值来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

最优资本结构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公司的市场总价值=负债的市场价值+股权的市场价值
理论假设:公司的债务全部是平价的长期债务,分期付息,到期还本,不考虑筹资费用。

(1)如果公司的债务是平价债务,分期付息,那么,长期债务的账面价值就等于面值。

(2)由于负债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一般情况下,负债的市场价值就等于其账面价值。

(3)要想确定公司的市场总价值,关键是确定股东权益的市场总价值,即公司股票的价值。

公司股票的价值就是指公司在未来每年给股东派发的现金股利按照股东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折合成的现值。

假设公司在未来的持续经营过程中,每年的净利润相等,未来的留存收益率等于0,那么,股利支付率就为100%,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就等于公司每年给股东派发的股利,既然假设公司每年的净利润是相等的,那么股利额就相等,那么公司的股票就是零增长股票(固定股利股票),未来的现金股利折现就按照永续年金求现值,这个永续年金是股利额,也就是净利润。

那么:
股票市场价值=
其中,普通股资金成本率可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即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无风险报酬率+公司的贝他系数×(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
平价债务,无筹资费的债务资金成本=i(1-T)
然后根据市场价值权数即可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标准比较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

七、资本结构的调整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