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政热点专题PPT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家宝与国务院参事座谈 指道德滑坡已到严重地步
中新社北京2011年4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4月14 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 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 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 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 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 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 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命题角度分析】
• 【例题】 • 1.请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的企业的行为 作简要评析。 •答案:(1)企业生产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或其他商品),是一种 违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违法行为。 •(2)企业以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冒充合格食品,不但违反 了诚信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 安全保障权、公平交易权、知悉真情权等,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 德的谴责。 •(3)企业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有关产品质量的各项规定, 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 2.制假售假有哪些危害? •答案: •(1)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2)损害其他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秩序; •(3)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了社会稳定。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 供求矛盾突出,全球核电业快速发展。 •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并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我们要勇于面对核能利用中 存在的矛盾,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兴利除弊,让核能为人类谋福 利。 •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分析 各种能源利用的利与弊,根据现实的需要加以选择、鉴别和利 用。 •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 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要吸取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的经 验教训,从自身实际出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 ⑤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善于抓 重点,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国务院强调核电发展要把 安全放在第一位。 • ⑥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 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的认识方法。核能是高效清洁稳定的能 源,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会给 社会带来严重灾难,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我们不能 因噎废食,因日本核泄漏事故而放弃和平利用核能。
2、调控房价的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央行年内二度加息 提前应对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 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 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 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去 年以来第四次加息。上次加息是在2月9日春节过后不久。分析人 士认为,央行在这样一个时点作出加息决定,是意在应对可能再 度创出新高的物价压力。
• 10、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为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全球核电业 得到较快发展。日本大地震海啸引发核泄漏 事故后,美意法等国都宣称虽然日本核电站 事故教训值得吸取,但此次事故不会影响本 国发展核电的计划。中国也表态:不会改变 核电发展决心,强调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表示,不应 放弃和平利用核能。我们需要清洁、稳定的 能源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而在这些方面, 核电提供的机会远远大于它带来的风险。 •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 (1)原因: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生产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 发调节下,只顾追求自身利益,制假、贩假、售假。②市场经济 中诚信缺失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横行。③法 律法规不健全,有关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 (2)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国家制定 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 • 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 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 之策。 •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 制假的经济活动合法,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都树立诚 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 (3)体现了①供求影响价格。牛羊肉需求量激增,供求变化影 响价格上扬。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经营规模。某肉食品加工企业 见此,从外地购进大量高质量的牛肉投放该地市场,获得丰厚的 收益
专题二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社会主义市经济秩序
热点概要
一、食品安全(双汇瘦肉精事件、抢盐风潮等) 二、调控房价
【知识链接】
• 1.价格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 2.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应 坚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 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P80 •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含义、原因、目标和手段, 市场调节的优缺点,经济全球化 • 4.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我国法律保 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 5.政府性质、职能、宗旨和原则。 •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为人民服 务为核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社 会主义荣辱观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P106 • 9、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价值选择的最高标 准。
一、【食品安全】
• 1、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 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事件经相关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2011年3月25 日,相关记者从“瘦肉精”事件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获悉, 河南“瘦肉精”事件所涉案件调查取得重要突破,截至 目前,肇事“瘦肉精”来源基本查明,并发现3个“瘦 肉精”制造窝点。 • 目前,河南全省的“瘦肉精”抽检排查工作已基本结束, 未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还将就“瘦肉精”问 题开展全国性的专项打击活动,确保食品安全。 • 2、中国各级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食盐抢购潮。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 规模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爆炸产生核泄漏事故,带来 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影响波及全世界。
3、中山:玉米淀粉加墨汁变红薯粉条 45吨入市场
用玉米淀粉制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 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4月20日上午,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 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令人惊讶的是,这 家工厂证照齐全。检查发现,该作坊的红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淀粉做原料。现场 还发现大量墨汁、柠檬黄60、果绿等添加剂,黑色液体也正是由这些添加剂兑 成。按照老板罗某给出的“秘方”———半升自来水中需倒入1瓶盖墨汁,加1 勺柠檬黄。如果制作墨绿色红番薯粉条,还要加1勺果绿;若是制作白色薯粉 条,则要加增白粉。搅拌均匀后,将其倒入正在搅拌的玉米淀粉中即可。为让 粉条更加筋道、有光泽,还要在搅拌机中加入少量石蜡。 执法人员当场查获1万多斤已包装好的“纯 红薯粉条”成品,还有大量半成品在晾晒或浸 泡。执法人员说,前两天接到市民投诉电话, 称吃了从市场上买的红薯粉后上吐下泻。据该 公司法人罗某交代,该作坊从今年2月开始生 产,两个月已卖出45吨假粉条,主要销往位于 中山沙朗金叶广场的批发市场。
• 8、为应对日本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给我国带来的 冲击,我国采取了以下措施: C • ①安排日本重灾区中国侨民有序撤离 • ②国家发改委紧急下令各地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哄 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 ③公安机关快速查处通过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危害 社会的案件 • ④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科普告示和 监测环境辐射数据。 • 上述措施中共同体现我国政府经济调节职能和国 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② D.②③④
• 9.国内有人想借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盐”财,引 发了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同时网络上有人造谣 惑众,核知识贫乏的公众听信“盐谣”,加入哄 B 抢食盐行列。这一事件说明 • A.思想道德修养有时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 点 • C.国家要建设和谐文化,发挥大众文化的主导作 用 • D.公众要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来自网络的信 息
• 7.日本是全球电子等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大 国,也是多种大宗商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 此次地震海啸及核事故使日本钢铁、汽车及 电子元件产能受损严重,相关产品的国际市 场供求和价格将受到冲击,也造成全球金融 市场动荡。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B • A.妨碍了各国经济合作与交流 • B.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 C.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变化 • D.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用生 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近年,国内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 接连被曝光和查处。这些事件让百姓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严重侵害, 造成了一次次食品信任危机。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 情景一:同学们在网上搜集到,我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有 “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树胶蜂胶”、“化 学火锅”、“假鸡蛋”、“合成豆腐”…… •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原因。 • 情景二:同学们深深感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维护 百姓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也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围绕如何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2)假如你也参与其中,请从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发表 你的见解。 • 情景三:某地市场出现了注水猪肉,人们纷纷改买牛肉、羊肉, 导致该地牛肉、羊肉需求量激增,价格上扬。某肉食品加工企业 见此,从外地购进大量高质量的牛肉投放该地市场,获得丰厚的 收益。 • 该材料信息反映了经济生活的哪些知识?
二、【调控房价】
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从2005年就开始了,此后 多年一直处于房地产供求关系的失衡状态。因此积累到现 在突出表现为,价格增长速度过快,引来了大量的投资性 需求。
1、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 • 成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 ◆通胀情况下投机性需求加大(主要因素) • ◆房地产商投机(捂盘惜售抬高房价) • ◆政府高价卖地 • ◆百姓买涨不买跌的心态
• 6.日本强震造成核泄漏事故后,中国部分地方群 众因听信“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和海水被污染而 危及食用盐的安全”的传言,争相抢购碘盐,个别 商家趁机恶意囤积碘盐、哄抬盐价。这告诉我们 • ①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 ②价格有时决定需求 B • ③消费者应实践低碳生活,崇尚绿色消费 • ④经营者应遵守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答案:(1)企业和经营者:要提高素质, 树立良好的 信誉和形象;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自觉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和道德 体系建设,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 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 (2)消费者:要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 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3)国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 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 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食品 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使法律起到威慑 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和支持群众举报 违法犯罪。